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26

主题

西南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复制链接] 查看:47081 | 回复:67
发表于 2018-10-23 12:41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川媚儿 于 2022-5-9 17:00 编辑

他英俊,他也高冷,他神秘莫测,他遗世而独立,他住在怒江与澜沧江之间的他念他翁,他叫大米勇,他与伯舒拉岭、芒康山、达玛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为邻,他的家族还有揉措以及众多名不见经传的兄弟姐妹。

千里迢迢辛苦奔波而来,却一面之缘也没有。是大米勇不愿见我们,还是我们不够执著?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原以为队伍里有“太阳”,有“媚姐”,会有“阳光明媚”之兆,可谁知“太阳”“搁浅”,雨雪冰雹随之而来,打湿了“燕子”的翅膀,泯灭了“蒲公英”的芬芳,虽希望“步步(Booboo)”小心成功穿越,却不得不为安全大局而全员大撤退。而后得知,台风山竹带来的天气“综合症”成为今年国庆假期驴友们最心痛的遗憾,念青东、洛克、贡嘎等等多条线路封闭,众多队伍无可奈何选择下撤,大把大把的银子花在交通上,未达目的地就打道回府,“下撤”成为集体“境界”,呜呼哀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媚姐    图:太阳、媚姐、燕子、Boobo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内容共八章,已更新完毕,图片稍后跟上,许多手机图片,记录的只有真实和感动
6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8-10-23 12:44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川媚儿 于 2022-5-9 20:02 编辑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第一章

.

“山竹”登陆风谲云诡仍启程

.

“螃蟹”空降个大味美助出行

.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很乐观的人,打不死,压不垮,摧不倒,然而,长时间高强度连续加班,让我的身心状况几乎达到崩溃的边缘,“逃跑”“辞职”之类的字眼经常跳出来。我需要一次修行,来涤荡内心的烦躁不安,厘清被搅得一团乱麻的脑神经;或者是一场纵情的山水之恋,让我能够充满激情地再次回到无休止的加班生活。

~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错过郭喀拉日居之行,我选择了他念他翁(盐登线)之旅。不巧的是,行前台风“山竹”登陆中国大陆,国庆长假期间,中国西南地区天气情况复杂,我们与大米勇的缘分,得“山竹”来决定。

队长是广东湛江的搁浅,去年曾一起成功穿越念青东,他和浙江舟山的太阳、湖北武汉的蒲公英、甘肃定西的Booboo都是精壮小青年,只有燕子和我,早在2015年鳌太之行就已被驴友们推入大小“姑妈”行列,有点点“大妈”“大婶”“老阿婆”“灭绝师太”的味道。

西藏虽与四川相邻,我们的行程却是先到云南。住川北的我们几乎穿越整个四川,“动车+飞机”抵达云南香格里拉时已经晚上9点半,浙江队友太阳从杭州转机昆明到香格里拉,比我们更晚,所以我们在机场等他,然后一起租车到贡卡桑姆客栈。率先到达的队友蒲公英传递来的信息是“冷”,但他深夜仍然到街口来接我们,并帮我们背包。

太阳带了一大箱螃蟹过来,这些大螃蟹数小时之内从海拔3米的舟山被空运到海拔3300米的香格里拉,也有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即使将绑住它的线绳松开,它也没有力气逃走,更没力气挥舞它的大钳子趾高气扬耍威风。太阳撸起袖子现洗现蒸,用“牦牛肉干锅+螃蟹大宴”来为我们的他念他翁之行加油助力,上桌了才知道是今天太阳的生日,当然咯,只有吃着他带来的螃蟹,祝福他生日快乐。

穿过深夜雨巷,凉丝丝的空气开始沁入心田,香格里拉的古城墙并不能看得特别清楚,但内心那些坏情绪,已经开始释放了。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9月23日,在汽车站与队长搁浅和甘肃队友Booboo汇合,乘大巴去德钦县飞来寺。

我们住的明珠拉卡酒店是飞来寺位置最高的酒店。燕子说:“既然是最高的酒店,那我们就要住最高的楼层。”我们俩背着大包爬上五楼,权当临时抱佛脚的行前拉练。501房间两面有窗,开窗就是白马雪山和梅里雪山,云团在山间游弋,群山若隐若现,明明近在眼前,又似遥远莫测。

过了今晚,再无客栈,自然要好好撮一顿,犒劳一下即将苦逼10来天的胃,于是点了营养丰富的松茸土鸡汤锅,让店主多放几片松茸,店主直接回绝说“松茸太贵了”,言下之意,不克扣我们应有的松茸,已算是仁至义尽。喝着酥油茶,静特汤锅上桌,这时飞来一只苍蝇,只见燕子手中筷子一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苍蝇应声落下,“二姑妈”宝刀不老,风采依旧,绝妙身手引来满座惊叹。

因为欠太阳一个生日,我们合伙订了个蛋糕送给他。太阳说,要把蛋糕带到邓珠家去,和邓珠的孩子们一起分享,于是,这盒蛋糕只是被打开亮了个相,拍完照片就被重新收起来——生日要有仪式感。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0-23 12:57 3 只看该作者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迪庆贡卡桑姆客栈,离机场不远,打车30,国庆期间住宿两百多点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飞来寺明珠拉卡酒店,位置比较高,看风景不错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早起一天
发表于 2018-10-23 13:13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川媚儿 于 2022-5-9 19:55 编辑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第二章

.

