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4574

主题

洛阳

中岳嵩山——邀请你!

[复制链接] 查看:19357 | 回复:76
发表于 2009-9-23 16:43 31 只看该作者
加油站——将军殿

09.将军殿前小憩200931611544910941.jpg

07.山神爷在此20093170264756791.jpg

07.山神爷在此200931611384232376.jpg

09.将军殿前小憩20093161152140707.jpg

09.将军殿前小憩20093170374795270.jpg

09.将军殿前小憩200931611492545420.jpg

发表于 2009-9-23 16:49 32 只看该作者
险道之六——莲花大峡谷的无路

113.莲花大峡谷2009541052133631.jpg

113.莲花大峡谷2009541063681027.jpg

113.莲花大峡谷200954959518512.jpg

113.莲花大峡谷2009541011470175.jpg

发表于 2009-9-23 16:52 33 只看该作者
险道之七——从三皇峡到三皇寨的绝壁

5.三皇峡—险关 20071223934627959.jpg

5.三皇峡-险关200712239332192520.jpg

5.三皇峡-险关200712239334068383.jpg

5.三皇峡-险关200712239343412688.jpg

5.三皇峡-险关200712239534661565.jpg

5.三皇峡—险关2007122311122799124.jpg

发表于 2009-9-23 17:00 34 只看该作者
险道之八——少人问津的宝柱峰

110.继续走上宝柱峰2009549315063367.jpg

110.继续走上宝柱峰2009549431624917.jpg

111.宝柱峰下是莲花大峡谷2009549441013563.jpg

112.走下莲花大峡谷2009558584359071.jpg

107.走上宝柱峰200954920512710.jpg

107.走上宝柱峰2009549211013962.jpg

107.走上宝柱峰20095321281628236.jpg

108.走上宝柱峰2009549242624747.jpg

108.走上宝柱峰2009558551592138.jpg

发表于 2009-9-23 17:08 35 只看该作者
险道之九——天德峰下来的绝壁

200911918385197351.jpg

200912013433640997.jpg

200912013474512961.jpg

200912013484255643.jpg

1001.人物——楼兰姑娘20091181644380022.jpg

20091181533327974.jpg

200911815162123118.jpg

200911815201342046.jpg

发表于 2009-9-23 17:16 36 只看该作者
        以上是我所走过的少室山的部分PP,篇幅有限,不再多发了。
       少室山是嵩山的精华所在,线路很多,险道频频,希望登山者一定要注意安全咯!
       下面我来说说太室山吧!
发表于 2009-9-23 17:19 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偃城浪子王老大 于 2009-9-23 17:23 编辑

太室山的传说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统称五岳。
        五岳之中,我最喜欢的当然是中岳嵩山了,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家乡的山,更重要的是她群峰挺拔,气势磅礴,春夏秋冬,景象万千,尤其使我感兴趣的还有嵩山72峰,峰峰有典,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放着异彩。
中岳嵩山,由太室山少室山组成。以少林河为界,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主峰峻极峰又称御碑峰,海拔1491.7米。据传,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
       少室山,东距太室山约10千米。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少室山山势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主峰连天峰又称御寨山,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声威赫赫的少林寺。
        嵩山,是当地驴儿的乐园。她既是新驴的练兵场,又是老驴的磨蹄地。每到周末,嵩岳的千山万壑之中,驴影闪烁,驴声嘶嘶,壮观的很呀!
       这不,因故两周未出行,憋的慌,远途驴行吧,又提不起兴趣,唉,没法,还是来上嵩山吧!
2008524日,我和儿子随山水户外一行41人,早上500自偃师乘车出发,到登封市翟窑村下车。我们今天徒步路线是穿越九龙潭,午营原始林,近观峻极峰,迈过石柱峰,到达子晋峰,下到永泰寺,返偃。
       也许,五月,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烈日高悬,骄阳似火,照在驴儿的身上热辣辣的;五月,又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季节,群山如黛,碧水荡漾,折射到驴儿心中温馨馨的;五月,还是一个充满憧憬的时光,山花烂漫,鸟儿啁啾,世间万物都在寻找着生命的轨迹;……
       于是,走在这太室山的腹地,我倒没有再陶醉于她的星星点点、丝丝连连了,也许是来的次数多了,在我的心中一个全方位、全频道的太室山悄然诞生。
       太室山,作为嵩山的娇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动人的故事万古流芳。那是一本厚厚的书,读起来真的令人陶醉呀!
发表于 2009-9-23 17:30 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偃城浪子王老大 于 2009-9-23 17:34 编辑

