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574

主题

北京综合

太行遗珠精粹——岁月包浆的井陉明清古村落

[复制链接] 查看:5078 | 回复:9
发表于 2016-4-13 23:49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唐朝国庆 于 2016-4-13 23:52 编辑

太行遗珠精粹——岁月包浆的井陉明清古村落



太行遗珠精粹——岁月包浆的井陉明清古村落




  1、吃、住、行
  将近12点,我们一帮人风尘仆仆的杀到了大梁江村。老SU忙乎着联系住宿。不巧的事发生了,路边接待的农家大院的正房,都被山东户外队伍预定干净了。女老板临时联系了村后街的另一户农家院,先带我们去看房。
  后街的那户小院的女房东,岁月爬满了脸颊,年龄不老但人很厚道,怕我们晚上冷,特意晒晒被子。天井长方,中间一杆手压水泵,打扫得纤尘不染。坐北朝南一拉溜的三间正房正沐浴着正午的阳光,正房中间是主人睡的屋子,进去一看先人的遗照供奉在箱头上。
  这里准确说是三孔青石垒砌的大石窑洞。每块大青石都有小碌碡那么大。老乡说:石头砌的规矩石头房子,是明朝的;石头砌的乱石头房子,是清朝的。
  我挑门帘子进去看当晚要住的窑洞,弧形穹顶,能有足足五米高,墙面四白落地,有序的排满了床,枕头被子褥子一应俱全。只要不挑剔,条件就算过得去。太行山区水贵如油,老乡用不上地下水,只能用地窖水。盥洗的时候,我不敢使劲揉眼,只喝村里小卖部的矿泉水,很娇气的说。
  老SU招呼赶快一行人马放背包。等吃午饭的时候,见院子粉墙上被涂满了留言,我也照着堂屋里找到的一本井陉县介绍里查到的一首诗,登高爬梯的抄在一段干净的水泥墙上,凑趣。干钩鱼看了说:不懂。老SU本来要拍照,说:逆光,拍不了。
  那是一首清朝官员重游龙窝寺时的感怀。我问:龙窝寺在哪里?
  女房东说:离这里不远就是。女老板年龄不大,说话柔声低气,人却很能干。上羊肉的时候,她掀开大柴锅,捞起一大块带骨羊肉就开剁,犀利咔嚓。
  情绪茫然,心中期待。
  午饭一围桌,两和水的粗面条子,配菜是鸡蛋西红柿卤与酸菜粉丝卤。我蹲着吃两碗,那面嚼起来的“村落感”只存在大梁江,没有之一。后来很筋斗的馒首也是带着大梁江村的刺青,我一口气嚼碎了三个,真香!
  当晚,我们从娘子关游荡回来,吃了晚饭。真的住在了明朝石窑洞里。男生住进挑剩下的左边窑洞。我边上是石山,啸天把着门口躺下。中间是老SU和知足常乐。女士住进了右边的大梁江村圣母院。
  躺倒在这披着岁月的老石窑洞里,不知道谁喊,外面下雨了。跑出去看,淅淅沥沥,越来越大,打手电逛古村的计划取消了。啸天喝完啤酒回来,无意间的一句足球话题,勾起男生们辩论天下事的雄心,知足常乐很快打起鼾声。我合着眼睑光剩下听:人声、雨声、鼾声,声声入耳,催眠协奏曲。本来还要张嘴,一句话没说完就迷糊过去。
  春雨给忍冬带来了灵感,她说:古屋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宅见梨花。梨花在井陉县明清古村落里几乎家家栽种,想必梨树对土壤要求不高,一查果然。梨树结果早,关键是长寿。忍冬的灵感大概来自“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古诗,但她招惹的这两句,足以让我在很久以后,依然能慢慢反刍古村的魅力残渣。
  下午。
  老SU说:大梁江村先不看!住在这里,有的是时间玩。
  我问:那先去哪里儿?

