搜索

28815

主题

攀枝花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复制链接] 查看:3466 | 回复:78
发表于 2014-12-26 21:2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居民以内地迁来的汉民族为主,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有“华侨之乡”、“书香名里”的美名。乡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留连忘返,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是国内第一魅力名镇和顺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源于和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2-26 21:26 2 只看该作者

             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也是著名的侨民之乡。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

             走进和顺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一泓碧水绕村而过,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今天的和顺生活依然恬静,仍未沾染现代气息。和顺古镇内依然保有传统的文化和建筑,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古镇等遍布古镇,整个古镇也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未曾改变,宛若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2-26 21:26 3 只看该作者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2-26 21:28 4 只看该作者

六百余年来,中原文化为主流的和顺,兼收并蓄,成为了中华文明与南亚、西方交融的窗口。通过几十代和顺人的艰辛努力,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培育出了许多文化名人、富商大贾。保留下了大量文化艺术价值很高的古民居建筑群。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2-26 21:28 5 只看该作者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2-26 21:31 6 只看该作者
  • 古镇里有好些经历百年以上的宅院,好些世代传承百年以上的家族。走近和走进他们,会让我们百感交集。古镇不仅仅是一片风景,还是百姓真实的生活。弯弯曲曲的街巷中,有早上的街市;临河的洗衣亭中,时常有洗衣的妇女;极窄的石板路上,有电动车,有拖拉机,也有小汽车很惊险的开来开去……在这里,很长见识。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2-26 21:33 7 只看该作者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2-26 21:37 8 只看该作者
        和顺图书馆和顺图书馆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1938年新馆舍落成,各地知名人士纷纷题词祝贺。著名数学家熊庆来题词“民智源泉”,张天放题词“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迄今有藏书7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图书馆的建筑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拾级而上,依次是大门,中门,花园,然后是图书楼藏珍楼、景山花园等。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2-26 21:39 9 只看该作者
       滇缅抗战博物馆馆址是当年远征军反攻腾冲指挥部的旧址。滇缅抗战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民间出资建设、民间收藏、以抗战为主题的博物馆。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2-26 21:40 10 只看该作者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和谐和顺     内和外顺


2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