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川乡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城东南面,东邻全州县,东南与灌阳县交界,西接白石镇、高尚镇,北与湘漓镇接镶。乡政府驻地榜上村,距县城45公里。 总面积312平方公里,是兴安县行政区域第二大乡,辖13个行政村,167个经济合作社,耕地总面积21240亩,其中水田12116亩,旱地9124亩,人口6300户,22480人,其中少数民族2000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资多彩的人文景观具备旅游开发的绝佳优势,是大桂林旅游圈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漠川乡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典型山区文化乡。明崇祯十年(1637年)中国古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此一游,评价很高,并在其名著《徐霞客游记》中作了详细记述。有雕凿精美,可与靖江王陵相提媲美的大古墓,太平天国的战役遗址,"樟树王"之称达1800多年历史的古樟,宏伟壮观的石拱桥,风光旖旎的五里峡,意境悠远的庄子水滨,"自然空调"之称的马头岩,被广西著名诗人莎红称赞为"千里马"的漠川河,形象逼真的船山。 |
千奇百怪凼地岩,宽阔无比老虎冲岩,如诗如画的茶源张家界风光,龙脊风貌的协兴梯田,形态各异的协兴九十六凤,盛极一时的保合古庙,独一无二的贞洁牌坊,风尘依旧的长洲古街,错落有致的今古银杏林,瑰丽无比的花苞山,古树参天的艳林原始森林,香淳甜润的红薯酒,鲜味可口的油茶,美味佳肴中的一道珍品--协兴腊肉。 生态旅游不断发展,以傍上古村、长洲张家崎两个"桂北老家"的建设为力点。以江西田、钟山平、马家、座山等村为辐射带,全面推动乡村旅游业。目前傍上古村修缮,张家崎登山步道、银杏公园、景观渠道,环村水系等基础设施基本修建完成。 |
漠川不仅是风景优美的景区景点,还有独具一格的漠川风味小吃。漠川油茶,色香味俱全,协兴腊肉,脆生生的,肥而不腻。游玩漠川,热情、淳朴的农民一定会以油茶相待,以花生仁、玉米粒、米花、茶油等原料,炒上一锅炒食,做一锅含茶叶的鲜汤,鲜汤煮沸时, 舀一碗炒食,放上一瓢汤,小口品尝,鲜汤、玉米、花生仁、米花各味袭来,令人满口溢香,美味浓郁,让人意犹未尽。协兴腊肉经烟熏火燎,颜色红中带黑,乍看起来,欲滴的猪油,令人垂津潜溢,朋友相聚,取下腊肉,开水洗净,切好煮沸之时,诱人的香味弥漫整屋。腊肉皮硬但脆,只轻轻一咬皮就断了,细细品尝,全身舒畅。腊肉吃得再多也不腻人,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以上部分文字节选自网络资料。鸣谢!!! |
漠川乡张家崎村现存有大大小小银杏树近5000株,其中村内居民宅前屋后上百年独株银杏超过200棵。村边成片的葡萄园、杨梅林、金黄稻田、青翠菜地和桂树林,构成一片优美田园画卷。久中村有不少保存完好的古民居,这些民居多为天井式的古建筑。村里的青石板路与幽静的房屋整体风格和谐有序。 漠川乡盛产温克葡萄、白果、松脂、玉米和中药材,还有不少独具一格的风味小吃。漠川油茶,色香味俱全;协兴腊肉,脆生生的,肥而不腻。游玩漠川,热情淳朴的农民会以油茶相待,以花生仁、玉米粒、米花、茶油做原料,炒上一锅炒食,再熬一锅含茶叶的鲜汤,鲜汤煮沸时,舀一碗炒食,放上一瓢汤,小口品尝,鲜味袭来,满口溢香,美味浓郁。 |
让人难以忘记的是小小的漠川还有三大奇观。 大古墓 漠川古墓位于榜上村的村头,占地十多亩,离漠川镇只有几百米远.是其村陈氏家族的富豪陈秉彝为其祖父陈克昌兴建的坟墓。走近墓园,你就会看到一对对酷似“兵马俑”的石人、石马、石狮、石龙对称地分成两排伫立在一座大墓前,大墓用石块圈成圆形,高约5米,宽约10米,高大的五合墓碑雕龙凿凤,伏狮潜龟。左右两则高耸着两块诰封碑,上面分别刻着清朝光绪皇帝的册封制。墓后一道宽厚的石屏风,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宏伟壮观。在大墓前,还有两排望柱,石狮、石马、石翁仲。从墓门至最前面的望柱,墓道长达60米,宽15米,望柱高7米多,两块诰封碑高6米,碑两边及顶部的浮雕刻着行龙与盘龙。墓道前,雄狮昂首怒目,石马瘦削精悍,石翁仲满面笑容,秉笏而立。环顾四周的墓碑及圈石上都雕刻着龙凤、花鸟、人物,件件石刻可称得上是晚清时期桂北石雕精品。
大古树 大樟树,在漠川历史文化古村榜上村村后,相传已有1800年树龄,其高四、五丈,主干要10余人才能合抱。千百年来,榜上村在大樟树的庇荫下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才辈出,户户安康。大樟树和榜上村更是声名远扬。 大古桥 大拱桥是指漠川河上游的化龙桥,是漠川三大之首。由于建桥的大石上有化石,也有人叫它化石桥.它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桥拱跨度为18。6米,桥面长22米,宽5。5米,高12米,为兴安县最大的石拱古桥。该桥至今100多年,其坚固如磐石,其英姿如飞虹,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从大桥旁的记事碑刻了解到,此桥是由当时的民间集资赞助而建成,参与捐款的贡生、进士、举人就有好几十位,漠川的先人们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凭着对家乡的深情,在这深山老林里立下一座不朽的丰碑,为子子孙孙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的遗产. 部分文字资料源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