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千里走单骑001 于 2009-10-28 22:08 编辑 中国陆域版图形象一只雄鸡,其几何中心在哪里?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更是西北地区期盼的!她的确定就是一个文化、旅游和经济资源。因涉及许多方面,国家一直没有确定。但兰州---甘肃省省会,作为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城市是认同的。近日,我有幸独走兰州,初览概况:她地处黄河上游,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市区南北群山环抱,南北最宽12KM、最窄2KM,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兰州是黄河流域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为了突出山水城市特色,把黄河市区段40公里两岸道路桥梁建设、河堤修砌加固、航运河道疏浚、旅游景点开发、城市建筑风格以及绿化美化亮化融为一体,实施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和黄河风情旅游线综合开发工程,将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和民族文化汇集其中,使黄河沿岸成了兰州市一大旅游亮点。 黄河不仅养育了兰州人民,也给这里带来丰富的特产,白兰瓜、软儿梨、冬果梨、白粉桃等瓜果久负盛名,百合、黑瓜子、玫瑰、蕨菜、水烟等土特产品蜚声中外,使兰州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瓜果城。 兰州由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使之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来到兰州,首先参观其地标之一的“中山桥”,它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登上铁桥,凭栏远眺,滔滔黄河天上来;奔腾滚滚东流去。感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悠远流长、淳朴厚重… “中山桥”建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已有百年历史,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这座铁桥由美国人设计、德国人提供材料、中国人施工建成的。这座百年老桥已几经翻修,改作步行桥,却不失其雄伟,成为兰州最具历史的完整标志物。孙中山先生对兰州情有独钟,曾有把他缔造的中华民国首都置于兰州的设想,为了纪念孙先生,兰州人民把这座百年老桥命名为“中山桥”。 在这么重要意义的地方,亮出旗帜,拍照留影。 随后拾阶而上,攀登白塔山,它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圆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 白塔山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现紫荆树已枯死。白塔山原来荒芜,寸草不生,经过兰州人民多年挑水上山、精心绿化,现在已经树高林密,曲径通幽。 站在台阶之上,我手托白塔,当了回托塔大王。公园三台大殿内独特的“黄河奇石馆”藏石丰富,独具风格。山下为中山桥,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