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08

主题

安庆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地方文史资料——卒子游记

[复制链接] 查看:348352 | 回复:1156
发表于 2019-8-9 12:40 611 只看该作者

海会一级古树罗汉松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84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部分,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海会一级古树罗汉松。

    海会一级古树罗汉松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小池镇海会村,位于太湖县东北十二里的白云山南麓。

    进入海会村,两边有起伏相连的小山夹着一个狭长的田畈,恰如二龙戏月,这田畈就叫月龙畈。此处小山从原人口处一直向上数有十八座,据说那是十八罗汉在打坐。进入山里,四山夹路,两两对峙,人称双狮双象把口。

  海会寺背依白云山。山上松柏森森,阴翳蔽日;山下凉风习习,云缠雾绕。右边的响水崖瀑布如白练悬空,对面的玉带河流水若明珠泻地。

  海会寺内有一株千年罗汉松。树干有三人合抱之围,虽历经千年风雨,仍枝繁叶茂。枝作龙势,叶呈剑状,黑青色,是一幅活的“铁画”。

  据《舆地纪胜》卷四载:“白云山在太湖县东三十里,有海会寺,其寺至今存焉。”宋朝诗人王之道(宜和六年进士,有《相山集》传世)有《游白云山诲会寺》纪胜:龙舒富山水,白云又其角。七峰互回环,仰见天一握。古木森建幢,苍藤大张幄。初疑翠黛扫,颇类清玉琢。飞泉何处来?其势白天落。舂撞吼雷霆,激射纷雪雹。田家承下流,伐石竞耕凿。摇风麦初齐,泛水秋尚弱。恍若桃花源,误入不容却。况有古道场,碧瓦红丹扩。楼台锁烟霞,松杉聚猿鹤。我柬孟夏初,征衫汗如灌。消除爱欲恼,澡洗尘土浊。山神似相留,入夜雨还作。明朝出山去,欲去更盘薄。何当赋归来,寄傲酬素约。

    据寺内《永明灯碑》记载:“自唐宋以后灯传不绝,昔日殿角轩昂,神灵赫濯。”海会寺面临玉带河,背靠凤凰峰,右有响水崖,清泉飞瀑,盘旋湍急,喷珠溅玉。其他境幽景奇,自古有狮象交吻、东山古境、西日晚霞、石狮啸吼、孤塔云霄、仙泉飞练、赂岩瀑布、仙人捧杯、玉带拱桥、仙人打坐等十景。佛殿周围峰崎径曲,云绕溪环,百妍干态,真乃灵秀一在成,堪称佛家胜地。清朝慈禧太后赠额“真如自在”。

    传说建寺之初,曾有四位祖师先后驾至,白云守端祖师来时,一朵白云飘然而至;梅仙祖师临时花开洒落,五彩缤纷;灵济祖师来时有青鸟盘旋;杨公祖师拜灵济为师而后成半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寺内最盛期有和尚三千,道士八百。最早时山门是距佛殿五里之遥的太子山,僧人每晚关山门时不得不骑马来往,因而又有“骑马关山门”之说。历代以来,或由官府,或由名士,捐款修建,增殿设廊。

    海会寺千年古罗汉松是太湖县珍贵的古树资源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海会寺佛教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当时的白云山海会寺是古树苍藤,遮天蔽日,飞泉瀑布,似雪雹纷飞,狮吼雷鸣。碧瓦红墙被烟霞萦绕,松杉丛中猿鹤相亲,百鸟和鸣,诗人恍如置身桃源胜境,身心为之净化舒畅。这就是宋代白云山海会寺的画卷,宋人尚称之为古寺,那也就是唐代海会寺的旧观了。

  

    海会寺院内有一株生长了一千多年的罗汉松,高约十米,粗约四米,冠幅约一百五十平方米,枝叶繁茂,游者观,无不惊奇。

    此树据传是苻坚请印度佛图澄法师来中国传戒弘法,佛图澄从印度带来树苗,亲手栽于海会寺内。千百年以来,人世间遭多少兵戈战祸,大自然遣多少雷劈电击,然而此树却历尽千年艰险而枝青叶茂,实在令人感叹不已。寺院后有一眼清泉,终年汨汨涌流,甘醇清冽,滋润着古松。

    传说钦此泉水能使人聪明敏捷,故曰“聪明泉”,游人到此都要去钦。海会寺西山下有一池塘,乃唐宋时期众僧的放生池,池中遍植莲藕,随风起舞,婀娜多姿。

(本篇完)


发表于 2019-8-10 22:41 612 只看该作者

安凤皖桐野庙王氏一世祖墓

——安庆古墓系列

第184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部分,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原安庆市安凤皖桐野庙王氏一世祖墓,因枞阳划入铜陵之后,连祖上的迁入地也改成皖枞野庙了。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县(解放前包括现枞阳县,解放后分设为桐、枞两县)一带,流传着“九里十三王”之说。今天卒子介绍的皖枞野庙王氏一世祖位于枞阳县会宫镇安凤村路边的房屋中间一片土坡上。

