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00

主题

其它

KINGSTONE:郑重道歉,此贴不合时宜,已删除。

[复制链接] 查看:265235 | 回复:941
发表于 2010-5-19 12:06 571 只看该作者
要对得起家人啊,别拿游戏当人生。
发表于 2010-5-19 12:46 572 只看该作者
报告出来了,老杨你可真糊涂啊!5月13日突击顶峰上升高度为817米,预计用时为12个小时,定了这个时间窗口,按照他们的体能还回得来吗?真是搏命冲顶啊!zsp9990 发表于 2010-5-19 11:11 [url=https://bbs.8264.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770016&ptid=385351][img]https://bbs.8264.com/static/image/common/back ...


C3选择不合适把?BC-C1,C1-C2,C2-C3前几天上升7,800米,那是只上升不下降,而且海拔还低,最后一天八百多米上升还要下降,难度更大。 珠穆朗玛北坡最后一天也只是8300-8844,高差500多米。
发表于 2010-5-19 13:03 573 只看该作者
唉  ......
发表于 2010-5-19 13:49 574 只看该作者
我不算山友,只尝试过6000的商业。

看了很多这次山难的调查
感觉,组织上问题很多,不象商业登山,倒象是几个朋友合伙去登山,遇到极限困境时,无力帮助别人,只能自救,所以,死的死,活的活
但是,这又确实是商业登山。。。
所以,三条人命,绝对是人祸原因居多
杨也不想出事,但他的组织方式确实很有问题,按他这种方式,不出事,皆大欢喜,一遇到问题,则没有后援和指挥了。。。
发表于 2010-5-19 13:52 575 只看该作者

[size=+1]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晚报记者独家专访队员和夏尔巴领队还原山难
https://www.zbnews.net 作者: 郑向锋