  2、高手在民间

  百度导航导了一段搓板路。老乡笑了说:能绕过去。
  一路的笑话很多,车路过石家庄。老SU看到远处的高速指示牌上书写着——菜鸟高速。就兴致勃勃的在车上宣讲:这条高速好人性化啊,知道新手上高速不适应,特地开辟了一条训练的高速路。我们一车人立刻对石家庄顶礼膜拜,等车子驶近了高速的指路牌,我们都大笑起来,原来那牌子分明写着:荣乌高速。
  当天按照原定计划,我们下午去了地都村,一看回来的钟点早,就赠送了一个娘子关景点。
  路过甘桃驿桥右转,头顶上是高速,下面是旧关。咽喉要冲,连名字都打着秦皇古驿道的烙印。七拐八绕的盘山村村通的公路,地都村是我们慢逛的第一个井陉古村落,逛的毫无章法,上来就奔村头,以为绕一圈就成了。结果走入死胡同。等老乡来指点,才找到原汁原味的精华。
  这样的古村落从外表看无非是临街的垂花门楼,带人物浮雕的石门墩,最有特色照壁墙。漫漫看了一路,知道村前的那条水渠是红旗渠的鼻祖。本以为是当初大汉朝的刘秀皇帝度过的那条大河,看看也不像。我找到一户临街人家,打探能否进去看看,村民很热心,请我进去看。正厅有一副对联,我念出来,发现边上有供奉的旧照。才发现这里是名人故居,记得姓段,这样小小的村庄能有名人?我当即拿出来手机来百度,把结果当即念出来,老乡惊讶起来,不住口的说:有学问。
  那家是清末民初的一位教育家,毕业于京师,还乡办任校长办教育,百姓感恩戴德。拍了照走出门,人都走散了。闲逛的时候,碰到老SU,就怕我漏了村子里的精华,又带我去一户农家。三进院落,逐级提升,外表去不显山露水的。主人热心的讲解了。我看另一位师傅正在修补垂花门木影壁的一个角花装饰。以前的角花装饰掉得只剩下孤零零得一个。木棱窗台上,小铁凿子、圆角凿子、扁铲啥的摊开来,锈迹斑斑。主人很腼腆,看样子这几天的就靠这个消磨时光了。
  段氏祠堂在街道什么位置,回忆不起来。我记得被墙壁上的红纸上的书法吸引了,那毛笔字写得章法工整,字字毫不马虎,间架华丽。很有功力的毛笔字。一位族长过来,我们聊起来,他请我们上楼看,掏出钥匙开锁。我和老SU进去祠堂,很小的地方,只有简单的条案,但老乡的热心诚意,让我们很踏实。楼上还有一幅告示,毛笔书写,同样漂亮。一问族长,说是另一位人写的,但稿子是他起草的。当即佩服的不得了。
  旧关,或者说井陉县到阳泉的省道,就是秦皇古驿道。我是在出了村的时候,正在挑沙子的老乡告我的,他说:那门楼前的有八仙的路挡板,是以前的。现在被埋起来了,只剩下几个了。
  这里的古迹俯拾皆是。村头有三通石碑,虽然不起眼,但记载了为百姓百事的好人。老乡跟我唠,方言听起来费解。这里的民风淳朴的令我惊诧。
  娘子关比我想的要小。城楼书写天下第九关。回去搜老照片,知道这里是石家庄通往山西太原的要冲,一条大河、一面高山,中间就这条深沟能通过。娘子关的来历是唐朝太平公主曾镇守过这里,她的军队叫娘子军。
  地都村有木材的柔韧,而大梁江村有石头的干呛。大梁江村整片的石头民居,被神奇的保留下来。真的是石头村的活化石,置身其中,仿佛岁月凝固在旧朝。
  晚上敲扑克,喧嚣了几把。
  很快,为次日走?还是留?发生了争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怎么办?