                                 一、神话中的九龙圣母

        九龙潭位于登封市唐庄乡境内的道袍沟里,太室山的北麓,因为地处偏远,入口难寻,所以目前属于未开发的风景区,但是九龙潭的风景比起其它山峰来却丝毫也不逊色,峻峭的山崖与清澈的潭水相映生辉,构成一幅奇妙绝伦的天然画卷。


       九龙潭半山腰有两座寺庙,一座名为九龙庙,一座名为九龙圣母庙,九龙圣母庙门口有一副对联:“为佛为神亿万年永固皇图,自汉自唐几千载相传胜境。”别看现在的寺庙香火不胜,它在古代可是大有来头的。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山下康店村有个姓康的富户人家。康家有一女名叫康玉莲(也有人说叫康凤英)。常言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玉莲长到十八岁,出落得如花似玉,十分俊俏,美丽动人,且聪明伶俐,勤劳善良,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当时,中原一带旱情严重,康店村的河水断流。一日,玉莲姑娘拿着衣服,到河水上游的一水潭洗衣服。正在洗时,突然一个衣衫褴褛的道士站在身后,唱道:嵩山十年九年旱,仙姑洗衣到龙潭,山下十河九断流,农家十家九家愁。玉莲吓了一跳。那道人唱罢对玉莲说:出家人云游四方,下山时,荆棘挂烂了道袍,请姑娘帮我补一补吧!善良的玉莲姑娘就答应了下来。玉莲在道袍上穿了九针,便将道袍缝好。

       在还道袍时,道士却说:你穿了九针,袍上还留有九根线头,请把它抽下来吧!玉莲接过道袍,手掐不断,便用牙齿咬线头。谁知每咬一根,线头就在嘴里化了(那知九根线头在玉莲腹中,变成了九个龙子,此是后话)

      玉莲没有在意。看到道袍上有污垢,就顺手开始洗道袍。在洗道袍时,道人关切地向玉莲问这问那,洗后只见那道人用木杖挑起道袍往天空中一扔,那道袍就像树叶一样向悬练峰北飘去,由于用力过猛,玉莲的红色灯笼裤子也带出水潭,飘向了红裤子崖。玉莲正感到惊奇时,身后的道人却不见了踪影。至今悬练峰北一条沟,就叫道袍沟红裤子崖也由此而得名。

       且说玉莲回家后,却患了怪病,她的身体发胖,肚子一天天隆起。父亲便拉女儿去看病。医生给玉莲诊脉后,便偷偷地对玉莲父亲说:玉莲有喜,已身怀六甲。

       玉莲的父亲是十里八村很有头面的人物,不听则罢,一听就怒发冲冠。急拉女儿回家,对玉莲一顿痛打,并责问玉莲和谁干了这败坏门风、丢人现眼的事。玉莲实在冤枉,说没干见不得人的事。玉莲的父亲哪肯相信,并给玉莲一条绳子,让她当夜悬梁自尽,否则将乱棍打死。
玉莲的母亲怜惜女儿,趁夜黑人静将女儿放出家门,玉莲到何处藏身呢?她想着想着,便不由自主地来到了红裤子崖下,她在崖下放声大哭,直哭得喉咙出血,死去活来。

