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07

主题

珠穆朗玛峰

今年15人丧身珠峰

[复制链接] 查看:5928 | 回复:13
发表于 2006-5-28 23:47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霍尔幸存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关于是否应援救登山同伴的争论。一周前,英国登山者戴维·夏普在攀登珠峰下山途中遭困,而经过的多名登山队员竟无一停下来施救,夏普最终死亡。<br /><br />登上珠峰的第一人埃德蒙·希拉里因夏普之死发出严厉批评,并谴责攀登珠峰的商业化现象。希拉里表示,如果他遇到同样情况,会放弃自己的登顶计划而去救人。<br /><br />近两个月以来,已经有9名登山者在冲击珠峰的征程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对此,阿布拉莫夫认为是平静的天气害了他们,他说:“这个季节可以让很多人登顶,而此前他们可能只会停在海拔较低的地区。不过这是一个陷阱,它(高海拔)有可能诱发一些登山者潜在的剧烈高山病症。”<br /><br />据www.mounteverest.net网站统计,今年已有15名登山者死于珠峰。(南方都市报)
发表于 2006-5-28 23:48 2 只看该作者
今年五月一周内五名登珠峰者遇难<br /><br />本报讯5月15日至22日一周内,先后确认有5名外籍登山者在攀登珠峰时遇难,遇难者中不乏世界著名的专业登山家。今年5月成为珠峰近年来人员伤亡数字最高的一个登山季。<br /><br />随着近年来商业登山活动的兴起,在一些普通人眼里,珠峰似乎已经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女神。据统计,5月14日至20日,至少97人登上珠峰顶,原本人迹罕至的世界最高峰,在登山季节像赶集一样热闹。为此,西藏登山协会敬告山友:登山是一项认识自我、敬畏自然<br /><br />的运动,同时又是一项危险性极大的运动,切不可在身体状态欠佳、协作支援和气象条件不具备时贸然挑战“地球第三极”。(欣华)
发表于 2006-5-29 00:04 3 只看该作者
今年珠峰有7名登山队员遇难 比去年多出一倍<br /><br />CCTV.com消息:记者这几天在珠峰采访时,正好赶上2006春季珠峰国际登山活动。今年春天,由于气候适宜,珠峰迎来了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就在100多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的同时,有7名外国队员不幸遇难,这是历年来珠峰攀登活动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br /><br />这7名遇难的登山队员分别来自印度、尼泊尔、法国、英国、巴西、俄罗斯和瑞典,基本上都是在成功登顶返回大本营途中在8300米左右遇难的。其中,一名英国人因为高山缺氧,身体极度疲劳,在8400到8500米的地方遇难;一名尼泊尔队员一个人下山时不幸滑坠;还有一名瑞典人从珠峰北破滑雪下山,结果不幸掉进冰裂缝。<br /><br />西藏登山协会珠峰大本营负责人 桑珠:在山上的时间消耗体力也比较大 在20几号开始冲顶的时候 已经再山上呆了很多天 身体状况 条件比较差 再说山上海拔也比较高 冲顶的时候可能就这样 一登顶 然后下来的时候 氧气没了 身体状况条件比较差 这种原因 死在了8000米的山上<br /><br />从今年3月23日,美国登山队第一个到达开始,陆续有20多个国际登山团队800多人来攀登珠峰,比往年人数增多。目前正在山上攀登的还有几十人。因为今年春天珠峰降雪特别多,晴天也多,非常适宜攀登。但是风大却给登山带来了极大的难度。<br /><br />澳大利亚登山队队员 奥特兰:非常难非常冷风很大。<br /><br />英国登山队队员 维克:不管怎么样能登上这座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真是太令人骄傲了。<br /><br />很多登山爱好者正是出于征服珠峰的心理来攀登,有时求胜的心态超出了对自身状态和环境的了解。