  3、没有走的红色之旅

  吕家村被开发的很厉害了,管线铺满了街道,还没来得及盖上石头,一走一脚黄泥。长生口伏击战的资料只提到刘伯承,可景点上有邓小平的故居。也许刘邓本就一回事。
  老乡说:吕家村距长生口不算远。如果走山路的话也六公里,如果开车就要绕很远的道。我总想能走一走这条山路,跟老乡都打听好了,走沟有现成的道儿。老乡跟我说起来长生口战役,居然头头是道。我说: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啊?
  老乡说:我们村里有参加部队的。其中一位当年的战士后来还当了师长,就在廊坊住,去年才死,八十多岁。当时晚上打的仗,都侦查好了。老乡说到开心,喋喋不休。但方言要了我亲命。
  长生口伏击先后有两次,时隔一年。两次的规模并能说大,国名革命军新编第八路军都是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刘伯承先把兵力埋伏到长生口附近的山地,佯攻旧关的日军据点,等到井陉县的日军开车去增援的时候,在半路迅即灭之。这些地点,我们这几天都陆续走过了。
  我梳理一下第二次长生口战役。
  倒退回1938年2月,这可是春节前后,三九天啊,凌晨4点开战,真的是冷上加冷。八辆车装了200名日军,每车平均25名日军。八路军出动一个营500人的兵力,徒步三个小时赶到埋伏点。平均两个半人八路军对付一个日军,优势兵力打胜了。八路军徒步出发的地点,就是吕家村再往里走三公里山路的支沙口村。
  这样推算,当年老八路进入伏击地点走的也是我要走的那条道路。居然户外还整出条红色之旅。老SU说:如果不是开车路太远,我真发队走一趟。
  这一带的山路四通八达,开车的乡村小道线路也很丰富。但我们还是跟着导航。
  吕家村的看点也不少,譬如有绣楼院,特点是房顶暗道,我理解就是外面看不到楼梯,它被巧妙的设计到了进院子的门楼的顶上的,这样的好处就是外面看起来,建筑很规整,不凌乱。百年油坊楼,榨油的方法正如《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描述的一样,把油料作物弄好,包裹严实后,放入器皿,最后用木楔子往里面挤入,人工压榨出来油脂。
  乾隆时期建的日月楼,讲解说是设计独特,我倒觉得纯粹是被迫因地制宜逼出来的建筑构思。门前订着的大铜牌说明是人都能读懂,再重复意思不大。想进去参观,无奈铁将军把门,我只好在外面敏思苦想一番,头脑里3D框架在来回翻,想弄清这个院落的妙处,答案是这样的:
  南房属于倒座楼,就是坐南朝北基本不见阳光,修建在临街可储物的拱形石窖地基,地基自身就很高,上面再起楼给人壁立万仞的感觉。它的东厢房又用同样的道理修建了二层。要知道二层的采光性绝佳,有一个心理名词忘记了,就是剧院二楼前排的空间感对人至关重要。这是一座独门的四合院,院落的整体风格就相当于现在的二层独门别墅,区分是这个清朝院落有独立的天井,主人能出房间门就接地气,栽树养花看书种地独享生活,从外面的四维绝对看不到里面精彩纷呈世界。大院落外表灰色低调,混在村落中绝不孤傲不群,却巧妙的分割出一方自我的空间,这就是奥妙所在!
  沿着307国道前行,这路七里拐弯,正是秦皇古驿道。我们两辆车之间用手台联系。突然,远远的看到路边有石窟造像,灰色的山石上,造像栩栩如生。
  ——快停车!
  这可是国道,往来很多数吨的拉煤大车,我们的车停在弯道,打方向要往对面空场开,这时上下行都出现了高大威猛、呼啸而来的运输车,并没有减速的意思。
  我的天啊。


