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北

[八月“十大热帖”]生如夏花——安多藏区(甘南、若尔盖、青海)纪行

[复制链接] 查看:87039 | 回复:263
发表于 2009-7-29 12:52 11 只看该作者
欣赏{:4_107:}
发表于 2009-7-29 12:59 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momentinpeking 于 2010-9-15 10:46 编辑



第三部分 拈花一笑——甘南的寺院




第四日(2009年6月30日):郎木寺-合作-夏河


前一天的天气实在太差,留下许多遗憾。早晨起来准备返回夏河,却发现外面晴朗无比,大家都很失落,赶紧拿出相机匆匆补上几张。

晨曦中的村落,佛寺和清真寺相得益彰,一片安详。



我们决定不直接回夏河,而是先去合作,一是因为下午才有直达夏河的车而去合作的车早上就有,二是可以去合作拜访一下著名的米拉日巴佛阁。大家坐上了6:30的班车,车里除了我们都是当地的藏族人。刚刚离开镇子,车就被羊群挡住了去路。



此后羊群一个接着一个,牦牛们也过来凑热闹,汽车进展缓慢,过了郎木寺桥头以后,情况才有好转,速度渐渐上去了,同时上来的还有我们的睡意。汽车在8:10停靠在碌曲,当地人上下一翻后继续出发,一路无话,9:30左右到达了合作。

合作是甘南州的首府,比起郎木寺和夏河来大了许多,汽车站去佛阁还有很远的距离,为节省时间大家分两拨打车,其中一拨还被司机小宰一刀(要了10元,通常都是6元)。

米拉日巴佛阁全称为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为噶举派(俗称白教)寺院,是为纪念噶举派第二代祖师也是西藏最著名的苦行僧和道歌诗人米拉日巴所建,据说同样形制的建筑国内只有两处。佛阁始建于乾隆42年(1777年),原建筑已于文革期间被毁,现在的这座是1988年开始历时四年重建的。

米拉日巴生于出生于西藏贡塘,幼年丧父,与母亲、妹妹屡被伯父家欺侮,他遂投入苯教巫师学习咒术,学成后以巫法杀死了欺负亲人的伯父,虽报仇雪恨但殃及数十人丧命。他幡然悔悟,决心以修行洗刷罪过,于是先投宁玛派(俗称红教)门下,后又师从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学习秘法。传说玛尔巴虽允许他留下,但拒绝传授其修行法门,一连数年,米拉日巴像仆人一样生活,干着异常繁重的体力活,饱受各种屈辱和嘲弄,经过屡次艰苦的考验,玛尔巴认为米拉日巴已消除了恶业,终于答应传其秘法。为了潜心修行,米拉日巴在山洞中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因终日不动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连他的亲妹妹都认不出他,盗贼来山洞偷盗也因无物可偷悻悻而去,最后他终成正果,被尊为大成就者。

相传,米拉日巴接受玛尔巴的诸多考验中,其中有一项就是独力修建一座四方型的九层高楼,合作的米拉日巴佛阁就是根据这种形制而建。



佛阁门票20元/人,内部禁止拍照,且不允许穿皮鞋等进入。虽然叫九层佛阁,但其实只有八层半,最高一层是第八层天花板藻井处向上方突起的胜乐金刚坛城。

这座噶举派建立的佛阁没有拘泥于门户之见,而是对藏传佛教各教派兼容并蓄。佛阁中藏有有藏传佛教宁玛、萨迦、格鲁等各派的祖师像、密乘四部的众多本尊佛像,整个佛阁的佛像总数为一千二百七十尊(包括千尊米拉日巴像),以及众多的唐卡堆绣等艺术品。佛阁大院四周的外围装有铜制的大嘛呢经轮一百三十个,佛阁大院围墙顶部建有小佛塔一千五百个,每个佛塔高约两肘长。



佛阁顶端建有两层金瓦屋顶,金顶三个,幢四个,还有祥麟法轮、十相自在,法轮三个、柽柳神垒十六处。这是佛阁金顶屋檐角上的龙饰,与我们现在常见的龙有所不同,藏传佛殿檐角通常装饰的都是象鼻龙,更贴近于印度的龙形。

(也有学者认为它并不是龙,而是另一种神物——‘摩羯’,如同中国龙的九个儿子之一——螭吻一样,印度的摩羯也喜欢在房檐头上张望。)



佛阁附近的合作寺亦称黑错寺,藏语称“格丹曲林”意为“具善法洲”,为格鲁派寺院,创建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寺主为赛赤活佛。合作寺在“文革”中全被拆除,1981年开始得到了部分恢复,修建了大经堂等殿堂。需要说明的是,塞赤活佛并非某个特定活佛系统的封号,而是泛指由甘丹赤巴(格鲁派祖寺拉萨甘丹寺的寺主,也是格鲁派名义上的教主,被认为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咯巴大师法统的继承者,通常七年一任)转世的活佛,“赛赤”意为“金座”,指的是甘丹赤巴的法座,甘肃郎木寺的寺主和合作寺的寺主都有赛赤活佛的名号,后来要去的拉扑楞寺和塔尔寺也有不止一位赛赤活佛。