      不知过了多久,当她醒来时,发现自己却躺在一个石屋内,再看这石屋是刚从崖上掉下的石头,天然堆砌而成。这个石屋就成了玉莲的栖身之地,她饿了吃野菜,渴了饮山泉,晚上就住在石屋内。

       玉莲的父亲听人说玉莲没死,还住在山上。就命家丁上山,要抓回玉莲乱棍打死。这天,玉莲在石屋发现自家的几个家丁手拿木棍向山上奔来,知道大事不好,慌乱中玉莲向崖西方向爬去。玉莲来到崖前,见这里悬崖峭壁,怎么能翻过山去。这时家丁们将要赶到崖前,玉莲顿感凶多吉少,被抓回家不如碰死在崖前。

       就在玉莲后退几步,将撞死在山崖的时候,突然天空狂风大作,一时天昏地暗。再看这座山崖"吱呀呀"裂开一道缝隙。玉莲急忙走进山缝中,向山西方走去。几个家丁被狂风吹得迷失了道路,在山上找了很长时间,不见玉莲的踪影,便下山去了。

       玉莲顺着山缝一直朝前走,走出大山时,狂风乍停。此时她感到自己命苦,受此天大的冤枉,是悲是喜,是福是祸,难以料定,她就坐在裂缝口处哭得好不伤心委屈,泪水滴湿了衣衫,滴湿了山石。

       后来玉莲逃到山北的道袍沟,在一石庵内避难一个多月。忽有一天夜里,玉莲梦见母亲因思念女儿得了大病,母女相见抱头痛哭。玉莲伤心地从梦中哭醒,醒后只觉得腹中一阵疼痛,接着一连生出九条金光闪闪的龙子,个个喷云吐雾,大雨连降三天。

       玉莲产后便升天而去,此后好多年,中原一带风调雨顺。唐代女皇武则天游嵩山时,听到玉莲那造福人类的凄婉美丽的传说故事。很为感动,念玉莲生九龙有功,即封玉莲为九龙圣母,并拨银两在康店村修建九龙圣母殿,年年供奉。

       传说,救玉莲时裂开的山缝,后来成了各路神仙到悬练峰下聚会时的一个通道,便叫神会门。红裤子崖下的石屋,成了神仙在此饮酒作乐避暑的场所。在一线飞天的西口处,玉莲姑娘哭过的地方,长出一棵黄连树。民间曾流传有这样一首歌谣:"玉莲玉莲命真苦,躲难来到野石屋。一身贞节上天知,可叹爹爹好糊涂。生下九龙升天去,后世供奉九龙圣母。"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自古至今,龙成了中华民族崇拜的偶像。龙的形象集多种动物特征于一身,它拥有鹿角、狮子头、鼠眼、马脸、牛鼻、狗嘴、虎牙、羊胡、鱼脊、蛇身、鸡腿、鹰爪,它能走能飞,瞬间万里,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能入地翻江倒海,能屈能伸、能大能小。人们崇拜龙,这里的人们更喜欢龙。

       九龙潭这条幽深的峡谷,名叫道袍沟,即道士落袍处。这条沟四面环山,山下涧水潺潺,个个潭水碧波粼粼,周围山坡,树林茂密,奇花异草点缀其间,看上去浓绿葱郁。顺山坡往上看,便是陡峭的山峰直插云天,奇岩绝壁雄险峥嵘。

       在道袍沟口,首先映人眼帘的是白龙潭,这便是道袍沟中18龙潭中的第一潭,往上依次是虬龙潭贯珠潭,龙门潭,螭龙潭,应龙潭,飞龙潭,阊潭,饮马潭。饮马潭以上是黑龙潭,漂花潭,串珠潭,三角潭,蟠龙潭,玉镜潭,卧龙潭,聚龙潭,真龙潭。如此数来,这个不足5公里的道袍沟,自上而下成了形态各异又充满着神奇故事的潭水了。

