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中

东坡赤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佳句就是在这里写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575 | 回复:3
发表于 2018-8-20 15:47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说起湖北黄冈,就想起了黄冈中学,因为大家在高考的时候被黄冈密卷虐过;而在我们黄冈孩子的记忆里,除了黄冈中学,还有东坡赤壁。东坡赤壁不仅有苏轼的绝世佳句,也是我们从小玩到大的地方。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里说,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而这个“通用电码”就是从东坡赤壁发出的。

​离开黄州三十六年,  或在工作或在旅行却很少回去,有同学说,看你写了好多国外的游记,为什么不写东坡赤壁呢?也许是父母已随我去了南方的缘故,也许是不想打破儿时美好的回忆,潜意识里更愿将它尘封在记忆之中。 前不久,回去参加首届黄冈中学校友会峰会,到达的第一天,去了黄冈中学之后便去了东坡赤壁,忍不住想再一次看看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

余秋雨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轼,北宋大文豪,因为 “乌台诗案” 讥讽朝廷被弹劾之后,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府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府的四年时间里,经常在赤壁吟诗作画,留下许多的千古绝句。黄州人很少说苏轼, 因苏轼自称东坡居士,加之东坡赤壁的缘故,大家喜欢称他为苏东坡。

​走过苏东坡塑像,赤壁山拾阶而上,东坡赤壁真正的门建在左边的岩石壁上,门上方书有“东坡赤壁”,两旁黑底绿字对联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是清代郭朝祚撰联,他认为三国赤壁大战就在这里。 如果最后离开这个大门的时候,会看到大门背面一行“赤壁之游乐乎”,是引子苏东坡在《后赤壁赋》的一句话。小时候,每次在东坡赤壁玩耍够了,离开的时候总忍不住看一眼。

​​进入庭院,感觉跟小时候没有任何区别,一个挨着一个的小庭院,有圆形或者花瓶小门,每道墙壁中间便是一个院落,有“二赋堂”、“酹江亭”、“坡仙亭”等等。小时候最喜欢去的还是“酹江亭”,因为在那里凭栏远眺可以带来无限的遐想。

​“酹江亭”,取自《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句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那时候总不认得“酹”(lei)字,其实就是将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 。尽管亭内有康熙的御笔《前赤壁赋》的碑文,但那时还是喜欢这个“寿”字,总想着怎么一笔写成。后来还知道,“寿”字的右上角窗户,格栏也是一个“寿”字,因为我奶奶会剪纸,剪出这个形状的“寿”。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段佳句,它是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第一句,连蒋介石都题赠“文章千古,壁垒一新。《念奴娇·赤壁怀古》 碑文就在“坡仙亭”, ​“坡仙亭”,是右边第一个亭子。

​这就是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作,据说是苏东坡醉后草书而成。小时候,经常拿着铅笔和白纸,在这上面做拓片玩,如今石碑上面覆盖了一层玻璃保护,可那个时候,东坡赤壁既不需要门票,也没人告诉我们这些熊孩子不能这么做。坡仙亭里,除了这块珍贵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碑刻,还有苏东坡亲笔画的《月梅》与《寿星》的真迹石刻。

​坡仙亭的对面,有一座几乎快倾倒的塔,还没屋顶高的红砂石宝塔,叫“ 鸟石塔”,可能为元明时期所建造,详细来源无从考证。我倒觉得东坡赤壁的“石字藏”说的就是这个塔,石字藏就是古时焚烧文章之处,将不想让人看到的字或者文章放进“字葬塔”内焚烧,就是所谓的“葬字”。

​“坡仙亭”的隔壁就是“睡仙亭”,传说苏东坡在矶头喝酒解闷,每当酒醉之时便倒卧在此地 。睡仙亭,原名睡足堂。因唐代大诗人杜牧左迁黄州刺史时,在《忆齐安郡》诗中写道:“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意思是:在我一生中睡眠最充足的地方,就是云梦泽南部的黄州。

​睡仙亭面朝大江,亭内红砂石的形状很像一张床,崖石突出的部分很像一个枕头。小时候经常睡在上面,江风习习很是凉快,只是那时无法想象苏东坡醉卧在此的感受。

​ ​“睡仙亭”走下去,几步台阶便是“放龟亭”,也是儿时游玩必去的地方, 亭内一块石头做的桌面,与小伙伴常在此打扑克牌,亭子下面水中有一个石龟,每次去就爱看看那尊石龟。