参观完佛阁已过了11点半,出来后在马路对面一家回族饭馆解决午餐,然后便在饭馆门口等车。12点半左右,合作到夏河的长途车终于过来了,我们招呼停车后放好行李上了车,车里人很多,六人只好分散坐开。一路上经过的多是回族聚居区,下午一点半,汽车终于抵达了夏河。

提示:

1、郎木寺到合作每天三班车,6:30、7:20和12:00,一般三小时到达合作汽车南站,汽车南站到佛阁打车6元。

2、合作值得看的就是米拉日巴佛阁,没有必要专门住宿。这座佛阁当地人叫“九层楼”,如果问去佛阁怎么走可能有许多人不知道,但问九层楼当地人都知道。

3、佛阁门票20元/人,由于售票的喇嘛就在佛阁一层的入口,因此几乎没有可能逃票,除非乘他不在的时候进去。进入佛阁要脱鞋,但这通常指登山鞋皮鞋等硬底的家伙,估计是因为里面都是木质建筑,相对容易磨损。穿袜子参观当然行,也可以征得看门喇嘛的同意后换上拖鞋进去。

4、佛阁里面一般没有喇嘛导游,需要自己逛,因此提前了解一些藏传佛教知识还是必要的,免得一头雾水。佛阁每层之间有木楼梯相连,踩上去吱吱作响,梯子上有的木板有一些摇晃,上下最好小心一些,尤其是第七八层之间的梯子非常陡,注意脚下的同时也要当心头顶,否则很容易被进出口处的木板碰到头。

5、合作到夏河的车非常多,车程一小时左右,但是在合作汽车北站发车,如果参观佛阁则没必要再去汽车北站,佛阁过马路对面候车即可,上车再买票,当然这样遇到人多的时候可能会没有座位。
发表于 2009-7-29 13:32 13 只看该作者
熟悉的画面,怀念那些在路上的日子。。。
发表于 2009-7-29 13:33 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uki_gu 于 2009-7-29 14:15 编辑

看来一定要在夏天的时候再去一次,喜欢草原上的那些花儿们~~~
发表于 2009-7-29 14:12 15 只看该作者
{:5_139:}呵呵,勾起了06年那些在路上的美好记忆~~~
发表于 2009-7-29 17:24 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momentinpeking 于 2010-9-14 19:51 编辑

到达夏河后,由于大家多对上次住的华侨宾馆的卫生状况颇有微词,于是就先到宝马宾馆瞧瞧。后者环境还可以,但标间要价120元/间,磨了好半天才以100元/间要了3间,安顿好后已经下午两点半了。

五名旅友想包车去桑科草原,我看那边阴云渐厚,自己以前又经历过西藏新疆云南川西等多个草原,对桑科兴趣不大,便想趁着阳光先去拉扑楞寺拍照,于是分头行动。

沿着夏河的主街道走去,临近拉扑楞寺外面有一片灿烂的油菜花地,远远看去非常漂亮。尽管已近下午三点,但阳光仍然非常刺眼,反差非常大,稍不注意就过曝或欠曝,数码单反的宽容度远远不够,真后悔没带个胶片机来。

  

“拉卜楞”,藏语称“噶丹雪珠达尔杰扎西叶苏旗卫林”,意为“足喜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由一世嘉木样活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历代嘉木样活佛为拉扑楞寺寺主和寺内的最高活佛,目前已是第六世。据说,一世嘉木样选定大夏河旁的扎西旗为寺址,后来寺内拉章(藏语‘佛宫’)建成后,寺院遂被人们称为“拉章扎西旗”,久之“拉章”转音为“拉卜楞”,且被人们广泛使用。

拉扑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拉萨的甘丹、色拉、哲蚌三大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以及甘肃的拉扑楞寺)之一,也是格鲁派在西藏之外的最大寺院。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围绕寺院几乎整整一周。



这是寺院东南角的马头明王殿,殿内供奉着一尊紫铜马头明王。马头明王又叫马头金刚,是观世音菩萨的愤怒化身,在藏传佛教中一直深受尊崇。



拉扑楞寺东中部的印经院。尽管没有藏区三大印经院(德格、拉萨和日喀则,目前仅有德格印经院保存完好)有名,但这里也刊印了大量佛经,历史上是安多地区传播佛教文化的重要基地。印经院原属蒙古河南亲王府,藏有大量的经版,但在“文革”中受到破坏,现在得到了恢复和扩充,并增添了铸字铜模、铸字机、平台印刷机等铅印设备。