这势必给登山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br /><br />西藏登山协会珠峰大本营负责人 桑珠:今年死了7个,比去年多了一半,去年是3个。<br /><br />每年5月是攀登珠峰最好的季节,随着6月中旬雨季的到来,珠峰攀登活动将暂时结束。目前,大部分国际登山队已陆续撤离珠峰大本营,珠峰将在9月份迎来第二个登山高潮。<br /><br />登山遇险 专家认为应尽快建立救援体系<br /><br />今年发生在珠峰的登山死亡事故在登山界,同时在社会上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争论的焦点就在于高海拔登山遇险的时候,究竟是只能自救,还是靠同伴进行救援?<br /><br />今年5月15号,一名英国登山队员夏普在成功登顶返回大本营时,在海拔8400米到8500米的第二阶段,因为高山缺氧带来身体的极度疲劳,结果不幸遇难。当时有40多名登山队员先后经过,但是都没有实施有效的救援。<br /><br />事后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一些人认为,登山虽然危险,但是不能见死不救,毕竟面对的是一条生命。但是登山界普遍表示,海拔8000米是一条生死线,保证自身安全已经很难了,再救助他人非常不现实。不能把危险再转嫁到另一个同样承受危险的登山队员身上。<br /><br />英国登山队员 维克:在这个高度 头疼得非常厉害 人已经到极限 再背一个人的确从体力上 包括从设备上都不可能 因为到这个时候 自己的氧气瓶都已经用得差不多了<br /><br />珠峰海拔8000米左右的地方被称为“死亡地带”,那里残酷的环境对人类是一个极限挑战。据了解,今年登珠峰遇难的7名登山队员中,除了一名在8000米以下遇难的瑞典籍登山员遗体被运回外,其它连遗体都无法运下山。<br /><br />专家认为,登山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活动,危险也不言而喻,作为一名登山队员,首先要掌握自身的身体状况,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一定不能冒然冲顶,同时要带足氧气、药品以及攀登等必备的装备。此外专家表示,面对今年登山遇难人数上升的现状,应该尽快建立一套高山救援体系才是非常现实和重要的。<br /><br />李瑞华: 咱们应该有这样的救援组织 哪儿需要就到哪儿去 人命关天嘛 就应该有这样的组织 但是我们现在不完善
发表于 2006-5-29 00:06 4 只看该作者
今年珠峰有7名登山队员遇难 比去年多出一倍<br /><br />CCTV.com消息:记者这几天在珠峰采访时,正好赶上2006春季珠峰国际登山活动。今年春天,由于气候适宜,珠峰迎来了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就在100多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的同时,有7名外国队员不幸遇难,这是历年来珠峰攀登活动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br /><br />这7名遇难的登山队员分别来自印度、尼泊尔、法国、英国、巴西、俄罗斯和瑞典,基本上都是在成功登顶返回大本营途中在8300米左右遇难的。其中,一名英国人因为高山缺氧,身体极度疲劳,在8400到8500米的地方遇难;一名尼泊尔队员一个人下山时不幸滑坠;还有一名瑞典人从珠峰北破滑雪下山,结果不幸掉进冰裂缝。<br /><br />西藏登山协会珠峰大本营负责人 桑珠:在山上的时间消耗体力也比较大 在20几号开始冲顶的时候 已经再山上呆了很多天 身体状况 条件比较差 再说山上海拔也比较高 冲顶的时候可能就这样 一登顶 然后下来的时候 氧气没了 身体状况条件比较差 这种原因 死在了8000米的山上<br /><br />从今年3月23日,美国登山队第一个到达开始,陆续有20多个国际登山团队800多人来攀登珠峰,比往年人数增多。目前正在山上攀登的还有几十人。因为今年春天珠峰降雪特别多,晴天也多,非常适宜攀登。但是风大却给登山带来了极大的难度。<br /><br />澳大利亚登山队队员 奥特兰:非常难非常冷风很大。<br /><br />英国登山队队员 维克:不管怎么样能登上这座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真是太令人骄傲了。