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4620

主题

西安

2015.04.10高陵畅游三秦户外俱乐部车裕穿越骆裕作业帖

[复制链接] 查看:5715 | 回复:128
发表于 2015-4-13 23:34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5-4-13 23:55 编辑

2015.04.10高陵畅游三秦户外俱乐部车裕穿越骆裕作业帖

公元前二十四世纪,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在距今周至县城西南十五公里的秦岭北麓骆峪一代,草木丰茂、流水淙淙,有着极优越的人类生存条件。有一支先民在这里依山而居,刀耕火种打渔守猎。在以后漫长而艰辛的岁月里,这个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子嗣与日俱增。狭小的骆峪可能提供的生活资料毕竟有限,于是从这个氏族析出的小氏族,不断地走出去,在方圆数十里的范围内去开垦新的土地,寻找新的生活空间。众星捧月,以都城骆峪为中心的一个较大部落开始形成。现今从镇丰、马营、青化等到八处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石斧、石刀等,莫不是这个部落成员从事生产活动的实物见证。

这个氏族部落以“骆”为自己的代号,名曰骆国。《诗·小雅·四牡》:“啴啴骆马。”《毛传》:“白马黑鬣曰骆。”鬣者,马颈长毛也;骆是阳刚强劲的象征,是一种尊贵而祥瑞的畜类。远古时期的氏族部落,大都以自己崇拜的动物作为本氏族的标志,如在《史记·五帝本记》中,轩辕黄帝又称有熊氏。他们在分别同炎帝和蚩尤作战时,曾经驱使过熊、罴、貔、貅、貙、虎六种野兽参加战斗。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认为,这实际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反映了远古先民的图腾崇拜。《礼祀·明堂位》说:“夏后氏骆马黑鬣。”并有“乘戎车,登白骆”之说。这里的夏后氏,就是指出生于骆国,日后以治水而名扬天下的大禹。可见,骆国的居民奉骆为图腾,不但用骆作为自己的族号,把他们的居住地也称之为骆峪,其首领就是骆明。

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这里,我们又看到了骆的影子;而鲧又是禹之父,可见骆明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儿子。这显然与司马迁《史记》对黄帝子系的记述(黄帝有二十五子,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有异。但夏以前属于中国历史的传说时期,而并非信史;既是传说,就有可能流传多种版本。《山海经》也是一本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话等有参考价值的书,其说法也值得采信。一九五0年代末,因修建西骆峪水库而淹没于库底的多种古骆国遗存,如骆明王府、骆明庙,以及鲧庙、禹皇庙、禹穴等,也为《山海经》的记述提供了佐证。王国维在1925年发表的《古史新证》中说:“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中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中往往有事实之素地。”南宋罗汉专事记录上古传说的《路史》称:“鲧父之国,京兆宜寿县有骆峪,故周至也。”清乾隆《周至县志》说:“骆峪盖古骆国也。”民国《广曲两志》记载:“五帝时,鲧父骆明封于骆,为骆国。”《西安通览》说:“骆峪湖南有石墙断垣,相传大禹之祖父骆明氏之国。”现代史学认为,原始社会各部落首领、部落联盟酋长,都是经过民主推举的。而中国上古传说则把各氏族部落称“国”,把部落首领称伯、氏、君等;某人当了某部落的首领则称之为某人的封国,而授封人则是部落联盟大酋长——帝。传说黄帝在统一了黄河流域后,曾在其统治区域分封了七十多个封国;帝尧、帝舜也相继进行过分封活动。

根据古骆国《禹皇高碑》的诉说,禹受舜禅让称夏后,(夏代君主生前称后,死后称帝)也就是即天子位后,赫赫扬扬、衣锦还乡,追封他的祖父——骆国国君骆明为“骆明王”。夏、商、周三代惟最高统治者称王,所以说这是至高至殊的称誉。骆明据传在黄帝的儿子中排行第三,其事迹因年代的过分久远,各类史书都付之阙如,无从稽考。

古骆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周至大事记》和一九九三年版《周至县志·大事系年》的记载,传说从公元前二十四世纪的尧舜时代到公元前一五六二年夏朝的灭亡,周至地一直属骆国,共八百余年的历史。其间,君主经过怎样的更替,先民们演绎过什么样的故事,都被时间的长河所淹没。而公元前二十四世纪之交,正是中国历史由蒙昧跨入文明门坎的时代,劳动、生息、繁衍在古骆国的居民,无疑是周至大地最早的居民;周至历史的源头、文明之光的点燃,就从这里开始,可惜一直未能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根据以上考古发现,骆氏既不是姜姓也不是赢姓的后代子孙,更不是周末大骆国的后代,而是早在4000年前的古骆国的子民.




