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07

主题

读道拉吉里山难报告有感

[复制链接] 查看:19538 | 回复:57
发表于 2010-5-19 11:5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淄博晚报独家披露--道拉吉里山难报告https://bbs.8264.com/thread-387644-1-1.html
5月13日凌晨1:30分,全部队员从735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向顶峰突击,月上午7:30在7950米的高度横切通过一段较长的雪坡时,速度较慢,耗时2小时,由攀登队长张伟和夏尔巴向导在前开路领攀;上午11:00到达8100米处,由领队杨春风修路领攀,下午12:30分,全部队员到达顶峰,合影留念后,于下午13:00全部队员开始下撤。下撤至8100米时,张伟不慎滑坠至7950米处,后自救止住,和一名夏尔巴一起下撤;剩下7名队员中,饶剑锋和一名夏尔巴结组下撤,其余6名队员和3名夏尔巴共同结组下撤;这时已经下撤了约2个小时,天气开始变化,起了云雾,刮风并且下雪(风速月10米每秒,雪不大),能见度下降,队员李斌体能消耗严重,不能持续行走,使整个结组下行迟缓;下午18:30分,下撤至7600米处,李斌体力衰竭,无法再行进,队伍遂放弃李斌;晚上约21:30分,杨春风由于体能透支,在7450米处滑坠,丧失意识,后被上来接应的夏尔巴发现,用绳索拖回7350米的3号营地;在杨春风滑坠之后,队员赵亮体能透支,失足滑坠摔下山崖,被夏尔巴看见,并判断救援赵亮无望;其余队员体能也严重不足,意识在缺氧状况下也不清醒;队员韩昕,向下方摸索,失足滑坠下山崖;队员张梁在夏尔巴带领下,于凌晨约6:00回到C3;剩余队员遂停止行进,等待夏尔巴向导前来救援;6:30分,第一批夏尔巴向导从C3上行,带着氧气、水和食物、睡袋等物品前去救援队员;第二批上行救援的夏尔巴于9:00前去救援,于10:00回来并救援回队员楼国龙,同时报告说队员赵亮和韩昕已经无望救回;第三批夏尔巴于下午约13:30继续上去救援,于下午18:00救回队员饶剑锋,并报告上面未见到其他队员。

从上面可知,此次登山有8名队员,5名夏尔巴。

张伟不慎滑坠至7950米处,后自救止住,和一名夏尔巴一起下撤;
饶剑锋和一名夏尔巴结组下撤;
杨春风由于体能透支,在7450米处滑坠,丧失意识,后被上来接应的夏尔巴发现,用绳索拖回7350米的3号营地;
从这又可以看出,夏尔巴人的重要性。只要是有夏尔巴仁陪伴,队员是可以安全回到营地的。
再看看3位死者遭遇,
李斌体力衰竭,无法再行进,队伍遂放弃李斌;
队员赵亮体能透支,失足滑坠摔下山崖;
队员韩昕,向下方摸索,失足滑坠下山崖;
这3位死亡就因为没有夏尔巴人陪伴!!!

再回到“2010 年 道 拉 吉 里 峰 攀 登 计 划”具体见:https://bbs.8264.com/viewthread.php?tid=347025&highlight=%B5%C0%C0%AD%BC%AA%C0%EF%B7%E5
4、协作人员:
聘请尼泊尔优秀夏尔巴协作担任本次攀登活动的主力协作。为保证所有队员能尽量节约体力,增加安全系数和登顶成功率,协作与队员的比例为1:1。


可以看出,其实际招收队员时承诺的协作数目和实际协作数目严重不符合。
而正是协作数目的减少导致了3位队员的死亡。

所以,即使按照扬自己的山难报告,其对3位队员的死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顺便驳斥一下一些谬论:
1。登山是一件危险的事,8000米山峰登山死亡率是很高的。
这确实是事实。 但混淆了一些东西。
高死亡率是在早期,而且通常不是传统线路;
又或者天气突然变化。
而商业攀登的死亡率是非常低的。
尤其是在没有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商业攀登。
在这种情况下的商业攀登,有夏尔巴人陪伴的成熟线路的商业攀登死亡率几乎可以忽略。
那么,这次商业攀登的3位队员的死亡领队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为什么扬带队的死亡率这么高,还有很多人和他一起爬山。
一方面中国登雪山的人太多了,而带队的人又比较少。
杨平时宣传也还可以,再加上收费比较便宜。
他只宣传自己的登顶成功率,再加上组队时宣传是商业攀登,有安全保证。
如果列出自己每次攀登时的事故率,我看绝没有多少人会随他登山。


其实,现在登雪山的普通人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1。象王石,张朝阳那种大腕。 他们爬山有足够的经费。全程夏尔巴陪同。他们爬山可以说非常安全。
2。象山疯那样的,不是很有钱,又非常喜欢爬山。能力也比较强。
这群人就非常喜欢扬春风那样的队伍。只要收费低廉, 安全保障低点没关系,可以靠自身的高能力渡过困难。
他也很清楚,他这样的人数不多。如果要组都是象他这样的人的队伍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就需要吸收人数非常多的一般的普通登山者,通过他们平摊费用。
3。大多数的普通登山者。被雪山吸引,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普通人。
而这些人最容易受到象杨这种人的伤害,他们被杨的低价安全的幌子所欺骗吸收入队。
可实际上杨的低价是以减少安全防范为代价的,是以完全按照最有利情况配置安全措施的,
而在雪山上稍有意外,杨就只顾自己,留下信任他的队员听天由命。
这种事情已经发生多次,如果其还带队,那么我可以预言还会出现各种事故。
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5-19 11:52 2 只看该作者
说的非常有道理,顶一个。。
发表于 2010-5-19 12:03 3 只看该作者
不熟悉下撤路线引发悲剧,“道拉吉里峰登山活动”
https://bbs.8264.com/thread-387206-1-1.html
张梁说他冷得实在受不了,一名夏尔巴人于是带着他开始继续下撤
发表于 2010-5-19 12:04 4 只看该作者
没事儿,在咱们爬山圈(Juan,四声)里 ,死个把人不影响咱圈(juan,四声) 的发展
发表于 2010-5-19 12:08 5 只看该作者
杨也不是只顾自己,他当时情况自保都很难了。
总的来说是头脑发热一起去冲顶,没有在大本营区做保障工作。
发表于 2010-5-19 12:08 6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顶一个
发表于 2010-5-19 12:08 7 只看该作者
没事儿,在咱们爬山圈(Juan,四声)里 ,死个把人不影响咱圈(juan,四声) 的发展ukranguo 发表于 2010-5-19 12:04 ...

影响不影响是一回事,关键是怎么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K2
发帖:121 帖 在线:395 小时 注册:2009-5-1
发表于 2010-5-19 12:23 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5-19 12:27 9 只看该作者
不发表言论,帮顶。。
发表于 2010-5-19 12:46 10 只看该作者
5# lili2008
Y自己想登14座,这座他还没登过顶,他是头脑发热??他是自己本来就想一起登顶啊!!自己带商业队,而自己没登过顶,匪夷所思!!这样的领队,还跟着去,也匪夷所思!!。。如果他登过顶,他就会知道自己在最后一天冲顶,要上升800多米,向上走12个小时,他自己也会走得体透、会滑坠,让夏尔巴拖下来(报告中描述)。。如果他有经验,他会这样带着队员按照目前的计划登顶吗??可经验也不是这么累积的啊。。Y应该是知道自己先去爬爬这座山,登下顶要花多少钱,所以他拉上一群人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