<br /><br />很多登山爱好者正是出于征服珠峰的心理来攀登,有时求胜的心态超出了对自身状态和环境的了解。这势必给登山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br /><br />西藏登山协会珠峰大本营负责人 桑珠:今年死了7个,比去年多了一半,去年是3个。<br /><br />每年5月是攀登珠峰最好的季节,随着6月中旬雨季的到来,珠峰攀登活动将暂时结束。目前,大部分国际登山队已陆续撤离珠峰大本营,珠峰将在9月份迎来第二个登山高潮。<br /><br />登山遇险 专家认为应尽快建立救援体系<br /><br />今年发生在珠峰的登山死亡事故在登山界,同时在社会上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争论的焦点就在于高海拔登山遇险的时候,究竟是只能自救,还是靠同伴进行救援?<br /><br />今年5月15号,一名英国登山队员夏普在成功登顶返回大本营时,在海拔8400米到8500米的第二阶段,因为高山缺氧带来身体的极度疲劳,结果不幸遇难。当时有40多名登山队员先后经过,但是都没有实施有效的救援。<br /><br />事后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一些人认为,登山虽然危险,但是不能见死不救,毕竟面对的是一条生命。但是登山界普遍表示,海拔8000米是一条生死线,保证自身安全已经很难了,再救助他人非常不现实。不能把危险再转嫁到另一个同样承受危险的登山队员身上。<br /><br />英国登山队员 维克:在这个高度 头疼得非常厉害 人已经到极限 再背一个人的确从体力上 包括从设备上都不可能 因为到这个时候 自己的氧气瓶都已经用得差不多了<br /><br />珠峰海拔8000米左右的地方被称为“死亡地带”,那里残酷的环境对人类是一个极限挑战。据了解,今年登珠峰遇难的7名登山队员中,除了一名在8000米以下遇难的瑞典籍登山员遗体被运回外,其它连遗体都无法运下山。<br /><br />专家认为,登山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活动,危险也不言而喻,作为一名登山队员,首先要掌握自身的身体状况,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一定不能冒然冲顶,同时要带足氧气、药品以及攀登等必备的装备。此外专家表示,面对今年登山遇难人数上升的现状,应该尽快建立一套高山救援体系才是非常现实和重要的。<br /><br />李瑞华: 咱们应该有这样的救援组织 哪儿需要就到哪儿去 人命关天嘛 就应该有这样的组织 但是我们现在不完善
发表于 2006-5-29 00:30 5 只看该作者
李瑞华是谁?<br /><br />他是不是觉得在8000米救人跟在大街上帮助过街的老太太一样啊。。。。。
发表于 2006-5-29 01:07 6 只看该作者
别是2个一起挂掉了8000米啊
发表于 2006-5-29 03:49 7 只看该作者
他们也算是魂归珠峰.
发表于 2006-5-29 03:56 8 只看该作者
[十一郎] 于 2006-5-27 23:28:12 加贴在 深圳万料周刊,游山玩水 <br /><br /><a href='https://www1.vankeweekly.com/vankebbs/list.asp?boardid=16' target='_blank'>https://www1.vankeweekly.com/vankebbs/list.asp?boardid=16</a><br /><br />以下内容来自2003年初我[十一郎](发的一些帖子,部分数据有所增补。<br />欢迎非营利性的网络媒体转载,并请尊重原文的完整性和注明出处。<br />大众传媒未经许可,谢绝任何形式的引用。