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068

主题

其它山峰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复制链接] 查看:24517 | 回复:2
发表于 2019-2-12 11:5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龙王山属于祁连山脉大阪山支脉,是有名的文化名山,每年初五都有很多当地群众登山祈福。传说西海龙王某龙子因触犯天庭,被发配至此,在这里龙王之子又繁衍了四条龙子,分别是青龙白龙黄龙黑龙。所以,龙王山并不是一座单一的山峰,而是包含五座山。大年初五,和指南针户外的山友们前往白龙王山爬山,此行目的地是白龙王山。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龙眼

到达徒步起点丹麻村后,天上飘起了零星的雪花,在雪和雾气的朦胧中行走,刚开始是一大段缓坡,仿佛没有尽头,延伸到远处,走到山腰上,四周的山峰在一片妖娆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山顶白色的雪和飘逸的云雾,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缓坡比较考验人的耐性,以“之”字形行走,较为容易些。缓坡顶上有一个俄博,经幡飘扬。当然这不是终点,目的地还远着呢,再往上,又是另一个坡,上面有“龙眼”之石。几块嶙峋的石头,突兀矗立在山坡上,其中一个石头中间为空,呈现圆环形,队友称之为“龙眼”。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千百年时空洗练下呈现的姿态,往往胜过人类费尽心机的雕琢。从龙眼望过去,苍茫天地,尽收眼底。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缓坡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龙眼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缓坡尽头是一片白色的王国,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深深的雪窝,雪呈盐粒状,一脚下去就是一个雪坑。在雪地里行走,四围白茫茫一片,不禁想起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的形象,在漆黑的冬季夜晚,一个夜行的人,这个形象带着一股信念感。心里是欢喜的,因为这里十分安静,无比空旷。抬头远远地看到龙王山的山头,就在前面,神圣而庄严。只是,那路程似乎还是很远。我们真的能爬上去吗?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雪国


        个性的龙

雪地尽头,开始出现了“雪拌石”,雪花飘落在大石头上,像一层薄膜覆盖着石碓。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雪拌石

当那片洁白的雪地终于渐渐走完,看到对面山峰突兀的石头,嶙峋的骨架,真正的龙王山到了。这条白龙性格大概是孤烈而桀骜的。据说鲁迅先生的头发是根根分明,怒发冲天的,不知为什么看着那些石头,想到了那个始终和他所处的时代格格不入、总是要以笔为匕,抨击时政的先生。山顶那些嶙峋的石头,骨相清奇,虽然在风吹日晒下崩裂、散落无数,可依然有英雄未老、虽败犹荣的悲壮感。传说龙王山就是那因触犯天条而被发配的龙之化身,由此,我想这座山和这条龙一定也是叛逆的,它不像那些为了取悦他人而花红柳绿的山,温顺贤良,它带着一股俾睨的傲气和倔强感。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青海的山,基本也就是这样几个阶段,先是长长的缓坡,让人从体能到心理有个准备,然后是雪地,最后是碎石堆。碎石堆的来源,我推测大概是雪山的冰雪融化,热胀冷缩形成的,那些崩裂的石头,远远看起来惨烈而庄严,那是只有高山才有的坚硬、棱角、威严。高海拔山爬起来却比平地上的徒步更吃劲。因为每一步,都在克服着地心引力,都在克服着人在安逸中的惰性。往往走了几步,就要停下来喘气,当然那些强驴另当别说。

  希拉里”台阶

爬山有一种韵律在其中,适应之后会很美妙,石头堆会成为“石上芭蕾”的训练场,沼泽地会成为“水上轻功”的舞台,白茫茫的雪地,会成为聆听安静的修行场,用享受的态度来经历,就会真的成为享受。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行者

从山脚下到山顶,整个过程大约需要至少一个小时,随着顶峰的临近,空气似乎都变得肃杀起来,风也是凛冽的,偶尔还能听到那高处不胜寒之地,突然传来的鸟叫,那一定是鹰的声音吧。随着高度一点点攀升,登山杖逐渐成为了摆设,手脚并用,脚勾手伸,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接近了顶峰。前面已经有一批队友上去了,可是他们去哪儿了呢?我们看不到他们,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想问问他们:“这里这么陡,你们怎么走过来的?”得到的回答是却只有阵阵风声。终于来到了所谓的“希拉里台阶”。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希拉里台阶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高处不胜寒

希拉里台阶,是龙王山比较独特的地方。这是一处大约七八米高的陡峭石壁,很多登山者和当地老百姓大多都止步于这里,类似于“天花板”“瓶颈”的意思。队友们的背包都放在了石壁下面,他们已经上去了,石壁上头坐着领队冰川大哥,他正拿着绳子,将大家一一拉上去,无论高矮胖瘦,无论是否会攀冰攀岩。其实,我根本没有打算要登希拉里台阶,听听描述就感觉不是我这种人能爬上去的,可是看到前面的队友们一个个都被完好无损地拉上去之后,我也心动了。不如试试?