  4、小龙窝村摆乌龙

  公路边,一座岩石平剖开来,立面上开凿着大小不等的佛像石窟。我们站在下面何其渺小,仰视古迹,近在咫尺。这就是当初我在客栈水泥墙上题字时候,那首古诗里讲到的龙窝寺。
  小龙窝寺就在公路往前过个弯就到了。
  石山跟我说:知道为什么叫小龙窝村么?
  ——真不知道。
  石山说:这里曾经有皇帝微服私访,遇见民间姿色女子,龙兴后怀了龙种,所以这里叫小龙窝村。
  嘎哈,吼吼!我不出声的大笑。石山的目的达到了,他戏说一段崭新的帝王生活苟且录。
  小龙窝村里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我能记住的有微型的山西乔家大院。那是一个临街的大门,打开以后,中间出现一条主街道,两边各有两整套的小四合院。有点像鱼骨排列,中间一根主刺,两边的支刺就是小园了。那里已经成了农家院,极具特色。
  我们在满村乱窜的时候,一位女房东来给我们打开了房间,让我们随意参观。这是两整套轴对称建造的套院,依据逐渐增高的地势,修建的山西风格浓郁的建筑。东西厢房的二层是闺房。最奇特的是闺房没有可以出入的梯子,仅仅在正房的边上,闺房开的侧窗有三登象征性的青砖台阶。女房东说:这就是闺女养的珍贵,不让轻易外出。要外出了就搬梯子。
  不知道说问了一句:那吃饭怎么办啊?上厕所呢?
  女房东并没有回答。我眼看着一尊供奉的神像出神,那神像稳稳地坐立,底部的釉面有酥松的痕迹,这是自然风吹雨淋造成的,绝对是个古董,真有抄起来看个仔细的冲动。但对于有信仰的人,我觉得最好不要触动人家的底线。敬神畏鬼的心要有。
  当我们站在院子里的时候,看到邻居也站在房顶上,一拨人指点江山的在谈论什么。那女房东赶快跟我们说:你们趁着他们没有关门,赶快去那房子看看。我们一听,立刻撒腿跑去。穿过影壁墙进了院子,去怎么也找不到上屋顶的梯子。最后还是房顶的一位长者,微笑的比划一下。我才恍然大悟的跑进房屋,一看那梯子就在房间里,这就是所谓的暗梯。站在房顶一谈天,原来跟我说的男人就是本村的书记。赶快合影留念。
  热心的女房东带着我们去了村史馆。原来小龙窝村是因为这里的山势如同九条蟠龙围绕着村子。我扭头去找石山,他人此刻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吕房东还讲了张良假粮屯的故事,还有奉晋大战时候,山顶遗留的作战壕沟遗址。小龙村真的是不简单。
  我印象最深的是龙窝寺的复原图片,大概是清末拍照的。我现在去搜索,再也没有了,想依着遗址来一个复原图,也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料放弃了。
  去天长古镇的时候,干钩鱼建议我说:您以后就住这里吧,我们继续往前走了。
  我一听有点急眼。不小心爆了一句粗口。
  老SU说:你不是对古建筑感兴趣嘛,真让你留这里了,你却骂大街,典型的叶公好龙!不过也是,吃了两天的粗茶淡饭,还敢让我住这里,真的要拼命了。
  干钩鱼当时匆匆忙忙看了村落,就独自先回到车那儿等着我们。因为忍冬身体不佳,一路萎靡不振,她惦记先回来探望一下。结果车门锁了,外面的干钩鱼想进去却进不去,里面的忍冬想出来也出不来。绝对的《围城》。自然,她气的吃不消。
  我们一帮人看了精致的四合院,都觉得要住就应该住在小龙窝村。大梁江村与这里无法比了。
  老SU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我们就先去看天长古镇,一个最没意思的老城,据说以前的井陉县就在那里。
  不去看吧,遗憾。
  去吧,纠结。