       清湛的溪水在跌宕起伏的河床中左挡右拦,荡起团团波浪,形成高低不同的瀑水,瀑水入潭,潭水溢流,再依次顺层层石壁跌落泻下成瀑。坐在潭水边洗把脸,细听淙淙水声如鸣佩环,似弹奏的琴弦,不仅送走了浑身的酷热暑气,还消去了登山跋涉之苦,恍若误人了瑶池仙宫一般。

       在黑龙潭下端悬崖上是饮马潭,俗称饮马池。相传,有一神仙骑马登竣极峰,路过招风垛,因马渴难忍,见山下半崖中有一水潭,但深沟相隔难以喝到,刹时神马前蹄一蹬,脖子一伸数十米,就喝起水来。现在道袍沟东崖石板上马蹄印还清晰可辨。

      论潭水神奇,当数漂花潭,俗称漂花池。此池三面绝壁,池如蜗壳,潭水清澈,每逢春深季节,山花盛开,时有各种花辨落入池中,花瓣随池水旋转,上下翻飞,久不出池。漂花之奇,绝无仅有,堪称嵩山一绝。

      位于九龙潭最上端70米高的悬崖绝壁上,便是真龙潭,又称黑龙潭、龙窝等,此潭为九龙藏身处,潭址位置险要异常,攀登之不易,观赏者难见其全貌。

      在上九潭下九潭中间的东崖有个天然石洞,这便是玉莲生九龙的地方。相传,玉莲生九龙而成神。武则天封玉莲为九龙圣母,将玉莲平反昭雪,并下圣旨在玉莲的娘家康店村康家祠堂修建九龙圣母殿。圣母闻得很为高兴,便带着八个龙子回了娘家,康店村北的八龙潭,成了八个龙子的栖身处。九龙自知自己长得又黑又丑,无颜见圣母娘家人,同时也为表孝心,征得圣母同意,留在九龙谭。当地人流传着"生下九龙长得丑,掂住尾巴仍山后"之说。后人为纪念玉莲,便靠石洞,修建了九龙圣母庙,在庙南建九龙王殿。圣母庙门朝西,而九龙王殿门朝南,以示九龙长得丑陋不与母亲正视。每逢干旱季节,人们来此祈雨焚香,先拜圣母,后倒头再拜九龙。于是这条沟也叫倒拜沟

       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四日夜,是远近闻名的九龙谭夜摸会,人们从十里八村纷纷赶来,从十四日黄昏,通宵达旦一直到第二天还不肯散去。据当地人说,过去有不少女子婚后不孕,生儿育女是女人的天性,女人不会生育是极为痛苦的事情,但难以言表。一些少妇为求子,便趁夜黑人静,来到九龙潭圣母庙内,向圣母诉说衷肠,磕头焚香,祈祷求子。谁知圣母灵验,每来祈子的少妇第二年必生贵子,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九龙圣母成了送子观音。她们便把农历五月十五,九龙圣母的生日定为还愿日,她们从十四日晚悄悄来此,到天亮散去。每逢会日,除本地三里五庄善男信女三五成群到此焚香还愿外,巩义、新密、偃师等地群众也汇聚于此,规模达数千人,圣母庙香火极旺。

       辞别九龙潭,登上门头寨,鸟瞰四周,山峰连绵,薄雾苍茫,绿树葱郁,披锦叠翠,山河拱戴,流光溢彩。走过门头寨,再看门头寨与招风垛,两山对峙,恰如一道山门。据说,这便是嵩山的龙门,与洛阳龙门遥相呼应。

      登上招风垛,南望峻极峰,这里的每座山岭森林植被极好,山风吹来,绿浪翻滚,山川锦绣,翠霭浮空,看似一幅色彩浓重的画,读如一首气势恢宏的诗,令人心旷神怡。由于急于赶路,不得不带着遗憾匆匆而去。但回味九龙潭之胜景,一种莫名的流连之情袭上心头。
发表于 2009-9-23 17:41 39 只看该作者
                                 二、启母石和匾挂石岩的传说

