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真山,原名五藏山,相传有九位仙女在此结庐炼丹。公元867年,五藏山改名为仙潜山。后来,因为九峰相向,又改名为九真山。到了宋代,在山顶上建了庙,称为“九真观”(又称为“九真山庙”)。传说这里为大王菩萨所驻之地,历史上成为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的道教胜地,古时香火十分旺盛。九真多名胜,素有“蓬壶仙境”之谓。原山上有大王庙、双龙泉、菖蒲洞、云台、炼丹池,飞升石等,山下有寺庙、庵堂宗祠20余座,九真山产“一寸九节菖莆”,最值得一谈的是它特有的山茶(清香滑热、润骨芳津)、山枣(皮簿肉嫩、清甜可口)、威灵仙(世界著名中药,见《本草纲目》载)。岁岁招香客于百里之外,据说从南朝开始,一直到民国晚期,每年阴历正月初九和八月中秋之后,汉川、沔阳、天门、潜江、监利等县善男信女,成千上万,斋戒沐浴,焚香顶礼,长途跋涉来九真山下,三步一跑,九步一叩,登上顶峰口,朝山敬香,向大王菩萨祈祷,或求免灾、祛病,或祈年丰、生子,昧心求神,历近千年,其香火极盛一时。至今,这些景点,绝大部分朽废,现仅存炼丹池和碑记,其池水清澈见底,冬暖夏凉,行人至此,总要掬水而饮,能清心解渴,消暑怡神,无不称快。历代著名登山者,留有脍炙人口的诗句与楹联。诗曰:“十年不到九真峰,昨夜梦游第几重。山下人家山上寺,一声樵斧一声钟。”大王庙楹联:“气壮山河四面九峰插天起;化行汉沔五伦八德挽潮流”。这都说明了九真山有极好的风光和景色。 |
我国著名的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政委、在苏联参与了《俄华辞典》编写工作的陈昌浩同志,就出生于九真山东麓的代家庄屋。 陈昌浩(1906.9.18-1967.7.30),又名陈海泉,曾用名苍木。出生于武汉市汉阳县永安堡戴家庄(今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中国**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1926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11月回国后,加入中国**。1934年1月增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他是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党政军“三驾马车”(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之一;曾任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参加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获“卫国战争奖章”;1951年回国,担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等职务;1967年含冤辞世,1980年恢复名誉。 |
拉练是部队的一项训练内容,在野战部队很普遍,就是与紧急集合相结合,把部队全员单兵装备,拉到野外进行机动训练的一种方式,有时候还会在拉练过程中结合多项多内容多科目的训练,拉练与拉动不同。常见有军事拉练、野外拉练、大学生军训拉练等。 “拉练”是军队里一个很重要的训练节目,这是为了增强下级军官和士兵的体质及加强战斗力的一种训练。在拉练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在一种纪律严明的压力下磨励自己,使这支队伍变得更加团结和更具有凝聚力。倘若这支原本只有七分战斗力的队伍,在拉练的锻炼中会变成一支顽强的有十分战斗的队伍。这便是军队里经常拉练的目的。 简单的来说,拉练就是负重走几十公里路!有时还在外面住!!翻山越岭,比较严厉的一种磨练; 现在在很多地方泛指训练和远足,或者是球队到国外打比赛热身,加强训练,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的加强自身能力。 |
10.29星期六,九真山延伸线12公里全程穿越,桃源洞下,不进防空洞。永安涵洞8:30集合,【雨后草木都是湿的,带备用裤子一条,备用任意鞋子一双。】可带热饮用水适量,自带路餐,也可下山自理,不拼餐。本次穿越预计12:00点前结束,如自驾车辆够用,再到沉湖国际湿地公园看芦苇。【请注意带防风衣服】只看芦苇的可以12:30在永安街会合,有兴趣的跟帖,未跟帖者谢绝同行。 当我群内发帖,各种声音都有,有说拖泥带水把人搞病了划不来,有说户外安全第一,也有支持,也有跟帖或小窗报名的十余人,九真山各种爬,晨爬,夜爬,雨爬,雪爬,雪夜防空洞过夜,一个人爬,带几人数十人爬都有过。只要有过户外经历,九真山野线无难度强度等方面顾虑,除了防雷电和湿滑,克服想象的艰苦,完全可以尝试,当即群里告诉大家,九真山拉练已经是一种享受型户外拉练,假设我们户外活动中突遇恶劣天气会更艰苦,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拉练锻炼中适应和摸索应对措施,增强体能和提高户外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感受不同的户外和欣赏不同的美景。事实上天气预报和这个季节遇到雷电可能不大重要的是防滑。 写游记,想着拉练会遇到一些怎样的问题,是否按照帖子行程拉练,不知不觉已天亮,窗外雨一直没有停,随即告诉大家,一夜风雨,九真山野线可能有人会身体受不了,不来的也没关系 ,当然,你们来与不来,我都会在九真山。 |
本帖最后由 一念不生 于 2017-1-6 09:48 编辑 早上七点四十,我发信息告诉大家,我已出发,报名的群友也出发,除掉退出的,算上我本人,一共六人准时到达集合点,穿戴完雨具出发,还是由陈昌浩烈士陵园开始。因为一直下雨,多少有点担心,在陈昌浩陵园再次磕了三个头,祈祷烈士保佑今天拉练平安顺利。上到山顶,裤子已经湿了,其实整个行程也就起点小路两侧草深,到了山顶非常好走,小路旁也没有草可以打湿衣服,一上山顶,大家都高呼起来,整个九真山四周的山峰都在云烟雾饶中,这样的风景,在我数十次九真山穿越中也是第一次遇到。还是那句话,美景留心中,因为文化水平,不会用太多赞美的词语。下第二个山头到水泥路,我要大家拉绳子下,其实真的没必要,但是为了安全,都很乐意的拉了绳子,第三个山头刚开始,有大概一二十米长一米左右宽的地方,这是以前采矿,只剩下山的一侧,防止雨后可能坍塌,选择了绕道,事实上,整个拉练,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冷,那么滑,因为人少,尽管下雨,很快一口气到了电视塔,在防空洞口的天然观景台,秀了照片,拍下云雾下的九真山延伸线,大家商量,今天风景看了,也体验了,就直接电视塔下山,不走前面延伸线的七公里了,确实,体验了就够了,上山前到现在,一直小雨,鞋子裤子都打湿了,明天还有两个要参加后官湖的马拉松比赛。直接下山坐中巴到起点取车,停车的地方就在代家书屋后面几十米的停车场,一起再次参观了烈士旧居,大家各自返程。 这次拉练给我感触很深,执着不盲目,在下撤点好多的九真山拉练,真的不需要克服或顾虑,有不畏艰苦的决心就可以了,在这特殊的环境下,我们欣赏到了九真山野线真正的美,一直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世人笑我太痴狂,我愿独醉此山中。一首打油诗后开始传图。当然,因为天气不好,手机不方便也拍不出什么效果,照片不多,多是群友兰姐拍的。 一夜风雨,深感秋去冬来雪将至, 五藏仙山,只见云烟雾绕蓬莱镜。 代家书屋,传承陈公苍木长征魂, 户外拉练,高扬大好河山户外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