<br /><br />一、历年珠峰登顶及遇难人数:截止2004年底<br />年代‖登顶人数‖遇难人数<br />1922‖0‖7<br />1924‖0‖4<br />1934‖0‖1<br />1952‖0‖1<br />1953‖2‖0<br />1954‖0‖0<br />1955‖0‖0<br />1956‖4‖0<br />1957‖0‖0<br />1958‖0‖0<br />1959‖0‖0<br />1960‖3‖1<br />1961‖0‖0<br />1962‖0‖1<br />1963‖6‖1<br />1964‖0‖1<br />1965‖9‖0<br />1966‖0‖1<br />1967‖0‖0<br />1968‖0‖0<br />1969‖0‖1<br />1970‖4‖8<br />1971‖0‖1<br />1972‖0‖1<br />1973‖10‖1<br />1974‖0‖6<br />1975‖15‖2<br />1976‖4‖1<br />1977‖2‖0<br />1978‖25‖2<br />1979‖18‖6<br />1980‖10‖3<br />1981‖5‖1<br />1982‖18‖11<br />1983‖23‖3<br />1984‖17‖8<br />1985‖30‖7<br />1986‖4‖4<br />1987‖2‖4<br />1988‖50‖10<br />1989‖24‖8<br />1990‖72‖4<br />1991‖38‖2<br />1992‖90‖5<br />1993‖129‖8<br />1994‖51‖5<br />1995‖83‖3<br />1996‖98‖15<br />1997‖85‖9<br />1998‖120‖4<br />1999‖116‖4<br />2000‖147‖2<br />2001‖南侧101,北侧81‖5<br />2002‖159‖3 <br />2003‖264‖4 <br />2004‖330‖7 <br />Total 2249 and counting 186<br /><br />截止2004年底珠峰登顶为2249人次,遇难186人,登顶死亡率为8.27%。<br />2003年2月初稿,2006年初再统计。<br /><br /><br />二、关于14座8000米级山峰攀登难度的对比说明:<br />珠峰在全世界14座8000米级别的独立山峰中(另有8座8000米以上山峰是非独立山峰),其传统线路(南北各一条,也就是各种商业客户以及中国人攀登的线路)的攀登难度,仅仅比卓奥友峰、加舒布鲁木Ⅱ峰和洛子峰稍难一点。<br />在这14座山峰中,难度排在第一等的是:安纳普尔那I峰、乔戈里峰、南迦·帕尔巴特峰、玛纳斯鲁峰、干城章嘉峰。其中,安纳普尔那I峰登顶死亡率高达51%,也就是说,10个登顶者中,有5个以上没回来,乔戈里峰是39%,最低的干城章嘉峰是25%。<br />打个比方:攀登珠峰传统线路和攀登K2,好比一个是走楼梯上摩天大楼——而且是有向导的,另一个是爬外墙上摩天大楼——而且很可能是在台风天气下。<br />难度排在第二等的是:道拉吉里峰、马卡鲁峰、西夏邦玛峰、加舒布鲁木Ⅰ峰、登顶死亡率都在10%以上。<br />难度排在第三等的才是:布洛阿特峰、珠峰、洛子峰、加舒布鲁木Ⅱ峰和卓奥友峰。登顶死亡率都在10%以下。<br /><br /><br />三、各项首次记录:截止2001年<br />1922年:7名夏尔巴遇难于雪崩,是珠峰首次攀登报告。<br />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登,夏尔巴Tenzing Norgay和新西兰人Edmund Hillary由东南山脊完成。<br />1960年:5月25日,中国队首次由北山脊登顶珠峰。<br />1963年:首位美国人James Whittaker登顶。<br />1963年:5月22日,Willi Unsoeld和Tom Hornbein首创西山脊转北壁线路登顶。<br />1965年:5月20日,夏尔巴Nawang Gombu成为第一个两次登顶珠峰的人。在珠峰的前17次登顶中他占了2次。<br />1975年:5月16日,日本人Junko Tabei成为首位登顶珠峰的女性,她由东南山脊完成。<br />1975年:5月27日,中国西藏的潘多是第二个登顶珠峰的女性,也是首位从北侧登顶的女性。<br />1975年:9月24日,Dougal Haston和Doug Scott Summit首创西南壁线路登顶。<br />1978年:5月8日,奥地利人Peter Habeler和意大利人Reinhold Messner由东南山脊线路首次无氧登顶。<br />1978年:波兰人Wanda Rutkiewicz成为首位登顶珠峰的欧洲女性。<br />1979年:Hannelore Schmatz成为首位登顶后下撤时遇难的女性,她也是第四位登顶的女性攀登者。<br />1979年:5月13日,前南斯拉夫的Andrej Stremfelj和Jernej Zaplotnik首创西北脊路线登顶。