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4627

主题

郑州

涛声约您9月13日绝壁大梯-龙浴寺……南太行野线穿越[河南郑州]

[复制链接] 查看:3862 | 回复:16
发表于 2015-9-6 15:3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8264户外保险频道

高海拔登山

  • 开始时间:2015-09-13
  • 活动地点:河南南太行
  • 集合地点:河南郑州
  • 性别别: 不限
  • 活动性质: AA
  • 报名截止:2015-09-13
龙浴寺村位于河南新乡市辉县市薄壁镇政府北面,南关山脚下,村部与辉县市著名景点白云寺相邻,因山上修建龙浴寺庙而得名。
人口88户253人,共有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900亩,下辖龙浴寺、南湖、北山坡三个自然庄,全村共有村民代表5人,党员10人。龙浴寺村因山上坐落一座龙浴寺庙而得名。相传乾隆皇帝曾观光至此,见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汪清泉汩汩而流,且泉水清澈甘冽遂更衣沐浴,后人据此建起了一座寺庙名为“龙浴寺”,远近闻名。

巍巍太行山,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八百里太行逶迤于河北山西和河南三省之间,总长度约400公里。而在这400公里的大山之中,最美丽的当属南太行。绝壁林立、山峰巍峨的太行断崖,众多的峡谷,使南太行的风光雄秀兼备,绚丽无比。 南太行起伏的山峦和深切的沟谷里,到处都是成片的森林。一路林木幽深,路边星星点点的村落人家,偶尔传来一两声鸡鸣犬吠,都会使徒步穿越者感受到安详宁静。。。。。。。。

   

【时间】2015年9月13日(周日一天)

【线路】:郑州--南太行--郑州

【难度级别】:普通等级

【车号】:出行前一天公布

【领队】:涛声依旧

【联系方式】:18638691698  

  微信号:18638691698                                           

QQ群:273409441
QQ群:143378682

请加QQ群或者微信查看出行名单

【报名方式】:(根据各自情况任选其一)            

      方式1==论坛跟帖报名           

      方式2==短信报名 涛声依旧手机:18638691698   

      方式3==群内QQ小窗口         管理     小苹果        

跟帖或短信格式如下:活动内容+网名+人数+上车地点+联系电话                 

例:南太行   网名xx            2人        人民会堂         1598195xxxx     

1、【最好跟帖报名】

2、【无论选用任何方式报名,报名前都请认真阅读活动帖】

3、【凡报名者(无论以任何方式),皆默认为已接受帖子的所有条款】

4、【请尤其认真阅读“装备要求”及“免责声明”】

     备注:所有报名人员如退出请在9月11日中午12点前退出,9月11日中午以后退出人员请将A费补上。报名务必留下联系方式(按报名格式报名),否则视为无效。报过名的朋友,请在出行的最后一天晚上10点以前在网上看自己是否在出行名单之内。出行人员请在出行的前一天晚上和早上保持电话开机。

【财务】:车上选举

【费用】:55元(包含来回长途车费,停车费,过路费,向导费,司机补助等大家认可的费用)  

【交通形式】:包车(提前一天公布车牌)

【上车地点】:

6:00中原路与嵩山路交叉口东北角(青少年宫门口)

6:10金水路与南阳路交叉口东南角(大石桥)

6:20紫荆山省人民会堂门口

6:30花园路老北站公交站

6:35花园路汽配大世界公交站           

6:45花园路柳林公交站(金泰成灯饰城门口公交站牌)

6:50花园路刘庄公交站(加油站)

(为了不耽搁队友们的时间,请各位提前至少5分钟在上车点等待。都是成年人了。出行者迟到3分钟以上者自觉罚交双A。多交的钱大家协商买东西发福利。)

【声明】:     

1、杜绝有严重疾病史和体力不支,心脏病患者参加。

    2、参加活动人员要以集体为中心,在活动进行中不要做有损公德的事件,招起全体出行人员的非议,驴友出行路线不同于旅行社出行路线,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出行过程中请不要超过领队和先锋,所有跟贴报名加一人员,你们带的朋友是否达到出行标准是否有团队精神,请把握分寸严格要求。

    3、在活动进行中如遇到岔路请不要跟随不是同一队伍人员前进,留在原地等候收队人员及时和领队先锋联系,从而走向正确道路。

    4、出行队伍的间距不允许超出100米。不允许在出行过程中另外开辟新路。希望大家本着团结合作的心态去参加此次活动。 

【装备要求】:

必带装备——登上鞋,登山包,运动休闲衣裤、饮用水等。

个人食品——吃的自带(一正餐);零食,补充体力的食品:如巧克力、糖或牛肉干等。

可选装备——对讲机或哨、手套、毛巾、太阳镜、太阳帽、照相机等。

对讲机频点:  436800

【免责声明】:  

