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儿山接近性之差是我们向往多年而未能成行的原因。这次下定决心毅然前往确实领教了沿路的不易。 周五忙了一上午,下午简单安排工作后开始出发,一路高速到雅安。晚上十一点晚餐和夜宵一并解决。雅安的鸭脑壳飞真好吃极了,麻辣爽口、丝丝入味。 早上八点准时向康定进发,快到天全遇到警察同志告知,早晨六点山体崩塌,五车被埋,道路无法通行,只能在大雨中绕道石棉。一来一回白白浪费两个多小时。沿途有很多傍山险路,滑坡和垮塌很平常。即便是高速路上也看到了山体的大面积垮塌。沿路的疲惫在我们看到塔公草原后荡然无存,整片整片草原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牦牛点缀着金色的草原,阳光下一片生机盎然,道路像河流一样流淌在草原上。 从塔公草原出来先遇到一辆面包车和一辆摩托车把整个路面挡住,以为是抢人的节奏,硬着头皮往前走,摩托车被慢慢地推开了,虚惊一场。接下来又遇到两辆车在一个坡道中间说话。突然前面的面包车开始快速倒车,倒了一个S型把我们车撞了,车上下来好些藏民,和不知道从哪窜出来的藏民把我们围住了,吵着让我们赔钱。我们都惊呆了,不能这么玩吧。你倒车撞到我,你全责;你越线撞到我,你全责;我已经让到路的最边上停下,你撞到我,你全责。还让我们赔钱,摸摸自己的良心,你良心上过得去吗?应该是你们赔钱给我们。藏民们一听急了,横竖耍赖起来要钱没有,车也没保险,随我们怎么办。眼看天色将尽,最后的结果只能不了了之。 前往道孚县的道路滥的一塌糊涂,爬坡上坎,到处是乱石和稀泥沟壑。轮胎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划出一道深而长的大口子。大灯的安定器也坏了,车变成了独眼龙。让人想不通的是,修路不是半幅路面修,而是全部挖滥来修。高的坎八九十公分一米。上来又下去,下去又上来的反复折腾,坑坑洼洼大石头还奇多。回来后检查出两根前轮减震都坏掉了。这样的滥路边堵边开一直到凌晨四点半的道孚县,县城如死城一般的空寂,只有昏暗的路灯,整个城镇没有任何生气,感觉不到人烟,就像美国恐怖大片中毛骨茸然的开到老街区,找到一个藏式酒店,疲惫的第二日无话睡下。 |
雀儿山登山2 仅管凌晨五点才睡,我们还是早上九点一起吃了早餐赶路。下午两点半才在甘孜赶上和队伍的午饭。下午五点半到达玉隆拉措景区开始前往雀儿山大本营。 雀儿山大本营海拔4020米。有一个漂亮的海子,站在边上看到风起云涌,海面上色彩、光线瞬息万变。每一刻的景色都不同,美轮美奂。海面时而是蓝色的,时而乌黑碧绿。时而山体森林倒映在海面上,对影有致。时而浑然一体看不到倒影,看不到水的温暖,像一个无尽的深渊。老幺建议我们骑马,因为要淌过几条冰河,河水寒冷刺骨。就这样我们几人一人一骑,儿子骑的是匹白马。海子边上的山路崎岖陡峭,人马难行。山路走完,马开始在湖边的水中前行,这样的感觉我们都是第一次。比较惊险刺激的是马儿淌过三条冰河。河水很急,感觉如果是人淌水过河肯定会被冲走,因为马下到河中都被冲的歪歪斜斜的,必须要人控制好方向的缰绳。我们都为儿子捏了一把汗,儿子的勇敢、独立、寻求他人帮助的能力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成长,让我们感觉到他比我们想象的强大。 接近八点钟我们才到达大本营(BC营地),和先到的队友汇合。来不及彼此寒暄报以微笑,因为鞋和袜子都湿了,冰川的河水绝对让人保持冰冷和清醒。整个登山队十五人,除了我老婆和儿子在大本营附近徒步,其他登山队员有十三人,六名缅甸人把登山队的规格提升到国际级。其他的队员来自祖国的天南海北,年龄、地域跨度都很大。晚餐过后两个小时开始召开登山会议,每个人介绍自己的情况和状态,包括老婆、儿子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发言,言语间充满了对雀儿山的期待和兴奋,在这份期待和兴奋中迎来崭新的一天。 |
