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15

主题

保定

紫荆关长城: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

[复制链接] 查看:2724 | 回复:34
发表于 2016-8-12 06:0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紫荆关长城: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

    紫荆关位于易县城西40公里的紫荆岭上,海拔1,080米,东连云蒙山,北傍拒马河,南临安格庄水库。东汉时称五阮关,宋时称金陂关,后因山上多紫荆树而更名紫荆关。紫荆关一向被称为“畿南第一雄关”,它南面以十八盘道为险阻,北面近以浮图隘口为门户,远以宣化、大同为藩篱,一关雄踞中间,群险翼庇于外,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明进士尹耕《紫荆关》诗云:“汉家锁钥唯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斥堠直通沙碛外,戍楼高并朔云平……”东汉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八月,乌桓与匈奴、鲜卑联兵进行骚扰,东汉大将马援自请出击,率3,000骑兵出关袭击乌桓,斩杀百余人收兵南归,为后人所称道。历史上还有许多有名的战争也是在紫荆关进行的。元太祖挥师紫荆关,于县南60公里的五回岭大败金兵。
    紫荆关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曾经历大小战争130多次。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居庸关作为北京的北大门,是抵御来自北方异族入侵的重要屏障。但历史证明,紫荆关在捍卫京城上处于居庸关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明将于谦曾说:“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亭林先生)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得更明白:“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历史上的许多战例,说明这个论断是正确的。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攻打居庸关,因金兵凭险据守,久攻不下,它抽出兵力南下,一举攻下紫荆关,在易县境内的五回岭大败金兵,然后攻取涿、易二州,又由长城内侧向外反攻居庸关,内外夹击,居庸关被攻破。紫荆关在捍卫京城上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这样的战略还可举出若干。清康熙皇帝两次驻跸紫荆关,题有“天子阅武”石碑。现在“河山带砺”和“紫塞金城”两座城门及大部分城墙保存较好。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8-12 06:00 2 只看该作者
紫荆关长城: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

发表于 2016-8-12 06:00 3 只看该作者
紫荆关长城: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

发表于 2016-8-12 06:00 4 只看该作者
紫荆关长城: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

发表于 2016-8-12 06:00 5 只看该作者
紫荆关长城: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

发表于 2016-8-12 06:00 6 只看该作者
紫荆关长城: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

发表于 2016-8-12 06:00 7 只看该作者
紫荆关长城: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

发表于 2016-8-12 06:00 8 只看该作者
紫荆关长城: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

发表于 2016-8-12 06:00 9 只看该作者
紫荆关长城: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

发表于 2016-8-12 06:00 10 只看该作者
紫荆关长城: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