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年12月10日,我与队友阿迪、蛋蛋、黄哥、老王一行5人驱车前往文仙洞,开始了对该竖井型洞穴的第二次探测。文仙洞位于宜昌夷陵区文仙洞村,距离荆州120公里,车程约1.5小时,下车徒步5分钟就能到达洞口,算是距离荆州最近的天坑了。2012年元月我曾对该洞进行过一次探测,当时由于携带的绳索不够长没有探到底。此次二翻前往,一是俱乐部领队进行的一次常规绳索训练,二是为了了却当初没有到底的遗憾。这次在装备上准备还算充分,携带了250多米的绳索、若干的膨胀螺栓挂片,感觉拿下文仙洞就在翻掌之间。 |
从初探至今,我一直把文仙洞视为简单洞穴,初探时在最后一级竖洞上方由于头灯光线不好,我当时误认为中途一片凸出的岩石就是底部,实则这片岩石之下还有更加深邃的未知空间。无惊无险的来到最后一层。我把一根50米和一根25米的绳子结好铺设在保护点上,心想着根据上次的目测,这根70多米的绳长应该到底了。下去的时候蛋蛋还提醒我带一根绳索备用,我说足够了不用带。沿绳下降到了绳的末端当时就蒙了圈,绳子用完了洞还深不见底,无奈我立即返回上方,将这一情况告知了队友,计划携带备用绳再次下去结绳继续下探,此时才知道上面只剩下那根被换下来的10米绳子。当时的处境十分尴尬,爬升回洞口取绳子需要1个多小时的时间,依靠这仅有的10米又估计不够,衡量再三后,还是决定携带这最后的10米下去试一试。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终归还是没能到达文仙洞的最深处,为第三次探测留下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 ![]() |
为什么探洞?从接触户外探险至今的十余年里,我一直热衷于四类运动:无人区徒步、雪山攀登、峡谷溪降、洞穴探险。无人区徒步和雪山攀登属于锤炼毅力的范畴,一个健康的身体,加上能够受常人不能受的苦,就可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与之比较,峡谷溪降和洞穴探险则属于绳索运动的一类,特别是垂直洞穴的探险,离开了绳索将寸步难行,正好我擅长和钟情此道。![]() ![]() 最后我还想说说关于洞穴的“诡异声音”。这次在绳子上挂着的时候,我真真切切的两次听到来至洞底的声音,好像是几个人在闲聊,又好像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我还一度怀疑洞里面有别的队伍存在,而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洞穴探险面对的最大的危险,一是头顶的落石,二是绳索被岩石切割断裂。我自认属于胆子较大的一类人,有着12年的绳索使用经验,虽然上述的危险一次也没遇到,但是挂在绳子上,也时常会莫名的恐慌、害怕。在这种极端的心理状态下,一些细微环境变化,都很容易让人产生神经质的幻觉。身处在几十米的高空,挂在中指粗的绳索上,身边是悬挂在岩壁上黑漆的数只蝙蝠,下方是哗啦的暗河流水,加上滴答的水滴声,各种条件混杂在密闭的洞道内产生共鸣,就形成了我听到的异域之声,这声音异常奇幻美妙,哈哈! 不久之后,我将重返文仙洞,完成这最后的十米,了却心中的些许遗憾。 |
终于有时间把文仙洞村180米天坑探测完成,经过三次的不懈努力昨天顺利到达最后一级90米底部,下方暗河水量大,流速非常的快,但是确定已经没有继续往下发育的竖井了,边上一个支洞也探了一下,是个密闭的空间没有啥惊喜。 感谢一起下洞的队友天池、己悦、阿修罗、良友、阿迪,180米的爬升、300多米的绳子及装备运输确实辛苦! 特别感谢上方留守的蝶舞飞扬、靓靓、王佳三个美女,无怨无悔的在洞口守候队伍12个小时,确保了全队安全,真心说声谢谢了! 吸取了上次绳索不足的教训,这次活动主绳多带了90米,辅绳多带了60米,累计携带了差不多350米的绳索,确保了洞中绳索用量,唯一紧缺的是挂片没带够,以至于之前90米竖井上方保护点处我用了三个挂片保护,而这次只用了一个挂片保护,还是有些冒险,下次定要注意。 最后感谢己悦不辞辛苦的赶做了视频资料,希望下一次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