雀儿山登山3
开始登山的第一天上午是适应性徒步,计划用时三到四小时。从BC营地向C1营地中段徒步往返适应。今天我的状态特别好,乱石中基本能够跑跳,回程后段更是小跑回去,领先所有人半小时返回BC营地。下午的技术训练主要讲技术装备的使用、冰川行走、如何通过冰裂缝、打保护、做绳结、上升、下降、结组、过节点、过保护站等等技术细节。因为有四年的攀冰基础,我基本比较熟练。所有的技术细节也很快复习好了。晚上的例会开完,收拾好装备好好地睡一觉。 登山第二日,目标C1营地,海拔4800米。常规用时六小时。 原计划早上八点半出发,由于一直下大雨,推迟到九点半。尽管雨一直下,大家还是一起集中在玛尼堆旁合影、鼓劲、互赠美好祝愿。儿子也跑出来祝我们登顶成功、安全归来。一路上都是中雨,造成行进难度加大。特别是攀爬一些大石壁时脚底非常滑,幸好有保护绳。感觉这帮人都很牛,通常需要六小时的路程,多数人在四小时到四个半小时之间完成。我用时四小时十五分钟,在里面完全没有优势,才发现自己是老了。到C1营地时,我全身已经湿透,包也湿得底朝天。还好天公作美,下午大太阳。所有的人都把衣服、裤子、袜子、背包、睡袋……翻出来晒,这可是真正的晒装备。下午晚些时候气温骤降,大家都穿上厚羽绒服吃饭、开例会。晚饭时才发现没有任何人带了筷子或者勺。大家只能到处找一些小木棍、小树枝之类的当筷子,吃了一顿难忘的晚餐。 登山第三日,目标C2营地,海拔5400米。常规用时五到六小时。 昨晚又下了一夜的雨,凌晨五六点才停。估计有些高反,我有些头疼睡不好,口干舌燥,半夜起来喝了好几次水。清晨的天气一直很阴郁,让人有些压抑。吃了两碗稀饭后九点准时出发,穿好高山靴、安全带、冰爪直接上冰川。大约走了一个小时,天空中下起了小雨,天气倒不算冷。但一边是沟壑纵横的冰川,一边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让人很难受。 起初的冰川是明确的,冰裂缝、溪流是非常清晰地,一眼就能看到。大约又走了两个小时,冰川的坡度开始增大,危险性变得极高,所有人开始结组行进。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运动改变了我们的登山路线,有一段去年的路线已经不复存在。老幺不得不开辟新的路段,而这一段冰川错综复杂,冰裂缝极多,深不见底,危险性极大。我在后面做保护,所幸一切安全。新的路段有四五米高的一个冰壁,有攀冰基础相对很容易上去。通过这一段路程,接下来是暗冰区,雪很深,完全没过膝盖。浮雪下的冰裂缝不容易发现,完全要靠探路行进,所以速度也比较慢。有些路段还要求爬行通过冰裂缝区。 下午五点半我们到达高C2营地,用时八个半小时。此时居然下起很大的雨夹雪,在等待进帐篷的半小时中,善良的缅甸兄弟递伞给我,我接过来的第一感觉是这是铁伞吗,重得差点接不住。我和两个缅甸兄弟住一个帐篷,在我最后进帐篷时有点吃惊,他们是穿着高山靴进帐篷的,把鞋脱了放一边,就把袜子脱掉直接把水扭在帐篷里。然后铺开防潮垫、打开睡袋就钻进去。今天真是透心凉的一天,帐篷、鞋袜、裤子、衣服、背包、手套、睡袋都是湿的。还好有装在塑料袋里的厚羽绒服可以穿。一夜的雨雪、一夜的头疼、一夜的辗转反侧、到后来干脆起来写日记,坐到天明。 |
雀儿山登山4
