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7047

主题

山民户外

爱山驴友:长征日记.文明乡(2015.04.05)

[复制链接] 查看:1645 | 回复:1
发表于 2015-6-20 17:17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山中一闲民 于 2015-6-20 17:17 编辑

爱山驴友:长征日记之文明乡  徒步9.7公里


驴行长征游记  2015.4.5  晴  清明节    第18


    新坡村离延寿乡不远,吃了早饭,徒步半小时就走到了。李涛将军的故居建于1701年,在李氏祠堂的旁边,故居的大门上用烫金字写着“李涛将军故居”,门左侧的墙上是湖南省的文物保护提示牌,故居里面是几排无人居住的非常破旧的土墙房子,1905年李涛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从大革命时期加入组织到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李涛一直在军队里担任要职,曾任汝城县总工会委员长兼工人武装纠察队队长,后来一直升迁,任过红一方面军政治部敌工部部长,红九军团政治部主任,政治保卫局局长,西北国家保卫局执行部部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都身居要职,直至当选第三届国防委员,七大代表,八届中央侯补委员,可谓功勋卓著。而在李涛担任的所有要职中,要数在红军时期从事的政治保工局的工作,那个时候,为了清除阶级异已份子和敢顶撞领导人的份子以及领导看不顺眼的人,肃反被肆意扩大化,政治保卫局便经常找人谈话,三分之二的中下层干部被“请”去谈话后便无缘无故的“失踪”了,其中不乏那些背叛了封建家庭坚定跟着组织干革命的坚定份子。我想,李涛在肃反工作中是立了大功的。尽管这是个说起来有点沉重的话题,在那个残酷的鱼龙混杂的年代,从红四军打BB团就开了头的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斗争哲学就成了不得不为之的传统,也不是张国涛的专利,不然的话,打不打得下江山还成问题。

    官坑村红军纪念碑还在前面,我决定回旅店背了包再去。本来从延寿乡已经开了便道,翻过山就能到盈洞,然后从盈洞过去就是文明乡,老乡说才开的毛胚路不好走,要走4个小时才能到盈洞,沿途沒有人,还要晒太阳,一个人走的确不安全,考虑再三,还是安全重要,决定返回省道乘车去文明乡,也好顺路去看红军纪念碑。

    往回走了4公里,路边一块大石头刻着青石寨几个大红字的路标,旁边还有官坑村和村民捐款修路的功德碑,原来为了纪念红军,专门修了一条水泥路到青石寨。

    走到青石寨我才看清楚,原来这里立着的是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纪念碑,碑不高,只有十几米,由高低不同的两根水泥柱组成的碑身象两把利剑,直插兰天。左侧的碑身上用烫金字写着“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纪念碑”,右侧碑身的上方刻着党旗,下方碑座上用烫金字刻着军委的嘉奖令:军委赞扬三军团长彭、杨同志及三军团全体指战员在突破汝城及宜、郴两封锁线时之英勇与模范的战斗动作。

    今天是清明节,除了我,沒有人来这里,我在想,尽管这里不是墓碑,地方政府也应该来两个人献献花呀,村民忘记了地方政府不应忘记才对。好在我来了,在这里发生激烈战斗的八十一年后的今天,爱山来了,我在路边扯了野花野草挽成一束,恭恭敬敬地放在碑座上,深情地鞠了三躬,代表我,也代表全中国人民,当然,这是我自作主张。用围的山坡上村民上坟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就当是他们也在祭奠牺牲的红军战士吧。

    从纪念碑出来,太阳实在有点大,走到9.7公里,坐班车到了省道叉路口,正是中午,干脆休息了,沒有餐厅,找了个废弃房子的地坝,把早上在延寿买的小面包拿出来吃了4个,又吃了三颗压缩饼干,喝点水发胀,就算过了一顿。然后把塑料布铺在地上,不惹哪个,美美的睡了一觉。

    下午坐车到了文明乡,见路边小公园的草坪不错,正想搭帐篷,忽然觉得旁边的小溪到了晚上肯定要哗哗哗地唱歌,那我还睡得着?算了算了,还是住旅店。

    文明镇建得很漂亮,街上的房子和门面全部穿了衣服的,门面很多,招牌也是统一制作的,我问旅店老板是不是要出钱,女老板说不出,全是政府出钱。我就在想,镇领导是不是到我们重庆去过。

    红军总部是1934119日进驻的文明乡,苏维埃国家银行还在这里设立了兑换处,红军所用的“苏钞”按日兑现。

    我向店老板打听红色景点,老板说沙洲村有个纪念碑,只有明天去看了。

    手机无法连接服务器,试了关机几次都不行,是不是短路了,也罢,那就补写游记,想想问题。

    一个人,有什么不好办的。


                                        爱山

                                            2015.4.5


发表于 2015-6-21 09:49 2 只看该作者
支持精彩活动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