  王氏在安庆地区有很多其中有太原王氏,这支王氏是由周灵王太子晋公之后裔,是为太原王氏。自黄帝至太子晋共四十二世,据民国二十六年王嗣槐堂刻本《余姚上塘王氏宗谱》载:“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晋,乃周灵王太子,名晋,字子乔,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五百四十九年,本姓姬。”

  

  王氏另一支是琅邪王氏,这支王氏是由王元为避乱,迁居琅邪皋虞城(今山东即墨),为琅邪王氏祖。王元四世孙王吉,为东汉时谏议大夫,开创了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东晋建立后,王览的孙子王导、王敦因协助司马睿建国有功而被委以要职 ,分掌军政大权,形成了与司马氏共天下的局面。琅琊王氏传至王导,举族南渡,相东晋元帝于金陵,是为“王氏金陵祖”。

  王氏还有一支是三槐王氏,也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是王姓太子晋系一分支,属太原王氏的分支。三槐王氏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四成左右。

  枞阳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隶属桐城,桐城王氏主要有以下几支:

  桐城王氏、桐城东楼王氏、桐城桐川王氏、桐城皖桐王氏。

  《皖桐太原王氏谱》:元末避乱南迁安徽婺源,后移桐城,称桐城王氏、古塘王氏。

  另有鄱阳迁来的东楼王氏、龙眠王氏,同属太原王氏支派;

  这支王氏源于姬姓,其始祖为周灵王太子晋,传十八世至元公,因避秦乱迁居琅琊,后称琅琊王氏。

  这支王氏传到第四十八世至唐朝璧公,定居祁门称祁门王氏。

  自璧公次子思联公始,再传十二世至明二公,

  于元朝至元年间迁居桐东野庙嘴(现为枞阳县会宫镇安凤村),世称野庙王氏,明二公为野庙王一世,

  卒后葬于会宫拔茅山东南泥头山下。以上代世传承,脉络分明,有史书、宗谱可考。

  皖桐野庙王氏自一世明二公始,人丁渐兴,迁居各地,遂分为东南西北四股,东股又分为五房,西股分为四房,南股分为三房,北股未分。

  野庙王氏自十三世起立有字辈,其辈序为“廷、选、崇、忠、直,龙、光、庆、盛、时,诗、书、延、世、泽,德、业、裕、鸿、禧”。

  野庙王氏在历史上曾于清朝顺治已亥年(1660年)、乾隆丙子年(1756年)、嘉庆戊寅年(1800年)、同治丁卯年(1867年)、民国14年(1925年)五次修纂宗谱,当时名人贤士何如宠、张廷玉、吴汝纶等曾为谱谍作序,盛赞野庙王氏诗书传家,贤才辈出。


  皖桐野庙王氏涌现出很多佼佼者,人口繁茂。

(本篇完)


发表于 2019-8-11 17:23 613 只看该作者

罗铺二级枫香古树与胡氏老屋

——安庆古树名木与古宅系列

第184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部分,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罗铺二级枫香古树与罗铺胡氏老屋。

  罗铺二级枫香古树与罗铺胡氏老屋位于安庆市岳西县冶溪镇西南面罗铺村,这里古时属于两省三县结合部,距冶溪镇十华里,距太湖县城约一百八十多华里。

  岳西县地域明清时期属于潜山县、太湖县、霍山县、舒城县。绝大部分属潜山、太湖两县。

  据《皖志综述·岳西县》中这样记载:“岳西城关天堂镇,在天堂山间,原属潜山县”。据清朝康熙《安庆府志》:“天堂山在潜山城北一百四十里。四壁高峻,中敞如堂,其平可数万步,昔周枢密屯兵于此。”。《安庆府志》载:“太湖县,县治北百里有司空山,唐诗人李白曾避处于此,写有《避地司空山言怀》、《司空山瀑布》等。”

  罗铺村原属后北乡,这一带地域广大,四面高山,人口众多。据《太湖县志》载:“太湖县属安庆府。是大别山纵深处之县邑。白沙巡检司位于司空山与横河峙之间。地名源于白沙河,行政中心在赵家铺岭”,即今天卒子介绍的岳西县冶溪镇罗铺村。

  罗铺村因历史文献详细的记载,明清时期朝廷为了对地处偏远的司空山地区的统治,是依靠“巡检司”来实施的。

关于巡检司的职能,有资料解释:“巡检:朝廷在各州、县的关隘、渡口等要冲之地设巡检司,掌缉捕盗贼、盘诘奸伪之事。”

