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41

主题

西南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复制链接] 查看:147596 | 回复:2453
发表于 2017-6-20 14:43 1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7-6-20 15:16 编辑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4:59 1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7-6-20 15:00 编辑

家祠为三开间建筑,两旁为仪门,当心间为正门,进门之后是家祠的下厅,用于搭建临时戏台的场所。顶上构建是藻井,两侧是厢楼,供听戏时用。唱戏之时,将正门一闭,就是戏台。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5:00 1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7-6-20 16:46 编辑

家祠祭祀着邹氏先祖的排位,整个祠堂以木结构为基调,刷以黑漆,显得庄严肃穆。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5:01 134 只看该作者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5:01 1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7-6-20 16:03 编辑

家祠的木雕工艺,主要集中在牛腿和替木之处。镂雕风范,极尽工匠的能事。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5:01 1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7-6-20 16:04 编辑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5:02 137 只看该作者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5:03 1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7-6-20 15:54 编辑

就在我们用心拍摄之时,一位老人家走了进来,坐在太师椅上与我们闲聊,这样的一个场景倒让这个祠堂的拍摄鲜活了起来。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5:03 1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7-6-20 16:07 编辑

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宗祠体现着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汉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宗祠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汉族民俗文化的代表。
宗祠堂联是宗祠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般是通过对联形式,将姓氏发祥地、祖先居住地、名号、官位等等,以艺术手法把内容反映出来,从而达到数典不忘祖之目的。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5:04 1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7-6-20 16:02 编辑

祠堂的建筑大多讲究风水,通常是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将旧房改建成祠堂。一些家族建宅时,往往先建祠堂。闽北一些单姓小村落,无力筹建大祠堂,便在村前选址设牌位,供祖先。祠堂一般多位于正寝(前堂)东侧,讲究的有三间二外门。正大门平常不开,只在春秋二祭或族人议大事时开启。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