  5、南泥湾与大堵车

  天长镇好玩在那几座老城楼。其中一座依旧沿袭了当地的民俗,过街楼式样的宗教建筑。也许是供奉着关帝,或者供奉白衣观音。儒释道均有。这和于家村的那座清凉阁有点一样,供奉的比较广泛。我们一直认为意思不大,走了一圈,那座连接国道和古城的石桥还算有名气,桥头也有活灵活现的,石雕的狮子,并不比卢沟桥的档次低。大桥有二十多个弧形拱,遥想当年也是河水滔天,如今成了河滩、菜地了。
  清凉阁不能不提,它在距天长镇几公里路程的于家村,是当地的著名地标。从天长古镇匆匆退出,导航去了于家村。赶上昨晚一夜的春雨,红泥土地彻底变成了烂泥塘,这条路又是几座水泥厂必经的小道,那拉货的大车愣是把这条路压的不忍目睹,恨不得翻地三尺。
  我们前车还好些,底盘高。后面的小美女天使荔枝可是第一次驾车走这样的路,赶上车的底盘低,为了减轻刮蹭底盘,坐他们车的石山、知足常乐、还有挂,只好下车步行前进一段了。
  我们车在前面等他们。我推开车门,看着那红稀泥塘跟本下不去脚。犯愁这帮人是怎么熬过来的?知足常乐在手台里风趣的说:“到了南泥湾了。”在困难的时候,知足常乐就有调节气氛的能力,我们听了不再沉闷,反而嘻哈起来。
  于家村大概收费有很多年了,我的一本2004年版的《中国古镇指南》就有这个于家村的大名。我们随意的找停车位,结果就到了另一个收费口。大的鹅卵青石铺地,一条斜坡进入村子,斜坡不远处就是清凉阁。如果不是老SU介绍,险些又漏看了。
  干钩鱼和忍冬在清凉阁前摆POSE拍照,跟着摇摇摆摆的进去了。我胆子太小,趁着查票的老乡被一群游客围着说事的空档,一口气翻矮墙跑进清凉阁,小心脏扑通扑通的狂跳。老SU已经神秘的在清凉里参观了。清凉阁给我的感觉就是石件的特殊榫卯构建,这些巨石,比如石梁、石柱、石板等都能勾肩搭背的利用力学接起来,勾心斗到的糅合在一起,这种力越压越牢固。整座清凉阁外观看起来很虎实。
  经过和石山的小议论,我记住了于家村是于谦的长孙于有道为立户鼻祖。
  井陉是太行八陉之一。我看过北京的军都陉,就是关沟,那里也有摩崖石刻的古迹。白狐陉的空中草原和大峡谷还没去成。都说井陉是太行腹地,但它距离石家庄才区区八十公里。我们游逛的明清古村落,只是九牛一毛,还有很多藏在深山中。比如梁家村,距离小龙窝寺七八公里。也是当年进山的徒步的干道。我们当时开车进去,赶上村里清明办事,我们被招待了一顿热乎的简单饭菜。有几盆凉菜、几道热菜、还有热西红柿鸡蛋汤,干粮是油酥、油饼。人家并非农家院,每人收了12元,近乎京城的早点钱。能吃上热乎的就成,还好我们这帮人大部分都能将就着来。
  好玩的在饭后,一位热心的女士带着我们去玩梁家村的一道奇观——掌声传燕喃。我当时走开了,后来老SU赶快让我去补课。我着急忙慌的赶到带着大喇叭的木头杆子边上,那里是全村的一个制高点,有一个小平台。站在那里可以纵览梁家村的明清老房的全貌。我忙站在那里拍巴掌,一边拍,一边侧耳细听,但始终没有听有燕子叫。边上的一位老乡是清明来梁家村串亲戚,他把胳膊探到女儿墙下面,缓慢而有力的拍巴掌,啪~啪~!
  他招呼我说:哎,你听,有了!
  我们距离不远,我过去细听。哎呦喂,在掌声末尾的声响里,裹着燕呢喃的细柔啾声。我赶快录音,心里乐开了花。以为玩好了,就往回走,结果遇到老SU,他又补充说:千年黄连树是一个宝珠。
  我又漏了一段精彩的民间传说,没的说赶快听故事。我们当时站在高坡上,能看到梁家村对面一望无际的丘陵地带,知足常乐用手比划说:你看这两道梁,就好似两条飞奔而下的龙,村口那株长在一个独立巨石的千年黄连树正好如一粒巨大的夜明珠,所以这就叫二龙戏珠。
  哇,精彩总在户外中。
  我们打听回京的路况,梁家村的老乡说:高速大堵车。老SU开网一查车况,井陉高速真的是一大段红色,他依然决定上高速,事实证明决策是正确的!计划车子开上高速的时候,肠梗阻会打通,结果依然堵车,但井陉通往石家庄方向高速一路畅通,堵车仅仅是反方向,我们那时的心情——你懂得。车一路飞奔,检阅马路隔离带对面的长龙,那大货车可真是一眼望不到头啊。
  次日地方新闻播报:石家庄高速井陉段发生惨烈车祸。
  再次真诚感谢一路辛苦的老SU领队,记得在下了高速后,他不辞劳累的查找住宿。说到这,我再说个笑话,我们的宾馆在石家庄的鹿泉区,那里有动物园。我们车等红绿灯,我说:宾馆还有200米就到了。等我们的车开过红绿灯,老SU说:指示牌明明写着ZOO(动物园)!

  (完)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4-13 23:51 2 只看该作者
唐朝国庆 发表于 2016-4-13 23:49 太行遗珠精粹——岁月包浆的井陉明清古村落

太行遗珠精粹——岁月包浆的井陉明清古村落

太行遗珠精粹——岁月包浆的井陉明清古村落

太行遗珠精粹——岁月包浆的井陉明清古村落

太行遗珠精粹——岁月包浆的井陉明清古村落

太行遗珠精粹——岁月包浆的井陉明清古村落

太行遗珠精粹——岁月包浆的井陉明清古村落

太行遗珠精粹——岁月包浆的井陉明清古村落

太行遗珠精粹——岁月包浆的井陉明清古村落


发表于 2016-4-14 23:16 3 只看该作者
拿到一枚8264币,太开心了!
发表于 2016-12-27 13:13 4 只看该作者

拿到一枚8264币,太开心了!
发表于 2016-12-30 10:18 5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支持一个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9-12-31 17:47 6 只看该作者
天美居家 发表于 2016-12-30 10:18 欣赏了,支持一个

感谢美女喜欢,祝福2020快乐安康
发表于 2020-4-14 10:36 7 只看该作者
建议大家去看看中国这些个好地方。绝对值得
发表于 2020-4-14 17:54 8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河北的风光如此棒
发表于 2020-4-16 16:39 9 只看该作者
好活动 好路线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9-6 23:19 10 只看该作者
道哥老李 发表于 2020-4-16 16:39 好活动 好路线

很久没来了,感谢朋友的支持。迟复见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