6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4-13 23:34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5-4-14 00:00 编辑

2015.04.10高陵畅游三秦户外俱乐部车裕穿越骆裕作业帖

傥骆道是古栈道名。傥骆道得名于其南口位于汉中洋县傥水河口,北口位于周至县西骆峪。傥骆道长约240公里,是褒斜道、子午道、连云栈道等古道中最快捷也最险峻的一条古道。至今从西安飞往汉中的飞机航线,就是沿着傥骆道飞行的。

傥骆道又党骆道,骆谷道,始通于三国,是穿越秦岭,连通关中与汉中最近捷的古道路.唐代德宗,僖宗避兵火,均经由此路至汉中,四川。

傥骆道北口在周至县西骆峪(骆谷),向西南,以太白、洋县,三次翻秦岭及其支脉,出傥水谷(傥谷)至汉中盆地,古道全长约200公里。

傥骆道一线的栈道、栈桥、摩崖碑刻等遗存共发现50余处,主要分布于西骆河、黑河水,傥水等河谷,其架木或架石的栈孔多开凿于河流一侧的悬崖壁上下,个别地点的栈孔多达70余个。栈孔以方形和圆为主,也有呈马蹄形、三角形的。栈道的修造方式有平梁立柱式、千梁无柱形,依坡搭架式以及凹槽式。

傥骆道,因南口曰傥(在陕西洋县境内)北口曰骆(在陕西周至县境内),故名,又叫骆谷道,长约500华里。在中国历史上穿越秦岭的诸条古栈道中,傥骆道最靠近秦岭主峰太白山,途中要翻越太白山周围的五、六座分水岭,人烟稀少猛兽出没,是最便捷也最艰险的一条。秦岭横亘中国中部,被称为华夏龙脉,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南北气候的分水岭。大致而言,秦岭以北为黄河流域,其南就是长江流域了。《水经注》载: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 古道穿越秦岭,艰险不言而喻,诗仙李太白有<蜀道难>叹曰:“……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石梯石栈相钩连……”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4-13 23:35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5-4-14 00:01 编辑

2015.04.10高陵畅游三秦户外俱乐部车裕穿越骆裕作业帖

三国时期,刘备在汉中建立了对付曹魏的军事基地,征战进退,傥骆道是通北的首选道路。中唐以后,傥骆道成为官道,官员任免,回京述职,多走此路,路上曾经遍布亭帐馆舍,以备军旅之用。

傥骆道,从周至骆峪口沿骆峪、经厚畛子,越兴隆岭,沿酉水华阳至洋县,全程425公里。这条路线主要于军事活动。正始二年(244),魏将曹爽出骆峪罚蜀。甘露二年(257),蜀将姜维出傥骆道伐魏。唐代,傥骆道曾一繁荣,成为由长安入川最捷近的道路,沿途馆驿多达11处。建安四川(783年)德宗避乱南郑,广明元年(880年)僖宗去蜀,都取道傥骆。

相传当年杨贵妃就是取道傥骆道,再沿汉江水路入长江到达扬州,最后飘洋过海去了东瀛。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4-13 23:35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5-4-14 00:02 编辑

2015.04.10高陵畅游三秦户外俱乐部车裕穿越骆裕作业帖
骆口驿与傥骆道折叠编辑本段[p=28, null, left]骆口驿是傥骆道(也称骆谷道)上一个控扼北口的著名驿站。最近,这座古代重要的交通邮驿和军事关隘的遗址,已被当地考古爱好者发现、发掘。经专家认证,地址在今陕西省周至县骆峪乡骆峪村。

[p=28, null, left]据《西安晚报》1999年12月26日报道,发现骆口驿址的是周至县考古爱好者王安泉。已发现的驿城,城区7460平方米,北城有门,开在其中。城中有200余间官房,分别为驿馆、客舍、货栈、兵营、邮亭、库房、马厩等。屋中地面一律青砖铺墁,门前有明柱、回廊,街道以石条铺设。北城门石门墩稍加雕凿,大门裹有铁页。古城墙基宽85米,高10米,城墙顶宽约5米,外墙基由石条砌筑,上砌青砖,有垛口。城砖、石条和门墩已被村民移走,城区垦为耕地。出土时有许多五铢、开元和宋明清铜钱及个别银币 ,并有大量瓷、陶器残片,其地道和排水道尚待发掘。