茶马古道盐井盐留名

.

舌尖中国加加面飘香

.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同样有仪式感的是盐井加加面。

盐井加加面2010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远方的家”“舌尖上的中国”“走进西藏”的拍摄地。据说加加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65年,据传一代国师八思巴接受元朝封赠返回西藏,途经盐井地区,当地以小碗面添加敬奉。从此,盐井加加面以小碗“加、加”的方式流传下来。

盐井加加面的最高纪录是147碗,据说,谁超过了最高纪录,不仅送奖金、送牦牛,还可以终身免费,因此深得游客追捧,明知挑战必败,也要前往一试。

加加面吃的是“热闹”,也是“趣味”。经营加加面的是几位藏族姑娘,她们用托盘托着几十碗面,一边唱歌,一边为每位客人轮流加面。桌上放着佐餐的小菜和用以记数的石头,每吃一碗,放一枚石籽记数。豪放的男人们可以一口一碗,我撑到7碗就饱了,摆手没有用,据说吃不够10碗得留下来做媳妇儿,勉强又撑下1碗,赶忙把筷子交叉放在碗上面,这是“停止加面”的意思。

“加油加油,打破记录,终身免费!”主人唱着歌跳着舞继续加面,加面的速度过快,蒲公英和太阳碗里的汤快漫出来了,被姑娘们闹着要求“脱裤子”,恍若唐长老进了女儿国,两个大男人急红了脸,一边埋头喝汤一边对付姑娘们的调笑,现场气氛十分热闹。最终,蒲公英吃了20碗,成为我们队伍中的冠军,而司机达瓦吃了27碗。

据说,加加面的独特香味源于当地称之为“琵琶肉”的汤卤。“jia jia面”几个字到底怎么写,众说不一,“加加面”“佳加面”“家家面”“佳家面”,寓意好面一碗一碗加、象家里一样自由自在,好面家家做,都说得过去。

在我看来,加加面有两个长处,一是现场气氛热闹,吃饭绝不寂寞;二是小碗不断添加的方式让人既能吃饱又不浪费,吃多吃少看“肚”量,对每一个吃货都没有歧视。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因产盐而得名的盐井乡,最出名的自然是盐,盐井的盐田,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

据说早在唐朝时期,盐井就开始晒盐,历史已逾越千年,纳西族人称其“察卡”,藏语称为“擦卡洛”,据说,这里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世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也是我国唯一完整保持人工原始晒盐的地方。

仁青邓珠开车到盐井来接我们,特意带我们去看他家的盐田。

盐田位于214 国道澜沧江东西两岸。从上面看,盐田就是层层叠叠四四方方的“水田”,邓珠带我们顺着盐田之间的小道下坡,就可以看到平台下面像钟乳一样的盐结晶,邓珠掰下一截盐,自己先舔了舔,然后拿给我尝,看着晶莹剔透的小盐柱,舌尖轻轻一舔,那咸味已让人不能承受。

钻到盐田下面拍摄十分有趣,长长短短倒挂在盐田下面的洁白盐柱,在阳光下晶莹透亮,下层盐田镜面似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在林立的木柱切割下,画面既有线条纵横,有富于色彩对比。

神奇的是,同样的卤水源,相同的加工器材和加工技艺,但在澜沧江两岸制成的盐却呈红、白两色。邓珠告诉我们,江对面生产的是银盐(即白盐);江这边产金盐(即红盐),那些盐溶在水里,也会呈现淡淡的红色。红盐用于喂牲畜、做藏香,白盐则用于打酥油茶、做化妆品等。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8-10-23 13:16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川媚儿 于 2018-10-23 13:19 编辑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加加面目前的最高记录是单人147碗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有小菜佐餐,竹篓里放着记数用的石籽,吃饱了别忘记将筷子交叉放在碗上,否则,会被不断加面



发表于 2018-10-23 13:21 6 只看该作者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盐柱悬挂在盐田下面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晶莹剔透
发表于 2018-10-23 13:25 7 只看该作者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盐田倒映着蓝天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澜沧江两岸制成的盐是不同的,分别称“金盐”和“银盐”

发表于 2018-10-23 13:28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川媚儿 于 2022-5-9 20:02 编辑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第三章

.


