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196

主题

自行车骑行技术

[复制链接] 查看:8285 | 回复:5
发表于 2010-3-30 18:14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自行车骑行技术


一、自行车基本骑行技巧
(一)姿势正确的骑车姿势是:上体较低,头部稍倾斜前伸;双臂自然弯屈,便于腰部弓屈,降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由于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双手轻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稳车座。
(二)踏蹬 自行车运动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脚尖朝下和脚跟朝下式三种。
1、自由式踏蹬方法:目前,一些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这种踏蹬方法,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用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自然地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
2、脚尖朝下踏蹬法:其踏蹬特点是,在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有利于提高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
3、脚跟朝下式踏蹬法: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作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
二、转弯技巧
(一)倾斜法:车体为一线,往弯内倾斜。
1、身体重心基于车上往弯内倾斜,人车保持同样的倾斜角度。
2、伸直外侧的膝盖并且下意识的加点力度,就好象你要把脚踏踩下来似的(不过如果你真地把它踩下来的话可别找我们)。
3、用内侧的膝盖顶着横梁,这是一个调节你的轨迹的好方法,减少压力就可以缩小弯度。
4、外侧的手稍稍拉起车把。
运用倾斜的两个好时机:
可以利用不太急的转弯处(少于45度)加速
可以清楚看到前方但不熟悉的弯处
湿沥青路上,倾斜的两个缺陷:
在雨天,尽管这种转弯技巧能给你一个很好的牵引力,但是它的角度和重量的分配、安排不太利于湿滑路面;倾斜技巧没有相应的扭转来得灵敏。
(二)把向法:车子保持直立些,身体往弯内倾斜。
1、向前挪动,直至鼻子和刹车把成一行。
2、保持车子直立,身体往弯内倾斜(足以让外侧的手臂伸直)
3、把车把往弯内一侧歪。
4、弯曲内侧手臂的手肘把车把拉回,同时外侧手臂把车把推出以转动车把方向。
5、保持两边膝盖内扣,继续蹬踏。
三、自行车上下坡骑行技术
上、下坡骑行技术是公路自行车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技术。
(一)上坡骑行技术
上坡骑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动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站立式骑行或提拉式骑行方法,否则会过多地消耗体力。遇到短距离坡路,应充分利用物体运动的惯性原理,轻松地踏蹬,快到坡顶时可采用站立式骑行,把速度尽可能提高,给下坡加速创造有利条件。遇到漫长的上坡,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及时调整传动比,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改变传动比,要坚决避免重新起动的现象出现。坡路较长或有陡坡时,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方法,调剂用力部位,让部分肌肉得到休息。
上坡时跟车不要太近。由于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车常常左右摆动,跟车过近,可能发生碰撞。再者,上坡时速度显着下降,跟车反而会使自己的骑行方法受到限制。
(二)下坡骑行技术
下坡骑行要达到理想效果,就要勇敢机智,胆大心细,精力集中,两眼密切注视前方路面,随时准备果断处理路面上出现的任何情况;不仅要充分利用车子运动惯性滑行,而且要敢于主动踏蹬,加大速度。
转弯时,身体和车子要保持一致,向里倾斜,上体和车子保持一条直线,以克服离心力。倾斜角度根据速度和弯道大小而定,但一般不得超过28度,否则就有滑倒的危险。
转弯前要控制车速。用点闸的方法逐渐减速,刹车时,尽可能前后闸同时使用,前闸可稍稍提前,使用前闸,要求前轮的方向和车子前进的方向相一致,否则,会因骑行者的体重和车子惯性受到限制而导致摔跤。进入弯道后将闸放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减速。弯道上使用后闸不要过猛。否则车子可能掉头或滑倒。
四、刹车的技巧
前刹车能提供你非常好的制动力,但是也可以让你变成空中飞人,下面我们告诉你如何刹车。
(一)使用前刹车的时候将重心往后移
当你使用前剎的时候,你的重心会因为惯性而自然前移,你必须练习当你开始剎车时,有意识地将你的重心向后移动(身体放低,屁股往后移)。重心往后移的越多,你就可以使用更多的剎车力量。
你可以在沙地或有点湿滑的平地上练习,加快速度使用不同的力道压下你的前、后剎车,了解如何控制你的剎车。或在骑行的时候询问高手他是怎么使用剎车的。
(二)转弯时减低前刹的力量
和驾驶汽车一样,在转弯的时候你必须要降低速度。如果你在转弯的时候使劲地压下你的剎车,你将会产生侧滑而失去控制。在转弯的时候同时使用你的前、后剎车来降低你的速度。当剎车的时候你前轮的反应会降低,所以减少前剎车力你的转弯将会更完美。
如果你在一个下坡的急转弯,需要使用到剎车时,尽量使用后剎车的力量。如在平地上,在最后一刻剎车时将重心往后降低以前面 30% 后面 70% 的剎车力量,来作剎车的动作。
(三)不要过度的压下前刹
"惯性是你的朋友",你需要速度去通过岩石及障碍。不然轮子将会停止转动,将你拋过把手。过度的压下前剎会使你的重心前移,导至车头下倾。
如果你在险峻下坡的转弯中使用前剎,这时你必须同时控制你的前后剎车,不可过度地用力一直的按着,这时你可将剎车作一放一按的动作,以防止剎车锁死的现象发生。
五、山地车骑行技巧——简单的小技巧使你更像专业骑手
骑着你的山地车上路,同家人与孩子一起沐浴在郊外的大自然中,享受郊游的快乐。有一两件事可能会围绕你:亦或在骑山地车行进中,你肚子饿了想要掏点东西吃,但是当你放开手单手骑车时却很容易摔倒;您想喝水时,你的水壶却好象离你远了些而难以拿到;当你要观察后方的情况时,不要担心,经由我们说明之后,这些小技巧只要稍加练习,你就会非常熟练,好象是生来便有的能力。
1、口干吗?假如可能的话,先找一条平坦的,或者是稍稍下坡的道路,(凹凸不平的路可不是将一只手松开把手的好时机),不要停止踩踏板,而且保持向前看,而不是看着你的手,一只手肘微弯,握住把手。手肘微弯能够吸收石块路面带来的震动,同时能够稳定你在喝水时任何影响山地车方向的动作,另一只手伸下去拿水壶,这时,也不可以看下方而是保持直视正前方,这样不停地反复练习,直到很熟练为止。如果你的水壶是小号的,伸手下去时,要抓它的瓶盖部份,如果是大号的水壶,便握住瓶身凹下去的地方,在喝水的时候,水壶要向嘴角侧面,以免遮住视线。用牙齿拔开瓶盖,喝完水后,用你的身体来压住关上瓶盖,然后将水壶滑顺地放回架上,这时仍然不可往下看,保持直视前方。如果此招不行,那不如就带个奶瓶上路,或试试使用一种不用动手的饮水系统,只要将一支吸管放入嘴中便可以了。
2、往后看的时候,你的手不能离开把手,同时要注意前方路面,当你从左肩扭头往后看时,将你的右手放松,手肘处微弯,这样虽然你的上身扭转了,却仍能保持山地车笔直的方向,假如你骑得非常快的时候,你也可以很快地从你的左臂下方低头很快地查看后方一下。如果你需要比较长时间去查看后方,那你就必须坐正上身,右手抓住*近竖管处的龙头,然后放开左手,身体在座垫上稍稍扭转向后看,一个职业化的小技巧:当你与另一个人同骑时,当你回头时,坐正并轻触你同骑者的肩膀,这样会帮助你骑直线。
3、如果你打算乘骑山地车超过一个小时以上,那么就有必要在衣裤口袋中准备一些由天然食品制成可以增强体力的块状食品,当然你不可能用双手来吃一顿午餐,你只能够吃这种简单包装的食物。在行前,你就应当将包装的塑料纸撕开一些,这样当你取食的时候便不必要大费周折。同时放置这些食物的地方,最好是很轻易可拿到的口袋而不是与地图等混杂一起的深口袋,取起来极不方便。当你准备进餐的时候,将身体坐正,并将一只手握着竖管旁的龙头部份,手肘微弯来减少震动,然后再掏出食物,顺着你早些时撕开的部份往下撕去,然后便可以吃了。记住,吃完不可随地丢外皮,应当放在背包中。
4、摇摆不定的骑手在团体的乘骑中是危险份子,就算是个人单骑,也会在拥挤时危及他人。假如你对自己骑车没有把握走直线,那么你就应该在路边的白色漆线上沿着线来练习。但如果你的手臂及上半身无法放松的话,这次简单的练习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自然放松。将你的双手轻握把手,双肘微弯,眼光放在前方约30呎外,但不要集中注意力在直线上,只要知道你在顺着这条线,不久之后你就会发觉自己走得十分稳定。


