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寨原是唐朝黄巢义军留下的营盘,明朝永乐年间,山西一位路姓的大户举家来此落户,目前的建筑多为清代咸丰时所建,一处经典的明清建筑群。千年古寨,岁月流逝,原来的“营盘”被乡民叫来叫去(用了谐音)叫成了今天的名字———英谈。 英谈村分为三个自然村庄,当地称东庄、前庄(前英谈)、后庄(后英谈)。东庄人口房屋最少,解放前只有四座四合院。前庄人口多于东庄,共十四座院落。后庄人口最多,共有六十七座院落,是英谈村古村落的主体建筑群,建筑风格独特,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保存完好。 英谈村村民以路姓为主,路姓宗族后英谈分为三股。即前股、南股、后股。三股是从清初分开的。三股贫富发展距离较大。鼎盛时期最为富裕的是前股,是顺德府赫赫有名的富家大户。路姓前股从法字辈分为三支三堂,即贵和堂、汝霖堂、德和堂。后德和堂分出中和堂。即三支四堂。 |
在古代,邢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占据太行就可以囊括三晋,跃马幽冀,挥戈齐鲁,问鼎中原。 关于黄巢起义,在太行山一带有许许多的传说和古迹遗存,如黄巢岩、朱温坪、血流峪、天明关、贺家坪等村名地名的由来都与黄巢有关。如山西省和顺县东的走马槽村,是因黄巢的骑兵从这里经过而得名;又如圈马坪村,是因黄巢在此圈过马而得名;再如南天池村,是因黄巢在此饮过马而得名。位于邢台大峡谷半山腰石岩下的黄巢岩古建筑,是黄巢起义的历史遗存。可惜的是该建筑于1972年当地乡中学盖校舍拆掉木材作门窗口料。对黄巢起义相关的传说,如黄巢祭旗、点将台、二鬼偷油、黄巢刀岭在当地广为流传。 据史料考证,邢台本是黄巢朱温部的领地。朱温,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公元877年,也就是唐乾符四年朱温和兄朱存一起加入黄巢起义军,受到黄巢的重用,封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同州防御使。他负责防守东线。黄巢攻入长安后,黄巢做了皇帝,尚让为丞相。因为屡次为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战败,请求增援,黄巢没有答应。882年9月,朱温背叛了黄巢,率军投降唐朝,被唐僖宗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公元883年,封为宜武(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并被提升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 黄巢起义失败后,只剩千余人逃亡今邢台西部山区的大峡谷在今黄巢岩扎寨,伺机再次起义。黄巢、黄邺、黄揆等及他们的妻子后被其外甥林炎杀害。去报功路上路遇唐兵,杀了林炎,黄巢起义宣告最后失败。由此可见,黄巢据太行是有史事根据的。在英谈村安营扎寨是符合历史事实。这些传说又给英谈村又增添了丰富的文化与富有传奇的神秘色彩。 |
英谈村三面环山,东面临河,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静谧宜人。英谈村靠山而居,依形营造,错落有序,层层叠叠看古寨,山寨如同在画中,所以有人说这里是世外桃源。 关于英谈山寨的寨墙,这是有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寨墙,根据东寨门上的墨书题记,可以知道现在的寨墙修建于清代咸丰七年九月,也就是公元1857年。寨墙宽三米,高低不等,最高达六米许。有以墙为房的,有以房为墙的,墙随地形而建,依山坡蜿蜒起伏,整个寨墙置四门,东门修有阁楼,阁楼的梁架上施有彩绘,用黑墨、白粉、朱红等绘成云纹、暗八仙、花卉等纹样,虽然装饰较为简单,但大方、朴实、粗犷。在寨门并有“大清咸丰柒年九月吉日立”十一个楷书墨字。南寨门外修石板阶梯,路外有断崖,甚为险胜。 英谈村的民居是英谈最精华地方。建筑选材是当地盛产的一种红石材,也有少量的青石建筑。这座用石头建成的山寨,在国内其它地方是没有的,进入山寨后民居大多以两三层建筑为主,民居都是依山而建,随坡就势,因地形差异而千姿百态,这些红石民居层层叠叠,参差错落,房前屋后,树影离离,绿荫婆娑,别具一格、自成特色。开放院落,设有后门,无论是从军事意义上理解,还是从村民和谐相处上去体味,都不失古老文化的风韵。 英谈村有一姓三支四堂之说,所谓的一姓,全村的村民95%以上都姓路,路姓有三支,三支又分设有四堂,这四堂是德和堂、中和堂、汝霖堂、贵和堂。据说三支四堂鼎盛时,是当时顺德府的首富,土地遍及冀晋交界处五县。这一姓三支四堂的历史,有与黄巢传说的神秘,有艰苦创业的精神,有和谐文化的体现,有英谈人文的内涵。 |
