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wh1103 于 2016-2-24 15:37 编辑 1.游记篇 先上视频: 日月同辉 2015年末,果壳QQ上约我走鳌太,本来去年是要去走冬季鳌太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于是今年欣然应约,未曾想,最后变成了鳌山穿越,这是后话。于是开始着手做各种准备工作,从行程、装备、人员、难点应对等等。最终募得两位兄弟,四人小分队成行,任务介绍如下。 果壳 和果壳认识是在2014年五一鳌太,一晃认识两年了,期间果壳走了很多线路,龙眼、狼塔cv等等,俨然已成老驴儿,逗比特质却一直未变,和他一起徒步,乐趣无穷。
爱情 体力如牛,弥漫着青春活力,第一天快到火烧破的时候我贪凉穿的少出现轻微室温,突然间全身麻痹,多亏了兄弟的陪伴和大大的拥抱,缓解了突如其来的害怕和无措。 唯一 西安老驴,经常走秦岭,经验丰富,平时兼职带队徒步,临出发前加入我们的队伍,缘分使然!DK 站我旁边的便是鳌太名人程秀才,这次上山前、下山后都在秀才家落脚,多有打搅,非常感谢。 |
本帖最后由 qwh1103 于 2016-2-24 14:37 编辑 DAY1 1月22日,遇上了几年一遇的寒流,1月22日至25日这几天里,全国各地都出现强烈降温天气。早早起床,吃完早饭,从秀才家出发。 秀才家外的田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白茫茫的,与五一那会儿大不相同 走了大半个小时,坡渐陡,雪渐厚,于是上冰爪,走出没几步,发现冰爪和鞋子不匹配,冰爪老是掉出来,于是用3mm辅绳在冰爪后脚跟出绑了一个后档,硬是在雪地里整了半个多小时。后来经过两次调整,冰爪变得非常合脚,冰爪问题算是告一段落。 接着便是走啊走走啊走 快到火烧坡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手脚麻痹,没过一分钟,全身麻痹,意识到很有可能是失温,当时为了少出汗,穿的比较少,只穿了冲锋衣、羊绒衫和速干内衣。自己吓到了,把队友也吓得不要不要的,于是乎,马上掏出羽绒内胆穿上,因为天色渐晚,果壳和唯一上去火烧破找地儿扎营,爱情陪我休息下后跟上。穿上羽绒内胆后,再加上爱情的拥抱,没过几分钟,麻痹感消退,也并没有影响体能啥的,看来只是轻微的失温,初次体验失温的我真是涨姿势了,对失温的问题算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那短短的三五分钟时间里,慌乱、恐惧是有的,现在回想起来,回味无穷,一次不错的经历,但以后要尽力避免。走了半个小时,便上到火烧坡,果壳和唯一已经选好平整营地,四个人开始扎营,烧水吃饭,晚上冷的不得了,出不了帐篷,于是,这辈子第一次用夜壶便奉献在了秦岭。 |
本帖最后由 qwh1103 于 2016-2-24 14:34 编辑 DAY2 前一天晚上睡得还凑合,这么多个在山上睡袋中度过的夜晚中,依稀记得,之后2014五一走鳌太的时候在水窝子睡过一个好觉,其他每一次都是睡睡醒醒循环无数次。第二天起来,阳光正好,果壳小兄弟迫不及待的想给我们看看他的大白屁股,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一张靓照。 收拾妥当出发已经11点,天气太冷,做什么都得劲,动作迟缓,今后的几天里一直是这个状态,没有用登山的心态去约束收营速度,一大败笔。 