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水追风 于 2015-8-10 21:43 编辑 甘谷大象山,位于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秦岭西端的文旗山上。距武山县县城55.3公里左右路程,单挑骑行大象山,单挑的好处就是骑行随心所欲,况且速度那是相当可以,真可谓想骑就骑是也。 再说这次骑行说起来还是有点不好张口的意思,那是上周7月30日,本来有个会议参加,其他4位同志坐车后边早上9:00出发,我喜欢骑行,这个机会就一定运用上,早上6:00提前出发,以便和同志们一切能在10:00之前报道,不耽搁参会,也是不影响他人,再说316路段升级改造,全路段全面开工,基本上是杨灰路,况且都是便道通行,尽管单挑,速度上自由自在,但是就是不能快,速度平均下来12--14公里左右,再是上不去的,结果在9:52左右到达开会地点准时报道,开会骑行两不误,享受骑行快乐。 大象山自山脚石级而上至巅,总长1.5公里,占地面积约640亩,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 |
本帖最后由 天水追风 于 2015-8-7 12:31 编辑 迎着早上6:00朝阳出发,因为单挑,无暇在途拍照,一站式到达大象山,这就是速度而已,再说还要赶时间准时报道参会,更重要的体验单挑骑行孤独的骑行效果。 |
本帖最后由 天水追风 于 2015-8-6 21:44 编辑 大象山石窟为甘谷八景之一的悬崖大象,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 现存二十二个窟龛 ,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大象山窟龛特殊之处,在全国也很罕见。 甘谷大佛为半圆雕石胎泥塑,高23.3米,肩宽9.5米,头高5.8米,膝长6米。其造型高大雄伟,令人仰止,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可视为西方装饰性雕塑和中国写意性雕塑完美结合的艺术巨制。 |
本帖最后由 天水追风 于 2015-8-6 21:49 编辑 石窟及古建筑均建于山岗起伏、苍翠叠嶂的文旗山悬崖峭壁上,冈峦起伏,迤俪东来,飞翠叠嶂,峭壁雄峻。横岭之上,楼阁鳞次,祠宇相望,四季景色分明。登临“白云封处”依窟北望,渭水如带,烟波东泻,陇海铁路横贯东西,渭北山丘蜿蜒起伏;俯视山下,通广渠依山而过,阡陌井然,如茵如毯。自山脚拾级而上,紫丁香漫山遍野,花香袭人,楼阁殿宇依山就势,密布山岭,逐台登高,各具特色。自下而上有土地庙、墨葛殿、太昊宫、罗真殿、接引佛殿、文昌宫、灵岩寺、鲁班殿、关圣殿、无量殿、双明洞、大佛殿、三圣殿等。尤以气势宏伟的太昊宫、文昌阁、关圣殿、无量殿、双明洞、大佛殿为其名胜之冠。就其组合布局来看,以无量殿为界,其下主要为木结构建筑物15处;其上以石窟群为主,并以大像窟为中心,有洞窟23处,塑像中以大佛像最为有名。除石窟、古建筑外,还有后汉隗嚣歇凉台、阅兵台(均在无量殿)等遗址、“羲皇故里”碑、“圣门石子故里”碑、“重修汉平襄侯祠记”碑等文物。 |
本帖最后由 天水追风 于 2015-8-6 21:55 编辑 大像山之得名,因山巅修凿大佛像而来。甘谷大佛为释迦牟尼佛。大像山自从以大佛闻世更名后,世人一直沿称大像山。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历史、典故后,根据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传说,认为起名大象山更为确切。虽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义深远。 从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为大象山了。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大象山石窟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维修。 |
本帖最后由 天水追风 于 2015-8-6 22:00 编辑 从外观看,甘谷大佛既有印度早期佛教犍陀罗风格所特有的蓄有须发以及笈多王朝时期佛教造像的螺型头发,且两眉之间有白毫相等特征,又表现出北周时期颈部较粗、鼻宽短、面部神情温和韶秀等特征,还显现出盛唐时期面容饱满、唇润颐丰、双眉弯曲、两眼明澈而略显突起的审美要求。而大佛头顶的大螺旋式高肉髻则反映了其造像所跨越的北魏至盛唐的历史时空,在后来宋、明、清各代的修缮和重妆中同样也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尤其是甘谷大佛宽厚的上唇上的短须在佛教造像中并不多见,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于此可见一斑。 |
本帖最后由 天水追风 于 2015-8-6 22:03 编辑 在甘谷县内流传着关于大佛蝌蚪状短须的传说,相传在清末有一外县人商人来甘谷在度渭河时不幸落水,命在旦夕是远远望见山上大佛,便祈求大佛,答应如若得救便为大佛镀金,在冥冥之中好像有拉了他一把,他便活了下来。为了实现诺言,便请匠人为大佛镀金,到最后时发现金子有些不够,就少一点点,他不知怎么办,那匠人就建议说为大佛画上胡须吧,那人觉得也只能这样了,因此在甘谷大佛中出现了别具特色的蝌蚪状短须。 |
本帖最后由 天水追风 于 2015-8-6 22:10 编辑 甘谷大佛,端座于悬崖之壁,开凿在相对地面高度200米之上,但无论从山下或窟内各个角度去观赏,都给人一种慈祥恬静的感觉,没有不合比例的地方。在千余年前是如何做到技巧与观感的完善统一呢?全国著名雕塑艺术家温庭宽先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其中奥妙。 |
本帖最后由 天水追风 于 2015-8-6 22:13 编辑 1983年,温庭宽先生和谭树桐先生专程来到甘谷,当时正值大佛窟龛维修之际。温老不顾年高体弱,登上脚手架,攀登至佛头顶,从上至下,前后左右仔细观察之后。惊奇地发现了塑造技法上的特殊之处。他总结到:佛的双耳,按正常雕塑技法,上耳廓缘应与眉毛相齐。但大佛的上耳廓缘提高到佛的头顶超出发际线。整整高出了正常比例的一倍多。人站在下面仰视,视觉上耳的位置正好是正常人比例。但如果了耳朵按正常比例塑造耳就有掉下来的感觉。眉躬骨,在正常塑手法上都是高高的突起,才显得目光深邃。但大佛的眉躬的雕刻与此相反,,而是在眉躬位置上阴刻了深深的凹形弧线沟,并用群青装色,反而显示出了高凸和立体的感觉,是解决了特大雕像用料容易脱落的问题,又获得了近乎完美的造型效果;佛的瞳仁为何炯炯有神,光彩夺目千年不减神光呢。原来它是用个黑釉大缸一劈两半镶嵌在眼框里,并且大缸的位置超出了下眼睑的位置,从头顶看上眼睑高出大缸做成的瞳仁,瞳仁又突出于下眼睑,很不合雕塑规律,但站在下面的感觉,眼部的雕造正好与正常人一样,目光中含有善良慈悲和智慧的光芒。如不用这样的特殊处理,仰视将失去比例形成眼珠深陷之感,佛的鼻梁直直下垂,形成硕大的梯形体积,佛的上嘴唇高出下唇许多,而下颌骨却下陷了进去。整个头向前倾。所有这些技法上,都是古人在事先用小样的形式科学的研究和计算了其变化规律之后,胸有成竹地解决了由于高大而形成的视觉误差。就是宋明清几次大的维修,仍是在未改变原样的基础上进行了装修彩画,不失其盛唐原貌。温老感慨地说,甘谷大佛,国之瑰宝,文化遗产,值得重点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