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6620

主题

一个人的三江,一个人的风雨桥

[复制链接] 查看:2389 | 回复:9
发表于 2007-1-14 23:1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emo&&lt;_&lt;--><img src='style_emoticons/default/dry.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ry.gif' /><!--endemo--> 一个人的三江,一个人的风雨桥<br />                   一<br />      这是我的第一次独自出行,不过行程还算顺利。<br />      下面就听我慢慢讲来。终于等到放假的一天,我迫不及待的收拾行囊踏上我的征程,此次行程的目的地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很久之前就想去那里看风雨桥和木楼了。<br />傍晚的火车。因为是放假,所以火车上很多人,勉强找了个地方站着,不太好意思说是厕所门口,害的我象看门的,每次有人来厕所我都要行起身礼啊。辛苦啊,足足站了近8个小时。当到达三江站时是凌晨4点左右。寂寞的小站因为火车的到来而一下喧闹起来,不过只有一会儿。因为下车的人很少,除了旅店的老板娘和小车司机外也没有什么人。<br />      小站里只有一个售票窗口,那里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在买票,候车的地方是两排木椅,还有好多是坏的,不过当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去贵州支教时就在这个小站过了一晚哦。几分钟后车站就只有我一个人了,在昏黄的灯光下,我抱着背包靠在椅背上,显得很无助。没想到的是买票的老头竟然说,车站要关门了,我不能再待在那里,我靠这是什么道理啊。没办法,虽然还有两个小时快天亮了,但是天气还是很凉的,而且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最后只好去了一家小旅馆,价格是意想不到的便宜,只要5元一晚,是实在是没有办法,就跟着瘦弱的老板娘走了。等她开门一看,靠,原来已经有个人在那个房间住了,我才知道便宜无好货啊。只能硬着头皮住下了,这晚我是和衣而睡的,连袜子也没脱,抱着我的包胆战心惊的入睡。<br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收拾好行囊上了去县城的车,看着车窗外迅速倒退的木楼和田野,十几分种的路程,一晃就过了。到县城后,一下车就看见了据说是“天下第一高”的鼓楼,确实是很高。我数了一下,好象是又24层之多,鼓楼的柱子是用整棵的杉木,而且柱子的围径约有1米多,整个鼓楼有5根这样的柱子,直挺挺的。鼓楼没有用一棵铁钉,全是用木榫对接,竹钉固定的。不得不惊叹侗乡人民的精湛的技巧。<br />

57370003.jpg

57370005.jpg

57370008.jpg

57370011.jpg

57370009.jpg

57370020.jpg

发表于 2007-1-14 23:21 2 只看该作者
二<br />      看完了鼓楼,就按着地图的方向,我搭乘去程阳的小巴车,一路欣赏风景,一路遥遥晃晃的享受颠簸的按摩。大约30分钟的路程,终于踏上了向往已久的地方,面对着满山的木楼,心情澎湃啊。<br />      这是我去的程阳八寨中的平铺侗寨(推荐路线:马安—平寨,岩寨—程阳大寨—平铺—冠峒)。背上背包踏着蜿蜒的石板路,穿行于木楼的世界。在这里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鼓楼,而且建的很漂亮很宏伟。那是聚会或者村寨商议大事的地方,在侗族居民心中很神圣。漂亮的鼓楼和木楼不知谋杀了我多少胶卷啊。<br />      这里的木楼一般是三层的,一楼一般做厨房和放杂物,二楼住人,三楼放粮食。木楼都是坡面瓦,这样既防雨又防风,比茅草好得多。木楼透风性好,所以都是很干爽的。很适合居住。这里的住户一般是房子挨着房子,充分利用所有的空间,下雨天串门时甚至都不用带伞。木楼唯一的缺点就是防火性,因为是木质结构的。所以现在大部分村寨在政府的支持下都建有蓄水池,用于防火。<br />      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当地的干部,我向他请教了关于侗族的风俗和其他很多知识。这使我受益非浅啊。<br />      这一天我逛完了程阳八寨,巍巍八寨,看的我目不暇接,一座座的鼓楼,威武的屹立在村寨中央,想一尊保护神,日夜守护着村民。<br />

57370023.jpg

57370024.jpg

57370026.jpg

57370028.jpg

发表于 2007-1-14 23:23 3 只看该作者
这个桥出名……
发表于 2007-1-14 23:27 4 只看该作者
三<br />      逛完了村寨,开始说说风雨桥了。侗族是个靠水而居的民族,在水边居住就要架桥,因此,千百年来造就了他们不用一钉架桥的精湛工艺。<br />     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建于1916年,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有5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好似一条长廊;桥中有5个多角塔形亭子,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整座桥雄伟壮观。程阳风雨桥不仅外观灿烂辉煌,内部结构更巧妙科学。它利用榫卯结构原理,全桥不用一颗铁钉,只用大小条木以榫头卯眼互相穿插衔接,直套斜穿,就能使全桥坚牢安全,完全符合现代木桥工程的技术要求--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br />      1965年诗人郭沫若到些一游,兴奋之余,不但为程阳桥题名,而且还赋诗盛赞:“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 ,学把犁锄事体劳。”诗和桥名均刻成碑立于桥头。程阳桥是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其他三桥为:中国石拱赵州桥、铁索沪定桥和罗马尼亚的钢梁诺娃上沃桥)。侗乡的桥称风雨桥,这是种用木头的榫卯结构架起的桥,上面盖有瓦顶遮蔽风雨,所以称风雨桥。<br />     桥下的程阳河边有几个老水车,咯吱咯吱舀着清澈的喝水,灌溉着祖辈耕耘的土地。<br />     下午坐在桥栏上,晒着透过漏窗的阳光,和老大娘的聊天,是多么惬意的事情。我在桥上待了一下午,什么也不想,只是好好的享受那一份难得的安静。<br />     在这里我住在一个农家旅馆,10元一晚上,很实惠的。吃饭是在店主的家里,家常菜也很实惠的。在这里可以吃到正宗的侗族风味,比如酸鱼、酸肉、当然还有酸鸭。这些是让人忘不了的。这里的人家都是喝山泉水的,每天傍晚他们都会带着水壶去山脚的涌泉去装干净的山泉水。这里的泉水晶莹剔透,甘甜清冽,令人难忘。在傍晚,我就象当地人一样带着自己的运动水壶去装山泉水,在夕阳下穿过田野,那种感觉是多么惬意啊。<br />      在这里就象是世外桃源,是那么安静,那么的古朴。在这里你可以抛开烦恼,可以好好的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一分宁静。<br />

57370029.jpg

57370031(0).jpg

57370032.jpg

57370034.jpg

57370038.jpg

57370044.jpg

57370040.jpg

57370046.jpg

57370042.jpg

发表于 2007-1-15 11:03 5 只看该作者
看着不错呢
发表于 2007-1-15 12:27 6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的桥,陕西也座类似的桥“青木川”但是没有这个漂亮!
发表于 2007-1-15 13:24 7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地方光拍桥没什么新意&#33;
发表于 2007-1-15 20:32 8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2005年十一所拍PP

817830520.jpg

817830237.jpg

发表于 2007-1-15 23:15 9 只看该作者
不错啊.
发表于 2007-1-16 12:02 10 只看该作者
很古朴的地方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