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6-2 11:31 编辑 北京城有条看不见的线,这条线南起外城的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已不存)、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寿山的万春亭,寿皇殿、地安门,直直抵钟、鼓楼的中心点,这条看不见的线就是北京的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它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贯穿了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四重城圈,北京市诸多重要建筑亦位于此条轴线上。这条线就象是北京城的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重宫阙的位置,体现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我独尊"的思想。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 北京中轴线出现始于元代,元大都的建设时,当时的位置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线,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城市总体布局以此中轴线为中心,左有太庙,右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面为市场,即"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无大都由此在城市布局上成为世界最辉煌的城市之一。明代重建北京城,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 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中轴线是"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时至今天 ,北京城的面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城市面积增大了多少倍,但这根中轴线一直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为连接城市中心和亚运村,在二环路钟鼓楼桥引出鼓楼外大街,向北至三环后改名为北辰路,这条路成为北京中轴线的延伸,西边建造中华民族园,东边则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北京申奥成功后,中轴线再次向北延长,向北穿过奥林匹克公园,到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东边建造国家体育场(鸟巢),西边则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钟鼓楼在北京中轴线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过去,它是老北京中轴线的北侧终点,在今天 ,它又是新北京新中轴线的南北中心。游老北京,钟鼓楼是不能不去的地方。走出烟袋斜街后,我拐向了近在咫尺的钟鼓楼。 |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6-2 13:14 编辑 走出烟袋斜街东口是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外大街北起鼓楼,南至地安门,全长约740米,因地处皇城的地安门外而得名。地安门外大街既是北京北半城最主要的南北交通要道,又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北京东城区与西城区的天然分界线。街的东侧属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管辖,西侧则归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办事处管理。 作为北京的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安门外大街自古就是北京皇城通往外界的两大主要咽喉,它北与鼓楼大街、鼓楼西大街、鼓楼东大街衔接,南与地安门西大街、地安门东大街、地安门内大街相连。旧时,地安门外大街以万宁桥(后门桥)为界分为两段,后门桥北至鼓楼,明朝称"鼓楼下大街"; 清朝光绪《顺天府志》称"鼓楼大街"。以南,清以前称"地安门大街"(包括今地安门外大街南段及地安门内大街,即自后门桥至景山后街)。民国中期改为以地安门为界,地安门以北称"地安门大街",以南称"地安门内大街"。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地安门以南的街道仍叫地安门内大街,地安门以北的大街与地安门内大街相对,改称"地安门外大街"。 |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6-2 13:25 编辑 现在我们看到 的这座高大建筑就是鼓楼。鼓楼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是一座重檐三滴水,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歇山顶,通高46.7米的高大楼阁,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轴线的最北端。整个建筑又分两个部分,下部分是一14米高的砖砌台基,基台台基东西长约56米,南北宽约33米,外显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内部为拱券结构,前后各有三座券门,左右各一券门,南门前有一对石狮。