希拉里台阶的石头上除了我们的绳子,还有当地老百姓放置的一条铁锁链。说到此,我真心觉得那些为了祈福而来的老百姓,真的很厉害。我爬过大大小小的山,无论有多难爬,上面都有当地老百姓的俄博,经幡永远在山顶飘荡着。由此,我想到一个人心中信念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他们的装备远不如我们,布鞋棉袄足矣,一样能攀上高峰。有一年爬山,途中碰到一群转山的藏族孩子,十五六岁,没有登山杖登山鞋,但眼神清澈,就像这大山深处的阳光,干净炽烈。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山顶嶙峋的石头

轮到我了,冰川大哥大概是绝望了,对我说:“你什么都不用管,我会把你拉上来的。”然后我就真的被活生生拉上去了,真的是活生生啊,当然绳子拉拽得我腰疼,肚皮疼。上来以后,发现空间严重不足啊,顶峰上只有不足几米的空间,我们几个人聚集在上面,稍不留神感觉就会掉下去。我感觉自己再也走不动了,就坐着压压惊,吓死宝宝了。

                                        艰难的“下台阶

冰川大哥看着表说:“哎呀,已经一个小时了。”人家在上面已经等了一个小时了,这期间还一直无私地服务大家,把队友一个个拉扯上来,真是不容易。我在山顶上,感觉手冷脚冷,把冻僵的手放到肚子上暖和了半天,才缓过来。找前面一个大哥当避风屏障,坐下来,浑身冷得发抖。高处真的不胜寒呀。上来之后,看着那依然陡峭的石壁,其实我后悔了,怎么下去呀?

其他队友都下得很顺利,有一个瘦瘦弱弱的姐姐,下去的时候连绳子都没绑,听说人家学过攀岩,看着她身轻如燕地滑溜下去,我只恨自己,技到用时方恨少呀,当初为什么没有把攀岩学下去,虽然只去过一次。她轻轻松松地溜下去了,轮到我的时候,我真的很害怕。本来刚开始爬山的时候,头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大概是有点高反吧,或者就是昨天睡得太少了,而经历了希拉里台阶之后,真的一下子清醒了,就像被浇了一盆凉水一样清醒。

下去的时候我觉得要比上来困难,因为下去是放绳子,脚底下没有把握,很没有安全感,一回头就有临深渊的既视感,在此很感谢冰川大哥的队友们的鼓励和帮忙,我听到他们在喊:“对,对,就是这样,很棒。”下到一半的时候,我的手臂已经完全没有力量了,感觉抓着铁索的手随时都会松开,为什么平时不练练臂力呢?哎。中途休息了两次,终于,平安下来了。

下山过程很顺利,或许是因为有了希拉里台阶之行,之前认为很陡峭很难走的路,都不再艰难了。如何攀登5000米的山?去爬6000米的山。如何走过险峻的路程?去走更险峻的路。如何趟一条小溪?去趟一条大河。人的潜能大概都是被这样激发出来的。

龙王山的魅力——大年初五祈福登顶互助龙王山
队友合影

感谢龙王山之行,感谢队友,感恩上苍。

        编外话

在朋友圈发布了龙王山徒步之旅的照片后,大通作者相玉老师留言告知:她家就在龙王山脚下,龙王山还有明长城。在查阅有关龙王山明长城的资料过程中,相玉老师讲述了一个美丽而哀伤的故事,全文摘录如下:

这两年,在一家“长城小站”网站上,一位署名“寻城”的作者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青海明长城的文章和图片后,引起了央视的注意,也有了CCTV4“远方的家——长城内外”摄制组来青海全方位拍摄明长城的精彩之举。

2015年冬日的一个下午,同事从微信上发来一个网络链接,说是央视四套“远方的家”摄制组来大通拍摄关于明长城的纪录片时,发现有个叫“长城小站”的网站上一位署名“寻城”的作者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青海明长城的文章和图片。摄制组想要采访这个人。问我认不认识这个作者——“寻城‘?


