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08

主题

宣城

大理:风花雪月里品读南诏国的风情雅韵

[复制链接] 查看:29575 | 回复:46
发表于 2019-5-23 11:47 11 只看该作者
                                                   
清王朝为褒奖蒋宗汉镇压杜文秀起义等功,谥壮勤,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四牌坊下建祠,称蒋公祠,辛亥革命后改为鹤庆会馆。

                                                   
蒋公祠建筑为南北向,祠一进两院,正门三间,中一间歇山顶,左右两间悬山顶,前两侧有八字矮墙,入门为广场。中为过厅,单檐硬山顶。后为正殿,单檐悬山顶,抬梁与穿半相结合木结构,通面阔14米,进深10米。东西厢房各三间,后院四面存耳房各二间,总面积1100平方米。

                                                   
关于蒋公祠的一些历史文化在碑文的背部都有简单的介绍,对于惜墨如金的山野君而言就在此赘述了哦。

                                                   
布局为正门三开间,门前两侧有八字墙,进门为前院,过厅为三间,下有台基,进过厅为后院。后院主房三开间,及东西厢房各三间。

                                                   
正房前原有宽2米、深2米、高5米的大理石御碑亭,下有1.2米台基,大四方,小八角面柱,歇山顶,中供光绪二十九年抚恤御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1985年公布为大理市文物保护单位 。

                                                   
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坐落在大理古城玉洱路, 2012年12月30日,云南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原“蒋公祠”基础上改扩建而成。

                                                   
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分设5个主题馆,分别展示了大理白族本主、刺绣、剪纸、甲马、绕三灵、霸王鞭、洞经古乐、扎染、传统节庆、下关沱茶技艺等多种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地展现了大理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轨迹。它们是大理文化记忆的重要承载体,也是大理文化的根基和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为研究传承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基地,为海内外游客了解大理开启了另一扇窗口。

                                                   
财神爷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中国民间信仰。而在佛家认为财神是抽象的人物,也就是说脚踏实地干事业并且能够广结善缘布施与众生财富的均为财神菩萨。因此,在佛教认为土地也是财神的最基本的神明。

                                                   
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地展现了大理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轨迹。它们是大理文化记忆的重要承载体,也是大理文化的根基和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为研究传承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基地,为海内外游客了解大理开启了另一扇对外的窗口。

                                                   
大理白族的甲马纸印刷技艺展览的大厅。

                                                   
当地甲马纸相当于北方的孔明灯,都是用于民间祈福。据金花介绍,它的制作流程是这样的:在刻有各式图案的甲马纸模具上洒上墨,再将剪裁过的彩纸放在模具上,便能绘出各种不同的祈福图案。

                                                   
云南的剪纸基本有两种作用。一是寺庙中的神幔、神树及旗幡上的剪纸或刻纸,多为信徒们敬神拜佛的贡献之物。其题材样式包括有云南地方特色的大象、牛羊、佛塔、衣裤、器皿、人物、花鸟及吉祥的图案等。造型简略单纯,有一种原始稚拙的意味。神幔如北方民间的挂帘剪纸,但都很大。常常是多张纸贴接在一起。折叠刻出重复的图案。具有神秘的宗教气息。

                                                   
剪纸最早见于本民族祭祀所用的纸马,后来在佛教文化和汉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充实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喜庆、宗教、丧葬及居家装饰等方面。傣族剪纸使用特制的剪刀、刻刀、凿子和锤子,或剪或凿,技艺很高。其内容多与傣族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关,也有反映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对象,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浓 郁。常见图案有表现吉祥的龙、凤、孔雀、大象、狮子、麒麟、马鹿、骏马、游鱼等各种奇兽异鸟,也有形态各异的糯沾巴花、荷花、玫瑰花、菊花、茶花、杜鹃等植物花卉,还有亭台楼阁、佛塔、寺庙、房屋建筑等。

                                                   
剪纸的主要材质为纸、布、金属片等。傣族剪纸多用于佛殿的门窗、佛伞、佛幡、演出道具、节日彩棚、泼水 龙亭以及居家装饰等,喜庆节日时用红、黄、蓝、绿、金等颜色的彩纸剪纸,丧事和在供寨头神“吕贺芒”与领兵神的小庙里则全部使用白色剪纸。