  卒子理解为巡检司相当于现在的公安派出所。朝廷难以控制的地方,特设巡检司加强管理。巡检司是一种政府派出机构,有巡检一名,胥吏若干名。巡检是县令的属官,为从九品官;巡检的年薪为三十一两五钱, 养廉银六十两五钱。巡检司在基层社会控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到了清朝晚期,巡检司的职能有所扩大,承担了对基层社会实行乡、里、甲控制和地方防卫的任务;并履行其它社会职能,诸如经理社仓、义仓,兴立乡校、义学等事务。甚至包括“抚恤难民,催收兵谷,收瘗暴骸,清查掳掠,弥补公项,布置边防”等事项。晚清的巡检司相当于基层的乡政府。

  太湖县白沙巡检司公署在白沙河畔的赵家铺街。昔年赵家铺街起自老虎石,下至黄家咀,长约四华里,店铺林立。今天卒子介绍的罗铺胡氏老屋就在这条长长的铺街上。

  罗铺胡氏老屋为清朝时期建筑,建筑面积约为三百平方米左右。为青砖小瓦马头墙建筑,门楼外八字开,其主体建筑均为黄土砖建筑而成,仅外墙和后墙为青砖。

  罗铺胡氏老屋门楼内为主体建筑,石门框上雕刻有三花,高高挑起的马头墙,屋檐下有一排砖雕。

  晚清咸丰时期,太平军入境,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民变四起,大别山区山寨众多,这些山寨成了地方团练与太平军争夺的阵地,因此岳西地区战争频仍。此时白沙巡检司则完全撤除,其职能由司空山团练所取代。

  冶溪镇地处皖鄂交界,背靠“中华禅宗第一山”司空山,被称为“小江南”。在罗铺胡氏老屋边有一棵百年以上古树,这棵古树参天、乡音乡土浓郁。远望司空名山,近看百年古树,走一走秀美乡村,感受一下田园风光,如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

  罗铺胡氏老屋边的古树为近四百年的古枫树。百年古树背后,有一个个动人的传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兴起,罗铺胡氏老屋边的古枫树,是当初胡家老屋建造时种植下来的,如今要几个人才能合围,差点就要被砍掉。后来是因为胡家老屋的屋主人极力反对才免于砍伐,一棵棵百年古树,是一个家族的回忆。

  这棵树树龄均在三百九十年左右的古枫树,树干粗约四米,树高十多米,冠幅二十平方米左右,需几个人才能合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树成荫的冶溪,罗铺胡氏老屋与屋边的古枫树成为这一带百姓夏季乘凉的天堂。


(本篇完)



发表于 2019-8-12 12:26 614 只看该作者

花山纱帽石

——安庆风景系列

第184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部分,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花山纱帽石。

    花山纱帽石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飞鹅头。目前是安庆市区与铜陵市枞阳县交界地。


    花山纱帽石是目前《卒子走遍安庆》发现的全安庆地区四处以纱帽为想像的石头群。安庆市区花山纱帽石为宋朝乌纱帽的侧面,惟妙惟肖有几份神似。

    据《怀宁县志》记载,“枞阳界有似乌纱帽石,立于顶。”当地老百姓俗呼纱帽石。数年前,卒子曾到访此处,此处山体并不高,高程我为一百余米,但杂草丛生、不易攀登。其主体巨石高约七十至八十米,为安庆市区单体最大的巨石之一。

    据了解,此地原属桐城邑,此巨石自明朝时期就有桐城人看似神态,取名纱帽石,它面河而立,沧桑神秘。

    从枞阳县至安庆时,很多人从这里经过,远远看到山腰间这块巨石,却不知道这块石头叫纱帽石,这块石头曾见证了多少故事。     

    花山纱帽石高约七十米至八十米,宽约二十至三十余米,因外观酷似中国宋朝乌纱帽而得名。

    安庆风景区很多,花山纱帽石为代表的石头群,风景极美。

    在安庆大龙山、小龙山上,有无数巨大的石头,飞鹅头这处纱帽石兀突耸立在长河边上。这么巨大的石头是怎么立在此处呢?

    小龙山屹立于安庆城北,离市区约二十余华里,为城廓之天然画屏。横跨市区和怀宁、桐城二县。龙山四面环水,东依石塘湖,南临长江,西饮石门湖,北靠菜子湖。

    纱帽石地处菜子湖边,菜子湖一条长长的长河流入长江。纱帽石为大龙山、小龙山奇石之一,与猴子石、蓬莱三仙石等并称为大龙山、小龙山奇石之一。

    当地百姓一直口口相传的,称之为“纱帽石”,这块巨石立在花山山边的半山腰间,全身露出,站立在长河边,远远望去如巨大的旧时官员戴的乌纱帽、官帽。所以叫纱帽石。

    纱帽石,其实就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道风景。纱帽石以洞景、石景为主要特色。

    纱帽石下有很多石洞,景起于纱帽石底部。山脚有数个石洞。进入此洞,宽敞明亮,山外石塘湖与菜子湖忽隐忽现,常年不涸。

    沿洞深入,洞内错落曲折,或豁然开朗,或狭窄低矮。洞中有洞,洞洞相连,近几十个洞室或高或低,忽明忽暗,小者仅容一人,大者可纳百客。

    上行约十多米,不知不觉已达山顶。高处有一立卧巨石,凌空峭立,就是纱帽石。周围怪石林立,形态各异,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或像仙人对弈,或像情人夜话,各尽其妙。