          在太室山南麓有一个壁立如削、雄伟峻秀、高耸云天的山峰,它的海拔高度约1450米,仅次于海拔1494米的峻极峰,被称为太室山第二峰,它便是"山呼万岁"万岁峰


      万岁峰下有一巨石,高10余米,围粗50米,石北面裂下一块,紧靠大石平铺在地上,高2米,宽68米,长8米。这块石头看似平常,但当你得知此石乃石破而启生的启母石时,不禁会大感惊讶。

      据《淮南子》载:禹治鸿水,通辗辕关,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晌,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状,惭而去,至崇高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传说,4000多年前,嵩山一带洪水滔天,大片土地被淹没,许多生命被洪水夺走。当时的尧帝便召集四大山神说:汤汤洪水,正在为害,浩浩荡荡,山陵被浸,百姓怨恨,谁能治理洪水? ”四大山神想了想,都异口同声推荐鲧,于是尧帝就命鲧治水。

      治水的重担压在鲧的肩上,他眼望洪水,思忖如何治理。突然有一只神鹰飞来,叫道:高地垫低地,洪水流下去。哈哈哈......”一只神龟游过来,叫道:屯土填百川,把水堵成潭,哼哼哼......”鲧听了,目送它们而去,心里说:对,就这么办!”于是,鲧领着他的部下到处壅塞百川,铲平高地,筑起堤坝,挡住洪水。可是水很大,挡住这里,又冲开那里。辛辛苦苦治了九年,洪水仍然到处泛滥。

      鲧以为用地上的土治水方法不当,不如用天上的息壤去治。他没经玉皇大帝同意,就偷"息壤"治水,果然水涨堤高,十分灵验。鲧甚为高兴。但此事被尧帝知道后,惟恐惹怒上苍,得罪玉皇,为求玉皇赎罪,他遂派人面兽身的祝融,乘驾两条火龙,飞到羽山上空,见鲧正在筑堤,便大吼一声投下一个炸雷,把鲧劈死在羽山之下。

      鲧死后,洪水更泛滥,但他尸体三年不腐烂,尧帝派人剖开他的肚子。谁知从他腹内跳出禹。鲧变成一条黄龙随波涛潜入水底。


      禹出生后就身高八尺,虎鼻、熊腰、鸟嘴,耳有三洞,非同一般。人称大禹。


      大禹见父亲顺水而去,为其父治水失败而痛心。他立志要继承父业,一定要治服洪水。此时尧帝驾崩,把江山交给了舜帝,大禹向舜帝请求,替父治水,戴罪立功。舜帝应允,大禹便开始了艰苦的治水活动。


      大禹沿着山崖水岸到处察看地势水情,研究治水的办法,并把开山凿渠疏导洪水定为根治洪水方略。


      大禹领着人们劈山凿石,决心疏通天下河川,使洪水流入江河,使江河之水流入大海。大禹整日忙于山川洪水之间。这种办法虽慢,但每治一个地方必有效果。


      大禹治水初见成效,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他到涂地治水,得到涂山娇的爱慕,她追随大禹,愿意跟大禹受苦受累。大禹治水来到天下之中的崇山(即嵩山),涂山娇追到了崇山,在九尾白狐的说和下,大禹与涂山娇结婚,并在崇山南(即万岁峰下)建草堂成家。

      大禹婚后3天,便去远方治水。他一去就是10年,10年里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打开龙门,开凿崇山与季山(少室山)之间的辗辕关,大禹才回了一次家,与妻子涂山娇团聚。一天大禹在临行前,对涂山娇说:你听到我的击鼓声,就来送饭。说完,就治水走了。涂山娇做好饭后,单等着鼓声传来。

