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35

主题

石家庄

寻寻觅觅一山寨,风风火火二人行

[复制链接] 查看:11739 | 回复:121
发表于 2017-9-12 21:1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2 23:26 编辑




  在太行深山里,在晋冀两省交界处,在桃河和温河的交汇处,有一座不高的山,据说那山上有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寨,不是普通黎民生活的村寨,也不是“英雄好汉”占据的山寨, 而是由国家力量兴建的,纯粹用于军事防御目的的兵寨。今天,我们生活在安定和祥的生活中,那座山寨的脚下是车水马龙的公路,是风驰电澈的钢铁运输线,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是片片良田,点点炊烟。往事越千年,在那个烽烟四起,兵戈相见的年代。那座山寨的脚下是源于秦代国家驰道,是太行八径之井陉的西大门,它是扼守雄关古道的一道铁闸,它是抵御千军万马的坚强堡垒。虽然由于由于年代久远,那座兵寨已经我们的视线中完全的消失了,人们甚至都已经忘却、很少再提起它,但如果你軣心,我们还是不难从浩瀚的文海中觅得有关它的各种资料。那座山它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

  它的名字叫承天寨。



附,《娘子关志》中,有关承天寨 的记述:

【承天寨山】原名紫金山,位于娘子关城西村,海拔879米,唐代曾在此筑承天军城驻兵。


【唐代军城】唐大历元年(766年),在距明代娘子关城西堡2公里的城西村北部的紫金山上修筑的承天军城,据史料记载具有相当规模,“缭崇墉于岩半……冠小城鱼峰巅……”,而且军城内有蓄水池,附近的地名如草场洼、车套沟、赛场等也与军城相关。军城建筑现已不存在,尽在石壁上留有唐代裴度、韩愈、吴丹及明代乔宇等人的题刻。宋代,废承天军,改为承天寨。


【承天军】唐朝乾元元年(758年)设承天军,军城在紫金山,建于大历元年(766年);宋建隆元年(960年)仍以娘子关地建军,至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废承天军为寨。唐代于设戍守之地置“军”,在宋代,军是一级地方行政区划,一与州、府同级,隶属于路;一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


【苇泽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雍正七年(1729年)《井陉县志》载:“苇泽县在井陉西南三十里。”大业三年(607年)废;大业十三年又置县,至唐贞观元年(627年)废。县治在娘子关,由于历史久远,设县时间较短,县治区域无史料考证。


【承天镇】明朝时,在娘子关设承天镇,因承天军城而得名,城西村仍有“古镇承天”的石刻,辖区已无从考证。清朝时,在娘子关设承天都,属安平乡,下辖地都、娘子关、河北、会里、镇里(今苇泽关)、坡地、城西、冯家峪、董寨、甘桃沟,共计10村。


【城西村】坐落在承天寨山下,东、南濒临桃河,因苇泽关在隋开皇年间置苇泽县,而此地位于苇泽县城之西而得名。村北部的承天寨山,唐朝曾修筑承天军城,半山有老君洞,并修筑有老君庙,承天寨山上及老君庙内有唐至明清时期的碑碣、石刻,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2000年,城西村467户、1365口人,兴建的工业企业加气砖厂和碳素厂,生产混凝土加气砖、电极糊等产品。


【梁氏】娘子关镇城西村梁氏家族历史久远,相传为承天寨梁姓头领的后裔,据现存《梁氏家谱》记载,至今已传21代,梁氏后人人丁兴旺,先后有人迁至杨树庄和河北省井陉县大、小梁江等地定居。


【翠花门楼】位于娘子关镇城西村西大街,是梁增福家的祖宅,约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现村建筑虽残缺,但总体结构完整,制作工艺精湛。门楼前两边各有一块梯形上马石,门墩石正面镌刻“出水芙蓉”,侧面镌刻“湖石幽兰”,门墩石上各竖上一面石鼓,鼓面上可有“五蝠捧寿”,图案精细优美。两个门垛的马头石,上有抽头,下有竖石,上架云头大枋,枋头下有莲花枋座,二枋搁檩,两路出檐长,板瓦垫底,筒瓦为垅,花砖为脊,四角安有兽头,中脊为花砖横砌,壁筒瓦盖帽,脊端有长角兽头。门楼前面为木雕门帘,前垂木雕绣球,上部刻有五只蝙蝠。大门里正中竖立屏风,两侧竖立木柱,屏风上方悬挂“南山绿竹”横匾。



