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26

主题

西南

千年白族古村诺邓—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复制链接] 查看:13817 | 回复:78
发表于 2010-6-10 09:57 21 只看该作者
到了诺邓,远远就看看层层叠叠的白族民居隐秘在树丛中。一进村就看见了以前制盐的盐井。我抬头看着诺邓,在山脚就能将全景尽收眼底,我站的这个位置是多少摄影师站过拍摄的角度啊。
发表于 2010-6-10 10:01 22 只看该作者
诺邓的楼梯一路上一直有,并且全是往上爬的,整个村的结构就是一座山,山底到山顶全是一座座的白族民居。如果把通往村里的公路和电线杆去掉,那它简直就是一个封建古村。
发表于 2010-6-10 10:02 23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0-6-10 10:05 24 只看该作者
一进村就能看见的盐井,
诺邓人制盐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古代用人工汲水的方法从下面取卤再分给各家“灶户”煮盐。
发表于 2010-6-10 10:14 25 只看该作者
我们特意去了制盐的人家参观,这是制盐的灶台和老板。老板说现在村里制盐的人只有两家了,
我在想如果他的子孙后代没有人传承这门手艺,那这些古老的东西就会消失。
发表于 2010-6-10 10:21 26 只看该作者
诺邓是一座难得的白族民居建筑历史博物馆
发表于 2010-6-10 10:22 27 只看该作者
从南诏时期开始,由于盐业经济的繁荣,有力促进了诺邓村落文化的发展。这个小小的山村虽然经历了1000多年的时光洗礼,但一直保持着四个不变:以“诺邓”冠名的村名不变,村中居民以白族为唯一族种不变,习用语言长期使用白语不变,村民赖以生存的产业长期以制盐为主不变。这些不变,在云南省村落发展史上实属罕见。走在青石铺就的村道上,你仿佛走进了一座白族民居建筑历史博物馆——“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这里的民居建筑式样和特点基本与大理地区的白族民居相同。当然,相同之中也有不同,那就是由于诺邓的地理高差突出,最低的地方海拔为1900米,而最高处的海拔则有2200多米,如此大的高差带来了民居建筑必须依山而建。于是,诺邓所独有的建筑特色就自然出现了——这里的

每一处院落都巧妙利用山势地形布局,一层空着一层往上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站在诺邓对面的山道上,抬眼一望,只见映人眼帘的民居建筑鳞次栉比,前后人家之间楼院相接,往往是前面人家楼上的后门即通着后面人家的大院。据了解,保持完好、纯粹白族风格的院落如今大约还有近百处,主要是以明朝和清朝时期的居多。
发表于 2010-6-10 10:25 28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0-6-10 10:28 29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0-6-10 10:37 30 只看该作者
过去诺邓的村风民俗特别淳朴厚道。每天当街市结束,屠户们的肉若是没有卖完,肉是不兴拿回家去的,而是将剩肉挂在肉市旁的一棵大树上,待第二天开街再来取肉接着出售。挂在树梢上的肉是谁也不会拿走的——即使再穷,只是天黑后偶有豹子会从林子中出来爬到村上偷肉吃。这时倘有人走过,便发一声喊,偷肉吃的豹子便吓得从树上滚下来,摔到青石铺就的村道上,然后骨碌骨碌一直滚到山脚摔死。

    传说的真实与否,己无从查考,但诺邓人的热情质朴却是一直没有改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