下坡的注意事项和动作要领

下坡也称为放山,是大家每次出行最喜欢的事情,所以给大家说说在放山的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1,放山时,在前车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严禁超车,前车如果感到速度不如后车,*右行驶,让后车超前。

2,在放山时入弯处前200米左右,一定要减速,*右行驶,作相应的手势入弯

3。放山时跟车的距离个人认为,两车相隔不小于10米

4,放山时严禁打打闹闹,严禁听随身听!!!

放山时的动作就记住一点即可,重心压后,用大腿内侧夹住车座,臀部至于车座之后,这样的动作,即使你在高速的时候,车轮暴死,你的车后轮摆动的幅度就能减小到最小,为咱们的骑行又增添了一些安全系数。

切忌在遇到突发情况时重心前移,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车座的调整!
为了充分发挥踏蹬技术,运动员的座骨结节需要支在车座上,所以,必须根据个人骨盆解剖构造来选用适合的车座。座骨结节间距离宽的可选用宽车座,坐骨结节间距离窄的可选用窄车座。如果坐骨间距离党选用了窄车座,车座就会嵌人坐骨之间,使座骨神经和肌肉过度紧张,破坏骑行姿势和正确的踏蹬动作,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
车座的调整
 车座前后的调整。先将车座固定在水平线上,然后再调整车座前后。根据运动员大腿长度,把座子前端调整到中轴垂直线后2~5公分处。大腿长,车座应多向后移动,大腿短,车座稍向前移动,但车座前端一般不超过中轴垂直线后2公分。
  车座高低的调整。运动员坐稳车座后,用脚跟蹬住脚蹬,当脚蹬到最低点时,腿应正好伸直,既不感到过分伸脚,也不使膝关节有弯曲。
  调整好的车座,应使运动员在踏蹬中,踏蹬到曲柄与地面平行的位置时,膝关节垂直线能正好通过脚蹬轴的中心。踏蹬到最低点时,膝关节能稍有弯屈。以利肌肉在紧张之后可得到暂时休息。经过几次骑行检验,如感到用力合适,就可固定下来。车座固定后,要把有关的测量数字记录下来,做为以后更换车座或车辆时的依据。
车把的调整
  车把的调整对调整骑行姿势很有意义。调整车把的宽度应与运动员的肩宽大体相同,一般为38~41公分。如果宽于肩,会增加风的阻力,窄于肩,胸腔会受到挤压,影响正常呼吸功能。车把的高度,应根据运动员上体尺寸和臂长来决定,并注意专项的特点。公路运动员用的车把可略高些,场地运动员用的车把可稍低一些。合理的车把高度是使公路运动员的上体角度(即通过髋关节的水平线和髋关节中心至颈椎中心连线)保持在35度~45度之间;场地运动员的上体角度保持在20~30度之间。
 把立管的长度,最好是当运动员踏蹬到曲柄与地面平行的位置时,肘关节与膝关节能稍稍相碰。
车于各部分间距离调好后,不要轻易改变,特别是在比赛前不宜变动,否则,会破坏已形成的动力定型,影响运动员在比赛史发挥正常水平。
 正确骑行姿势的形成,要通过专门训练,每次训练课都要严格要求,不论高速骑行或是终点冲刺,都要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万不可忽视。

