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42

主题

西南

原创:徒步十万八千里 超越人生启心诗

[复制链接] 查看:51301 | 回复:242
发表于 2010-11-10 13:01 111 只看该作者
1992年楼主自武汉北上河南,是否走的107国道?对鄂北广水是否还有印象??似乎当年我见过一个长途跋涉的人!不确定是否就是您。方店老卢 发表于 2010-11-7 12:36 问好朋友,是的,走的是107国道,那是九二年过了中秋的事。有可能吧?[color= ...


那就是您了吧!那时候107国道刚全线通车不多久,路上车子不多,骑行的人也很少,长途步行的基本属于稀有了。。。

这是广水境内的107国道,看看您有没有印象啊。https://bbs.8264.com/viewthread.php?tid=575110
发表于 2010-11-10 17:22 112 只看该作者
问好朋友,谢谢你关心,我记得是在夜里行过武胜关的。
发表于 2010-11-10 17:31 113 只看该作者
莫非楼主是李白再世?佩服佩服啊!
发表于 2010-11-11 07:16 114 只看该作者
莫非楼主是李白再世?佩服佩服啊!BP5272 发表于 2010-11-10 17:31

问好朋友,谢谢欣赏,寒疏之人。岂敢追及前贤。愧不敢当。
发表于 2010-11-13 07:23 115 只看该作者

延安清凉山

九九年暮春,余自银川市步行经志丹县至延安,观前贤遗迹,感而寄诗

飞光促梦至延安,一睹清凉五内惭。

佛洞诗湾称艺苑,顽石药殿颂医仙。

奇方济世留碑记,先辈忧国解倒悬。

自叹寒疏常溺损,苦程十万付华年。




清凉山位于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西部,东距省会石家庄市区48.5公里沿石太高速和307国道均可到达。是一处集自
清凉山
然风光、人文景观、溶洞奇观和滑雪运动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观光、运动健身风景名胜区。清凉山既有北方山峰雄伟壮观之势,又有南方山川秀丽险峻之韵。目前已发现和开发的主要景点有:水龙洞、白云观、神女峰、石林、好汉寨、将军救孤、滑雪场等72处。


清凉山-简介 清凉山主要由下古生界灰岩构成,在大地构造上地处井陉凹陷的西缘,在内外应力长期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温带喀斯特景观,经亿万年风雨侵蚀,使清凉山既有北方山峰雄伟壮观之势,亦有南方山川秀丽险峻之韵。因山势峻峭,古木苍翠,景色秀丽,山腰间多有天然溶洞,清泉常流,若炎炎夏日置身于此,顿觉清风习习,心旷神怡,实为避暑胜地,故名:“清凉山”。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井陉县志料》记载,清凉山“有极大石坎,坎内建筑神庙,规模宏大。山下有泉清浅可爱。夏季雨量充足时,即流出而成小河,亦佳景也,”说明清凉山历史上已是井陉一带名山胜地。
清凉山

