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4609

主题

元旦风雪太白行

[复制链接] 查看:2584 | 回复:4
发表于 2010-1-10 16:2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元旦风雪太白行


    横亘在中华版图中央的莽莽秦岭,是中华民族的龙脉之所在,在这里积淀着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这里是中国南北的分水岭,故有站在秦岭山巅可“一步跨南北”之说。秦岭宛如一条巨龙横贯甘肃陕西四川河南湖北等五个省,其龙首太白山引颈耸立在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境内,为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2米。高耸入云的拔仙台宛如龙角龙额,圆阔碧绿的大爷海和二爷海宛如龙之双目,灰褐色的莽莽石海犹如龙之鳞甲。特别是隆冬季节,积雪数尺,惟余莽莽,甚为壮观。真乃:太白积雪六月天,洁玉凝岩草木寒,非是窦娥冤债现,长安八景演奇观。
    太白山这片圣地,这个全国驴友向往的殿堂,我曾经两次穿越过,但都是在夏秋两季,没有在冬季去感受她的圣洁和浩瀚。为了满足心里这种缺憾,2009年12月31日至2010年1月4日,我携妻子紫阳红、相约朋友风在山中,一起参加了咸阳走四方户外俱乐部组织的元旦穿越太白山活动。
    这次穿越活动由咸阳走四方户外俱乐部老板枫林火山领队,参加的成员有:阳光山风、阳光紫阳红、阳光紫阳、阳光妖、阳光木头、宝盖丁、一杯清茶、赵刚,还有背工老吴,共10人(一杯清茶和赵刚上到拔仙台后,因为4号要上班,所以就原路返回了,其余8人从猪娃子沟穿越)。2009年12月31日16:26时从咸阳乘车出发,沿西宝高速-周至县-厚畛子,22时抵达宿营地铁甲树寺庙食宿扎营。在此遇到了西安高太尉的10人队伍和汉中的队伍。
    元旦的天气非常好,晴空万里。我们6时起床,早餐后于8时起程开始登山。隆冬攀登高山可不同于春、夏、秋三个季节,寒风凛冽,冷气逼人;高山空气稀薄,氧气不足;加之冬天穿的衣服厚,带的衣服物件多,走了一会,大家就气喘吁吁,举步维艰。大家咬着牙继续前行,经过三合宫、回心石、南天门,于17时到达宿营地药王殿。药王殿今非昔比,已经面目皆非,原来的房子顶部的棚子全部拆除了,工作人员也没有了,一片凄凉景象。我们开始在外面雪地里搭帐篷,由于天寒地冻、寒风凛冽,不一会双手冻得麻木,没有了知觉。这使我们想起了阳光大风冬天11天穿越鳌太时所受的苦,真不容易,真不知道怎么过来的。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只好把药王殿破庙里的桌子抬掉,然后把帐篷搭在地上。庙虽然没有房顶,破烂不堪,但毕竟还能稍微档些狂风。我们在破庙里搭好帐篷,点起了篝火,大家围坐在篝火旁边,煮着羊肉泡、烤着馕、喝着酒、聊着天,暖融融的篝火、香喷喷的酒饭、海阔天空的聊天,驱走了野营的寒冷和一日攀爬的疲劳。大家围着篝火不愿离开,一直坐到子夜方才进帐休息。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斯人何处宿,寒帐内中蜷。
    元月2日早晨我们还都在酣睡,梦中被高太尉的队伍吵醒,他们起得真早,已经从南天门走到药王殿。我们都起床收拾行装,早餐后开始行军。这次出行大家状态都不好,也可能是冬天的原因,走的都很吃力,好艰难,没有走一段路就想歇,特别是二里坡和六里坡(号称是练驴坡),直接拔高,强度很大。我们走走歇歇,很困难地走过了。穿过石海,至玉皇池,但见天池的水全部结成的厚厚的冰。我们在冰上嬉戏玩耍、拍照。之后,翻过石海山上了三爷海,三爷海也是冰天雪地。这时,后续部队也都赶上来了,上山的驴友越来越多。从三爷海至二爷海的途中积雪特别厚,天气也特别冷,我们好不容易走过了这段艰难的路程,13时多到达二爷海。我们放下了行囊,轻装登上最高峰拔仙台。站在拔仙台上真是登高一览众山小,放眼望去,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我们从拔仙台下到二爷海已经是16时了,大家都没有吃中午饭,饥肠茸茸。由于天气寒冷、雪厚难走,时间紧迫,穿越困难较大。这时,有些人提出要原路返回,有些人提出要继续穿越。我们只好在二爷海召开了“遵义会议”,研究下一步该向何处去的路线问题。会议争议激烈,经过民主举手表决,最后研究决定用4天时间穿越。这样,一杯清茶和赵刚两人原路返回,我们8人继续穿越。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元旦上太白山的省内外户外团队很多,足有十几个团队,但基本都是原路返回,只有我们和河南省南阳市的两个团队走穿越线路。