车手的洗车方法介绍
作为自行车选手到观众面前时,应把车子清理得干干净净。比赛季节我每周都定期清洗车子(月平均骑行800~1200km),平常则两星期一次清洗。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必需量之外,不要加太多油。尤其注意链条的上油,链条有没有小心地上过油,将大大影响踩踏,若上油适当踩起来非常轻快。上油的方法是:为了避免上油过多,在链的两侧的连接处滴油,一般的公路自行车的链有108个,也就是滴油216处。虽然使用DURA-ACE,但是链、变速器的滑轮部位没有很好地上油的话,整修得好的低等次的车子好过高等级的DURA-ACE。看到链条干净而上油适当的车子,我会想「这个人很懂得整修车子」。 清洗公路自行车
手接触不到的部位,或者精密部件等都使用喷雾配件清洁剂-清洗。轮缘附近等*近轮胎的部位,以及shield(有遮挡的部位)的附近可能会损伤部件,不要喷雾,把清洁剂沾在布上进行清理。使用配件清洁剂清洗后,没有油因此必需上油。要懂得某些部件是不能够接触溶剂、滑润剂的,如刹车皮、轮缘侧边、轮胎绝不可沾上滑润剂的。若不小心沾上滑润剂,必需用清洁剂抹净。
洗净并上油后检查所有的螺栓,不是用扭紧,而是检查有没有松弛的程度的力量,向扭的方向转一下就可以了。这种程度的检查也能够减少骑行中产生的不少故障。进一步的检查应该是:刹车杆的冲程的调整,前后变速。检查完高和低的冲程后,每一段都要检查。变速线有无变长,固定线的螺栓变松弛时,操作杆有时不会反应,因此必需检查。
(←)用沾上配件清洁剂的布清洁轮缘或幅条,然后用橡皮擦般的软柔清洁擦(如相片),擦刹车垫所接触的轮缘,经过擦净后由于油脂被抹去,变得发亮。提高刹车效果。该软柔清洁擦价格约16元。 (←)相片是禧玛诺SPD-R脚踏。为了使磁夹板的抓住部位和断开部分操作顺利,因此要清洁该部位,然后上润滑脂。在脚踏的轴承部位封入有高性能的润滑脂,把它抹干净,涂上润滑脂的话洗车后1~2年不会有问题。 (←)一般来说链条是用去油污剂来溶解油污,然后沾上溶有洗洁剂的水的刷子,拍打链条并洗清。若不用水的话,喷雾配件专用洗洁剂来清洗油污。若是晴天用润滑油。雨天就用含有吸水聚合物的润滑油。
(←)禧玛诺的双控制杆的变速部位已含有润滑脂。引起故障的原因的泥土、尘埃等物,用快速干的配件用喷雾洗洁剂来洗净。清洗后变速部位及杆的支点要上油。抹去多余的油。 配件的调整
不管是山地车还是公路车,假若注意到配件的保养,就能100%发挥该配件的机能。在此介绍调整的要点。 (←)用六角板手扭紧曲柄的固定螺栓。发生杂音的原因可能是:有些小配件松了,或者固定齿板的钉松了,曲柄、脚踏的施转部、磁夹板松弛等。 (→)把链条放在第2段,把后调整器按相片的箭头方向施转1/8,每旋转一次调整线的张力。链响"咔"的位置起,向后回转1及1 /4。
(←)检查刹车块的消耗程度 (←)在公路自行车的车架上的,树脂制造的hanger下面的线导轨,遇到下雨或湿地时很容易弄脏。假若接触面变脏,或者润滑脂已消耗完时,与变速线之间会产生阻抗,变速反应恶化。因此每次骑行之后应清洗并上油。
(←)消除花鼓的稳定性提起整个车子,把车轮向左右摇晃,检查花鼓旋转部位是否咯嗒咯嗒响。通常是使用花鼓板手进行调整。相片是mavik·kisilum,使用花鼓专用板手,把花鼓的cap向相片箭头所指的方向旋转时,能消除花鼓的咯嗒咯嗒响声,使它变得稳定。 (↑) 前变速器的pantograph的操作部位,容易沾上尘土、油污等,不单用洗车刷来清洗,还要用配件洗洁剂边移动前部机构边清洗。然后上润滑脂,除去多余的油。  (↑左) 开动刹车杆,把刹车块贴在轮缘面,然后上下移动,固定位置(轮缘上的边缘下2mm处)。把固定钮向上面的相片中的箭头方向扭紧。要小心不要让刹车块接触轮胎。 (↑右相片)注意!在free本体和花鼓的转动部位不要直接喷配件洗洁剂。free body和花鼓则可用清洁剂清洗。在旋转部位的shield或者空隙喷少量保养剂使它旋转顺畅。 (←)中等等级的公路及山地车的曲柄,都有用8mm六角板手解开的机构。左右曲柄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可以扭紧。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放松fikising螺栓,继续旋转下去时,可以取下曲柄。 (↓)这是国外出售的自行车维修工具。全套价格约1,300美元。 (←)检查所有的螺栓不管是公路车还是山地车,对所有的螺栓都应检查。   (←)刹车杆的冲程的设置各人各异,对于初学者来说不管是山地车还是公路车,设置时把手杆和刹车杆的间隔留下1cm以上为基本。由线的张力来进行调节。 更换配件 (←)更换轮胎的要点解脱轮胎时应该用两个解脱轮胎用杆,小心不要损伤内胎。先在内胎里充填少量气体时,较易把内胎装在轮胎里。同时检查一下有无夹住内胎。 (←) 要防止破胎就要更换车圈挡带clincher车胎的车圈挡带,是防止破胎的重要配件,尤其是高压车胎的车圈挡带容易损坏,最好一年更换一次。更换时把螺丝批搜入车圈挡带阀门孔内,对准车圈的阀门孔来调节安装。 (←) 齿轮板是消耗品要确保变速性能的话要更换更换山地车的曲柄的inner齿轮,要取下曲柄后进行。固定outer和center齿轮,使用5mm的六角板手和防滑螺丝板子扭紧时,不容易松弛。(←)刹车块的沟剩下1mm时应该更换。把固定块的螺栓用2mm的六角板手,按相片所指的方向旋转时,只要滑下刹车块就可脱落。刹车块左右都有记号,把新的刹车块滑进沟后必需把它扭紧。 (←)车头小件的更换车头小配件的损坏的原因可能是生锈,假若调整车头小配件也觉得handling重时,检查轴承的旋转状态,感觉重时应更换。 (←)刹车块的沟己超越1mm时应该更换。在V型刹车的安装座附近有调整return弹簧的螺栓,向相片箭头方向旋转时,return(刹车向外扩大的力)变强。 (←)调整使得车圈边和刹车块之间的空隙相等。调整刹车块,使它成为前进方向为窄的八字形。 ●更换bar-tape(把带)从末端开始卷,边卷边重叠bar-tape。卷到最后是关键。用具只要bar-tape,同色的粘胶带及剪刀。