拉岗人家投“桃”报“李”

.


仁青邓珠“宽厚”“顾家”

.


晚上我们将去仁青邓珠家,邓珠的家在拉岗村,在勉强可以通车的盘山土路尽头,在海拔3300米的大山上面,那里仅有8户人家。

面对盘山土路,邓珠的面包车明显吃力,许多转弯的地方需要来回倒几次车才能通过。汽车在长坡上喘息,离合片时常冒出刺鼻的气味,甚至熄火,好几次我们不得不下车步行,邓珠把车退回很远再一鼓作气冲上来。每当这时,邓珠会很腼腆地向我们道歉,其实,我们更心疼他那车。

拉岗村在一座山梁上,站在村子边沿,崇山峻岭就在脚下,第一感觉是不管哪个方向吹来的风,都会吹遍全村。

放下背包,我们去村里转。

路过一户人家,藏家老阿妈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过来跟我们打招呼,虽然我们互相不懂对方的语言,但我明白藏族阿妈的手势是让我们等着她。她进屋很快又返回来,拿了桃子给我们吃,那些桃子虽然因为海拔高、气温低长得不太光鲜,但给人的感觉既香甜又温暖。

听到动静的梯布从屋里走出来,请我们到家里喝茶,又叫我们去园子里吃李子,回头又叫妻子出来招待我们,他的妻子立刻拿了撮箕到果园,随后端了许多水果出来。梯布的园子里长着好几棵果树,有桃,也有苹果,他们叫做“李子”的水果其实是桃子,中秋之后,那些桃子仍未完全成熟。梯布跟我们聊天,他的妻子一直笑着,不断给我们拿水果,我们离开的时候,梯布又将一袋子水果硬塞给我们带走。

虽然素不相识,但是见到我们的村民都再三邀请我们去家里喝茶。出于不便打扰的礼貌,我们婉言谢绝了,而村民们恳切的神情,让我们感觉盛情难却。

风起微凉,我们回到邓珠家。

邓珠有两个女儿,斯朗拉宗和次仁桑姆。拉宗在小天井里晃来晃去,睁着大眼睛一直看着我们,眼神清澈而纯净。看到我们为拉宗拍照片,她的曾祖母为她换上一套大红花袄的新衣服——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其实拉宗的曾祖父、曾祖母刚过花甲。

拉岗村很小,没有学校,也没有公共设施,孩子上学得去山下的盐井,从幼儿园开始就得住校。按国家扶贫政策,邓珠家可以搬到政府在盐井的搬迁安置点去,邓珠家的长辈们不愿意,原因是去看了,住不惯楼房,他们家四代同堂,有牦牛有马匹自给自足,已经习惯了生活在云天的日子,清淡而自在。

傍晚是挤牛奶的时间,邓珠一家都忙碌起来。女人们提着奶桶,邓珠背着女儿赶往牧场,牦牛和马儿正在牧场安静地吃草,邓珠家也备好了过冬的草料,挂在大树上吹干。牛群见到人,会过来吃主人带过来的饲料,那些饲料是邓珠家用发酵的水果去核加上盐配制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果糖。想想他们家的牛肉和牛奶,那都是世界上最好最天然的食物啊!

问及牦牛怎么卖,邓珠说,村里多余的牦牛都不会卖,而是放生,他们依靠养蜂和在山里挖药材、采松茸获得经济收入。

邓珠家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太阳特意将大家为他买的蛋糕拿到邓珠家与他们分享,虽然是迟到的生日快乐歌,却也是最美最温馨的场面。

第二天一早,邓珠的妻子和岳父母早早给我们准备好了早饭,在我们起床之前,就已经出门干活去了,留下邓珠和61岁的爷爷奶奶照顾我们,帮我们加开水,端饭端菜,缺什么就提供给我们。包车费600元邓珠欣然接受,而我们6人连吃带住另给的400元,邓珠极力推辞,说招待客人应该的。邓珠一直歉意的是家里条件不好,我们对他家的和善干净却非常满意。

邓珠解释自己的名字“仁青邓珠”是很大的山,挣钱不怎么花的意思,Booboo解读为“胸襟宽广的顾家的男人”。邓珠,当得起这个名字。

这是我见到过的最纯朴的村民。告诫后来者,请万万珍惜这份善良和纯朴,这里的确没有那么华丽,甚至睡眠也得伴着无数老鼠啃咬东西和四处乱窜的声音,如果你习惯了星级酒店的奢华,如果你以为诚善可欺,如果你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请你别来。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发表于 2018-10-23 13:39 9 只看该作者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邓珠家漂亮的牧场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拉岗村全貌
发表于 2018-10-23 13:41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川媚儿 于 2018-10-23 15:10 编辑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他念他翁大撤退——西游媚记之2018

牧场上,动物与人十分亲近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