走到盆景园的时候,开始起风,到白起庙的时候,还是小风,在往前走一段后,风渐渐开始变大,当时没有及时回头到盆景园扎营,实属失误,当时看看时间,心里有过这一丝念头,但并没有坚持这个想法做出正确的决定。导致后来被迫下撤。走过白起庙后是一个垭口,翻过垭口后,风变得很大,大家都觉得很冷,爱情穿上厚羽绒外套,我们三个没有穿羽绒外套,感觉差不多刚好,我当时穿了一件抓绒一件羊绒衫一件羽绒内胆和冲锋衣。但是手确实很冷。果壳的手套比我的更薄一些,事后他说手冷的不要不要的。眼看着到了下午五点,于是在导航架下面找了一块稍微避风的地方紧急扎营。一到营地,果壳便直喊不行了,没力气,冷,明天无论如何他要下撤了。我从他的语气中听到的是信心的崩塌,顿时心头咯噔一下。千辛万苦在大风中扎好帐篷,铺上防潮垫,就让果壳感觉进帐篷睡觉了,我打了两包雪,本想烧点水吃点热的,但风实在太大,想想还是算了,将就一晚,第二天早上再说了。于是,用卫星电话和地面报了个平安便就这大风昏昏睡去。晚上一晚没睡好,因为极寒和大风,帐篷被吹得东倒西歪,帐篷里面一直在下雪,是呼出的气遇到帐篷外账结成霜,然后被风吹落下来的,第二天醒来,发现帐篷的空间已经压缩的不成样,两个人紧紧挤在一起,帐篷里面一大滩的雪。 |
本帖最后由 qwh1103 于 2016-2-24 15:30 编辑 DAY3 第三天起床,口干舌燥,饥渴难耐,咬紧牙关,把帐篷的雪舀出去,从雪地里面刨出背包(温度太低,雪很干,倒不怕背包冻住湿掉之类的),用反应堆煮水烧饭,吃饱喝足,果壳小老弟来劲了,一改昨晚上颓废的样子,抽着烟问我是不是继续走。穿戴整齐钻出帐篷,风小了不少,阳光正好,爱情和唯一的帐篷昨晚上被吹坏了,一根帐杆吹断,直接飞出帐篷插在了旁边的雪地里。打开卫星电话,收到唯一老婆的短信,说是前方路况不佳,让唯一务必下山。其实对于前路路况,我心里有数,但综合帐篷吹坏、睡袋潮湿、信心动摇等方面,我知已无法继续前行,唯有下撤。于是干脆慢慢来,中午11点出发,途径导航架,从23公里下撤。蓄谋已久的鳌太穿越变成了鳌山穿越。 果壳又露屁股了 因为要下撤了,大家心情都不好,一路言语不多,走过导航架,王23公里方向走了大概2个多小时,大约下午四点多,抵达一个小垭口,非常平整,适合扎营,于是打算再次扎营,但唯一坚持要继续往下走,果壳坚持在此处扎营,即便继续往下走,也不可能当天下山,仍然需要在山上过一晚,劝说无果,我决定在此扎营,早点休息,第二天早点下山。因为我们四个人带了两个双人帐篷,因此决定在此地分手,我和果壳在这里扎营,爱情跟着唯一继续往下走一点。事实上,第二天早上出发1小时候我和果壳在路上捡到了唯一的防雨罩,又走了1个多小时,看到了他们扎营的地方,地上还留有没拔出来取走的地钉,因为地钉是我买的,所以认出来了。 今天轮到我做甩手掌柜,扎好帐篷后,就钻进睡袋坐在帐篷里面,等着果壳来收拾。晚上,果壳煮了2包酸辣粉,我喝了一口,那个味儿酸爽,以至于抢了一包过来第二天早上吃。 |
本帖最后由 qwh1103 于 2016-2-25 17:05 编辑 二、食物炊具篇 1. 带什么样的食物? 主餐:为了追求轻量化,我们会选择含水量小、高热量的食物,与此同时,也应当兼顾口感和营养。在高海拔地带,水的沸点低,无法煮饭,甚至无法将挂面煮熟,即便能煮熟也会话费大量时间与燃料。脱水米饭、方便面成为很好的替代品,兼顾口感、营养、轻质、易于烹饪等方面。脱水米饭中,国产山之厨及美国山屋比较普及,山之厨口味较清淡,山屋口味非常咸重且贵,但山屋的米饭口感比山之厨好很多。