我虽然有一些文朋诗友,但“寻城”这个名字对我来说确实很陌生。


同事让我帮忙寻找“寻城”。我也曾写过一篇有关大通明长城的文字,我先是非常好奇地打开那个网页,浏览那些与“寻城”有关的青海明长城的文章。


发表于20121月以后的《青海明长城防御线路粗探》五篇系列文章。第一篇介绍了青海明长城修建的历史背景、修建时间、基本走向、建筑形式。并指明其中一些数据来自青海当地学者的论著;从第二篇到第五篇,分别记述了作者行走乐都明长城(31幅图片)、互助明长城(31幅图片)、大通明长城(48幅图片)、湟中明长城(74幅图片)的亲身经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及所见所感。图片中不乏作者背着大包在高山峻岭间行进的自拍图片。


从网页中的照片可以看出,20111010日,“寻城”那天登上了大通明长城的起点——互助县南门峡镇札板山。按照照片下方显示的时间,可以看出,直到1015日,“寻城”一路顺着这段明长城在大通县窎沟乡麻家庄村至元朔乡毛家沟村、毛家寨村直到娘娘山的大通明长城行进。

“寻城”的文章中引用了大通文物工作者陈荣著作中对大通明长城的一些记述,还有他自己一路走来的观感。他在文章中说:“……据说有位参观者曾经说:‘大通明长城,青海的八达岭’。我认为,八达岭只有一个。大通明长城与八达岭的修建材质、修建形式完全不同,没有什么可比性。每一段长城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必要去攀附什么名分……”我和许多朋友十分赞同他的说法。

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大通明长城所在山脊线路清晰,醒目,墙体保存高大完整。一眼望去,可远观十数里。修建质量与甘肃宁夏的明长城不相上下。墙体外侧基本长满了沙棘(黑刺),花刺(三根针)野玫瑰等多刺的灌木。人若穿行其中,苦不堪言。”我们仿佛看到了“寻城”背着巨大的行囊徒步在灌木丛中艰难前进的身影。说实话,作为大通本地人,我们当中很少有像他一样走完家乡境内的明长城的人,至少我没有走完过。看了“寻城”的大通明长城行走记录,我汗颜和惭愧。



来不及详细读完网站上“寻城”的明长城文章。同事还在等我回复“寻城”的消息,必须立即开始寻找“寻城”。


我把“寻城”在“长城小站”网站的青海明长城文章链接分别通过微信和QQ发到青海作家群、江湖文学摄影群及一些文学和户外群,附言“有谁认识文章作者‘寻城’或知其联系方法,请立即联系我。”可是消息发出后如泥牛入海,毫无音讯。

于是又把那条消息发送给一些从事文史研究和旅游工作的师友,包括我省著名作家井石老师。一会儿井石老师便在微信上回话说不认识这位“寻城”,并建议我利用给“长城小站”网站留言的形式去试试,看能不能找到那位“寻城”。我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便打开“长城小站”网站点击“联系我们”栏,找到了网站管理员的一个联系电话、一组手机号码。犹豫半天后我给那个手机号码发了一条短信:“您好,我是青海省大通县委宣传部的,中央电视台来这里拍摄有关青海明长城的纪录片,发现你们‘长城小站’网站有一个署名‘寻城’的人发表的一系列有关青海明长城的文章,想与作者联系,不知道您可否提供一下‘寻城’的情况及联系方法?非常感谢。”短信发出时间是晚上八点。

此时,QQ群里陆续有人关注到我发送的寻找“寻城”的消息,但是没有群友认识他。有人通过我发过去的网络链接开始认真读他发表在网上的文章,说要“抓紧时间恶补一下明长城知识”;有人指出,“寻城”文章中提到了大通及湟中县文物管理所人士的名字,让我去找他们。湟中网友“南川子”指出,文章中的武老师是湟中县博物馆馆员武海旺,他已经拨打武老师的电话了,可惜关机,明天一早,他就联系武老师,向他打问“寻城”的联系方法。

做完一些家务,已经是深夜了。刚坐到电脑前,想看一下有没有新消息,手机突然响了,急忙一看,是来自北京的号码,心里突然想到了前面给“长城小站”网站管理员发过去的短信息。电话接通,对方标准的普通话传了过来,说前段时间手机一直关机,刚开机,才看到我发的短信。他是“长城小站”网站管理员张俊。紧接着就开始说起了寻找“寻城”的事儿。