清凉山山势呈南北走向,主峰好汉寨海拔888米,是清凉山的一处胜景。山顶呈椭圆形,凸起近百米,四周为悬崖峭壁,难以攀登,只在东南方向沿着悬崖峭壁开凿有一条岖崎的石径,人称“登天梯”。不畏艰险者由此攀援而上,可达顶峰,去领略那仙境般的南天门、耸入白的石林和险峻异常的美女峰。
由主峰好汉寨西望,巍峨壮观的清凉山犹如一道垂直的绝壁横亘在矿区西部,人称“西山立壁”。由山脊构成的轮廓线,远望酷似一位仰天而卧的美女,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尤其在落日红霞辉映之时,美女形态完整更加清晰逼真,极富神韵,故又称清凉山为美女峰。仰睡神女头高百米,身长2000余米,堪称山体神女(卧像)造型之最。时至深秋,满山的黄栌红叶如火焰、似晚霞,分外妖娆。清凉山还有南天仙境的座座石林、鬼见愁刘秀洞上的层层自云,在垂直绝壁上凿出的蹬天梯,每每使人流连忘返。
清凉山不仅以她壮美的景色招探着四方游客,更以她众多的神话传说而吸引着文人墨客驻足、颂诵。据山上留存的大量墨迹、石刻印证,早在金代正隆二年(1158年)就有游人在此登山揽胜。随之以清凉山为题材的口头文学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清凉山是一座道教名山。据山上碑刻记载,明代山上己建道观曰白云观,道观主持道人叫高全信。黄龙坎中所建吴天宝殿内供奉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和道德真君。山上殿堂楼阁多依悬崖绝壁而建,远远望去大有凌空欲飞之势,若登临楼阁,置身百丈悬崖,俯瞰山下,似有微微颤动之感,使人肉跳心惊、咋舌息语。楼阁周围自云环饶,伸手可掏。
清凉山
清凉山上的庙宇分为三层。第一层由南而入,经一大殿和一楼阁,便到明代成化六年建的“功德庙”,现房屋残存,神像全无。由此回旋而上,即是悬崖凌空的第二层。此层由三个天然溶洞构成,溶洞口原有各种神像,不知建于何代。在最南一个高大溶洞壁上刻有“金正隆三年正月二日陈××在此洞记耳”字样。由此往南回旋攀登而上,就到山峰主庙“玉皇庙”。悬崖之中有一庙门,高6米多,宽12米。门额横匾有“白云观”三字。进门之后,左右各立一通石碑。往北有一大石坎,原来左右还各有一座巨型石碑,现不知去向。坎壁上到处皆是明清以来的题词、题字。再向北便是昊天宝殿,青石结构,飞梁斗拱。大殿正门两侧各嵌一块方碑,北碑写有各州县乡村助缘善人姓名及村名。南碑写“大明国直隶真定府井陉县大化乡岗头村清凉山白云观灵岩双阳洞黄龙坎创建玉皇殿谨领香头开名于后顶神马子九名”。两碑均系明代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立。再向北通过一个庙门,上面原有古铁钟一鼎,敲击钟声响彻云霄,四乡皆闻,今只有一铁钟。
悬崖古柏、奇峰怪石是清凉山另一个独特之处。在悬崖峭壁的悬缝中及玉皇庙周围,生长着数百株苍劲的侧柏,有的如龙腾凤舞,有的似伞张云飘,千姿百态,令人称绝。山上千年水蚀钟乳随处可见,造型奇特,奇形怪状,似飞禽走曾,如花乌鱼虫,任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看它象什么就是什么。这里还是观赏红叶的好去处,每至深秋,满山的黄栌红叶如火焰,似晚霞,层林尽染,分外妖娆。
清凉山有溶洞山泉多处,虽久旱无但从未涸竭。它给清凉山带来了生机和灵气。特别是长一千五百米的溶洞,名日“水龙洞”,洞内高低错落,大致分上下两层。主洞呈东西走向,微有弯屈,伸入山体腹内,像一条沉睡多年的巨龙蛰伏于清凉山内。洞内藏洞,洞壁怪石磷峋,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等景物随处可见,更兼洞内泉水丁冬,如鸣环佩,令人神思遐想。尤其是洞内还有一大奇观,即太行第一大裂缝,这是地壳变动山体断裂时留下的痕迹,那断裂缝隙,随山就势,直通天外,到底多长,好像无人能说清楚,堪称一绝。1995年夏季由于雨水充足,洞中涌出山水有三个流量,连续月余大水不断,形成多处飞泉瀑布。北方溶洞出水实属罕见,乃一大奇观。目前水龙洞口己雕塑一巨龙头高11.5米。洞口处乃一人工湖泊,面积有8亩左右,游人可乘船从龙口入洞。洞口堤岸处桃红柳绿,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岸边石壁上刻“清凉胜境”四个大字,乃河北省画院院长王怀绮先生所题。
《井陉县志料》记载“民国十七年,奉晋之战,奉攻晋月余,在井陉境内而论,以西山中之清凉山蛤螟背,为最激烈”。至今残迹犹存。此外,山顶有两个痕迹,一曰神仙屁股印,一曰杨二郎脚印,均系民间神话传说。清凉山不仅地势险要,景色秀丽,是旅游避暑的胜地,而且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这里,您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赏红叶、冬可滑雪,同时可爬山健身,挑战自我;品味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一睹北方绝无仅有的自然奇观——石林的独特风貌;领略喀斯特地貌覆盖的太行第一大裂缝及天然溶洞的神奇魅力。
清凉山-宗教与文化
太极
清凉山