      大禹为了尽快凿开山间通道,就变成了一只大熊,开山凿石,忙碌不停,连饭都忘吃了。谁知一不小心,竞把一石块踢落崖下,恰好击在鼓上。涂山娇听到鼓声,以为丈夫肚子饿了,急忙把准备好的饭食送到辍辕关下,可是她东张西望不见自己的丈夫,只见一只熊在山间跳跃治水。她心中一惊,羞惭之下便往回跑去。大禹来只见饭食不见妻子,就急忙追赶,快赶上时,涂山娇羞惭地化成一块大石。大禹知道妻子有孕,将要分娩,便击石高喊:还我子来!”连喊三声,只听一声巨响,大石从北面裂开一条缝,一个男孩从石破处出生了。这就是夏禹的儿子启,此处也就成了中国第一个私有制君王的诞生地。

      涂山娇化石而死后,由于其妹涂山姚也跟随姐姐来到崇山,并居住在崇山西的季山。大禹抱着孩子无法开山治水,便把启交给妹妹涂山姚。涂山姚见大禹为民治水心坚如铁石,他的家又无人照料,便嫁给了大禹。后人把涂山娇住的崇山叫"太室",把涂山姚住的季山叫"少室"。太室山与少室山由此而得名。

      后来,到了汉代人们为纪念涂山娇和涂山姚姐妹,在启母石前建了启母庙,在少室山下建了少姨庙。


      大禹治水,共开通大河300条,小河3000条,沟沟坎坎不计其数,使地上的洪水流入江河,江河之水注入大海,露出大片沃土,万民百姓过上了风平浪静、安居乐业的生活。

      大禹治水获得成功后,威名传遍天下,舜帝赏赐给禹一块上方下圆的黑色宝物——玉石元圭,作为奖励,并封他为夏伯。还选定良辰吉日为大禹庆典。

      在为大禹庆贺的日子里,不论各个部落大小头目,还是庶民百姓,皆欢呼雀跃,敲锣打鼓,或歌或舞,可谓普天同庆,呈现出一派欢声雷动、盛况空前的沸腾景象。整个庆典持续了一个月。


      一天,玉皇大帝在天宫早朝,忽听得地下百姓大声喧哗,便问文武百官:地下发生了什么事,如此热闹?”


      太白金星奏道:"地下原来有洪水,大禹治水13年而获成功,地上百姓正在为其庆贺。"


      玉帝听后连连点头,太白金星见玉帝高兴又奏道:大禹治水是人间大事,玉帝是否对其有所表示?”


      玉帝问:如何表示?”


      太白金星奏道:可否赐大禹一块石匾,以示天意。


      “好,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一百天之内把此事办成。玉帝传下一道圣旨,命太白金星、杨戬、鲁班等到人间去赐御匾。

       杨戬带着鲁班走遍天下寻找合适的石匾,整整找了90天而没有选中一个,由于玉帝赐匾不能太小,而人间的所有匾额都不大。此事令杨戬、鲁班作难。一日,当行至崇山大禹住的地方,见其家后的大山很高,便商定在此山陡崖处为大禹刻匾。回天宫将此设想禀告太白金星。太白金星说:山下是大禹的住处,在揭匾时,怕山石砸坏宫室,伤了大禹的家人,岂不好心做了坏事。太白金星灵机一动,对二位说:"我自有办法,你们只管前去刻匾也就是了。"


      二神走后,太白金星叫来崇山的山神土地,吩咐道:大禹治水有功,玉帝要在崇山赐御匾,恐在揭匾时砸毁禹宫。现命你二位,化两只小鸟告诉大禹搬家。


      再说大禹受舜帝封赏后,没有一点居功自傲的想法,而是惟恐自己治的水再泛滥,他便到各地去巡视。安排涂山姚和儿子启在少室山下居住,崇山下的家已托给一老者看管,自己很少回家,老者在大禹宫内居住,几天来听到两只小鸟吱吱喳喳叫个不停,因不懂鸟语,便没有理睬。鸟儿叫得急了,他就用石头去砸。