队员被救到大本营瞬间


    2010年5月13日,2010中国道拉吉里峰登山队遭遇山难。造成了8名队员3死3伤的悲剧,随本次报道的随队记者郑向锋,在参与营救并成功帮助5名队员脱险以及本次事件基本调查核实清楚之后,于18日独家专访了5名队员以及本次登山活动尼方的夏尔巴领队达瓦次仁,根据他们的口述,还原了那天山难发生的全部过程—— 上山容易下山难 从每个人的口述中记者得知,道拉吉里峰的难度其实是在下山过程中。“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的时候我们是主动攀爬,但下山的时候,雪坡、碎石坡太陡了,很容易滑坠的。”在回忆这次山难的时候,攀登队长张伟称:下山的难度超出了所有队员的想象,就连他这样经验丰富的人都滑坠了。 “下撤没多久眼瞅着张伟就掉下去了,情景非常吓人,张伟一口气滑下去大约200米才停住,防雪盲的眼镜等都掉了。张伟只能自救,后来他还是最早回到3号营地的人,应该是幸运加上他自己较强的能力救了他。”队员张梁回忆道,除了饶剑锋和一个夏尔巴向导已经在前面下撤,他当时和领队杨春风、韩昕、李斌、赵亮、楼国龙6人都停下来不敢乱动。就是这次停留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致使队员未能在天黑之前赶回救命的C3营地。 “因为找路,加上楼国龙、李斌开始表现出体力下降情况,下撤的速度比较慢,天色渐晚,天气开始有变并刮起了风,下撤变得更困难,特别是天黑下来,摸黑下山非常困难,队伍也散了,方向也搞不清了。”张梁回忆道。此时李斌已经体力衰竭而亡,杨春风、赵亮先后滑坠。后者不幸遇难,而剩余的队员只能在雪坡平台上熬了一夜,第二天张梁首先下撤,韩昕第二个下撤,却不幸遇难。楼国龙、饶剑锋则被夏尔巴救回C3营地捡了一条命。 韩昕背包救了老楼一命 走在最后的楼国龙是幸运的,因为体力原因他与李斌结组下撤,但李斌越走越慢到最后氧气也已经没有了。“最后的时候我们俩都走不动了,我的氧气早就没有了,但真的是幸运。路边我竟然捡到一瓶氧气,换上一看竟然有25格,几乎是满的。我就拖着李斌向下走。但最后还是没有把他拖到C3营地。当时李斌告诉我‘好冷呀,不走了’,我就这样看着李斌从一口气变成半口气,最后结束了生命。”楼国龙告诉记者,李斌就躺在他的旁边死去,那时的他竟然一点感觉也没有,“那时我已经麻木了,看到死人就像看到动物死亡一样,没有任何感觉。” 由于楼国龙和李斌结组下撤,两人的安全带是扣在一起的,但楼主的安全带特别,需要脱下包才能解开。然而,求生的欲望致使楼主在慌乱中将背包、风镜滑落。新的氧气也掉入了谷底。就这样,求生的欲望让楼主坚持了一夜。“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山上只剩下我和饶剑锋了。这时夏尔巴过来对我说‘不想死,快走’,然后扔给我一个背包。我一看里面竟然有氧气、风镜和头灯,我就想,我的命真大呀。但是当时我真的不知道,是韩昕的包救了我一命。”楼主在感叹自己幸运的同时也将终身铭记正是韩昕才有了他的生还。 夏尔巴人看着队员坠落 17日下午,本次登山活动尼方领队达瓦次仁回到了加都,在宾馆,对于登山队员的遇难的疑点,达瓦次仁做了一一解释。 下撤过程中李斌的死亡没有任何异议,楼国龙是看着他走向人生终点的,然而韩昕与赵亮的死亡就非常可疑。两人都是队员中状态、体能比较好的,怎么会没有走到C3营地,却遭遇滑坠呢? 依据杨春风的口述,赵亮的滑坠有夏尔巴看到,而韩昕的滑坠并没有人看到。并且韩昕的背包、风镜、氧气面罩,氧气、头灯等物品都在,人怎么会没有了?对于这些疑点,达瓦次仁一一做了解释。对于赵亮的滑坠达瓦次仁说,其实杨春风滑坠之后,赵亮紧跟着滑坠了,只是杨春风幸运一些,他滑坠的地点便于营救,而赵亮则是夏尔巴判断无望只能放弃。 对于韩昕的疑点,达瓦次仁的解释则是,一名夏尔巴看到韩昕到了最后已经意识模糊,所有东西都不在他身上。从而造成滑坠,无奈之下,夏尔巴只能将韩昕的遗物捡回。 多重因素造成山难 综合了队员以及夏尔巴人的口述,记者也总结了本次山难的原因。其中,服务不到位是事故原因之一。本次登山,本来应该是夏尔巴人向导与队员一对一,但实际上没有实现,多名夏尔巴人并没上去。上去的夏尔巴人能力又不强,那种情况下,登顶的或多或少会出现幻觉,能力弱的没人带根本下不来。据队员回忆,当时的天气不至于导致死亡。 “没有雪崩、暴雪等极端恶劣的情况,而是向导等服务出了问题,加上天一黑,急了,一晚上在山沟里转,有的恐怕冻得意识模糊,当时非常恐惧,很多时候大家也不敢乱动。”队员张梁提出服务不到位是山难的重要原因。 此外,队员提前使用氧气,造成最后被动局面。攀登队长张伟告诉记者,这一次队员从6800米的C2营地就开始吸氧了,其实那时也没有什么。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后下撤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李斌就是最后体力衰竭而死。但如果他晚点吸氧,撤到7000米以上再吸氧,就会给自己剩下一瓶氧气,也会多出生还的希望。  (记者郑向锋 晚报尼泊尔加德满都5月18日电)
发表于 2010-5-19 13:54 576 只看该作者
这次登山队员买保险了吗?
发表于 2010-5-19 14:03 577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4:04 578 只看该作者
看看他们雇的向导 怀疑是不是省钱呀
发表于 2010-5-19 14:48 57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ingStone 于 2010-5-19 16:58 编辑

看了Y的登山报告,给出以下个人理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关于滑坠和迷路】

发生这么多的滑坠事故和迷路情况,应该只有一种可能性:
他们没有修路。
路绳到顶,那要花很多钱,Y不可能接受。
当然这也不是一个队能够承担的。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理解了。