​传说东晋大将毛戍守邾城时,将白龟放生, 后遇难时被白龟所救 。明朝黄州知府郭凤仪依据传说,在赤壁矶下江边凿了一个巨大的白石龟,取名白龟渚,“放龟亭”因此得名。

​苏东坡当时所写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就在此地,可惜长江改道,放龟亭前方已是陆地,只剩下一个小水塘,只能远眺长江,但矶石上被江水冲刷的痕迹犹存,明代的白龟依然顽强地守护在这里。​

​​​放龟亭外的左边写着 “赤壁矶” ,右边写着“赤壁”, 说起赤壁的历史,还要说起西晋初年,龙骧将军蒯思为纪念三国赤壁大战,在黄州江边建了一座别馆,就是现在的东坡赤壁。这些亭子红墙下面是赭红色矶石,像一头大象的鼻子深入江中,故称“赤鼻矶”,因为黄州土话“鼻”与“壁”都是一个发音,最后还是称为“赤壁矶”。

​赤壁之战到底在湖北蒲圻赤壁,还是在湖北黄州赤壁,自古以来就有争议,现在有人认为赤壁之战在蒲圻,将蒲圻赤壁叫做“武赤壁”,东坡赤壁叫做“文赤壁”,但我表哥一直认为东坡赤壁才是赤壁之战的地方。黄州对面鄂州,曾经是吴王古都武昌(不是现在的武汉武昌),应该是赤壁之战最合理的位置,他说蒲圻赤壁地理位置也无法“借东风”。

​放龟亭上去是“二赋堂”的后门,进入二赋堂, “二赋堂”三字还是清代大臣李鸿章所书。苏东坡在一千多年前的7月和10月,两次月夜泛舟于赤壁下的长江,于是写下了家喻户晓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二赋堂的黄木板上,配以清代举人程之桢的楷书《前赤壁赋》,楷书字体厚重,气势不凡。小时候经常胡乱涂写,想模仿楷书,可惜一直未曾学到皮毛。

​后面是汉隶魏书的《后赤壁赋》,由李开侁书写,李开侁先生善书法,人称“博涉汉魏六朝,楷书似吴兴,行书似北海”,曾担任黎元洪大总统府秘书长。

问鹤亭,原名玩月台,1922年扩建“东坡赤壁”时,以《后赤壁赋》中孤鹤化为道士梦中同苏轼问答的描写,改名问鹤亭。​问鹤亭下方,有一块奇石,实际上是一块陨石,叫做“剪刀峰”,不过我总觉得像一只猴子。

​栖霞楼传说是宋代黄州四大名楼之一,位于赤壁最高处,但我们小时候都没有这座楼。因楼背山面江,落日时晚霞染红大江,照映楼身,如霞归栖,故名栖霞楼,栖霞楼可以登高赏景。

​从栖霞楼下来,转入东坡祠、挹爽楼。“ 挹爽楼 ”,建于1925年。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中有“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的诗句,故此得名。挹爽楼印象极为深刻,因为我们家有一张老照片,母亲在挹爽楼栏杆前拍的。

1961年,​母亲大学毕业到黄州工作,第一次参观东坡赤壁,那时我还未出生,照片是黑白的,照相馆上的颜色。从照片可以见到,东坡赤壁后远处还有许多的老建筑物,像是过去遗留的公馆,现在早已不复存在了。

​往下看去,记忆深刻的是小时候的困惑,小门上的字到底是“方一天”,还是“天一方”,后来知道古文都是应该从右边念起。再后来,才知道出自《前赤壁赋》中的“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看似谈情说美人的诗句,其实都是表达苏轼自己失意的感觉,作为东坡居士的苏轼,在黄州府的四年两个月的日子,因此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文化财富。

​刚直不阿的文人气质,注定了苏轼的命运,尽管后来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最后还是被贬到海南岛的儋州,最终病逝于返乡途中 。

​​除了杜牧、王禹偁贬谪黄州之后,历代文人政客李白、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赵景文、李纯甫、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张之洞、宋教仁、吴佩孚、蒋介石等文人政客均到访过黄州。尽管无数名人的到访并没有给黄冈增加多少风光,却留下了600多块书画碑刻。因为拥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坡赤壁无论是不是三国赤壁大战的古战场,已经无足轻重。​

​如果有一天,你慕名前往东坡赤壁,请不要失望于它狭小的空间,这里坐拥无数大家的诗词和石刻,不妨去细细品味。如果有一天,你在名利场失意的时候,不妨来古城黄州小住几日,去东坡赤壁解码苏轼的“通用电码”,“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8-21 10:33 2 只看该作者
很有人文风情。
发表于 2018-8-21 13:39 3 只看该作者
人物那张照片很有年代感
发表于 2018-8-21 14:24 4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这组片子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