本段景点简介 英谈村是中国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古石寨,是研究明清冀南地区风土人情的重要历史遗存。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指导下,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全体村民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保护和初步开发,已成为中国北方艺术院校写生实习基地和国内外艺术专家创作基地,吸引了不少国内外艺术专家和文化名人前来观光欣赏,游客乐于不断。称赞这里是自然风景独特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使人们潇洒避暑,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欣赏历史文化理想之地。2007年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该村174座村民住宅为二、三层楼房全部由青红两种沙石岩建筑,2000米古石城墙围绕古村,古寨落于“一城四门”之中。村内大小石孔桥36座,还有古石楼、窑洞、古石栏杆、石巷、石街、龟背石壁、古井、一滴泉、古木雕刻、财主院等古迹。八路军总部、冀南银行、印刷厂旧址,国民党省政府旧址等景点。该村以路姓为主,古时分为“三支四堂”“贵和堂”“德和堂”“中和堂”“汝霖堂”。 抗日战争时,百户人家的英谈村参军村民竟达三四十人之多,其中有六名在战场上光荣牺牲,成为了革命烈士。在解放战争中,这里是八路军129师被服厂、造纸厂、印刷厂所在地,刘伯承元帅曾在汝霖堂住过,在石板路南侧有一个四合院式建筑,这是中和堂的房产,中和堂建于咸丰年间,院在桥上,院内有果梨树,下细上粗别有情趣。1937年日本侵华时,时任河北省主席的鹿钟麟来到英谈村,这个中式的小院成为河北省府衙门。在门口右侧的一间房里,是鹿主席洗澡的地方,至今在这里还保存有鹿钟麟当年洗澡用的石头澡盆。 |
民俗奇事 民俗奇事一,英谈人不信鬼神敬堂口。所谓堂口,就是路姓四堂。探查英谈历史,英谈村的宅院中没有农耕社会家庭中敬祭的各种神龛神码,而坐落在村中央的四大路姓堂口在人们心目中却充满了神秘和敬崇。逢年过节大家都到自己所属的堂口去献香祭祖,红白喜事由堂口主持人帮助操办,家庭纠纷由堂口主持人调解。堂口是英谈人的圣殿,也是村民血缘相传的链条和源泉。这种习俗在全国罕见,有人说这是当年黄巢起义军组织体系的孑遗,四大堂口就是驻在营盘中四位将军的支系,也有人说这是古代道教组织在民间的遗存。是与非,尚无定论。 民俗奇事二,家家有后门。按冀南民居风俗,四合院讲究进出只有临街的大门,认为宅开后门跑财招贼,而英谈村不仅家家院落开后门,且门开的与前门一样大,只是没有前门的宏伟和精雕细绘。仔细观察,无论前门或后门,每个门后左右都有一个直角型的墙垛。这固然是固门的需要,但在冷兵器时代,无疑也有着攻防掩体之效能。民俗有敲门而进之说,而英谈村只要家中有人就前后门大敞,客人可以畅通无阻。当地人笑谈,端着碗吃饭可以串遍全村的各家各户。笔者认为,农家院呈现的这种具有军事攻防功能的建筑奇观,不仅是出进方便,也是世人将其称为古堡的重要原因所在。 民俗奇事三,妇女喜好纳鞋垫。山区人注意保护脚力,粗麻纳底细针纳帮做鞋不罕见,讲究做鞋垫的地方并不多,英谈村妇女对此却情有独钟。串村走户常看到妇女们手拿鞋垫在飞针走线,形成一种罕见的民俗景观。本以为这种习俗与历史上这里曾是驻军的营盘有关。军人要行军打仗,亲人远行心连心,送双鞋垫既是古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信物,也是由衷的祝福和惦念。 民俗奇事四:石臼、石杵、石磨这些用具在今天的英谈村仍是举目可见的活景观。英谈人用它们捣豆沫、玉米渣熬粥,磨豆腐、拐米浆摊煎饼,尽管已有了许多现代化的加工粮面的工具,但英谈人仍固守着这些古老而传统的器具和生活模式,他们称这样加工的米面做饭香,与机器加工的滋味不一样。 |
英谈村历史 相传唐朝黄巢起义军在此村扎过营地,古寨原是黄巢义军留下的营盘(营盘),明朝永乐年间,山西一位路姓的大户举家来此落户,目前的建筑多为清代咸丰时所建,一处经典的明清建筑群。千年古寨,岁月流逝,原来的“营盘”被乡民叫来叫去(用了谐音)叫成了今天的名字———英谈。故得名英谈。此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村内67处院落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典型的古太行建筑风格,是我省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石寨。英谈村建筑多为明清时所遗存,筑有围寨墙,留有四门,错落有致,该村民风纯朴,热情好客。 抗战时期此村曾是国民党河北省政府驻地和冀南银行总部。另外,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村近百户人家的小村,参军参战的村民竞达三四十人之多,其中有六名村民在战场光荣牺牲,成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