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9-12 21:15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3 08:18 编辑

  我曾两次寻觅承天寨,两次寻觅、两次不遇。

  第一次是从程家开始,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试图沿山脊向承天寨走。那时我根本不知道承天寨的具体方位,只知它离城西村不远,在离想象中的承天寨不是很远时没了路。同行的几个朋友怕误了回家的车,纷纷要求改道下山,于是那次就半途而废了。

  第二次还是从程家开始,我们上的是另一座山,按计划先下城西村,再从城西村上山去寻找承天寨。没想到过了老君庙时间又不多了,只好再次打道回府。那次我就想:我还会再来,为了承天寨 ,为了传说中的摩崖石刻。只是我不知道那会是哪 一天。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9-12 21:15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4 07:46 编辑

  2017年7月30日,在与前两次寻找承天寨间隔了一年还多的时间后。我第三次踏上了寻找承天寨的路。为什么间隔那么长时间?这里边有移情别恋的缘故,有老母住院并去世的原因,还有有身患眼疾的理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两次寻“亲”不遇,象两瓢冷水泼在身上,让我有些慎用绪低落、心灰意冷了

  这次再来承天寨是受老李刺激,老李在QQ上说他去了承天寨,还发了照片。问我还去么。于是找了个时间,我又来了一次承天寨之旅。不同的是,这次再来承天寨只有我和老李两个人,老李还是陪太子读书。

  还是那趟熟悉的车,6031。老李说8点那趟车涨钱了,长的还不少,长了差不多一倍,平民化的6031更是首选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9-12 21:15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4 07:52 编辑

  我再次看见了老君庙。远远的就看见了半山上的那座小庙。这次还会象上次那样“叫门不开”么?但愿不会。

  老君庙坐落在娘子关镇城西村背后的承天寨山(又叫紫金山)的半山上,供俸的是道教鼻祖太上老君。据传老君庙历史悠久,曾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后经历年战乱及文革时的破坏,古迹所剩无几。仅剩唐代石碑一块,八卦洞一处。所以我们
现在
看到的老君子庙是94年照原貌重修的庙,庙里属于文物的就是那尊唐碑了。据说承天寨山上还有唐代裴度、韩愈、吴丹及明代乔宇等人的题刻,那些题刻在哪儿,众说纷纭,我到现在也没闹明白。

  老君庙没有道士,只有一位看庙人,据说那人耳朵很背,所以上次来老君庙,我们叫了好半天门也没能叫开。老李倒是进过老君庙,他是赶上大雨,想到庙里避雨,也是叫门不开,只好暂避于门洞里,恰好那位老乡开门,两人都被吓了一跳。老乡把老李让进庙,两人“聊”了半天,只是老李不知道老君庙有“宝”,等到雨小后就告别了老君庙。







发表于 2017-9-12 21:15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4 07:59 编辑

  老君庙依地势坐西朝东。去老君庙有三条道,一是中央大道,有三马子路从城西村直通到庙前,然后攀上九九八十一级台阶就是庙门。二是庙南的山坡上有条小道,通到老君子庙的侧门,它也是城西村人上山敬香常走的路。在老君庙北还有一条路,是邻近的坡底村人常走的路。通老君子庙的另一个侧门。我两次来老君子庙走的都是南侧的小道。

  叫门还是不开,我和老李喊了好半天,又是拍门又是喊的,老李还搬起石头来砸,不是砸门, 也不是砸自己的脚,是砸墙,俩人就差喊破嗓子了,老乡还是没出来开门。绕到庙后的山坡上,也没有更好的发现,看唐碑和摩崖石刻的愿望再次落了空。555。我郁闷,老李更郁闷,他上次已经进了庙,离那个宝贝只有一步之遥了,曾经距离是那么的近,近的垂手可得,可还是错过了,有时候,机会错过就不会再来。 我们还有下次么?难说。