   1、领队、约伴人有权利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活动计划。

   2、户外活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及不确定因素,约伴人有权拒绝或劝退不符合条件的队员。

   3、活动中,队员必须服从团队整体利益,遵守整体、环保的原则。  

   4、本活动为自发、自愿的活动,出行人员有一定的自理和处理事物的能力,须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同行者有义务组织救援或改变行程,但不承担任何法律和经济责任,特此声明。活动开始后,本声明将自动生效并表明你接受本声明,否则,请在活动开始前退出。约伴人保留最终解释权。不存在任何正式非正式的合同关系,途中出现的任何意外与约伴人无关。

   5、队员正式报名后,由于个人原因没有及时到达集合地点的,又没有在2015年9月11日12点前电话告之约伴人而不能出行的,则帖子上面标注。都是成年人了,不要放鸽子,(在9月11号12点以后退出人员,如找不到候补就把A费补上) 

   6、强烈建议请自行购买保险

(自行选择在何处购买)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9-6 15:49 2 只看该作者
支持精彩户外活动
发表于 2015-9-6 15:51 3 只看该作者
小苹果A 发表于 2015-9-6 15:38

好活动,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5-9-6 17:06 4 只看该作者
太行山上
发表于 2015-9-7 09:31 5 只看该作者
生命在于运动            
发表于 2015-9-7 10:58 6 只看该作者
《转》龙浴寺在辉县市薄壁镇境内,当车子一进入薄壁镇,我就感到这个地方太奇特了:南面是一马平川的良田和村庄,其北是一色青黛的耸峰峻岭,而薄壁山就像一道屏风,兀立在雄山和平原之间,其山体之薄,山势之危,山形之奇,是我前所未见,薄壁山名,形乎其形。过了薄壁山,车子随路一转,向北而上,路好景好,没有颠簸之累,却可飞览山下无穷风光。直到进入一个瓮形山谷,车子停了下来。下了车,环顾四周,三面是山,其北面之山颠,有危岩雄踞,或如废城,或若骆驼,令人啧啧称奇。东南有古道可下,仝兄说这是袁世岂隐居辉县时所修,顺道而下,可至我们今天预定的目的地——龙浴寺。
    还没下到谷底,即闻听到潺湲的水声。到了跟前,才看到一股激流顺渠而下,其上源头正是北上不远的龙浴寺。龙浴寺,全部为山区特有的石头建筑,正殿三间,耳楼各两间,西边另有配殿三间。上面虽然飞檐青瓦,疑为近来修复,但下面的殿墙则是青石砌就,用石灰勾缝,且有石雕的廊柱和柱础,应为百年以上之物。我向来有到各处古迹观碑的习惯,见院内有三通古碑,不由自主就凑了上去。西侧有两通,一通为明代天顺二年(1458年)所立,大意是说一位住持僧人重修龙浴寺的经过;一通为民国十二年(1923年)所立,大意是说信众募建寺东侧瑶池的经过。东侧只有一通碑,名为《龙浴寺重修碑记》,十分高大,上有蟠龙碑额,威武庄严。因李兄和仝兄准备去寺后看景,我只能粗粗地浏览一下碑文。就在他们催我移步之时,碑上的维时宫太保袁项城养晦林泉于寺十几个字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因为事先得知袁世凯曾在辉县隐居过,于是我忙叫二人:快来看,我发现问题了。二人急忙过来,我问:袁项城是谁?李兄道:袁项城就是袁世凯,因其祖籍河南项城,所以人称袁项城。我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们来看这句,袁世凯是不是在龙浴寺住过?他们一看,果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立刻到寺内找来纸笔,由李兄念碑文,我逐字逐句抄录。碑抄完了,事实也基本清楚了,游山玩景之余,不意竟有重大考古发现。
    龙浴寺创建于唐,碑文言其曾为十方丛林,明代末年即已荒废,光绪年间,忽显灵验,于是信徒开始募集财物进行重修,经始于癸卯,癸卯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工竣于乙巳,乙巳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大殿三间,左右耳楼各两楹,厨房三间,正与现在的寺院规模相合,看来今天触目所见之龙浴寺,即清末重修之龙浴寺。
    袁世凯也确实在这一带隐居过,但不是在龙浴寺,而是在寺后的兴云山上,那里有袁世凯修建的袁氏山庄。不过,龙浴寺是袁世凯从山下辉县西关袁府到山上袁氏山庄的必经之处,寺前石板马路即袁世凯命令他的管家张天福所修。袁府先生张君天福,见寺前马路不通,即施善心,囗舆梁以便往来,又植松柏五十余株以壮观瞻。所谓的张天福的善心,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此外,袁世凯此人非常迷信,他选这里隐居,除了向清廷表明自己无意政治、放情山水之外,就是要在此韬光养晦,待时而动,而此处上有龙口峰、兴云山,下有龙浴寺,无不隐含着再起发达之意,尤其是龙浴寺之名,正合极具政治野心的袁世凯潜龙在渊待时而飞的意图。可以这么说,袁世凯选择此处修建袁氏山庄,和龙浴寺有直接的心理暗示关系。