(本篇完)


发表于 2019-8-13 09:09 615 只看该作者

大龙山地维峰山道

——安庆古道系列

第184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大龙山地维峰山道。

    大龙山地维峰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五横乡、杨桥镇、大桥办等乡镇办,山脉呈南北走向,大龙山海拔最高峰日照峰(三县尖)海拔达693.4米。日照峰之西,为地维峰,名起与潜山县天柱峰遥遥相对之意。

    大龙山地维峰是日照峰一侧的形如锅底的山峰,山峰上有数座巨石。原南京军区军事基站在建设时就曾考虑过将地维峰山顶削平建站,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放弃,而改成其它位置,地维峰也有幸保存下来。下图为大龙山最高峰日照峰,又称“三县尖”,现建有建筑设施立于顶。

    大龙山群峰逶迤、岩嶂深秀,很多巨石常露峥嵘,多洞而别有天地。大龙山很多巨石均形成“冰石流”,形如石猴、石狮、石盘、石门、石树等形态逼真,姿态万千。下图为地维峰,仍保留原始状态。

    据《安庆府志山川》(康熙六十年刊本)记载:“……其上多石,石多露,有峰,峰多隐,东数峰欲出,西数峰欲敛,朝夕多青碧色,雨霁望之,其色莹然,独不类他山”。这是目前安庆大龙山相对比较完整和客观的描述。

    大龙山不同于其它山川,大龙山更像是一头卧下的牛,整个大龙山峰更像是牛脊背,所以除日照峰外,还有其它好几座六百米以上的山峰并列排开,地维峰就是紧靠日照峰的一座山峰。

    日照峰位于大龙山脉中段,是大龙山的主峰,又称三县尖,原称三乡尖,解放后当地百姓误读三县尖,意在此可俯瞰桐城、怀宁、枞阳三个县,山顶奇峰险崖,怪石嶙峋,香花奇木,数不胜数。

    以日照峰为邻的是地维峰,地维峰下是大小数个山头,悬崖举目可见,或壁崖如削,或陡峭嶙峋,或相互对峙,或悬空欲坠,千姿百态,均以险称奇。 

    日照峰和地维峰是整个大龙山最高峰,其前后左右共有山谷共有七条。这些山谷景色各异,每条山谷都是一幅幅美妙画卷。季节性溪流有数十条,大的溪流有赤龙溪和黄龙溪,常年不涸,流水潺潺。赤龙溪,位于日照峰南部,全长十一华里,因溪两边植有成片枫林而得名。黄龙溪,位于日照峰东北,全长十华里,有著名的响涧瀑,落差百米,为大龙山瀑布之冠。白龙溪与乌云溪卒子此前已经介绍过多次。

    大龙山三面临水,东有石塘湖、破罡湖,北有菜子湖,南有石门湖,大龙山如巨龙卧波。于是,大龙山的山山水水无不充满灵气。

   大龙山为城廓之天然画屏。其山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而得名龙山。山周五十余华里,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横跨市郊和怀宁、桐城、枞阳和市区。龙山四面环水,东依石塘湖,南临长江,西饮石门湖,北靠菜子湖。大龙山有人类活动数千年历史,古道盘叉在山间多达数百条。

    相传“大龙山有七十二庵”,安庆古人对庙地风景的描绘县志上均有记载,差不多每一座古寺庙都有古山道可登至龙山顶,再向上可达日照峰和地维峰,这一一条古山道形成了大龙山独特的文史文化。

    无论是从杨桥镇宣店村、龙山村、花山村、鹿山村,还是从大桥办苏家户、眉山村、白石村、砂桥村,还是从五横乡、大龙山镇很多村居均可到达大龙山的最高峰,著名的日照峰,站立日照峰或毗邻的地维峰观安庆,奇峰峥嵘,怪石嶙峋,山涧溪水,竹海茂林,云雾变幻莫测,景色壮观。

    古时,游人立足山顶可览四面胜景,鸟瞰石塘湖粼粼碧波,长江风光和安庆市的新姿也全收眼底。此处历来为游人怀古抒情,赏心悦目的胜地。龙山四季风光如画。春季繁花似锦,漫山飘香。还有许多由“冰石流”形成的巨石散布在山壑之间,把游人带入了美妙的幻境。