  

寺院东北角的观音殿,如同中原一样,观世音也是藏族人最尊崇的菩萨,不同的是,藏区的观音多为男身。

  

寺院最高处的白伞盖佛母殿,狭窄的通道里,虔诚的朝圣者磕着长头。白伞盖佛母是藏传佛教中著名神祗,修持大白伞盖佛母法门可以消除恶魔的侵扰,她通常为愤怒相,身色洁白,正面三头,每头三眼, 三头之上又相叠着许多头,右手持着大白伞华盖,身侧另生有千臂千手千眼。



金瓦殿旁边遇到的藏族少年,我在这里被他拦住。尽管言语不通,但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想让我给他拍张相,照完后他快乐地看着相机的液晶屏里自己的照片,并没有提出其他要求,似乎能看一看就已经满足了。




寺院西南角著名的贡唐宝塔,由三世贡唐仓活佛初建于嘉庆十年(1805年),后毁于文革,1991年由六世贡唐仓主持重建,1993年竣工。贡唐仓活佛是拉扑楞寺的四大赛赤活佛之一,地位仅次于寺主嘉木样活佛。一世贡唐仓曾担任第五十任甘丹赤巴,并曾经在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被废期间代理过藏王。



贡唐宝塔可以入内参观,门票10元/人,但买完票后有时候要去找喇嘛给开门,掌管钥匙的喇嘛通常住在院落进门左侧的僧房里,而且晚上不到6点就不再开放了。

贡唐宝塔高五层,31.33米,由塔刹、塔瓶、塔座三大部分组成。塔刹是光彩夺目的日、月、星辰,塔瓶是精铜浮雕鎏金八大菩萨,塔座为琉璃瓦装饰的三层四角建筑,一层四周装有铜制经轮。塔内正中是二层相互贯通的四座佛殿,正面佛殿是为三世贡唐仓灵塔和一、二、四、五世贡唐仓镀金像,左右两侧是度母和普明佛殿,背面是藏经殿,收藏有二万余卷佛经。四座佛殿之顶是三百多尊铜佛环抱的第二世嘉木样塑像。宝塔第三层是千佛殿,收藏有 1032尊铜佛。第四层塔瓶之中,供养着近两米高的阿弥陀佛。塔座和宝瓶内壁还绘有生动细腻的百余幅壁画。

这是塔瓶佛殿中供奉的阿弥陀佛像,隔着塔壁的玻璃窗拍的,如果进入佛殿拍佛像可是不礼貌的。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藏传佛教中通常又将他分为无量光佛和无量寿佛两个化身,这里供的是无量光佛的形象。在藏族传说中,无量光佛又在人间化为班禅喇嘛,拉扑楞寺和班禅喇嘛的关系也一向比较密切,大经堂东北隅建有班禅行宫,现在的寺主六世嘉木样在维护中国政府认定的十一世班禅宗教地位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塔内各层之间有狭窄的楼梯相连,但除了顶层以外,其余各层都有高高的密闭围墙,根本看不到外面的风景。到了塔座顶上豁然开朗,反而要小心别掉下去,因为周围根本没有护栏。

塔座顶上是观赏拉扑楞寺全景的好地方,但在拍照的时候千万要小心,注意别太靠边缘以免失足。



贡唐宝塔外,转经长廊旁的小桥横跨在大夏河上,沐浴在宝塔的金光里。



倚桥而望的喇嘛,不知在想着什么,是佛法?还是生活?



走过小桥,不远的山坡上就是展佛台。每当重大节日,寺里的喇嘛都会在这里挂起巨大的佛像唐卡供信徒瞻仰。

发表于 2009-7-30 11:39 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momentinpeking 于 2010-9-14 19:54 编辑

拉扑楞寺大经堂,又称闻思学院,位于全寺的中心,楼上曾悬挂着乾隆皇帝御书的“觉慧寺”匾额。大经堂高15米,分上、下两层,面积2500平方米,加上前院,共计4800平方米,可容纳四千名僧众参加佛事活动。里面的灵塔里供奉着嘉木祥一世至三世的真身,四世的替身,五世的骨灰。

1985年四月七日,这里曾发生大火,大经堂被烧成一片废墟,许多经卷、文物、珍宝毁于一炬,损失难以计算,只有一至五世嘉木样的灵塔幸存了下来。现在看到的这座大经堂是后来重修的。



大经堂旁的医学院,藏语称“曼巴扎仓”,系第二世嘉木样所创建,是该寺六大学院之一,也是该寺研习、传播、实践藏医学的重要基地。



大经堂广场对面的甘肃省佛学院,1986年创建,当年7月12日释迦牟尼佛祖初转法轮纪念日正式开学。学院设4个教学班,其中佛教哲学2个班,佛教理论2个班,针对青年活佛的教育则分为文化学习班、进修班和培训班。