[p=28, null, left]傥骆道也称骆谷道,从长安去汉中,自周至向西南要先越骆水,入骆谷,称骆谷道;而汉中去长安,自洋州道兴县(今洋县)向北要先越傥水、入傥谷,故又称傥骆道。《通典》载:“汉中去长安,取傥骆道,凡652里”,是当时从长安通往汉中的三条古栈道(另两条为子午道,褒斜道)中最近的一条。

[p=28, null, left]三条道中,骆谷道开辟较晚,当开通于三国时,其余两条则分别开辟于西汉和东汉。汉王(高祖刘邦)当年率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史记·高祖本纪>中所叙,指的就是子午道。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开始修筑,首先开通了被高祖烧绝的子午栈道。此道自长安、杜陵,入子午谷后,穿秦岭,迳至汉中,从而沟通了关中与巴蜀及西南的联系。东汉永平年间(明帝刘庄)又开通了褒斜道,更密切了关中与巴蜀的联系。傥骆道的开通当在三国时代。三国时,蜀汉的北伐基地在汉中。北伐,首先得修复、扩充秦蜀之间的道路交通。据《三国会要》载:三国时秦蜀之间的通道大致有三谷四道。三谷者,即汉中西北的褒谷、北骆谷、东北子午谷。四道即: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及南栈金牛道。

[p=28, null, left]北宋末年,政治腐败,邮驿松弛。南宋初年,烽火连绵,金兵所到之处,大焚驿舍,铺兵逃散,邮驿中断,傥骆道随即废弃。此后,秦南北驿路,再未启用傥骆道。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4-13 23:35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5-4-14 00:02 编辑

2015.04.10高陵畅游三秦户外俱乐部车裕穿越骆裕作业帖

鼎盛时有栈阁九万余间


这条古道叫傥骆道,是历史上长安通往蜀地和大西南各地的多条古道中最快捷、也较为著名的一条。仅听这条古代道路沿途的地名,我们就可以想象当年它的繁华和辉煌———蒸笼场、骡马店、火池坝、牌坊沟、三官庙、三星桥……店铺、商旅、集市的痕迹无处不在。据历史记载,由于傥骆道穿越的河流峡谷地段比较多,所以在这条路上的悬崖峭壁上修造的栈道多达近百处,约占道路全程的三分之一。

傥骆道

文献记载,从当时的京城长安到成都,栈道最盛时期,有栈阁9万余间,每间以3米计算,是27万米,即500多华里,约占西安到汉中全程的三分之一。

其中傥骆道因为是北从周至骆峪进秦岭,南从洋县傥水河谷出到汉中,进出口各取地名中一字,所以叫傥骆道,全长240公里,是当年所有栈道中长安往汉中方向最近、也最险峻的一条古道。途中要翻越太白山周围的五六座分水岭,所经地带至今人烟稀少、猛兽出没。史料记载:傥骆栈道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则设驿置……这些凌空飞架的栈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湍流绿波之上,时而一阁,时而一楼,时而一亭,是何等的考究和华丽,又是多么雄奇和壮美,我们今人很难想象。

并非人人都能上傥骆道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4-13 23:35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5-4-14 00:03 编辑

2015.04.10高陵畅游三秦户外俱乐部车裕穿越骆裕作业帖

“李白当年肯定没有走过蜀道,否则他就不会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汉中人杜映辰一说起傥骆道,就大发感叹和评论,一副笑傲李白的口气。“从后人对傥骆道等关中通往西南等地的7条古栈道的研究情况来看,在一千多年前,长安前往四川等地不仅没有‘上青天’那么艰难,而且要比今人想象的快捷和方便得多,因为那时候就已经有中国的‘高速公路’了。当然在那个时候不叫高速公路而是叫栈道,因为大都是在悬崖峭壁上修造,路况有些差。”杜映辰很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路况”尽管因大都在险要处而过于崎岖,但傥骆道当年的繁华和喧嚣史料里却记载的很多,而且让人纳闷的是,这些记载里的许多人几乎都是李白时代的人。这就让人很是纳闷,游遍千山万水的“诗仙”为什么没有选择傥骆道出入长安和蜀地呢?