【关于夏尔巴】
夏尔巴向导的工作目的多年来,甚至一个多世纪以来从未改变过。
他们为钱工作,道理更简单“谁给我养老婆孩子”这很现实。

他们遇到危险,他们会预先撤离。
给再多的钱,也不会为生命冒险。
你们记得2000年的阎庚华吗?
他的向导就是夏尔巴,当时淹没在英雄的口号里,那个夏尔巴很快就去樟木了。再也不来了。

09年珠峰向导在8700守护W长达10多个小时的事情,他们绝对不可能去做。
他们没有机关单位,协会的压力。
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做事。

你不能怪他们。
从珠峰的北坡到南坡,从来如此。
他们只带体能好的队员下撤。
多少小外挂了。

夏尔巴能力的问题不用怀疑,需要怀疑的只是你的支付能力。
他们一般会问你要什么样的夏尔巴,不像我们国内一个价。
能力强,信誉好的夏尔巴需要提前预定,有时候要提前一年。

所谓能力不强,那只能说你没有给那么多钱罢了。

【关于Y自身】
Y最大的问题还是对自己评价过高,对道拉吉里峰评价不高的原因。
他至少应该在国内找攀登过道拉吉里峰的老家伙咨询一下,或者聘请作为顾问也好,他们绝非浪得虚名。
至少夏尔巴可以讲藏语啊。

Y和那个领队可以做到的事情,真的不能期望自己的客户也能做到。
队员体能衰竭的状况,至少在攀登过程中是可以及时发现一些端倪的。
比如,行动迟缓,呼吸频率降低,心率下降,人累了是什么样,能看出来。
估计Y没有去留意这些事情,如果出现,一定要原地下撤,没有为什么。
要坚持每天至少三次检测队员的血氧、心率状况,如果不行,坚决终止。
相信你没去做。

还有向导队员没有达到1:1,这也好理解,登顶的夏尔巴是必须给奖金的,而且是美元,少一分钱,他也不会出发。
8:5 很好理解,Y认为足够了。他认为自己和他的队长不需要夏尔巴,基本可以达到1:1。
但是最后人算不如天算,这样的小算盘不要打,我只是知道圣山的珠峰是1:1,8300有接应队员,算下来是1:3,三个向导保护一个队员。
这是登山之前就做好的准备,不然09年珠峰救援,受困队员根本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得到救援。可惜没有成功。不然就是纪录。

Y并非是一个全无道义之人。
他做了在预留利润之外一切能做的事情,他也要生存。
他只是有些侥幸。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应该只有一种前提:民族存亡之际,国破家往之时。
应该知道山是有灵气的。你要给他眷顾你的理由。

【关于登顶小费和天气】
所以,以后去尼泊尔或者巴基斯坦的队员,最好自己随身带上一些美元,1W美元你给夏尔巴,他会知道怎么做的。
你除了信任领队,也要信任美元。很多小外捡了一条命,就是羽绒服内袋里面的那些小绿纸。
突遇暴风雪我觉得还有原因,一定是对于在窗口时间完成攀登过于乐观。或许因为之后的好周期间隔太长,登山队的经费不足以支撑到那个时候,当然也不排除想在瑞士队登顶50周年一战成名的设想,很多计划要根据变化调整,你不能也不应该勉强自己,特别是你不是一个人在登山。
瑞士的天气预报可以做到8000-9000米,每个小时的预测,包括风速、风向、和温度。这个就非常昂贵了,基本是多个队分摊。Y估计没有能力购买。
他买到的很可能是区间预报,即7天的,或者10天的,那个就难以判断了。很多气象预报是需要每2小时更新一次的。
一般登山队都会购买登顶日那天几个小时的准确预报,当然即使这样,天有不测风云。

这个不好说什么,选择登顶时机,是一个优秀领队的权利和责任,但是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驱动和左右。
那一天,在预设前提下其实是唯一可以把握的机会了。于是,出发了......

【关于吃饭】
很多人说吃不饱饭,其实那是正常的,欧美人登山主食很少,主要是高能量的便携食品,东方的食物他们也吃不惯。
中国人去国外登山一定要多携带至少30天的食物。他们给你一小盘米饭,一点咖喱牛肉,一点土豆,一个小面饼,一个鸡蛋,这些可能是你一天能够得到的食物了。
他们为外国人服务多年,这就是服务的标准之一。除非你要先讲好,当然你需要增加钱。

【想说的话】

我也很清楚Y的处境,第一单,这么多年人脉的积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还是那句话,有时候说放弃,很简单,真的做到,很难啊....