●更换shift wire穿inner wire时不要弯曲,因为将成为阻抗的原因。outer要剪成和原来一样的长度,在切口上套上"咀"注油。把inner穿过固定inne的沟,轻拉并扭紧螺栓。
●更换刹车wire时outer和inner同时更换刹车wire不灵的原因:可能是inner生锈;inner和outer弯曲;在outer中的衬圈的消耗等有关。outer使用专用刀剪,切口要园。在outer中注油兜时操作较为顺畅。 (←)把托架上的垫掀开,粘上剪成5cm的bar-tape。
(←)在杆上穿inner wire。 (←)从末端起粘上bar-tape(重叠bar-tape的1/3)。
(←)在outer wire上注油时操作顺利。 (←)卷完之后,如相片剪成斜面,然后用同一色的胶粘带固定。
(←)使用5mm的六角板手,把固定wire的螺栓向相片的箭头方向转并扭紧。 (←)更换链轮链轮是消耗品,变速机能下降,或者齿片有欠口等时应更换。相片是禧玛诺的链轮,使用专用工具和大的板手。向相片箭头所指的方向旋转。(←)链条的更换一般骑行4000~5000km后进行不管是公路车还是山地车,尚未骑到5000km以前也要经常检查,每一节都要检查,若发现问题时应更换。
禧玛诺的更换时需要专用工具。campany yoro也需要专用工具。 (←)更换dual control lever的垫块抽掉刹车器上的inner wire,用5mm六角板手取下刹车杆,然后抽去垫块。新的垫块用水浸下后装上去操作较为顺利,把垫块套在先端部位。   欧美日的各种润滑剂、清洁剂、去油污剂等(价格只供作参考)  ●化合物:(1)把铝锈抛光。150ml 50元●清洁剂:(2)1加伦 400元 (3)295ml 40元 ●润滑脂:(4)85ml约96元 (5)300ml 83元 (6)50g 45元 (7)500g 70元 (8)3盎司 80元 (9)220ml 220元●除锈剂:150g 90元●聚四氟乙烯系润滑剂:喷雾后不易沾上尘埃等。(11)95ml 76元 (12)340g 68元 (13)59ml 63元 (14)4盎司 63元 (15)55ml 35元●去油污剂:(16)443ml 125元 (17)生物分解性12盎司65元 (18)12盎司 70元 (19)12盎司 97元●抛光剂:(20)抛光效果极佳200ml 45元 (21)12盎司 65元 (22)300ml 55元●润滑剂:(23)尘埃不易沾上,在高负荷部位起化学变化,产生二硫化钼220ml 125元 (24)180ml 70元(25)虽然量少,可大大减少阻抗15ml 94元 (26)7ml 68元 (27)含氟350ml 103元 (28)  ●链条清洁剂:(35)粘度高能耐雨水2盎司 45元(34)能在恶劣环境下维持顺畅75ml 50元(35)晴天用2 盎司 45元 (36)能形成强性膜,耐磨及润滑效果50ml 35元●配件清洁剂:(38)500ml 76元 (40)中干性,溶解油性效果好,不要涂在塑料等物体上840ml 103元 (41)除去油污及泥,不含溶剂的分解型。500ml 70元 (42)速干性不容易伤到塑料、橡胶,少量短时间使用。650ml 100元●腊及四氟乙烯润滑剂:(43)能使配件运转顺利59ml 70元 (44)不易沾上尘埃等4盎司 55元(45)2盎司 45元 (46)除去脏物机能和润滑机能成为一体。12盎司 125元 (47)喷氟剂7盎司 90元 (50)腊系干润滑剂4盎司 70元  润滑剂、清洁剂、去油污剂的性能及使用部位 ●配件清洁剂合成物「溶剂」将油污溶解并清洗。不容易干的溶剂可能会损伤避震器的涂层或接触树脂,因此最好选择速干性的配件清洁剂。(相片是wakozu牌的是中干性清洁剂)。●抛光剂保护及抛光车架的涂装、金属或塑料制配件等。把该剂沾在布上,边除去脏物边涂上抛光剂,最后用干布磨光,变得光亮亮,也不易沾上尘埃等。  ●四氟乙烯系润滑剂车头组件、中轴、花鼓、后拨链器的旋转部位的润滑,加在shield上用在防止水或者脏物的侵入的部位。加有提高润滑性能的四氟乙烯(相片是TRI-FLOW牌的四氟乙烯系润滑剂)。●四氟乙烯系湿性润滑剂带有氟素和粘性的双重效果的湿式润滑剂。进入旋转部位、pantergraph部位、链条等活动部位,使操作变得顺利,同时耐两水(相片是WHITE LIGHTNING.RACEDAY 价格 4盎司 63元)。 ●去油污剂去油污剂的基本使用方法是,喷在油污上然后用水清洗。因为它将除去油,因此洗车后必需润滑以及加有防锈效果的润滑油。也有环保性能的生物分解性的去油污剂(如相片BIO DEGREASER 12盎司65元 )●化合物在胶体状态的化合物中加有微粒研磨剂,除去金属部位的脏物、锈等的同时磨光成发亮(相片为Bliston牌的RUST Clean 价格 150ml 50元)。 ●四氟乙烯系干性润滑剂被称为蜡系列润滑剂。加有氟素因此注油后溶剂很快干成为干的状态,也不易沾上尘埃等物。 (相片的是FINISH LINE Krytech 价格4盎司 70元)●洗手用清洁剂除去进入到手的指纹、指甲里的脏物等的洗手用清洁剂。使用后要用水洗净的和用纸巾抹去的有两种类型(相片是KURE牌子的清洁剂价格 295ml 40元 )。 ●链条润滑剂链条受到泥土、尘埃、齿轮板的金属碎、雨水等的侵害,链条润滑剂是用来润滑齿轮。有晴天用及雨天用(粘性强)。(相片是SONAX牌的链条润滑剂价格75ml 50元 )。●润滑剂有各种类型的品种,如防止沾上尘埃的、混入吸水性聚合物遇到水时粘度变高等。假若用水清洗的话,最好使用能排除水(水置换性)的类型(相片是PEDROS牌的SYNLUBE-ROAD价格 2盎司 45元)。 ●四氟乙烯系润滑剂为了提高润滑性而加入氟素的润滑剂。用在链条及线上从领万能性润滑剂(相片是KURE牌的SUPER5-56 价格340g 68元)●润滑脂膏一般的润滑脂膏是:把油和肥皂之类的物质混合的东西,用来润滑旋转部位、防锈、防止尘埃、水的进入等。也有为了提高润滑性能而混有钼丶锂的类型(相片是SHIMANO牌的DURA-ACE用的润滑脂膏价格 50g 45元 ).