我们于16:28时抵达大爷海。大爷海风特别大,天气非常冷,一片冰天雪地。我们住在了接待站。不一会,南阳市的团队也来了,与我们同住一处。大爷海的天池全部冻住了,冰约有一米多厚,我们用钢钎和八棒槌破冰,砸碎后用炉灶化冰做饭。接待站没有暖气和电,大通铺的活动板房里非常冷,我们刚烧开的水到在地上马上就结了冰,真是滴开水成冰!吃过晚饭后,大家都感到不舒服,这主要是在3600米的高海拔地住宿,时间一长引起的高山反应。还有3个驴友感冒,吃药后都早早睡了。半夜,呼啸的狂风把大家吹醒,都担心这么大的风明天还能穿越吗?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封鳌太马不前。元月3日我们一个个被早早冻醒,开门时手粘在门拉手上,差点把手上的肉皮揭掉。我们吃过早餐后,7时整装出发。出大爷海,踏着一尺多厚的积雪上了40里跑马梁。跑马梁一望无际,狂风大作,吹得人站立不住。加之跑马梁上石海缝隙被大雪覆盖,一不小心就踩进深不见底的缝隙中,我们都互相告诫要踩着石头和高山杜鹃花树走。就这样,大家顶风踏雪、步履艰难、小心翼翼地行走,这使人想起了电视剧《长征》里红军爬雪山的景象。走着走着,风小了,我们加快步伐,急速前进。经过灵官庙、冷杉林、灵光垭,16时许到达宿营地老庙子。扎起帐篷,点起篝火,生火做饭,烘烤被雪水打湿的鞋和雪套。枫林火山把珍藏的烧鸡拿出来烤了分给大家,我把最后一瓶酒让大家分享。大家边吃边喝边表演节目,歌声、笑声打破了空旷而谧静的夜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帐中增暮寒。元月4日早晨起来,太阳已露尖尖角。帐篷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我们都先将帐篷搭出去晾晒。吃完早饭,于10时整装出发,从老庙子左手方向向猪娃子沟穿越。这条路不是成熟的线路,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厚厚的积雪中艰难行走。穿过了密林,进入了密密麻麻的竹林。在这片广阔的竹林地上,遍布着成堆成堆的羚牛粪,我想这里一定有羚牛群。我和背工老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边走边看是不是有羚牛。走到一个沟洼处,后面的驴友喊我给他们照相。在我拍照时,前面的老吴喊有羚牛。我急忙跑过去,还没有来得及拍照,羚牛就穿进竹林了。想追上去拍照,又怕被羚牛攻击,只能望影兴叹。再往下走,进入了无路区,我们跟着老吴,披荆斩棘,在树林里开路而行。1小时后走出了密林丛。稍作休息后,沿着河道、踏着凹凸不平的石头和厚厚的积雪继续前行。走到岩石下面,突然发现一大堆红彤彤的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头羚牛死在岩石下面,刚被人剥了肉,其状甚惨。我们拍了照片,有的人提出要卸牛角,但被大家拦阻了,因为羚牛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怕惹不必要的麻烦,大家都发了一阵感叹后继续上路。15时许终于走出了山谷,来到了乡村级公路上。这是猪娃子沟的出口,明显的标志是公路边有一座小水泥桥,对面的河边有一颗两围多粗、非常高大的古树。按计划接我们的车就应该停在这,但由于路上结了冰,非常滑,车上不来。我们就沿公路往下走了1个小时,到了我们的车跟前,不巧的是有车没有司机。问河南省南阳市接人的司机,方知接我们的阳光凯旋、逍遥、芳竹三人1小时前就步行上去接我们,刚好和我们走岔了。于是我们开始等着接他们三。等了半小时后,他们三终于返回来了,我们欢迎照相后乘车出发,在厚畛子老吴家吃了晚饭后于23时抵达咸阳。
    元旦风雪太白行,观山、赏雪、赏景、历练,其乐无穷,值得回味。高山的神密和圣洁永留记忆,艰苦卓绝的挑战和历练终身难忘,特别是我媳妇紫阳红第一次背负着硕大的行囊坚持走下了这个大线、强线,令我吃惊;路上遇见羚牛被杀、被剥,无限感慨;回来途中听说鳌山走失踪大杨驴友,心情沉重,很是惋惜。
   凭空遥望玉龙卧,八百秦川缭雾。玉皇池前,群山竟秀,三爷之海屏蔽。拔仙台挺,跑马梁阔,风雪裹苍穹。天池玉镜,秦岭多少气节!
   追忆第四纪之间,花岗突兀隆起。峰峦叠嶂,绵延目尽,太白直冲九天。三秦环游,风情唯她,白髻如银花。时间虽逝,豪迈永朝天阙!

[flash]


[/flash]

发表于 2010-1-10 16:24 2 只看该作者
有两张图挂了 可以修复下吗?
会给予高亮支持
发表于 2010-1-10 16:50 3 只看该作者
勇士让人敬佩
发表于 2010-1-11 13:45 4 只看该作者
不错。佩服
发表于 2010-8-31 09:06 5 只看该作者
qq图片不能链接~~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