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2186

主题

『玄奘之路』敦煌戈壁徒步熙华行修之旅

[复制链接] 查看:470 | 回复:0
发表于 2016-8-5 14:4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p=24, null, left]第一天:嘉峪关


2015年7月15日,我做为熙华国学堂的工作人员需要随行参加此次“【玄奘之路】敦煌戈壁徒步行修之旅”活动。早上十二点多从上海虹桥机场出发,到达西安咸阳机场都已接近下午三点,更没想到的是西安到嘉峪关的飞机晚点,要到下午六点四十才能起飞。于是乎,带着期待而又稍许焦急的心情默默地等待着。

等待的几个小时里,从北京出发的两组家庭已准时到达预定的嘉峪关宾馆,而我们也陆续见到了在西安中转去嘉峪关的几组家庭成员。


终于,几个小时后,我们剩余的一行人到达嘉峪关机场。时间已经接近晚上九点半,但是西北的天空还未完全入夜,一阵风呼啸而过,夹杂着沙粒和雨滴打在脸上,让人对这个“欢迎仪式”有点意外。更意外的是由于我们航班的时间晚点太多,以至于嘉峪关机场的出租车都没有了。


最后只能决定等一位出租车师傅先返回市区,再开了一辆大车来接我们。在等这位师傅回来的过程中,有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惊讶的情况。时间还未到晚上十点,嘉峪关机场居然关灯清场了,望着突然暗下来的四周,大家的心情都稍显有些不适,我只得给这位司机电话询问过来的时间。这位司机的幽默也让大家放松了许多,最后这位司机出现时,给了大家一个大大的惊喜,也让大家激动了起来,因为他开来的是一辆加长林肯车。

一路上大家似乎忘记了飞机误点、机场关闭等插曲带来的坏心情,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到达了酒店。晚上入住后,我给大家分发了此次行程的物资,大家便各自回房间休息了,充足电,等待明天行程的到来。


第二天:嘉峪关、莫高窟

2015年7月16日 天气晴朗


我们此次行程的第一站便是拥有“天下第一雄关”美誉的嘉峪关,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偏西的位置,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壕、烽燧等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城中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关帝庙、戏台、文昌阁等建筑。高大、敦厚的城墙纵横交错,形成了大片建筑结构,既体现了关城的防御能力,又能看出古人曾经生活的场景。这一切无不昭示着这里过去一定是无比辉煌。

从嘉峪关的主城正门口出去,可以清晰的看见对面连绵起伏的群山,山顶处还被依稀可见的冰雪覆盖着,显得静谧而巍峨。嘉峪关的美景还未仔细体味,但由于下午预约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三点半最后一场的参观。而嘉峪关距离敦煌莫高窟大概需要接近5个小时的车程。所以,我们一行人不得不坐上大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座宏伟的关城。

在去往敦煌莫高窟的途中,我们专业、尽职的导游小姐给大家详细讲解了嘉峪关、河西走廊、飞天故乡、白戈壁、黑戈壁、红戈壁、骆驼以及敦煌有关的很多知识。有两个小孩全程精力充沛,充满好奇地不断提问,小孩的天真与导游小姐的博学,也给大家在这漫长而枯燥的几个小时里,平添了许多乐趣。一路马不停蹄,终于在下午两点多赶到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游客接待处,大家在用完简餐,并稍作休息后,就开始排队安检,进入到展厅门口候场。


我们观看到的第一部主题影片名为《千年莫高》,巨制的幕布让人有片刻的眩晕,仿佛置身于真实场景中。影片讲诉了从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开始,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有着无比特殊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敦煌成为了各民族成员和文化的聚集地。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乐尊”的僧人来到敦煌三危山,看见河岸边的山崖上的金光,觉得是佛祖给他的启示,便在这里的崖壁上开凿了一个佛窟,以作修行之用。再后来佛教在此地兴盛,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百姓纷纷出钱、出力,在这片崖壁上开凿洞窟,绘制壁画,塑造佛像,以示虔诚。最后,便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莫高窟石窟群,直至丝绸之路的衰落才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即便如此,莫高窟里的精美壁画和佛像,依然成为后世无比珍贵的文化瑰宝。

第二部数字影片名为《梦幻敦煌》,大型的球型幕布真实还原了莫高窟洞窟里的景象,洞顶和墙面四周的壁画和佛像清晰的在眼前呈现,再配上深沉的解说声音,就如同置身于真实的洞窟里一般。

电影结束之后,我们要坐景区的摆渡车去到莫高窟真实的洞窟参观。下车后穿过一座桥,桥下是已经干涸的宕泉河,想象着千百年前,这里依山傍水,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先后参观了几个小型洞窟,然后来到了举世闻名的“藏经洞”,据说那里是当年王圆箓道士发现经书的地方,墙面壁画的树上还挂着一个款式时尚的背包,这当然不是后人加上去的,而是壁画原本的内容,不得不说,时尚的根源来自文化。


往后,有一个比较大型的佛堂,据说是以前祭祀专用的,四周的墙壁上整整齐齐地绘满了打坐的佛像,约莫着有上千个,有些还描了金边,这也是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的原因吧。(当然,“千”也是泛指,并非实际数量。)后续我们又参观了莫高窟最显眼的九层楼,里面的那尊大佛,据说是莫高窟唯一一个唐朝年间官方下令修建的佛像,抬头仰望佛像,着实被他的雄伟壮观震撼到了。最后参观的是一尊“卧佛”,佛像右手枕着头部,左手过及膝盖,神态安详,佛像身后是72个小佛像,据说是后来道士王圆箓为卧像增加的。在讲解员的解说中,大家了解了很多壁画的历史背景,以及每个朝代佛像和壁画从颜色、材质上的区别。

(未完待续)

转载自熙华行修特旅微信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