登山是需要人力和财力做基础的,特别是在国外登山。你要遵守国外几十年来约定俗成的东西。
那里是人家的地盘,没有你立规矩的道理。


Y为中国人出去登山做了有益的探索,代价当然是惨重的。
特别是为以后团队如何控制风险提供了可参照的样本。

A.夏尔巴不可以完全依赖。
B.不能搞廉价登山
C.领队素质需要提高,要真正了解队员,体能还有心理承受能力。
D.登山热情与风险评估都重要
E.要勇于放弃,哪怕带来的是耻辱,至少你还有洗刷的机会。

【关于登山】

对于山的热爱,是登山者伫立在山巅的原因。
你可以不理解,但是要尊重。
因为在那里有我生死相依的朋友和兄弟。

登山是一种爱好,当然也曾被打上英雄的烙印,除了光环,还有苦难,你们有人知道潘多,西绕谁知道?她可曾是世界女子登高纪录保持者。只是她失踪了,在公格尔九别。

山有时像母亲的怀抱,虽然久违,但是温暖。山有时也像父亲的责骂,严厉地让你发抖。
但是山就是山,即使你身处闹市,却心向往之。
人就是很奇怪,它从不理睬你,不会为你改变,但你就是深爱它。

不登山的人理解不了登山者的心,就如同没有信仰的人觉得磕长头没意义一样。能说什么呢?
这一次也不会阻止登山者的脚步,我坚信。


几乎所有热爱登山的人,都会说出我愿意在山的怀抱里安歇的话。

但是我更佩服愿意为家庭放弃这个梦想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勇敢。
他不需要去巅峰证明什么,只是任由枯燥的生命耗尽自己的热情。
他的孩子不会觉得他放弃了梦想意味着什么,很多时候他看着山峰的照片,久久不能平息。
也许他最多只是跟他的孩子说:“有什么梦想你尽管去做!”

其实我还是要说:
普通人面对生活的勇气,并不比站立在山巅少一分。

登山曾经鼓舞了一个民族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意志,它没有过时。
他可以锻炼年轻人的意志,教会他们经历过程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登山事业发达地区的从业者应该有全局观念,解决了生存问题,要面向这个国家的未来,为这个国家的青年人登山提供便利和服务。
否则要担负上历史的责任。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我多希望青年人都去从登山中得到快乐和启迪,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未来。

【补充】
现在都是一些队员的一面之词,其中以ZL为最多,其人吝啬,曾在2005珠峰发生少付夏尔巴向导小费事件,几乎引起国际争端。
是一个达到目的则万事大吉,不达目的则锱铢必报之人。所叙述不可全信。你要给别人说话的机会。呼吁一下。
至少大家都曾在一个战壕里面,不要那么急嘛。

还有我感叹机长的为人,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去做,不愿意对不住朋友,那么多人要你去珠峰,最后你还是去了道拉吉里。我曾想你如果去了珠峰,就算是失败了,我可以肯定你还可以继续开你的飞机。
你知道和你一起多年登山的队友,只有你去了道拉吉里,他们不都是凑不出10W吧。你还是去了,要知道一个队里,都是陌生人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是很多登山者在搭档遇难后,不再登山的原因,他只相信他的搭档,没有了,他宁愿不再攀登。
此所谓:无兄弟,不登山。
看着报道说,有人看着你默默死去,如果是你多年的朋友,我想你至少能喝上一口水,我不指责谁,只是非常难受,非常难受。


山疯&海燕_hy
这是你们要的。
100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5-19 14:50 580 只看该作者
论此贴的目的和斗争艺术我早就离开8264了,觉得这里面仍然没有脱离低级趣味。收到一个朋友的短信,我来看贴。我看了,有些话想说,但是以前的密码忘了。还有我认识这里很多人,不方便,只好重新注册一个。...马甲009 发表于 2010-5-18 13:22 [url=https://bbs.8264.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760292&ptid=385351][img]https://bbs. ...


高人多啊
不得不顶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