登山第四日,目标雀儿山顶峰,海拔6168米。常规用时六小时。 原计划凌晨一点到两点开始冲顶,但天气实在太坏,雨夹雪下个不停。大雪像房上的瓦片压在帐篷上,用手使劲顶大块大块的掉下去。另外大多数人的衣服鞋子都湿透了,加之外面的能见度实在太低,不得已冲顶时间改在早上八点。在迷雾中大家陆续穿好高山靴、安全带和冰爪。感觉士气并不高昂,昨夜咳嗽的人不少,而且到早晨衣物都还是湿的。同帐篷里一个缅甸兄弟放弃冲顶了,搞得我都想放弃了,好在在半脊峰有过同样的经历,登山不就是这样吗?管他的先到顶峰再说。 今年冲顶的难度很大,主要是一、雪太深,直接到大腿,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对体力的消耗极大。排在队伍中第七个的我占了很多便宜,可以踩着前行着的脚印前进,省了很多体力。二、能见度不高,增加了行进的困难。三、由于没有建C3营地,行进路程比较长,对体力是一个挑战和考验。四、路程中有两段八十度左右的冰壁,分别有一百米和一百五十米左右。有攀冰经验的我在冰壁上比大多数人的体力消耗小很多,从而让我能够第五个登顶。五、顶峰最后有一个横切,比较窄,两边都是悬崖,横切上都是很深的浮雪,感觉上比较滑,必须小心慢行。有一些考验心理承受力。六、还是冰裂缝,不过比起来已经不算什么了。克服了这些困难,终于在2016年7月14日下午五点零八分,我们五人(两名缅甸弟弟妹妹)成为2016年先期首登邛崃山脉雀儿山主峰海拔6168米顶峰的队伍。前面几只队伍都失败了,其中有个队员还掉进二十多米的冰裂缝中,经过一个多小时才救出。相比来说我们很幸运,也很强大!由于是单绳保护,不得已我们必须在顶峰等待其他队友登顶才能下撤。等待的过程中大风慢慢的吹开了迷雾和云朵,阳光直射在顶峰,极致的风景映衬着激动的我们,那一刻我们都融入了日照金山。忘记了寒冷的喜悦摆拍、激动的拥抱、真情的流露、美好的感动都在那一刻。 |
雀儿山登山5
最早我的计划是从C2登顶后直接下撤到BC营地再出山。到现在才觉得这根本不可能做到。从C2营地登顶花了八小时零八分,从顶峰下撤回C2营地用时四小时十五分钟。天气虽冷,夜也黑尽,朦胧中但有星月。只是大家累得无暇欣赏。下撤的途中我惊奇的发现我们踩出的雪窝中竟然有鼠兔,惊叹于自然之中生命的顽强,搞不懂的是不知道它靠什么生存下去,在这茫茫的深雪之中。这样的夜,这样的体力消耗,基本安全考虑,注定不可能再往下撤。可能是看到昨天晚上我的表情反应,两个缅甸兄弟今天都把高山靴放在帐篷外面了。真是好兄弟啊,尽管头疼、咳嗽、高反把我们折腾得无精打采,我们还是一起愉快的交流,把我的英文水平提升回了初中水平。一直无法忘记他们喊我大哥的情景。C2营地的夜虽然很累,但还是无法很好的休息。上山容易下山难,第二天的下撤在结组中有惊无险。四个小时二十分钟后的一点二十我才回到C1营地,足足比大多数队友晚半小时。巴望着C1营地有好吃的,结果还是一碗稀饭。几天来我都快不行了,基本靠能量胶支撑,饿得都前胸贴后背了,感觉胃都萎缩了。不得已继续往BC营地下撤,想着老婆儿子,想着C1营地的西瓜和好吃的。又经过四小时我终于回来了,看到了老婆儿子在冰川融化的溪流对面等我,儿子给我带来了果珍,老婆接过我的背包背上,我们一家人拥抱在一起,感谢王果记录了这一刻。在大本营我们吃着好吃的,不时忙着感动的合影,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相约未来,相约不相忘于江湖。 还是来时的一人一骑,还是骑马过冰河,还是骑马行走于陡峭坎坷的山间,还是那座雀儿山,回首已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回首已是别离。不融洽的是这里的藏民,我拿出相机想留下傍晚的新路海,他却说我照相要给他钱,照到他也要给他钱,我给我老婆照相,我老婆也要给他钱。让我怒不可歇,基于他们一贯的恶行,队友们都希望我在文字中曝光他们,并且严重不推荐玉隆拉措这个景区。晚上八点半才摆脱他们的纠缠,十点半安全回到甘孜,开始照顾我受伤的胃和被严重灼伤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