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化合而生万物。
道教精髓
清凉山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道”生“”,“”生万物。神仙和人是由各自不同的“”所化生。阴阳五行、精气神组成而有形体和生命。人的质性是实在的,不是空幻的。认为能生活在现世界是一件乐事——人生难道;认为死亡才是最可怕,最痛苦的。所以,清凉山道教在理论上强调“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在思想上不信“命由天定”,相信“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人生命的存亡、寿命的长短,决定于自我,不是取决于天命。鼓励人们不屈服于天命,要循道修炼性命,争取长生成仙,与道合一。
老子强调,人有卓越的地位,他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局其一焉”。认为人是宇宙中四大之一,且高于万物之上。道教还通过神、人、鬼的宇宙生命系统来显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道教把“自然”“无为”作为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世态度和基本原则。
关帝阁
清凉山白云观连关帝阁始建于明末崇祯十四年(1641年),由道人高全信主持修建,距今366年。此“一楼两阁”建筑,乃国内首创,别无二致。关帝阁内供奉武财神——关公,两旁侍者分别为掌刀大将——周仓,关公义子——关平。
昊天宝殿
登临清凉山,游览白云观庙宇区,转到黄龙龛时,可看到金碧辉煌的清凉山第一大殿——昊天宝殿。现在的大殿重建于1990年,2007年进行了一次修葺,在此之前的昊天宝殿与现在的大殿相比,无论是建筑形式,还是大殿里面供奉的神像,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山下年长者讲述,昊天宝殿原名玉历长春殿,损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昊天宝殿用大青石砌成,殿正中供奉玉皇大帝,高大威武。两边侍奉的是太白金星和拖塔李天王,玉皇大帝背后雕有九条金漆盘龙,两边从左至右依次供奉有王灵官、三管爷、王母娘娘和真武大帝。其神龛均用泥塑悬山、彩绘装饰,在悬山的上方供奉有半米余高的三十六星宿的神像。
整个大殿浑然一体,十分壮观,香客走进大殿后有一种望而生畏之感,感到自己的渺小与神像的高大。文化大革命暴发使其毁于一旦,几百年的大殿、精美的佛像和雕塑,就这样随着历史的车轮而去,这是清凉山文物的一大损失。

清凉山又名太和山,隔延河水与凤凰山、宝塔山相望。这里山势高耸,风景别致,是国家2A级景点。在清凉山顶峰建有太和庙一处,庙区有真武祖师殿、状元桥、财神庙、娘娘庙、药王庙、圣母殿、三天门等,是陕北地区仅次于白云山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庙会,文化商业活动十分兴盛,清凉山历来为延安第一名胜,历代名人咏诗、题词甚多。清凉山景观总体分为三部分:一是以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新闻及出版单位旧址为主的革命文物和遗址;二是以万佛洞等石窟为主的佛教历史文物古迹;三是太和山道教教观。
    清凉山还是新中国的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的发祥地。党中央和***在延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印刷厂等机构的所在地,因此清凉山有着“新闻山”的别称,第一家新华书店也是在这里一个小小的窑洞里诞生。现山上建有“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一座,馆前矗立一座象征着新闻、广播、印刷出版的三人汉白玉雕像,旁有石碑,上面镌刻***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馆名为陆定一题字,这是我国惟一的一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
   

    万佛洞开凿于隋代以前,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皆有造像或维修。洞内主要有四个石窟,规模宏大,借山势而凿。窟内石柱上和四壁雕有形态各异的石佛万尊,雕刻技术高超,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大文学家范仲淹曾写《清凉漫兴》四首,赞其为“凿山成石宇,馋佛一万尊。人世亦稀有,神功岂无存”。同万佛洞同处一崖的还有诗湾、宛若云霞、水照延安、月儿井、印月亭、范公祠、庞公祠、延寿宫、仙人洞、碑林、定痂泉等景点。  (编辑:冯瑛)


发表于 2010-11-13 11:15 116 只看该作者
奇特的经历,感谢分享。
1.徒步中还有工资?
2.已经出家(当和尚)?
发表于 2010-11-13 16:56 117 只看该作者
奇特的经历,感谢分享。1.徒步中还有工资?2.已经出家(当和尚)?石堡 发表于 2010-11-13 11:15 ...