      山神、土地见这种办法不灵验,就去见太白金星。太白金星道:玉帝赐匾,一百天的期限只差一天就要到了,不能再延误时间,待我去一趟。


      太白金星化作一算命先生,拄着仙仗来到大禹宫,见到老者便问:你知道鸟在叫什么吗?”老者直摇头,说:不知道。太白金星说:鸟儿在说,搬家,搬家,不搬家砸家。你家后面的山快塌了,赶快搬家吧。说罢一摇仙仗便不见踪影。

      老者恍然大悟,因无法告知大禹,就急忙给大禹搬家。待他将大禹的家当将要搬完时,玉帝赐匾揭匾的时辰已经到了。


      这天午时,整个崇山是乌云密布,只听一声炸雷,将大禹宫后的山峰劈为两半。随着雷声,大大小小的山石便砸向大禹宫,顿时大禹宫就成了乱石堆。一块四四方方的无字匾额挂在了山峰岩壁上。匾挂石崖的说法,也由此而来。数千年后的今天,这块匾还清晰可辨。现在的崇福宫,即过去大禹的家,也叫大呙。


       玉皇大帝给大禹赐匾的事一时传遍天下,世人皆知,大禹的威望再高一筹。舜帝驾崩,临终前执意把江山禅让给大禹,大禹不受,就隐居在少室山下。然而,天下各部落的首领纷纷投奔大禹,在众首领的推举和簇拥下,大禹不得不在距崇山不远的阳城即天子位,并建国都,国号为。大禹称帝后,骑着神马到处安抚百姓,安排洪水退了之后的生产、生活。黎民百姓过着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日子。大禹驾崩后,便把江山传给儿子启。迄今告成镇还保留着禹都阳城的遗址。


      美丽的传说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启母石匾挂石崖却给这里留下了一道极为神秘的人文景观,供世人观赏。金代大诗人元好问,观罢启母石,挥毫写道:书载涂山世共知,谁传顽石使人疑?可怜少室老突兀,也被人呼作阿姨。


       启母石,又叫金钱石。在石的北方,即启生处,有一道长约两米,高约一米的缝隙,缝隙内有许多古钱,招来不少人用小木杆将古钱取出,钱怎么也取不完,人称启母石为聚宝石。当然,后人也有向缝隙中投钱的,说能消灾。这道缝隙自古以来是人们看稀奇的好去处。然而这处神奇的景观,在19678月份,被登封一中的学生们当作四旧用炸药炸毁,金钱石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启母石了。如今启母石下还留有碎石,令人倍感痛惜。

      东汉延光二年(123),颍川太守朱宪在启母石前重建启母庙,庙前建有启母阙。因年代久远,残毁较重,现存阙身的画像有60余幅,阙文的大意是叙述夏禹治水事迹,赞美启母的功绩和汉代政绩等。浮雕画像内容有幻术、马技、骑马出行、杂技、驯象、郭巨埋儿,夏禹化熊、狩猎、虎逐鹿、鹤逐鱼、狼逐兔、虎斗牛、踢蹴、对蛇穿环等。启母庙不知废于何时,现仅存双阙。阙上篆刻的铭文,线条浑圆,苍老秀劲,有秦代的小篆,还有八分汉隶,是研究我国书法、文字演变的宝贵资料,被国内外历代金石学家所推崇。各种浮雕,练达朴实,图案大方,工艺精巧,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古代风俗民情、生活状况和灿烂的文化艺术,为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史和古代社会状况以及建筑学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196134日,启母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于 2009-9-23 17:43 40 只看该作者
                                         三、大禹镇海虎头峰


      嵩山有启母石,这是大禹治水神话传说所留下的见证物。启母石上是万岁峰,万岁峰西邻就是虎头峰。仰望虎头峰山半壁,一块高约10米的巨石伫立山崖,酷似一巨人,又像一只大熊,看上去似坐非坐、似站非站,其身朝南、头部扭向东北,肩、臂、腿、头、脸分明,在夕阳余辉的照耀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恰如一尊天然的雕塑,奇妙无比。人们称之为"大禹镇海石"