<br />1980年:2月17日,波兰人Krzysztof Wielicki首次冬季登顶珠峰。<br />1980年:5月10日,日本人Tsuneoh Shigehiro和Takashi Ozaki首创北壁直上路线登顶。<br />1980年:5月19日,波兰人Jerzy Kukuczka和Andrzej Czok首创南面柱状山脊路线登顶。<br />1980年:8月20日,意大利人Reinhold Messner首次单人、首创东北山脊转北壁路线、首次无氧登顶珠峰。<br />1982年:5月5日,首位加拿大人Laurie Skreslet登顶。<br />1982年:5月4日,11位前苏联攀登者首创西南柱转大中央沟转西南壁脊路线登顶。<br />1983年:10月8日,美国人Lou Reichardt、Kim Momb和Carlos Buhle首创东壁转Kangshung壁路线登顶。<br />1984年:5月23日,首位印度女性Bachendri Pal登顶。<br />1984年:10月3日,澳大利亚人Tim Macartney-Snape和Greg Mortimer首创北壁转北峡谷路线并无氧登顶。<br />1984年:10月20日,Phil Ershler成为首位由北侧登顶的美国人。<br />1985年:Dick Bass成为当时年纪最大的登顶者(55岁)。<br />1986年:5月20日,加拿大人Sharon Wood首创西肩部转Hornbein峡谷路线,成为北美洲首位登顶珠峰的女性。<br />1988年:5月12日,英国人Stephen Venables首创东壁-南坳-东南山脊路线登顶。<br />1988年:9月29日,首位美国女性Stacey Allison从东南山脊线路登顶。<br />1988年:10月14日,新西兰人Lydia Bradey成为首位无氧登顶的女性。<br />1989年:5月16日,墨西哥人Ricardo Torres成为首位拉丁美洲无氧攀登者。<br />1989年:墨西哥人Carlos Carsolio成为首位拉丁美洲无氧登顶者。<br />1990年:10月7日,斯洛文尼亚Andrej和Marija Stremfelj成为首对同时登顶的夫妻。<br />1990年:5月10日,新西兰人Peter Hillary(艾德蒙·希拉里的儿子)成为首位第二代登顶者。<br />1990年:10月7日,Jean Noel Roche 和儿子Roche Bertrand aka Zebulon成为首家同时登顶的父子。他们同乘滑翔伞下撤,17岁的Roche Bertrand也是当时最年轻的登顶者。<br />1992年:9月25日,Alberto Inurrategui和Felix Inurrategui成为首对同时登顶的兄弟。<br />1993年:4月23日,夏尔巴人Pasang Lhamu成为首位登顶的尼泊尔女性,但在下撤时遇难。<br />1995年:5月11日,日本人Kiyoshi Furuno、Shigeki Imoto和夏尔巴Dawa Tshering、Pasang、Nima首创东北脊全程路线登顶。<br />1995年:5月14日,首位巴西人Waldemar Niclevicz登顶。<br />1996年:5月20日,eter Kuznetzov、Valeri Kohanov和Grigori Semikolenkov首创北壁的诺顿沟(北-北东)路线登顶。<br />1996年:5月10日,丹麦人Lene Gammelgaard沿东南山脊路线成为首位登顶的斯堪的纳维亚女性。<br />1999年:夏尔巴人Babu Chiri成为首位并且是唯一的在顶峰睡觉的人,并创造了在顶峰停留21小时的最长时间记录。<br />1999年:5月13日,Katja Staartjes成为首位登顶的荷兰女性。<br />1999年:5月5日,墨西哥人Elsa Avila Carsolio成为首位拉丁美洲登顶者。<br />2000年:5月17日,Nazir Sabir成为首位巴基斯坦登顶者。<br />2000年:Davo Karnicar成为首位全程滑雪下降者。<br />2001年:Roche Bertrand和妻子Claire Bernier Roche共同乘滑翔伞下降到ABC,成为首对一起从顶峰飞翔下撤的夫妻。<br />2001年:Stefan Gatt成为首位采用单板滑雪下撤的攀登者。<br />2001年:Marco Siffredi成为首位全程单板滑雪下撤的登顶者。