    至于原籍河南项城的袁世凯为什么会来到辉县,这要说起清末民初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徐世昌。徐世昌,河南卫辉府汲县人。青年时期的徐世昌穷困潦倒,后在开封结识了袁世凯,经袁资助回籍应考,光绪壬午年(1882)中举人,丙戌年(1886)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军机大臣、巡警部尚书、东三省总督、邮传部尚书、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虽然原籍为汲县,但其续配夫人席无棣为辉县城内人,加之辉县百泉山水秀美,历来是文人名士盘桓之所,徐世昌就在此地置办田宅,官场得意之余尽游山玩水之乐,官场失意之际寄归隐田园之情。徐世昌因受袁世凯资助之恩,二人遂成莫逆之交,并在官场上相互照应,双双成为清末朝廷的股肱大臣。1907年,袁世凯入阁拜相,而此时的徐世昌也是身为东三省总督的封疆大吏。1908年,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相继病死,溥仪继位,醇亲王载沣摄政。摄政王载沣因为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为戊戌政变一事(他认为袁世凯出卖百日维新派,致使兄长光绪被慈禧太后软禁至死),对袁世凯非常痛恨,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所有差事。徐世昌闻讯,自请病退未果,被转为邮传部尚书。徐世昌为保护袁世凯,遂将袁世凯一家介绍到他的第二故乡辉县,让他在这里购置田舍,名为归隐,实则观察时事,伺机而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袁世凯来到了辉县,在县城西关修建了府第,在兴云山颠修建了山庄。不过,他在辉县居住的时间也不太长,宣统二年(1910年)即离开辉县,迁居彰德,垂钓洹上,作起了洹水钓翁
    记录袁世凯于寺后山颠别筑山居的碑文作者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清史稿》儒林第一人,同时也是民国枭雄吴佩孚入庠受知恩师的王绍勋。王绍勋,字熙陶,晚号池山遗黎,辉县市城关花园村人。光绪十一年(1885)乡试中举,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及第,出任山东蓬莱知县。蓬莱滨海,景色宜人,世谓人间仙境。但中日甲午战争的重创,使这里生灵涂炭,百姓大多逃生他乡。王绍勋便教余众织雨笠,编草辫,输之境外,卖钱买米;且多备纺车,纺花织布,以维生计。王绍勋公务之暇,喜欢巡行田间,谆谆教民不误农时,精耕细作,并常握农人之手,说:我在家也是农民。是时蓬莱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王绍勋想方设法,筹措银两,增加书院经费,以奖掖寒俊,发展教育。吴佩孚就是在此时被王绍勋亲点为秀才的,而且受到王绍勋的特别照顾,常以范仲淹的志存高远来勉励他。此后,吴佩孚对王绍勋终生执弟子之礼,非常敬重。王绍勋后因母逝辞官返里。三年丧满后,主讲于新乡庸南书院。由于他古学功底深厚,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很多学生都愿从他学习。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不久他又弃教回乡,到辉县境内的太行山的一个支脉——池山,开挖煤矿。他同工人样,穿粗衣,吃杂粮,挥锨舞镐,晨昏劳作,见者都不知他以前曾经做过县令。当时警察初兴,款绌事繁,举步维艰。山重水覆之时,他又帮辉县县令多方谋划,筹措经费,设立规章,终使辉县警察事业走出瓶颈,柳暗花明。之后又任宏豫铁厂总理,事无巨细,悉心料理,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见者都服其才识优长。鉴于他在地方上的作为,宣统元年(1909),王绍勋被选为河南咨议局议员;翌年(1910),又被选为京师资政院议员。碑中所说仆适有资政之行,正是他被选为京师资政院议员之事。宣统三年(1911年)仲春,回乡探亲的王绍勋应朋友之邀,北上太行游览白云寺,无意间发现龙浴胜概,忽然忆起数年前曾有人求他为重修龙浴寺作记之事,遂细加访问,撰成碑文,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这段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年10月,在辛亥革命的隆隆炮火中,清廷退位,京师资政院也随之解散。王绍勋从北京返回家乡,自此田园耕稼,课子读书,潜心《周易》,埋头著述。

发表于 2015-9-7 15:25 7 只看该作者
   生命在于运动。一起出发吧伙伴们
发表于 2015-9-7 15:25 8 只看该作者
   生命在于运动。一起出发吧伙伴们
发表于 2015-9-7 15:29 9 只看该作者
   生命在于运动。一起出发吧伙伴们
发表于 2015-9-8 11:19 10 只看该作者
秋高气爽,真是外出的好时候,伙伴们一块走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