      相传,涂山娇化成了石头(启母石)后,大禹从石中唤出了儿子启,抱着启去找涂山姚。涂山姚见大禹为民治水,受人尊重,便决定代姐育婴嫁给大禹。

      大禹在嵩山下把家安排好后,就安心地去开凿龙门口,凿开龙门又到三门峡去疏通黄河。三门峡在陕县东北四十里,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湖,水没出口,祸害百姓。大禹在这里用大斧在山上劈开了三个豁口,状若三门,即鬼门、神门、人门,湖水分成三股,顺着三道门流走了。但湖水落下后,却激怒了在此栖身的黄龙。黄龙与大禹作对,在此翻江倒海,上岸伤害人畜。大禹掷出通天宝剑,剑柄变成一头雄狮,剑身化作通天石柱,在鬼门河下面堵住了黄龙的去路。黄龙被降服后,大禹封它为"巡河大王",监督黄河水怪。大禹的宝剑也化作了通天柱——砥柱峰。大禹治水"山陵应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他从三门峡由西向东逐渐疏导了黄河,使黄河之水往东海流去,并留下了许多治水的遗迹。

      大禹治理黄河水后,便回到崇山与涂山姚和儿子启相聚,歇息数日。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三门峡被制服后封为巡河大王的黄龙却出尔反尔。大禹回家不久,这个巡河大王就在水妖们的拥戴下忘乎所以,肆意妄为。声称要报一箭之仇,杀掉大禹,用大水冲毁大禹的老家。
这一日,大禹登上崇山,正在观望自己治理天下之水是否如愿。就在这时,忽听山北一声巨响,顿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大禹定睛一看,但见山北黄河早已决口,滔滔洪水滚滚而来。眼见崇山将被大水吞没,大禹看到跑在最前的正是黄龙。大禹一时心急,便伸出左手向北推去,他竖起的五个手指,变成五个山头,挡住了黄龙的去路。大禹腾空驾云,手举神鞭要打死黄龙。黄龙见大禹来势勇猛,便惊慌而逃,大禹紧迫不舍,直至追到孟县,大禹大喝一声:"好你条野水。"挥鞭朝黄河打去。当即就把黄河水打压下去了。黄龙再次被大禹降服,不得不乖乖回三门峡去。当时大禹伸出的五指便化为大山,即现在登封唐庄乡境内的"五指岭"。如今在五指岭山南有一巨石很像一只五指分明的手。如今在孟县黄河北岸的"野水镇"也由此而得名。

      崇山位居天中,大禹的家也在崇山下,大禹治水,降妖捉怪,破山通河,但也难免有水妖作怪。大禹放心不下就经常站在距他家不远的虎头峰上向四面八方巡视水情,尤其担心崇山北的伊河和黄河之水是否注人大海。时间久了,他的身影化为石头(大禹镇海石),永远站立山头。使水龙、水妖们见到"大禹"闻风丧胆,镇住了天下之恶水。由于大禹站在崇山,令行雨的龙们也惧怕三分。至今嵩山一带还有着"十年九年旱,十河九断流"缺水的说法。

      美丽的传说记述了大禹治理洪水的英雄形象,也充分表明了人们对征服洪水灾害的美好愿望。但也许是大自然神奇的造化,在太室山虎头峰实实在在地留下了似像非像的大禹治水的遗迹。


      大禹镇海这一景观在虎头峰,远观整个山峰,形若巨大的下山猛虎,大有气吞山河之势。据史书记载:峰上有虎头崖,为唐筌得皇帝阴符本经处。宋代诗人楼异曾在《吟虎头峰》诗中写道:"万里封侯相不如,道人曾此获阴符;轩牙露舌惊樵采,猛士还当捋尔须。"


      观罢虎头峰,再看大禹镇海石,回想大禹治水传说故事,令人精神振奋,慷慨万般,大有催人奋发向上的感觉。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