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6610

主题

拉萨大昭寺广场祈祷的人们

[复制链接] 查看:2715 | 回复:7
发表于 2009-6-28 00:0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老橙子 于 2009-6-28 01:41 编辑

每天,在拉萨的大昭寺周围,都有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绕着大昭寺顺时针方向祈祷。主要是转经、磕长头,或者给寺里添香火。那种虔敬令我着迷。
我查了一下关于转经和磕长头的解释,摘抄如下:

【转经】是西藏的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活动,即围绕着某一特定路线行走、祈祷。藏佛教信徒认为拉萨是世界的中心,拉萨则以释迦牟尼佛为核心进行转经活动。转经一圈为圆满,沿佛殿四周的转经甬道一圈为囊廓,是内圈;绕大昭寺一圈为帕廓,是中圈;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一圈为林廓,是外圈。大昭寺实际就是佛教关于宇宙的理想模式——坛城(曼陀罗)这一密宗义理立体而真实的再现。


【磕长头】,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


在各地通往拉萨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萨朝佛。磕长头的信徒绝不会用偷懒的办法来减轻劳累,遇有交错车辆或因故暂停磕头,则划线或积石为志,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


于行进中磕长头,信徒们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读作啊嘛呢叭咪吽,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宝言(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在此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


还有一种为原地磕长头,于殿堂之内或外围,教徒们与信徒们身前铺一毯,原地不断磕长头,只是不行步,余者与行进中的磕长头一样,或还愿,或祈求保佑,赐福免灾因不同心理意愿,而犹入无人之境;教徒们认为在修行中,一个人至少要磕一万次。叩头时赤脚,这样才表示虔诚。


还有一种是围绕着寺庙,依顺时针方向自寺院正门开始,面向寺庙侧向行进磕头,亦是三步一磕,绕寺而行;或侧向寺庙,向前叩进,亦为三步一磕,口诵六字真言。


【五体投地】
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李明权)

发表于 2009-6-28 00:17 2 只看该作者
橙子大哥好啊
发表于 2009-6-28 01:37 3 只看该作者
好是好,就是累得很。也不自由。怀念拉萨的那段日子啊! 2# 半支烟-
发表于 2009-6-28 01:44 4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09-6-28 01:48 5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09-6-28 01:50 6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09-6-28 01:58 7 只看该作者

就发这些吧,可说是“朝拜百态”。
发表于 2009-6-28 02:03 8 只看该作者
回念拉萨的日子。。PP收了。辛苦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