公元784年,大唐德宗建中年间,德宗皇帝李适的大女儿唐安公主走出秦岭大山,过了傥水河口不久,就不堪艰险暴病而亡,年仅23岁,洋县城西20公里马畅镇现存唐安公主墓;是年,大诗人白居易12岁,离他日后在傥骆道北口的周至县做主管政法的县官还有数十年;唐安公主是随父亲躲避兵变而逃亡的,百年之后,大唐盛世还有一位皇帝僖宗李儇,因为差不多的原因,也从傥骆道亡命奔逃……

傥骆道

由此可见,当年的傥骆道真的和今天的高速公路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并不是谁的“车”也不是什么人想上都可以上的。

如今航班开辟天上“傥骆道”


遗憾的是,在历代学者专家的文献和有关资料里,关于傥骆道的确切修造年代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记载。最早的历史事件记载为三国时魏国的曹爽曾由此出兵攻蜀,蜀将姜维率兵经此道而伐魏……唐中期以后,傥骆道作为京城的驿道被频繁使用,官员赴任、京城述职、使臣出使等公务活动大多经傥骆道。元朝以后,该道路因歹人和猛兽出没太多,不再被充作驿道。解放以后,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傥骆道彻底被人们遗忘了。虽然如此,但是当您乘坐西安市到汉中市的航班经过秦岭时,你会惊奇地发现,这条航道竟然走的是天上的“傥骆道”。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意!

如今,偶有探险家、旅行家冒着生命危险步行走傥骆道,他们经常会在悬崖高处、峭壁之上、云岭深处发现一孔孔碗口般大小的石洞,当地的山民会自豪地说:这里曾是当年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经过的地方。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4-13 23:35 7 只看该作者
2015.04.10高陵畅游三秦户外俱乐部车裕穿越骆裕作业帖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4-13 23:35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5-4-14 00:05 编辑

2015.04.10高陵畅游三秦户外俱乐部车裕穿越骆裕作业帖

 骆峪地处西安市周至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的秦岭北麓,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它曾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第三个儿子骆明的封地,史称“古骆国”,古骆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源头。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人才辈出,炎黄子孙所称颂的“大禹治水”中的大禹,传说就出生在骆峪的禹谷(东骆峪)的汶山石纽下的禹穴。据《陕西文史》载:“骆明是骆国君主,是大禹的祖父,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
傥骆古道是关中地区通往汉中、四川、云南、贵州一带最便捷最宽畅的一条古栈道,从秦朝到清朝初年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南北重要的商业贸易通道和交通要道。如今,在傥骆古道上还有多处古栈道遗迹。该遗迹被确定为“周至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和开发价值。
西骆峪水库是周至县次于金盆水库的第二大水库,水库面积达4公里,水库坝面宽度为1公里有余,是周至县境内唯一能开发水上游乐水面最大的水库。骆峪河水流充沛,常年不断,水库常年绿水滢滢,三面环山,碧波荡漾,是理想的天然水上游乐场所,深水区可投放摩托艇或游船,供游客游乐。浅水区可建成标准化游泳池,可供游客水上健身和游泳比赛。水库沿岸可建成多处垂钓台,可供游客安全舒畅的垂钓和赏景
骆峪水库始建于1958年,水面达4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一面面川。2006年对大坝进行加固,对库底进清淤防渗处理。是周至县境内唯一能开发水上游乐水面最大的水库。骆峪河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水库常年绿水滢滢,库心偏西侧是古骆国王城遗址。库东侧是一座形似佛身的山梁。水库深水区可投放摩托艇或游船,供游客游乐。浅水区可建成标准化游泳池,可供游客水上健身和游泳比赛。水库沿岸可建成无数个垂钓台,可供游客安全舒畅的垂钓和赏景。

水库周边修建规格、档次不同的避暑、休闲、度假屋来满足广大游客选择不同的度假需求。全力打造一个休闲、度假、避暑、健身、娱乐一体综合游乐项目的好地方,其前景非常可观。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4-13 23:35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5-4-14 00:06 编辑

2015.04.10高陵畅游三秦户外俱乐部车裕穿越骆裕作业帖

骆峪地处西安市周至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的秦岭北麓,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4-13 23:35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长庆采油人 于 2015-4-14 00:13 编辑

2015.04.10高陵畅游三秦户外俱乐部车裕穿越骆裕作业帖

美丽的西骆裕晚霞
2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