变速器调校技巧 
1.将前链条置於大齿盘上,后链条则拨入小齿轮。如下即可确定外部作业位置:先将上方小导轮精确地置於最小的小齿轮位置─如为Shimano系统为上方的小螺丝,ESP系统为下方螺丝,而Di.R.T的变速系统则为前方的调校螺丝。此项工作也可在链条及变速缆线组装之前进行。
2. 变速缆线最慢在此时即须卡上(之前应是将变速器及变速杆上的调螺丝转紧一圈)。而后以变速器调节螺丝将缆线轻调至紧绷的程度。如为Sram的组件 ─不论是i.R.T.或ESP系列─则可减省此手续。只须将缆线以右旋把上的调节 螺丝调紧即可。
3. 至於内部作业机制方面,须将后方的链条拨入最大的小齿轮上,前方则置於小齿盘上。此时即可转动─依变速器型式不同而有异)─其他各颗调节螺丝至最紧,使上方的小导轮精确地在大齿轮下方进行变速动作,注意须达其极致点。如不然,在经历一段美好的自行车之旅后,即可能因链条小齿轮与轮辐之间的拉动而造成轮辐断裂。
4. 现在应利用所谓的B号起子,将后变速器调整至最大的小齿轮与上方小导轮之间,直到空出一个半链环的空间为止。如间隙过大,变速器的作动会不精准,但如间隙过小,链条要拨入大的小齿轮上便会有困难。要诀:在调校时,将踏板向后旋动,让後变速器可自由摆动。
5. 接下来进行微调:将踏板向前转动,并将链条下拨至第3个小齿轮(前方则置于中齿盘上为宜),后变速器调节螺丝(或是Di.R.T.及E.S. P.车款右握把上的调节螺丝)便可尽可能转松,到链条不和第4小齿轮磨擦为止。为了查验,应将所有段速都完全再变换一次;如在上下变速时仍有些卡阻的现象,可以再进行小幅度修正。
6. 在缆线各端都会有一个尾套。这不仅是为了美观,也可防止缆线出现叉散或缠卷情形。在紧急时也可以轮圈尾套代替,但须用万能钳夹固定。如要豪华些,专业作法便是以焊锡制成此尾套。