    这些大龙山古道最后很大一部分都会在日照峰和地维峰交织。远望云雾缭绕,峰峦时隐时现,被誉为“龙山晓黛”,乃安庆胜景之一就是大龙山古道所赋予的。大龙山以秀美的风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观光览胜大龙山还有“螺岛晨曦”、“石塘夜月”、“平湖垂纶”、“乌龙吸水”、“翠岛流金”、“船头观日”、“打杵上天堂”等自然景观,古刹龙泉寺、龙王庙、观音石和中方寺、海潮庵,“周遭列嶂如城廓”的城堡洞、藏龙卧虎的老虎洞、历代入山祈雨的雨苍亭等名胜遗址,无不各具匠心,极尽灵秀也都是通过大龙山古道所释放的。

    大龙山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这些创造了“灵山石树”、“龙山秘谷”、“天井龙湫”、“日照夕阳”和“小龙会胜”,堪称大龙山五绝。这些景点的到达均需要通过大龙山古道步行到达。

  晨曦初露,伫立日照峰巅极目而眺,可见银涛滟澦的破罡、石塘、菜子、长河诸水中六轮红日,宛如六个喷红吐艳的火球,随银波而颤动,迎晨曦而欲出,势若冲波逐浪而跃起,真有“登高壮观天地阔,起看六日跃平湖”之妙趣,堪称大龙山中胜景之绝。

  

(本篇完)


发表于 2019-8-15 15:49 616 只看该作者

三槐王氏宗祠

——安庆祠堂系列

第184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三槐王氏宗祠。

    三槐村地处岳西县青天乡中部,淠河上游,村内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氏宗祠。

    三槐王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青天乡三槐村,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三槐王氏宗祠建筑面积五百四十平方米。整个建筑为一轴三进两厢带东西跨院布局。祠门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左右耳室各二间。

    一进“门厅”,四柱三门牌楼式,飞檐翘角,斗拱出檐,门楣横书“王氏宗祠”,苍劲有力,齐门之上雕花草、人物、鸟兽,栩栩如生;

    二进中厅忠义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左右耳室各一间,左右厢房各一间,五架抬梁。二进“中厅”,屏门额枋悬“瓜瓞绵长”贺匾,寓意子孙昌盛、兴旺发达,横梁挂“忠义堂”牌匾;

    三进后厅神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左右耳室各一间,东西厢房各一间,为七架梁前后挑檐式。整座建筑雕工细腻传神。三进“神堂”,格门镂空雕花卉、暗八仙图,惟妙惟肖。

    朱熹在《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而且,“或有水盗,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财”。

    在华夏大地,根植于乡土社会的祠堂,是传统中国人心中血缘崇拜的圣殿,是灵魂皈依所在。三槐村王氏宗祠,正是琅琊王崇宗祀祖的联结点、敦睦族谊的精神家园。

    三槐王氏宗祠,位于岳西县青天乡三槐村王祠组,卒子于五年前到访此地。该建筑坐北朝南,建于嘉庆庚申(1800)年,乙丑(1805)年竣工,花费五年时间建成。

    整个建筑三进两院落,包括门厅、中厅、神堂、厢房、耳室,建筑占地面积五百四十平方米。

    三槐王氏宗祠,高大的马头墙威武庄严,雄伟的门楼雕工十分精美细致,内墙上镶嵌的多处形态各异的花鸟和戏曲人物木雕,细腻生动,大气典雅,古朴自然,在岳西堪称一绝,是皖西南建筑“三雕”中的上乘之作。

     王氏,华夏最古老族姓之一。琅琊王肇端于周太子晋,发脉于新安苦竹港璧公。始祖姬晋贵为东周灵王太子,年方十五而佐朝政,灵王重之,诸侯从之。太子晋四十八世孙璧公,字大献,加封检校兵部尚书兼银青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

    三槐王氏宗祠内高悬的“忠义堂”三个大字,当年的金戈铁马场面历历在目。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王氏国祯公、国祥公兄弟二人率子侄及家丁抗击倭寇,生擒贼首,全歼倭寇于羊角尖。国祥公战死受旌表,国祯公授参将职衔。

    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赤卫队、红二十八军在王氏宗祠里活动的轨迹,清晰可见。抚摸着王祠饱经风霜的砖块,每一块都在诉说着“言宜慢,心宜善”六字家规箴言,字字振聋发聩,句句震撼心灵。

    三槐村王氏宗祠融合了血缘、亲缘、情缘的醇厚甘冽,浓缩了建筑、绘画、雕刻等空间艺术,它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使后人保持着与祖先心灵的沟通。

    青天乡三槐王氏宗祠小巧玲珑,外部正面弓形对称马头墙,和侧面梯次封火墙形成严实的外围格局。

    内部照壁砖雕和隔扇木雕在岳西堪称一绝,细腻生动,大气典雅,古朴自然,是皖西南建筑“三雕”中的上乘之作,体现了过去古安庆府潜山县与古六安府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是研究古代建筑和历史的实物见证。