山坡上转经的藏民。拉扑楞寺的一侧依山而建,围绕寺院的转经之路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山坡上,但狭窄崎岖的山路并不能阻碍虔诚信徒们的宗教热情。



僧舍,围墙,阿卡。与人们通常认为的不同,喇嘛并非藏传佛教僧侣的统称,其实只有一定级别的僧人如活佛等才能被叫做“喇嘛”,普通的僧侣只能称为“阿卡”。

发表于 2009-7-30 11:40 18 只看该作者
好看的花儿!
发表于 2009-7-30 15:13 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momentinpeking 于 2010-9-14 20:04 编辑

拉扑楞寺规模宏大,占了夏河县城一半左右,我下午两点半进去,直逛到晚上八点多才出来。几个同伴从桑科草原回来后,也到拉扑楞寺转了转,桑科那边果然下了雨,庆幸自己没有去。

一起吃过晚饭,大家明天就要分开了。我和一对夫妻要经过甘加草原去有热贡艺术之乡称号的青海同仁,然后再去西宁,另外三个同伴直接去西宁,大家在西宁还有机会碰面。

难忘同行,别了朋友!


提示:

1、从夏河长途车站出来后常有人拉客,怂恿游人包车去拉扑楞寺且开价很贵,不要理会他们,拉扑楞寺就在夏河县城的西半部分,沿着县城里唯一的主马路一直走,一刻钟左右就能到。

2、夏河的宾馆旅舍很多,但如果旺季要标间的话最好还是提前订一下,否则现去的话虽然能够找到住处但价格可能提高不少,如果只要床位的话就不必订了,通常每天20-40元/床。夏河离兰州只几小时车程,许多人过来度周末,人多时房价自然也水涨船高。

3、进拉扑楞寺如果不参观佛殿,就不必买门票,寺院有好多出入口,是一个半开放的结构,也无法完全圈起来查票。但如果进佛殿就要买票了,有喇嘛带着你讲解,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地位高一些的喇嘛们都去桑科草原了,留守的不多,佛殿也多是铁将军把门,也就省了门票钱。

4、参观贡唐宝塔需要单独买票,10元/人,而且关门很早,晚上5点多就不放人进去了,所以如果想在塔上拍拉扑楞寺的日落是不太可能的。管钥匙的喇嘛通常在进门左首的僧房里,和卖票的不是一个人,买了票后还要去找前者开门。

5、贡唐宝塔外横跨大夏河的小桥下挂着许多砍下来的牛羊的头,据说拍了会带来厄运,建议照相时候还是谨慎一些。

6、和贡唐宝塔上一样,展佛台所在的山坡上是拍摄拉扑楞寺全景的好地方,下午那边的光线比较好。由于地势相对高,展佛台比贡唐宝塔具有更优越的俯拍机位。

7、如果有阳光,建议最好是早晨或者下午四点以后再去拍照,中午到下午阳光十分刺眼,而且是直射,得到好片子困难一些。

8、寺里的几个主要活佛都身兼国家官员,很少在寺内住,一般情况下很难有机会在寺内见到大活佛,对于极少数喇嘛提出的收费摸顶的要求也不必理会。

9、各佛殿内基本都禁止拍照,但外面一般没限制。贡唐宝塔上有一些玻璃窗,方便游客看到塔内佛殿的情况,可以把相机抵在玻璃上拍照,清晰度还可以。

10、最后,献上一张自己手绘的拉扑楞寺地图,自己觉得比网上的那些图要准确一些,字迹潦草,见笑了。




**************************************************************************************



第五日(2009年7月1日):夏河-同仁



夏河到同仁的长途车7:30出发,6点前就收拾停当,把行李寄存在宾馆,我和一名同伴要趁这段时间拍一下拉扑楞寺的早晨。天空云层很密,偶尔有几缕光线透出来,看来拍日出是不太可能了。

清晨的大经堂大门,一抹朝霞刚刚从肩后露出。



僧人们正在经堂里做早课诵经,趁着门口还没人卖票,便进内转了转。大经堂内是典型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布置,里面主供着师徒三尊(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他的大弟子及法统继承人克珠杰,以及二弟子一世班禅甲曹杰)。里面还有许多珍贵的佛教艺术品,各种佛像唐卡壁画等等,看得我们留恋忘返,直到一个喇嘛要我们买票并赶我们走,才不得不匆匆离开。

出来时,天色已经亮了许多,经堂笼罩在薄薄的晨曦中。



经堂的大门外仍旧冷清,喇嘛们多数在里面诵经,游人们还没有过来,只有零散的僧人偶尔经过。



拉扑楞寺外围的转经长廊中,藏民早已来到了这里沐浴了第一缕佛光,他们虔诚的身影延伸向远方。

发表于 2009-7-30 16:05 20 只看该作者
真不错,期待续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