自行车踏蹬技术
踏蹬动作是自行车运动中关键的技术动作,也是最复杂、最难掌握的动作。良好的踏蹬技术可使运动员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得到尽可能大的功率,达到高速度。为此,自行车运动员一定要在改进踏雕技术上狠下功夫。
一、踏蹬动作的用力分析
踏蹬动作是周期性运动,即在一个固定范围内,以中轴为圆心,以曲柄为半径,重复地进行运动。每踏蹬一周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临界区(上死点)。
第二阶段:工作阶段(用力阶段)。
第三阶段:下临界区(下死点)。
第四阶段:回转阶段(放松阶段)。
沿着圆周进行踏蹬的力量都是通过切线来传递的踏蹬到每个阶段时,肌肉用力各不相同,两只脚交替进行踏蹬,当一只脚处于回转阶段时,另一只脚已进入用力阶段。踏蹬到上下临界区时,应尽量使肌肉放松,并尽量缩短在临界区停留的时间。
用力阶段是踏蹬主要阶段,运动员在这个阶段内使用的踏蹬力是自行车前进的主要动力。因此,要把力量充分、合理地运用在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内踏蹬力量愈大,车子前进速度就愈快。
回转阶段叫放松阶段。这段时间里一只脚踏蹬作功,而另一条腿主动向上抬起,不能给脚蹬任何压力。并利用抬腿短暂的一瞬间让肌肉放松一下,以便把力量集中起来用于作功阶段。有时需要采用“提拉式”踏蹬,即利用抬腿动作给脚蹬以拉力,以加大另一只脚做功阶段的踏蹬力量,达到取得更高速度之目的。
二、脚掌在脚蹬上的位置
脚掌应平稳地踏在脚蹬上,脚蹬应在脚掌中部和脚趾之间,也就是脚掌正好踏在脚蹬轴上,脚掌的纵向与脚蹬轴保持垂直。鞋的前端可伸出脚蹬5一7公分左右(根据脚的大小决定)。
鞋卡子的位置应正好卡在脚蹬框上。鞋卡子要钉正、钉牢,皮条系紧。加强在用力时两脚的有机配合, 帮助运动员正确地完成踏蹬动作。
三、踏蹬方法
自行车运动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脚尖朝下式和脚跟朝 下式三种。

自由式踏蹬方法:
目前,一些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这种踏蹬方法,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脚在最高点A时,脚跟稍下垂8~10度,踏蹬力量是朝前下方;用力逐渐加大到B点时,脚掌与地面成平行状成,踏蹬力量最大;再向下,用力逐渐减小,进入下临界区,肌肉开始放松,脚跟略向上抬起,到C点时,脚跟逐渐上提到 15~20度;当脚回转到D点时又与地面平行,往上行,脚跟又向上提起。重新进入A点。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用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贺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自然地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
脚尖朝下式踏蹬方法:目前不少运动员,尤其是短距离运动员采用脚尖朝下式踏蹬方法。其踏蹬特点是,在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有利于提高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
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
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做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 法。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
四、踏蹬动作的训练
踏蹬动作从现象上看很简单,但要准确掌握,达到动作协调完美,却十分困难,必须反复地进行训练。
开始训练时,最好不要用皮条捆脚,传动比要小,速度不宜过快,让运动员用较多的注意力体会踏蹬动作,培养踏蹬 “感觉”。经过一段训练,基本上能轻松自如,圆滑有力地进行踏蹬时,可逐渐加快速度,系上皮条进入正常系统训练。
训练踏蹬动作,不论是新运动员还是有训练素养的运动员,都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负担过重,更不宜在疲劳情况下训戏练。同时要注意发展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及力量,以助提高踏蹬技术。
踏蹬技术训练,也可以在练习合上进行,其好处是能及 时得到教练员和同伴们的指导,能使运动员集中注意力改进踏蹬技术。