张俊说,“寻城”是他的好朋友,也是民间长城保护志愿者之一。2011年,“寻城”徒步长城,来到青海,写下这些有关青海明长城的文字,并附上了相关图片。2013年,“寻城”从嘉峪关出发,再次徒步万里长城,途中经费紧张,在参与高空作业筹措资金时,发生意外不幸离世,年仅40岁。
听到这里,我一下子沉默了。“真是没想到,没想到会这样……”我语无伦次。


“能不能说一下‘寻城’的真实姓名啊?”过了半天,我说。张俊说,“寻城”原名郝术新,河北保定人。


继续沉默。“那么,欢迎您以后来青海。”我说。



“青海,其实我也来过,我还来过你们大通看了明长城。在大通,我还买过一大块牛肉呢……”张俊在电话里笑了一下,气氛缓和了些。


“如果央视摄制组需要资料的话,我还可以和您联系吗?”我说。


“可以。”张俊说。


电话挂断后,我坐在电脑前沉默许久……


记得“长城小站”的网站里有这样一些话:“时间不紧不慢地进入了21世纪,我们的生活不断变幻,电脑网络迅速成为人类新的沟通方法。于是一些走在长城上相识的朋友们便想给自己,同时也给所有热爱长城、热爱生活的人们在网上安个家,这个家就是长城小站。……(我们)中间有忠实()长城爱好者,以考察全中国长城为己任;有摄影爱好者,酷爱用相机记录朝晖夕阳下的长城……有登山野营发烧友,翻山越岭走个不停。在城市里他们是普通人,但由于心存着对山野和长城的热爱,他们又多了一层对大自然的感知、对历史和文化的领悟。这使他们有了一颗平静面对生活的心境。他们就是长城小站。……小站成员以自身经历、耳闻目睹,痛感保护长城的迫切。他们希望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去为之努力。也许正是长城本身给了他们无穷的动力,一次又一次的走过长城,走个不停。”


原来“寻城”就是这个网站的一员,他虽然不是青海本地人,但他是热爱长城、保护长城的众多人士中的一员,他发表在网站上的那些关于青海明长城的文字,那些图片画面那么亲切熟悉,那是我们身边的长城,也就是我们的家。忽又想起,此次央视四套摄制组拍摄的纪录片主题便是“远方的家——长城内外”。青海明长城就是我们的家,也是“寻城”的家,只是我们的家在门前,而“寻城”的“家”在心中。这两个“家”一个现实得触手可及,一个则崇高得只能用心感知。

寻找了一晚上“寻城”,终于找到了!但结果又是这么令人感慨。我该把寻找“寻城”的故事写下来吧,告诉我身边的人们,曾经有一个来自河北保定的叫郝术新的人,他的网名叫“寻城”——寻找长城。2011年秋天,他仔细走过了青海境内的明长城,搜集各类文献资料,为青海明长城撰文并在一个叫“长城小站”的网站发表后,使很多关注中国万里长城的人们也知道:青海,也有长城;CCTV4的“远方的家——长城内外”节目中,也会有关于青海明长城的报道。

“寻城”,但愿您在天堂里,时时逡巡着青海高原上逶迤蜿蜒的明长城……

                (原文刊于《青海日报》,作者相金玉)

听完寻找“寻城”的故事,是晚上,刚刚卸去疲惫准备入睡之际。在宁静的夜晚,心绪久久难以平复,那位“寻城”作者,大概想不到几年后他无意中发布的一篇帖子,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想不到多年后很多人会在网上寻找他。而我们也料想不到,那个神秘的作者,几年前已经因为一次意外离开了。这个故事美丽,是因为那个详细查找了青海明长城的寻城,他不是为了名利在做这件事,仅仅是因为喜欢。他那天真而单纯的喜欢,令人敬畏。生命会消失,事物会改变,可是精神的强度,却永远不会削弱。无论是寻城,还是寻找“寻城”的相玉老师、网友们,亦或是偶然看到这篇帖子而惊喜的读者、央视摄制组,冥冥中有一股奇妙的力量,牵引着我们,为我们呈现了这个故事背后感人的精神。致敬那些心怀美好、举步向前的人们。


最后,再谈一点体会,登过了很多山才明白:对自然的探索,绝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谦卑。大自然会告诉你人何其渺小而局限,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所有探索所有成功,不过是自然界的慷慨馈赠,唯有心怀敬畏,谦卑匍匐,才是真正伟大的登山者。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2-12 23:24 2 只看该作者
鼎力支持小布丁的好帖,分享户外精彩。
发自8264小程序
发表于 2019-2-19 13:54 3 只看该作者
厉害,厉害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