    据王氏族谱和《岳西县志》记载,明朝庆隆三年(1569年),本地王国祯、王国祥兄弟二人抗击倭寇,弟国祥战死受旌表,国祯授参将职衔,在岳西地方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王氏后裔将此处三槐王氏宗祠命名忠义堂,以纪念王氏二兄弟爱国壮举。

    革命期间,苏维埃政权、赤卫队、红二十八军都曾在三槐村王氏宗祠活动,这里成为革命老区岳西一处值得骄傲的红色圣地。解放后,王祠小学设在这里,后迁出,现由当地王氏族人管护,为家族祭祀活动场所。

(本篇完)


发表于 2019-8-18 15:25 617 只看该作者

大南门炮台遗址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系列

第184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沿江路大南门炮台遗址。

    清朝康熙年间以后,安庆就是安徽的省会,安庆城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史的中心得到进一步加强。此时安庆城在原有基础上修建和改建五个城门:东为枞阳门、南是大南门、西是八卦门、北为集贤门,而在东南之间则有康济门。如今,随着新城改建,这些城门已经进入历史,但回望过去,或许还能读出它曾经有过的历史沧桑……

  镇海门,原名“盛唐门”后为“镇海门”,因临江朝南,安庆人习惯人叫“大南门”。与安庆所有城门相比,大南门与生俱来就“高人一等”。古时候,京城从水驿送达安徽巡抚、安庆知府圣旨、诏谕时,地方官员都要在大南门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昔日官员外出所乘之船,也要从大南门宜城渡口启程,这一切表明大南门的“至尊”和“高贵”。

  大南门前是安庆著名的“九头十三坡”之一的“凤凰坡”。清末,大南门街最大亮点是药材市场,一条街有半条街是药店,最早落户的药号是余良卿膏药店,同德、佘良乡、余长春、汤池春、益寿堂等中药号。还有华美、集成、罗威等几家西药店。

  大南门,地形险要,为安徽省会安庆城南面门户。清朝筑有大南门炮台和小南门、拦江矶等三座炮台。大南门向东约百米之外,现临长江边的一个高高的垒台,临江三面均由麻石建成,高约七、八米之余,这就是大南门炮台。

  大南门炮台建在长江边一突出高坎上,原是太平军筑垒的临江炮台。一八五三年夏,太平军将领石达开率部驻守安庆,将其它四处老城门封住,仅留一门供兵士出入。又在大南门外百米余的江岸垒筑炮台,防止清军来袭。大南门一带江岸地势陡峭,江面开阔,在此用炮火封锁江面,对已方极为有利。

  太平军在安庆失利后,大南门炮台转入清军之手。此时清军加强了大南门炮台的建设,在东边新建水师营,清军水师只能睡在船上,水师营充其量是水师的活动场所和供给的中转站。


  大南门位于长江皖河入长江口处下游约十余里处,这里江面既宽又平稳,是巩固安庆城的前哨阵地,也是扼住扬子江咽喉之地,可以说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唐宋元明清至民国解放战争,或小股或大股军事部队无不从此过江,因此安庆城江防的重要性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自太平军战争到解放战争,大南门炮台都是整个安徽重要的军事要塞阵地。

  大南门炮台始建于太平军驻守安庆期间,后经清军改建,成为长江流域利用地形与敌军战斗的前沿地带,安庆大南门炮台是一座重炮台,太平军驻守长江沿岸时就使用了大口径岸防炮,清军更是加强了较为先进的管退式速射炮。

  大南门炮台遗址位于安庆市迎江区沿江路长江与皖河交汇处上游约十余里处,太平军占领安庆时于清朝咸丰年间曾建炮台于此。后太平军失利后,由清军改建炮台,任命水师将领,守卫安庆,将炮台防线筑成方形方于长江岸边。

  太平军进入安庆后,控制了安徽大部分地区。安庆作为长江门户,长期处于激烈的争夺中。此后,太平军为加强对长江沿岸的控制,在大南门修筑炮台。

  清军战胜太平军后,清军又改建此炮台,江南水师提督更是亲自到炮台督战。大南门炮台曾拥有多门大炮,离此不远还有小南门炮台,为属辅助阵地

  大南门炮台遗址至今保存完整,为花岗岩石砌筑全长约三百余米、高约七、八米垒台,共有多个炮位,每个炮位高约二米。炮位后建有储藏室和官兵休息室等。

  清军的曾国藩意识到“长江战略”,长江水师和沿线运动战,是太平军的主要军事优势。为了反制这个战略,曾国藩在战争后期才把目光集中到安庆。

  安庆位于鄱阳湖水口之外,传统上属于“淮南西路”重镇。在当时的态势下,安庆与九江互成拱卫态势,是太平军最最重要的防御决定点。可以说,丢了武昌无非是失去长江上游的经略支点,丢了九江或安庆,则直接意味着水陆一体的防御体系的总崩溃。整个长江下游也不再有类似的地缘支轴了。那就意味着太平军会失去整个战略纵深,失去长江中下游两岸作战的“内线优势”,从而失去一切军事主动权。