发表于 2017-9-12 21:15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3 10:08 编辑


从老君庙前看山下的盆地。今天的天不好,不远的娘子关沉浸在一片雾气中



发表于 2017-9-12 21:15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3 12:00 编辑

  关于承天寨的摩崖石刻, 信息很乱,资料说承天寨有唐代裴度、韩愈、吴丹及明代乔宇等人的题刻,但具体位置没说。我问过城西村的好几个老乡,有的说就在老君庙里, 有的说在附近山上,更有的吱吱唔唔说不清楚,让我问老君庙里的人就行

  上次来老君庙,因为叫门不开,我只好漫无目的的在附近山上乱找,把老君庙南侧的沟里有崖壁或大石头的地方乱找了一个遍,也无任何收获。这次来老君庙又是叫门不开,我仍不死心,又转到 老君庙北侧的坡上找,你别说,还次还真有点收获,在山坡上找到了一个不大的洞,但仍没找到 什么摩崖石刻。看来这个洞并不是资料上说的老君洞。





发表于 2017-9-12 21:15 8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7-9-12 21:15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3 13:39 编辑

  我再次死心了,我和老李都死心了,不死也得死:没有具体位置,连个大概方向都没有,盲目的瞎找无异于大海捞针,白耽误功夫。沿着陡峭的山坡向小山脊上攀去,山脊上有我走过一次的路,而老李说他已经走过两次了,一上一下。那么说,这是他的第三次了。有句老话说:有再一再二,没再三再四。 这是指一般 人、一般事而言,是一般规律,这个规律对于驴友有些不适合,驴友上山,千篇一律的事不是没有,而且还不少。比如那个牛山寨,我都去了不下几十次了,有人去的更多,足足有几百次了,还是乐此不彼。

  说归说,闹归闹,还是要感谢老李陪我走一回,用范伟小品里那句话:“谢谢啊”。范伟 是表演需要,咱是发自内心的话。





发表于 2017-9-12 21:15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3 16:11 编辑

  今天的人,说起娘子关没有几个不知道的。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娘子关之前,就在距现在的娘子关不过一公里远的一座小山上,曾经有过一个和娘子关同样重要的承天寨。

  承天寨山并不高,如果只用绝对高度来衡量,甚至可以说是泥丸。但这座不高的山却山形巍峨、地势险要,更重要的是它正卡在桃河、温河两条峡谷汇合处,这两条河谷及其下游的绵河峡谷正是太行八径之一的井陉古驿道的一部分。因此它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这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因地理重要,历史上这块土地发生的战争无数,仅大的战争就有公元前206年汉淮阴候韩信由此下井陉,以数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灵活用兵,一举击破二十万赵国大军。唐长庆元年(821年),成德节度使王庭凑叛唐,宰相裴度亲自督师出娘子关讨伐。光化二年(899年),朱温部将葛从周从井陉关经此攻河东。五代后晋末年,契丹兵灭后晋从北归,袭承天军,烧了承天军市邑,后来在河东自称为帝的节度使刘知远把它收复。明代,北方蒙古骑兵多次入山西并经此处向东叩击京畿大门。崇祯17年(1644年),李自成大军一部也自太原经此关出井陉,最统夺取了北京城。时间进入现代社会,围绕这里更是发生过两次震惊中外的娘子关保卫战。抗日战争中箸名的百团大战的主战场在这里。

  因地理重要,春秋战国时,中山国就在这儿修建了长城,那道经历了2000多年风雨的古长城,至今还能寻到一些踪影。唐朝在设立了承天军戍守处,唐大历年间(767年-779年)在紫金山上修建了"承天军城"。宋代时改为"承天寨"。也正因为这座兵寨 ,原名为紫金山的这座山才被人们叫成了承天寨山。明代改制为"承天镇"。因北方蒙古骑兵多次在此闯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在绵河边更险要的地方重修了一座城堡,这就是今天的娘子关。也就是从那时起,承天寨被废弃。

  承天寨虽被废弃,但那座山因寨而起的山名却永久的保存了下来。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