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40105

主题

三、攻可守、退可防的阵地-----永安“野长城”

[复制链接] 查看:2632 | 回复:1
发表于 2010-1-6 09:0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首阳山公 于 2010-1-15 18:52 编辑

   位于绥中县永安堡、李家堡、加碑岩三乡(镇)的秦长城、蓟长城、明长城在一座锥子山聚会,可谓奇景。尤以永安堡长城著名。它包括锥子山长城、西沟长城、小河口长城、永安长城等区段,是未经现代人工修缮且保存完好的原始状态长城


    永安长城景区距山海关仅24公里,距九门口景区6公里。


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的永安长城,还有一处天下奇观。站在锥子主峰上可以清楚看到,东、南、西三个方向的三条长城如三条巨龙齐聚这里,呈现字形状:一段向南,来自山海关的老龙头、天下第一关及九门口;又一段向西,来自甘肃的嘉峪关、八达岭、慕田峪,到绥中境内经西沟长城、小河口长城;再一段是向东来自辽东镇长城的东端起点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至绥中后,经高台堡、高甸子、范家、前卫、永安堡、李家堡等乡镇到锥子山上。


   永安长城景区有小河口关、大毛山关等8处关隘,城堡4座,敌台114座,便门楼6座,水门洞5个,哨楼4个,墙台、烽火台25座,加之障墙、壕沟、拦马墙等形成了一道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是一座天然的古长城博物馆。


西沟长城是永安长城的精彩部分之一。它的墙体十分完整,绝大部分是砖砌城墙。千斤条石为基础,青砖包砌,墙顶上面平铺方砖,白灰勾缝。


   很多敌楼的门楣、立柱上镌刻有精美的云纹、花卉、牧马等图案,并饰有造型漂亮的瓦当。有些敌楼的铺房的屋脊、房檐上还饰有砖雕的鸟兽图案,城墙垛口上的射孔四周,刻有漂亮的装饰线条。


这些是江南建筑艺术在北方长城上的体现。绥中县内的古长城,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整顿边务时带领军民修建的。是当时已批浙江义乌的官兵在这一带戍守,监督营造。心灵手巧的义乌人,将江南的艺术永久地留在了北方的边关上。


   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别国的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中国的长城就不是这样,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长城,作为一种空间的蜿蜒,竟与时间的蜿蜒紧紧对应。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个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


   这个苦难的民族竞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阳,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多了。                     2010.1.6

发表于 2010-1-6 19:13 2 只看该作者
{:5_130:}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