  曾国藩复奏清廷,以为长江江防局面宏远,事理重大,而湘军水师船只至千余号,炮为至二、三千尊,逐年积累,成此巨观,将来战事定后,利器不宜浪抛,劲旅不宜裁撤,应专设长江水师提督一员,添设额缺若干,安插此项水师,以壮江防,而绝中外窥伺。因此奏请将团练式的湘军水师改建为经制绿营式长江水师。清政府也考虑到要维护长江一带的稳定和安置湘军立功水勇,便批准了曾国藩的建议,以湘军水师改建为经制的长江水师。

  建立之初的长江水师拥有旧式木质战船七百七十四只,兵一万二千余名,设长江水师提督一员统领全军。长江水师提督府设在长江下游安徽太平府,在湖南岳州设行署,水师提督兼受两江总督、湖广总督节制,半年驻太平府,半年驻长江上游的岳州。提督之下,分别在岳州、汉阳、湖口、瓜州四地各设总兵一员,分辖各营。

  长江水师上起岳州、荆州,下至崇明、海门,经过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沿江流域,共设水师二十四营。其中副将营六营:即荆州营、田家镇营、安庆营、提督中军中营、江阴营、绥海营。参将营七营:即沅江营、金陵草鞋峡等营。游击营十一营:即陆溪口营、巴河营等营。长江水师职责主要是维护长江沿岸的稳定,长期担负着长江沿线捕盗、缉私、守卡、御侮等重要任务。


  一九零一年,程文炳走马上任长江水师提督。当时安庆水师沿袭湘军旧制的长江水师内部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军纪败坏,军备废弛,装备落后,将士思想顽固。程文炳目睹长江水师弊端重重,决心要对长江水师进行整治。

(本篇完)


发表于 2019-8-19 10:06 618 只看该作者

朱屋燕子岩观音寺

——安庆寺庙道观系列

第184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朱屋燕子岩观音寺。

    朱屋燕子岩观音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莲云乡朱屋村燕岩。

    燕子岩观音寺,临朱屋河,这里原是潜山县。

    据说,观音寺始建于唐朝五代十国时期,现有一千多年历史。

    历史古迹为历史上留下了一双三寸金莲,观音菩萨脚印。

    燕岩上有禅宗二祖道场,下有三祖道场,在漫长的岁月里这座古刹历经沧桑,几度兴衰。

    殿宇年久失修,漏雨参水,佛事萧条。九十年代初,由当地百姓自发筹资兴建观音寺。


    现观音寺已重建大雄宝殿,本焕长老舍利塔,天王殿、藏经楼、僧寮居士竂等。

    朱屋村位于岳西县莲云乡的西北角,由原莲塘、通真两村合并组成。最高处岗竹岭海拔1050米,最低处珠屋河400米。

    朱屋村在黄沙岭以南,由莲塘冲、张冲、陈冲等几条山冲组成。

    朱屋有一处名为燕岩的景区,这里原是森林原始,生态系统完整,地势险峻,因有一处酷似脚印的石头,传说是观音菩萨脚印三寸金莲脚印。

    燕岩为森林景观,品味较高,是一处观赏自然生态风光的理想胜地。


    燕岩为森林景区,是大别山深处的一处岩石。

(本篇完)


发表于 2019-8-19 22:18 619 只看该作者

棠溪翰林孙绍文石鼓与孙氏宗祠旧址


第184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池州市查回孙氏宗祠旧址,特别介绍的是那只旗鼓。


    孙氏宗祠旧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山区里。


  “池阳柏岩老派”一世祖“楚公”为吴国孙休之子,是富春郡移民安徽池州地区的孙氏后裔。翰林孙绍文石鼓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一个小山村境内。前不久,卒子专程拜访这里。


    翰林,是古代封建社会学位名。可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朝,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清朝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称为翰林。


     孙绍文,清朝嘉庆年间翰林,生卒不详,世代书香门第,为孙权后裔。自幼饱读诗书,年长好学。从乾隆年间开始参加乡试,屡落屡考,至嘉庆年间,已经年迈九十岁时,仍参加嘉庆帝的殿试,嘉庆皇帝见孙绍文已垂垂老人,特赐恩科翰林。