剎车方法及注意事项

喜好追求速度的一伙聚在一起,最常热烈谈论的话题不外是…转弯处如何做出高危险度倾斜过弯、转弯速度如何的快速、下坡时速能飙达多少时速、有没有胆量再挑战自己的极限等…隐藏在这些高超技巧表像背后,需要的是高超的剎车技巧,常使用剎车或是紧急剎车也不代表是迟顿,正确来说,剎车应是如何在正确时机、最短时间、最短距离内降到您预期中的速度!
为了正确的剎车,我们必需了解剎车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事实证明唯有前后轮同时全力剎车才能获得最短剎车距离,剎车距离取决于剎车功能(剎车块与轮圈的搭配)及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程度,大部份剎车力道会经由前轮传达出来,前轮及后轮的制动力比例约为70%比30%,因为在剎车过程中,整个车身重心会往前移动,所以在剎车时臀部应离开座垫将身体重心往后移动。
在练习剎车技巧前,必须先调效 出适合个人骑乘风格且能有效发挥剎车功能的压点(煞车块接触到轮圈),有二点需要注意:
1.拉剎车把手的手指最前端第一节关节能有效弯曲扣住剎车把手,手指全力往内拉住把手时,第二节关节必需大于90角,且拉杆起码距离握把有一个半指头宽度裕度,避免长距离下坡剎车块的磨耗,造成剎车把手碰到握把上的手指,影响剎车功能。
2.较高级的剎车把手可调整把手施力点的杠杆比,造成剎车力道手感上软硬的差异。
全力剎车基本骑乘姿势:
1.臀部迅速往后移离座垫同时,稳踩住踏板,手臂伸直,目光朝前。
2.在确实将臀部往座垫后方移离才能做出接下来的动作…尽可能再降低身体,此意谓您的臀部会位于座垫的后下方,甚致您的胃像会碰触到座垫一般…其姿势和陡下坡的姿势一模一样。
3.全力拉剎车把手,在前后轮不打滑且逐渐增加剎车力道的同时,随时调整重心位置,直到感受剎车到后轮刚好浮离地面的程度(此时是最有效率的剎车)。
“前空翻”不是前剎车力道太强的原故,而是没能利用重心的转换及利用伸直手臂来支撑往前的加速力道,若是全剎车时前轮快打滑,迅速短暂释放前剎车把手可解除其窘境。
但若前轮剎车力道低于后轮,意指后轮的减速力太大…就会产生大家耳熟能详的”甩尾”动作,只要短暂释放后剎车把手即可。
全剎车技巧可运用到以底下二点之外的任何剎车条件上:
1.湿滑或松软路面:地面和轮胎间摩擦力降低,若百分百使用全剎车,会加重前轮荷重,导致前轮打滑失控。
2.颠簸路面:尤其OFF-ROAD高速行驶时,车身可能会跳离路面,若于前轮尚未落下的瞬间前剎车把手拉起…前轮死锁失控打滑。
要是把爆胎或是剎车故障算下去的话…这四种状况就必需仰赖后剎车的有效运用,但其姿势是和全剎车的基本姿势是完全相同的。
还有一种紧急状况是必需运用到后轮剎车的高级技巧…弯道后轮滑移过弯。
进弯前必需完成剎车动作以安全的速度过弯是过弯基本的技巧,若必需于弯道中剎车,我们必需了解到此时轮胎不仅承受着剎车力道,更须承受侧向离心力,这导致后轮很容易侧滑;但若进弯的速度太快,就只能*后轮滑移来辅助过弯,这技巧是当您过弯失速时唯一的救命技巧。但若想以滑移代替紧急剎车,基本上只会拉长剎车距离,而且剎车最难掌握的就是后轮滑移剎车。
滑移过弯姿势:
1.放下过弯内侧脚。
2.拉紧后轮剎车同时,以内侧腿为支柱撑住地面,维持身体重心。
3.操控前轮过弯动作。
4.前轮快出弯时,放开后剎车把手,使后轮恢复抓地力及拉正车身,将内侧腿放回踏板上加速离弯而去。
常有人提到「后剎车力道太过软弱」或是「车架后三角刚性不够造成剎车力不足」…除非您是一位常将自己速度推向个人极限边缘、要求极准确的剎车点,且具有极佳剎控技巧的人,不然加装剎车补强板遭遇状况时,可能会造成后轮常失控的情形;反倒不如透过在不同路况之下,练习前后剎车力道的运用、熟悉轮胎和地面间摩擦力、了解车架特性应是更加来的重要。
另外提醒…除非您是在专为单车开发出来可以练习后轮滑移的场地,不然尽量避免此一动作,我们除了要留给他人对单车骑士一个好印象,也该尊重其它任何用途使用者,更应要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弯道的掌控心得和弯道转弯的技巧
由南横大关山(注:湾高雄县山区风景非常优美)随道直下梅山最后一个下坡桥上弯道,想利用地形来保持动能接续下一个来到的缓上坡,眼光放的够远...甚至扫到下一个弯道,结果...轮下一摊积水,眼光放太远没注意过弯路况...一阵痛楚。
小关山林道回程一路下滑,一个弯角,拉住剎车时,眼光瞄到前方有个障碍,前轮转动太大前轮滑开,脊椎传来一阵凉意,车往东人往西...当然少不了好一阵子的痛楚&挫折。
您有过这种经验吗?如何快速而安全的过弯技巧是越野赛中成败的关键,中高速过弯很基本的技巧就是要「放低且伸直外侧腿并把体重置于踏板其上」...,只是要怎么去体验姿势呢?
教您一个很简单的体验方法,找一个无车无人安全的水泥/柏油路面「放手」过弯,您会感觉到您身体很自然把外侧脚打直并把体重置于踏板上(甚至弯角角度大一些,就直接站在外侧踏板上),颈部保持与地面垂直目视行进路线,上半身倾斜角小于单车倾斜角,内侧大腿鼠蹊部自然*在座垫侧边控制单车倾斜角度,就是这么简单的方您就能体验这技巧的感觉。熟悉后再找个缓下坡试试吧!
过弯打滑是最另人担心的一件事,但多数错误并不是因外在因素或技术的关系,而是太过注意滑倒才导致。转弯最常听到犯的三项错误:1.转弯时把头斜向弯道注意前轮地面。2.转弯时没将重心往前倾,导致前轮失去循迹性及稳定性。3.上半身过于僵硬,丧失路感,未能于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反应。

