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47144

主题

户外经理人

2007至2008中国户外产品零售店发展趋势和对策

[复制链接] 查看:46363 | 回复:88
发表于 2007-3-23 19:22 21 只看该作者
不错,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07-3-23 20:04 22 只看该作者
有个很大的疑问?
很多大店也做极星产品。难道他们在异地开连锁店,极星公司就不支持了吗?(例如三夫要到济南开店,济南三夫就不能卖极星的产品了吗?这可能吗?)
发表于 2007-3-26 16:54 23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有回答我问题的,关键时刻都不说话了
发表于 2007-3-26 17:40 24 只看该作者
嗨,极星这几年在铺设规模上下了很大力气,有些店从本质上来说是极星自己开的[是铺货的],比如上海与北京有不同的二家店都是极星的铺货店,上海的店要到北京去开连锁店,在游戏规程上是不可能让上海的店拿着极星的货去北京开店[品牌经营中有个区域销售的规则];有一种可能,等市场成熟的时候某个店有能力与极星[品牌]谈条件时,诸如专款专店专卖的时刻;就可以啦.
发表于 2007-3-26 17:43 2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友村户外 于 2007-3-13 21:04 发表极星户外店建议考虑中。。。。。。



现在做极星已经不容易了,看看极星是否愿意.除非是二级,三级销售,一级销售好象机会没了. :'(
发表于 2007-3-26 22:49 26 只看该作者
在山野看到 确实写的不错
现状和未来
发表于 2007-3-29 18:58 27 只看该作者
吕 总 说 到 了 我 们 小 型 另 售 商 的 优 虑 ! 打 印 下 来 多 看 下 :victory: :victory:
发表于 2007-3-30 08:30 28 只看该作者
又仔细的看了一遍, 学习中!

都要以连锁加盟的形式进行渠道扩张,对中小型投资人来说, 哪个是未来的户外用品零售趋势呢? 是三夫,火狐狸或极度体验这样的按品类划分的多品牌大店, 还是象SHEHE这样的少数优势品牌专卖店呢?

局部同意吕总, 在目前阶段, 个人还是看好后者, 即少数优势品牌型户外店会压倒专业渠道店, 主要原因是:

1/ 速度优势:

容易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扩张.遇到大经销商后,一个省几天之内开上二三十个店也不难.

2/ 从业人员队伍,资本优势:

户外玩家怎么和商人们抗衡呢?

3/ 便于通过股改吸纳资金

其他还有很多,吕总已经分析的非常详细,就不重复.

但为什么说局部赞同呢?

看看目前的家电及未来的体育产业吧, 那里就有答案.

格力在与国美的博弈明显处于劣势, NIKE与FOOTLOCKER的博弈,NIKE 又暂时处于强势.

作为一个睿智的户外零售商, 最关键的不是盲目的跟从某一种渠道模式的宣传或所谓行业大势(中国商业环境太复杂了,什么形势下都有饿死的和撑死的),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以下这最重要的一点:



看人看什么? 就中国民营户外企业而言, 您就别看管理水平了, 一是看老板人品,二是看老板胸怀.
发表于 2007-3-30 10:11 29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遍东东是极星的一个年度工作总结性文章,在户外另售业中瞎混了7,8年了;咋是边看边笑,阐述的一些产业,行业问题自然就知道是出自何家店铺了.大江南北的户外店进去后基本能知道他们的货源的出处,是一级另售还是二级另售,...极星这几年在做大上下了功夫.在全国开了N家极星店;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铺货的呈现,该啥样卖还是要看当地店主的脸色.譬如:品牌每个时期的折扣销售,店主认为这货好买,就不打折了或者是少打一点折扣;与品牌商的思维背道而驰;品牌商的折扣销售是为了加快存货处理,现金支付,订单低价的良性循环.相对应的另售商且认为此货好销为何不多赚10个点的利润!??在定时内完不成清货,收不回货款,订单延误交付,一系列的症状都出现了.在这方面 OZARK就比较好了,我就自己开直营店铺,你户外店我努力地发展着,户外店的量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呈现.我的品牌销售计划.按我自个儿完成.这应证了圈内的几句话:品牌靠户外店没法活.户外店靠山友早玩完.
发表于 2007-3-30 14:40 30 只看该作者
不知楼上这位兄台哪里高就,果然是业内的老人,文字虽然不多,但一语道破了业内目前存在的弊端。

其实就户外店来说,资金和意识的短缺是两大问题。比较而言,前者应该是主要问题,因为只要资金充裕,不但能形成良性周转,在不影响生存的前提下保证配合品牌的经营策略,而且也不愁搞不到好人才,有了好人才,好意识自然也就来了。

但话说回来,如果一家投资商有能力操作这个资本,他大多不会投入户外产业的。并不是说户外产业不可能有好的收益,而是说这个收益是长期的,需要等待的。就国内大多数资本持有者来说,这样的运作模式是不能接受的。我就见过一位“老总”直言不讳:“我是喜欢户外,但我的钱不喜欢户外。我可能会凭感情操作资本,但我的董事会不会。”

众所周知,现在多数户外店经营者都是以兴趣入门的。不管他入门之后是像三夫那样转变为成功的经营者还是像多数户外店那样固守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他们的初衷都是因为“喜欢”二字。而真正持有可操作性资本的投资商是绝对不会感情用事的,他可以投资房地产、可以投资媒体,但户外的前景虽然乐观,但多数国内投资商不会被“画出来的饼”所诱惑的——即使这样的饼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一块蛋糕。

说了些无可奈何的话,话说回来,中国户外店应该如何做才能成功呢?就目前形势来看,这绝对是个未知数。但鄙人以为还是有些大方向能把握的。

正如senlis所说,SHEHE和OZARK的模式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做大”方式。SHEHE求的是“面”,而OZARK更关注“点”上的问题。前者全国撒网,铺开SHEHE大网,后者一点这基础,自主经营直营店铺。senlis认为前者的做法有些问题,而更倾向后者,鄙人没有什么倾向性。但就经营模式来看,中国户外行业也无所谓对与错。

首先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营销对象,你做直营店,可能面向专业化,高端化;我做户外店,我可能在保持品牌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稳定价格,保持大众化的销售渠道。举个例子,就像休闲服装领域的POLO和Baleno一样,你抢占了这个市场,我就抽你的空子,我有我的市场,我们井水不犯河水,都是成功者。

当然,未来还是未知数,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但思考这些问题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吕总这样的企业家,没有高瞻远瞩的视野是不可能成功,至于谁能笑到最后,那只能让市场这个裁判来打分了。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百叶窗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