<br />2001年:美国人Erik Weihenmayer成为首位盲人登顶者。<br />2001年:中国西藏的Karsang Tendup成为首位登顶的牦牛工。<br />2001年:Evelyne Binsack成为首位登顶的瑞士女性。p.<br />首次祖孙前后珠峰登顶:夏尔巴Tashi Tenzing——Tenzing Norgay的孙子。<br />首位西班牙人无氧登顶:Oscar Cadiach。<br /><br /><br />四、珠峰共有16条攀登线路:<br /><br />⑴、东南山脊路线:1952年由瑞士登山队发现,可惜功亏一篑。1953年5月29日,才由英国队沿此线首登成功。<br /><br />⑵、东北山脊路线:由中国队开创,并于1960年5月25日成功登顶。<br /><br />⑶、西山脊转北壁路线:由美国队Willi Unsoeld和Tom Hornbein开创,并于1963年5月22日登顶。<br /><br />⑷、西南壁路线:由英国鲍宁顿队首创,Dougal Haston和Doug Scott于1975年9月24日登顶。<br /><br />⑸、西北脊路线:由前南斯拉夫队发现,Andrej Stremfelj和Jernej Zaplotnik于1979年5月13日登顶。<br /><br />⑹、北壁直上路线:由曰本队首创,Tsuneoh Shigehiro和Takashi Ozaki于1980年5月10日登顶。<br /><br />⑺、南面柱状山脊路线:由波兰队开辟,Jerzy Kukuczka和Andrzej Czok于1980年5月19日登顶。<br /><br />⑻、东北山脊转北壁路线:意大利人梅斯纳尔独身一人首创,于1980年8月20日无氧登顶。<br /><br />⑼、西南柱转大中央沟转西南壁脊路线:由前苏联队开创,11位前苏联攀登者于1982年5月4日登顶。<br /><br />⑽、东壁转Kangshung壁路线:由美国旧金山湾区队首创,Lou Reichardt、Kim Momb和Carlos Buhler于1983年10月8日登顶。<br /><br />⑾、北壁转北峡谷路线:由澳大利亚队开创,Tim Macartney-Snape和Greg Mortimer于1984年10月3日无氧登顶。<br /><br />⑿、西肩部转Hornbein峡谷路线:由加拿大人Sharon Wood首创,于1986年5月20日登顶。她是北美洲首位登顶珠峰的女性。<br /><br />⒀、东壁-南坳-东南山脊路线:由美国·新西兰国际探险开创,英国人Stephen Venables于1988年5月12日登顶。<br /><br />⒁、东北脊全程路线:由日本开创,日本人Kiyoshi Furuno、Shigeki Imoto和夏尔巴Dawa Tshering、Pasang、Nima于1995年5月11日登顶。<br /><br />⒂、北-北东路线:澳大利亚人曾攀登,由俄罗斯队完成,Peter Kuznetzov、Valeri Kohanov和Grigori Semikolenkov于1996年5月20日登顶。<br /><br />16、北壁中央路线:由俄罗斯珠峰北壁中央登山队三名攀登者(P. Shabaline、Iljas Tukhvatullin和Andrew Mariev)于2004年5月30日首创并登顶。<br /><br />南北的两条传统线路(西藏⑵、尼泊尔⑴各一条),相对容易,所有商业客户都是从这两条线路上去的。而其他的线路,只有真正的高手才敢于尝试。<br /><br /><br />编后语:<br />珠峰不是今天才开始被人攀登的。就珠峰而言,所有能够发生的伟大和英雄故事,该发生的早就发生过了。<br />对于那些依靠保姆式攀登的上去的人而言,说什么世界第一、吹什么英雄壮举,确实应该脸红。<br />作为户外爱好者,要小心,不要盲目地被国内媒体的喧嚣所蒙蔽。知道历史,才能了解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现实——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登山。
发表于 2006-5-30 04:46 9 只看该作者
可惜没有路线图示!!!
发表于 2006-5-30 04:53 10 只看该作者
我有呢,正在找啊,真后悔自己平时太没收拾了啊 :(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