把过弯技巧拆成三部份来分析:行走路线、操控、姿势。

行走路线:
众所皆知的out-in-out就是过弯完美行走路线,但这条路线必需是一条圆滑顺畅的弧线,当您越过这条线范围时,也尽量避免不要用「一点」来改变方向(也就是行走在线不可以产生锐角),这会加重前轮负荷可能导致前轮滑倒;但如何在己知的弯道中找到出弯顶点(APEX)己是一件难事,有些出弯顶点是在您认知的更里面,更何况是在开放道路对向车道随时会有来车,更是难上加难无法划出这条完美弧线;在不能完全使用道路的幅度下,建议不能超越道路中心线,纵使在自己的车线内,必须采用能不使用这技巧就能过弯的弧线,况且在路肩或中心线附近常有积砂或是车道分隔线。
不同弯角进弯点(解除剎车瞬间、改变重心、倾斜车身的点)会有很大的差异,简单来说,道路弯角伏度越小,进弯点越早(出弯顶点APEX比较早看到);弯角伏度越大,进弯点就必需设定在弯道的更里处(出弯顶点APEX比较晚看到)。
弯道中速度最快、距离最短的路线只有一条,但若只是进弯OUT而无法顺畅的IN到出弯点,那接下来的OUT可能会手忙脚乱或以出轨收场!也许降低些速度、进弯不要太OUT,会更加安全流畅的划出属于您自己风格的路线!
操控:
在进弯前必须完成剎车降到进弯安全速度,在解除剎车那一瞬间就是改变重心倾斜车身的进弯点;滑过APEX后,加速「厚以去啦」。在弯道中要避免剎车...因为不论直线或过弯的剎车动作都会破坏既有平衡,会导致前后轮的循迹及抓地力改变,必需藉由改变重心来修正平衡。在入弯后除了有状况发生需要修正路线外,唯一要作的事...「专注视线维持姿势&不要发呆」,其它交给身体去做最正确的反应。
姿势:
人是以头部的位置及状态来判断出自己身体位于何种位置,包括收集信息的双眼及操控平衡的三半规管也位于头部。过弯要求头部保持「相对于真正水平的垂直状态」,除了判断路面倾斜度外,也可维持进弯视野。接下来「头部向上、下巴抬高朝向转弯方向,并将目光看向远方」,其原因是人会朝眼睛所见的方向前进,即使未意识到身体还是会自然作出反应,只要意志坚定,专注于视线,便可圆滑地统合所有技巧。总之...头部姿势、目光方向、想些什么影响您过弯的信心及反应。
双肩放低(内侧肩膀比较低)、手臂放松手肘微弯(内侧手肘比较弯)而具弹性、放下&伸直&把重量放在外侧腿上(甚至站在外侧踏板上),内侧膝盖向外朝向弯道、内侧手腕轻轻推入里侧把手控制倾斜程度(外侧手腕及把手控制回复倾角程度)、微微转动龙头角度(单*倾斜单车不转动龙头无法转弯)、以最舒适的姿势随地形角度随时改变重心(保持单车的循迹性及平衡性)、有节奏地深呼吸。
整合上述动作:目光迅速扫描弯道找出行进轨迹,笔直朝进弯点前进,于进弯前完成剎车降至安全入弯速度,放开剎车杆后,倾斜车身改变重心开始朝APEX滑进,下巴朝向弯道目视正前&远方保持头部垂直,上半身放松以不变应万变,通过APEX后,移动肩膀及膝盖改变重心回复正常状态,同时准备踏下内侧踏板加速前进,在您不自觉的情况之下,很自然的臀部坐在坐垫上&车身倾角自动回正。

转弯*胆量不如*技巧,记住上述三大要点,会大幅增强您的过弯速度、向心力及操控性,并当前后轮打滑时,身体会自动修正平衡恢后操控。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精品
发表于 2010-3-30 23:55 2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发表于 2010-3-30 23:55 3 只看该作者
骑车的同学好好看看。
发表于 2010-4-1 10:47 4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一会去试试
发表于 2010-4-24 10:32 5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下先!纯顶贴攒积分,如删贴别删分,呵~
发表于 2010-5-21 11:25 6 只看该作者
呵呵,很详实的贴子。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