楼台东北隅另有一门,门内有石梯69级可登上二楼。 上部分为一木结构楼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外带周围回廊,从外观上看它象是只有一层,实际在两楼之上还有一个暗层。鼓楼的屋顶正脊两端安背兽,平坐周围以木制滴珠板封护,下层檐为四坡顶,各层屋顶戗脊上曾置狮子为首的五跑小兽,现为仙人为首的七跑小兽。上层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层檐下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拱,平坐下施重翘五踩斗拱。室内方砖漫地,外檐装修采用六抹方格格扇门窗。上层室外环楼有走廊,设木栏杆,四角支撑有擎檐柱。 鼓楼二层内部通体彩画,金碧辉煌。二层原本置宋代的铜壶滴漏和铙神,用来报时,但在清初遗失。清代起改用时辰香定更次。鼓楼内原有主鼓一面,鼓高2.22米,长2.25米,腰径1.71米,鼓面直径1.40米,木制鼓座为红油漆上雕云纹,高1.8米,长2米,宽1.9米。另有小鼓二十四面,象征一年二十四节气。后小鼓全部丢失,仅存一面主鼓,鼓皮上刀痕累累,是被八国联军所砍。1924年时,鼓楼曾一度改名为“明耻楼”,陈列展览八国联军的图片、实物和模型等。第二年复改为齐政楼。 鼓楼历史上曾经三毁四建。最初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名齐政楼,取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政之意,位置在今旧鼓楼大街南口,后来被火焚毁。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之后再次毁于火灾。明成祖营建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现位置再度重建鼓楼,不久因雷击被毁。嘉靖十八年(1539年)第三次重建,终于留存至今,只在清嘉庆五年(1800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行过部分修整。 北京鼓楼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具有很有高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1957年钟鼓楼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钟鼓楼,1987年和1988年鼓楼和钟楼相继开放,1988年依据旧主鼓形制复制两面新鼓;后又依据清嘉庆年间的史料记载仿制主鼓一面,鼓高2.40米,鼓面直径1.60米,群鼓二十四面,鼓高1.60米,鼓面直径1.12米。供展览之用。1996年,钟鼓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鼓楼现在开放景点,但鼓楼南门不开,进鼓楼参观要沿钟楼弯胡同绕到鼓楼北边,走北门进入鼓楼 |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6-2 13:28 编辑 鼓楼之北有钟楼,钟楼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上,它和鼓楼一起,是元、明、清三代北京城的报时中心。“暮鼓晨钟”使全城有序可循。 根据明清规制,每夜为五节,晚八时(戌)曰定更(又称起更或初更);十时(亥)曰二更;十二时(子)曰三更;二时(丑)曰四更;四时(寅)曰五更;五时(申末卯初)曰亮更,即天明之意。钟鼓楼每天在“定更”、“亮更”时两次鸣钟,这两次皆先击鼓,后撞钟。定更至亮更间的各个更次(即二更到五更)则只击鼓。从亮更到 定更间为抓拍天,各更则只撞钟不击鼓。击钟鼓时先快击十八响,再慢击十八响,俗曰:“紧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间计六次,共108响。这被称作“晨钟暮鼓”。 1924年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钟鼓楼也不再用来报时。1990年起,每年除夕恢复鸣钟击鼓。此后也偶尔为庆典或旅游活动奏响钟鼓。 |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6-2 13:30 编辑 钟楼在鼓楼以北约100多米处,原是元代万宁寺的中心阁,始建于至元九年(1272年),后来毁于战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鼓楼一起重建,成为钟楼,但不久后就再次被毁。清乾隆十年(1745年)奉旨重建,两年后竣工。这次为了防止火灾,建筑全部采用了砖石结构。曾被北京防空指挥部作为办公地,1980年代后誊退。 钟楼占地约6000平方米,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通高47.95米。底层基座为边长约35米的正方形,基座四面均有券门,内设75级石阶可上二层的主楼。主楼面阔三间,上有黑琉璃瓦绿剪边覆顶,下有汉白玉须弥座承托,四面分别开一座券门,券门的左右各有一座石雕窗,周围环绕着石护栏。 钟楼的正中立有八角形的钟架,悬挂“大明永乐吉日”铸的大铜钟一口。钟高7.02米,直径3.4米,重63吨,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量最重的古代铜钟,有“钟王”之称。它的钟声悠远绵长,圆润洪亮,在过去北京城尚无高大建筑的时代,可以传播数十里远。原先钟楼内悬挂的并不是这口钟,而是同样为永乐年间所铸的一口大铁钟,但因为音质不佳,后来才改用铜钟。原铁钟则被置于墙边,目前已被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收藏。 在钟楼附近,曾经还有过一座金炉娘娘庙,祭祀一位工匠的女儿。传说她父亲是奉旨铸造永乐大钟的工匠,因永乐大钟过大,所镕的铜水怎么也达不到 温度,眼看期限将到,为了铸钟她舍身跳入熔炉,才使他的父亲在规定的期限内铸造出了符合要求的铜钟。目前该庙仅存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