即食土豆粉也是一种选择,另外,适当带一些酸辣粉等用来调剂口味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路餐:我们非常明确,路餐应当带易消化、高热量、多元化的食物,但往往忽视了易消化食物的重要性。带高体能消耗的情况下,血液循环于各大肌肉群,此时人体的消化能力很弱,因此,路餐应当选择易消化的食物。这也是为什么登山时经常会选择携带能量胶。价格不菲的能量胶实际上主要成分是麦芽精糊,麦芽精糊是淀粉的水解物,非常容易消化提供能量。我曾经在登半脊峰时自购麦芽精糊粉末,兑水自制能量胶,效果非常好,价格非常低廉。然而无论是能量胶还是自制能量胶,口感不好,太甜,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适合极限登山,但作为徒步的主要路餐并不合适。饼干类、适量巧克力、少量干果、少量肉干、少量葡萄干是不错的选择。 2. 带多少食物? 无论是登山还是高难度徒步,对携带食物数量的把控都很重要。人体一天基本卡路里需求为体重(kg)X30卡/KG;例如一个65kg的常年男子,一天的基本卡路里是1950卡路里。人体每天可以消耗的热量极限是基本热量的2倍,超过了就会极度疲劳且体力不容易恢复。因此,在登山或重装徒步过程中,人体一天消耗的卡路里大约为1.5~1.8倍基本卡路里。确定每天的热量消耗量、携带食物天数、各种食物的热量密度,就可以进行精确计算所需食物的种类。 另外,密封包装需要用针扎一个小洞,把气放空,否则海拔一高就爆。 路餐尽量分包,一天一包,方便取用。 3. 炉具 这次果壳带了1.7L MSR反应堆,我则带了一个火枫46g超轻炉头作为备用。爱情带了jetboil变色龙。实际使用对比,反应堆不愧为获奖无数的炉具,烧水快、省气,缺点是如果气罐温度过低,输出功率会很小。但实际上,在严寒状态下,我们并不会在外面烧水做饭,而是在帐篷内,因此并不会有这一问题。如果真遇上气罐温度过低,炉头输出功率过低,可以在建营时就把气罐揣怀里。 |
本帖最后由 qwh1103 于 2016-2-25 16:57 编辑 三、装备篇 1. 重装徒步鞋 轻装徒步鞋,比如scarpa kailash,柔软舒适,非常适合轻装徒步。但正是由于鞋子太软,支撑力弱,并不适合重装徒步,如果用于重装徒步穿不了几次就坏了。真正的重装徒步鞋,比如scarpa kinesis等,非常硬且重,拥有强大的支撑力,因为鞋子太硬,这类鞋子穿着舒适度差,不适合轻装徒步,但及其适合恶劣环境下的重装徒步。这类重装徒步鞋的共同点往往是头层牛皮一体成型、GTX防水膜、稳固的鞋身。 2. 冲锋衣裤 不仅仅是登山,在严寒高海拔地区重装徒步,穿着GTX冲锋衣裤,甚至GTX pro冲锋衣裤,并不浮夸,因为物有所值。并不是采用了GTX的冲锋衣裤都是好冲锋衣裤,做工非常重要,选择国外大牌是明智的选择。这次我穿的是鸟的alpha sv,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款,大名鼎鼎,确实不错。 3. 手套 冬季鳌太,温度可低至-30℃,在大风下,体感温度会更低。关键的问题是,需要频繁翻越覆盖着雪的石海,必然是手脚并用,一双防水厚手套至关重要。这次携带的是登山用的GTX登山手套,BD的,全程干爽,效果很好,备用厚手套压根没有取出来用过,一直压在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