问好朋友,因为没有别人帮助,所以走到哪儿有困难,就开始寻找工作。
发表于 2010-11-16 11:53 118 只看该作者

    寄洪洞祭祖堂

    洪洞祭祖堂在山西省洪洞县,传说明朝朱元璋时候,天下荒灾,千千万万的人无处安置,官府将他们聚在洪洞县暂住,后来将他们从大槐树下,陆续迁往全国各省市定居,分布全国三百多县市,别时兄弟亲邻,各佩一家槐树枝,以示纪念,转眼五六百年过去了,常听老人说迁民之事,心有感触,九九年暮春,余行至洪洞县,前往祭祖堂拜望,古槐也枯死,鹳鹊也无踪,手抚新槐,寄以小诗。

            

              洪武迁民各一方,寻踪赤子赴汾阳。

              野鹳枯槐遗迹处,祭台列祖可还乡。

发表于 2010-11-17 12:22 1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彭涟 于 2010-11-17 12:23 编辑

过嘉峪关

   

    九八年冬,余行访嘉峪关,进入关内,愁绪渐释,游览城墙,寄以小诗。其城门题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      

                                          
塞上长城古,关前远客孤。
                   天清沙海近,日落故人稀。
                   云掩城陂暗,风旋燕石凄。
                   玉关别梦处,念忆朴初时。

嘉峪关

一。嘉峪关长城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边纪略》所记:“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文化遗产

        一、长城文化遗产※“万里长城——嘉峪关”: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名录》,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万里长城——嘉峪关”初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嘉峪关长城由西长城、东长城和北长城三部分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内外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共同构成了嘉峪关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是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嘉峪关游击将军府陈列分为两个部分。前院以议事厅为中心,着重展示古代游击将军及文武官员指挥御敌、签发关文等情景。后院是游击将军及家眷生活的场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游击将军及其眷属的生活场面。陈列形式既朴实又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趣味性。※长城第一墩:古称讨赖河墩。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自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墩台北距关城7.5公里,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边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依托古墩台兴建的文物景区,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景区包括讨赖河墩、地下谷、观景平台、滑索、吊桥、“醉卧沙场”雕塑群、“中华龙林”等功能区。景区以长城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为内涵,以戈壁风光和西北民俗风情为基础,是一处观光、探险、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悬壁长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此段长城从关城东闸门边的角墩起向北延伸至黑山山腰,全长7.5公里。山腰长城约750米,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故有“西部八达岭”之称。二、古代岩画石关峡是嘉峪关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这里是中国古代丝绸古道兴亡更替的见证。石关峡内的黑山岩画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摩崖浅石刻画,其时代为战国,它是我国北方地区时代最早、距离城市最近的岩画,是1989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嘉峪关的一处重要的文物古迹。岩画主要分布在西北距嘉峪关市14公里处的黑山之中,共有岩画150余幅。岩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动物、狩猎、舞蹈、操练、庙宇、古文字等,黑山岩画对于研究西北地区远古社会的民族、宗教、生态、自然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中国西部地区岩画的代表之一。三、古墓葬文化“果园——新城魏晋墓群”是2001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魏晋砖壁画墓是“果园——新城魏晋墓群”的一部分,位于嘉峪关市区东约18公里的新城镇,在这里分布着魏晋时期的古墓葬千余座,素有“地下画廊”之称。古墓葬出土的660余幅彩绘砖壁画,真实描绘了中国魏晋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的状况,其内容包括牧畜、农耕、兵屯、狩猎、营垒、出行、驿传、宴乐、舞蹈等。这些砖壁画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民俗等的实物资料。绘画笔法简练,画技高超,其绘画内容在美术领域填补了我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
击石燕鸣
       开放分类: 典故

   “击石燕鸣”传说的由来。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两燕出关,日暮,雌燕先归,及至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之声,也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击墙有“啾啾”的燕鸣声。从此以后,游人到此,都要击墙听燕鸣,以至墙面击痕累累。为了保护城墙,现在已将击墙改为击石,依然能听到燕鸣。我诧异于这种神奇的现象,尽管我知道,这是传说,但我在寻找真正的答案之前,我愿意捡起一块石头,以石击墙,细听来自遥远的燕子飞翔时双翅闪动发出的颤音。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可以知道产生这种神奇现象的原因是由嘉峪关建筑结构的特殊性造成的。这些地方的墙角是砖砌的,结构严密,墙体表面平实,墙体又向上呈梯形倾斜,而墙角呈喇叭状,下小上大,又由于人们所站的位置与墙壁的距离不等,所以以石击墙,或两石相击,就会发出连续的啾鸣回音,这回音由快变慢,由低向高,最后消失在空中,使人听到似有一种“啾啾”的燕鸣声。古时候,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的燕鸣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以至于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求吉。

发表于 2010-11-17 12:46 120 只看该作者
文采飞扬,写意人生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