   现位于池州市多地的孙绍文石鼓均为孙绍文恩科翰林后,特命匠人制造分送池州境内的各个孙氏祠堂。


  孙绍文石鼓直径为一米左右,孔径为四十公分左右。青石制地,高约八十至九十公分,重约一吨余。为整个皖西南最大的石鼓之一。


  孙绍文石鼓为清朝嘉庆年间,池州孙绍文中翰林后,在年迈九旬有生之年,为考功名,屡落屡考的见证。虽年迈不能为清廷效力,却一生为功名而努力,不失为一种进取的精神。


  孙氏祠堂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深山之中,深山里的孙家村是一个有着二百多户的小山村,绝大部分人都姓孙;下图石础是孙氏宗祠内厅石柱础。


  村里至今留存着非常破败的孙氏祠堂,由于地处深山祠堂已经年久失修,里面堆放着杂物,至九十年代,孙氏宗祠已经完全倒塌。


  孙氏宗祠现保存着当年宗祠的大梁等木梁,粗壮的木梁是当年在深山中砍伐的百年以上贵重木材,精心雕刻而成。


  这些巨大的木梁,孙氏后裔仍保存在屋内。这些巨大的木梁上的木雕为清朝中期的精品,而且是件件都是精品。


  其中一根木梁,长约十余米,经过数百年的风化,仍未见一丝虫蛀。


  原祠堂门厅外的一对抱石鼓,为清朝中期石雕精品,现散落在孙氏宗祠一角。


  此抱石鼓上有精美的雕刻。虽然雕刻的并不十分圆润,却能清晰的游龙与白虎的威严。


  散落在一边的还有同时期的石柱础。均是采用了当时百里外的白石雕刻而成。


  下图是孙氏宗祠的第二进与第三进,而今祠堂只有残垣断壁。整个宗祠宽约为二十余米,进深约为四十余米。


  这样大的宗祠,当年在此村居然有三个。可见当年孙氏在贵池区的人丁兴旺与繁荣。


  孙氏宗祠地面采用的三合土,经过数百年仍坚硬如初。


  这是孙氏宗祠所剩下原一进门厅的一面壁墙。当年,在一进门厅与门楼之间,建造了这间宽约为十多米的建筑,现不存。


  富春孙氏宗祠是孙氏从浙江富春(富阳)迁徙而来的,郡望为富春郡,孙权的后裔都聚集在富阳的龙门镇。


  孙氏,现早已迁出这里,而倒塌的孙氏宗祠也渐渐消失在历史车轮里。


(本篇完)


发表于 2019-8-21 16:23 620 只看该作者

黄梅戏艺术馆藏珍品

第185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艺术馆藏珍品。

  位于安庆市湖心中路的黄梅戏艺术中心,有一批珍贵的馆藏珍品,通过这一件件艺术的珍品,带我们去了解一下安庆与黄梅戏。今天卒子通过一件件安庆各县不同时期关于黄梅戏艺术的展品照片,简单说一下安庆与黄梅戏之间的联系,仅是个人看法,欢迎交流。

  黄梅戏,最早称为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经过清军、太平军战乱时期需求,得到发展壮大,在水运交汇的安徽安庆怀宁县石牌一带推向顶峰。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也有黄梅戏的表演团体。

  从历史看,黄梅戏是民间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哼唱小调,从艺术的角度无法与其它四大剧种相并。但正是因为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爱。

  据说,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或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朝民歌的发展、元朝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时期,黄梅县戏风更盛。

  太平军驻守安庆时期、后来清军驻守安庆时期,文体娱乐活动极少,带兵打仗的太平军和湘军将士们在婚丧大事中,往往要民间戏班表演助兴,久而久之地方小戏经过匠人们的不断深研中,将原来老戏新唱、新编小戏,使得打仗之余将士们唯一消遣的精神生活之一。

  黄梅戏前身是地处鄂皖山区百姓的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来统称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

  经长江传播到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旧时大部分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频繁的灾害,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打连厢、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这就大大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传播。

  清朝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为中心的地区,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四个历史阶段。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徽安庆。

  解放以后,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

  民国九年的安徽《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中国戏曲曲艺词典》黄梅戏条目为:“黄梅戏,戏曲剧种。旧称‘黄梅调’。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一九五九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戏曲选集》序中写道:“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采茶歌,清朝道光以后流入安庆地区。”

  石牌,安庆地区中部的一个乡镇。从岳西县流下的二条河流经潜山县汇集到石牌,再与太湖县长河水在此交汇,历史上,石牌靠水运繁荣一时。

  石牌是古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荟萃,素称“戏曲之乡”。哺育出了“京剧之父”的徽剧,还哺育出了黄梅戏;“梨园佳子弟、无石(石牌)不成班”。这里曾诞生了清代戏剧界“四大徽班”进京发起人、“国剧大师”杨月楼(卒子曾介绍过),也孕育出了一大批黄梅戏艺术名流。

  清朝乾隆末期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从来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

  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

  从清朝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全面实践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二百多本,俗称“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

  黄梅戏题材主要取材于真人真事,如《过界岭》等。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等。

  民国时期,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彩腔曲调欢畅,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

  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专戏专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

(本篇完)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