发表于 2019-5-23 11:48 12 只看该作者
                                                   
大理白族民间的“甲马纸”,亦称“甲马”、“纸马”,是一种木刻纸画,是白族原始巫术礼仪尚遗民间的一种木刻作品。甲马是一种古老神秘的用于民间祈福消灾祭祀活动的民间木刻版画,流行于云南各地,其中大理白族甲马最有特色,又称为“纸符”。甲马纸主题有祈求平安、招财求福、求子求学、驱鬼避邪等内容,也有祖先崇拜、本主崇拜、自然崇拜、佛道神灵及万物有灵等内容。图形种类则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有神袛鬼灵、飞禽走兽、自然山川、建筑交通等等。每一幅甲马纸都代表着一种信仰、祈求和祝福,都有一一个深动、神奇的故事或传说,都有不同的祭祀、祈福用途。神密的甲马与神密的自然崇拜、本主崇拜、民俗、宗教,以及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甲马纸以阳刻线为主,粗线接近于面,木刻后水墨印制,产生出线条简洁粗放,线面错杂纵横、虚实变化,而又协调统一、古拙朴实的艺术效果;在构图上,千变万化,打破了复制木刻千篇一律的程式。刻工凭着他们纯真的感情,不循固有的技法,毫无顾忌地握着手中的刻刀,在自由的想像中把心中的意象挖出来。

                                                   
剪纸作品线条连续穿插变化,匀称流畅,构图丰满。在技法上不仅采用线线相连的阳纹和线线相断的阴纹手法,还根据不同细节采用不镂空的刀痕线条,很多图案更以几何图形表现,形象生动,整齐美观。白族甲马纸始于白族古代社会。当时,中原汉族地区有一种“甲马”,即“俗于纸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彩色而祭赛之,毕即焚化。”白族先民很快引进了汉族的“甲马”,用这一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传统文化、民族意识。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白族甲马纸”。无论是在制作和内容上都与中原汉族地区的“甲马”有了严格的区别,是源于斯而不同于斯了。

                                                   
剑川县是白族的发源地,同时也是白族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源远流长的白族刺绣是民族文化与刺绣艺术的完美结合。
鞋上绣一只喜鹊,站在梅花枝头,象征喜上眉梢;枕头上绣一对龙凤,比喻青年男女和睦相爱,白头偕老;“鱼跃龙门”则表现了鲤鱼翻越波涛中的龙门,借传说中“鱼化龙”的故事祝愿仕途高升、前途无限;“鹤鹿同春”的画面由仙鹤、瑞鹿和梧桐组成,仙鹤展翅欲飞,瑞鹿昂首站立,梧桐随风摇曳,以此象征健康长寿。美丽善良的白族妇女们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刺绣,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祈福。

                                                   
剑川白族绣花鞋是剑川刺绣里的代表作品之一,鞋上的绣纹主题大多来源于生活,充分表现了白族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基本图案有花鸟草虫、飞禽走兽等;吉祥图案有莲生贵子、龙飞凤舞等,寓意着生命的赞歌和美满的人生。剑川绣花鞋上的图案包罗万象,种类繁多,穿在脚上美观大方,可以搭配各种服饰,优雅自然。

                                                   
大理白族的面塑造型艺术沿袭了长江流域的南派面塑艺术风格和特征,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民族服饰和古典服饰色彩鲜明、层次突出,作品场面气韵生动,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其技艺的高超和作品的精妙已经达到了“衣服薄如纸、头发细如丝”的境界。
作为一种手工制品,一门造型技艺,白族面塑凭借艺人的审美、经验、眼力等综合艺术功底。将自己心中的人物、场景通过对面塑材料用手捏、用牙签挑、用小 dao刻的方式一点点、一步步呈现出来。2011年11月白族面塑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绕三灵是云南省大理白族为求雨祈福、祭祀本主而举行的全民性的节日盛会。这一风俗有悠久的历史,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蛮书》中就记载了绕三灵的早期形态,清代大理地方文献中亦有明确记载,这一节日在白族乡村传承不断。 三灵,指位于大理三塔寺旁的“佛都”——崇圣寺、位于苍山脚下庆洞村的“神都”——五百神王庙、位于喜洲东部的“仙都”——洱河祠。“三都”是绕三灵活动的核心区。

                                                   
好吧,现在就跟着山野君一起来这个关于绕三灵的博物展厅去学习一下绕三灵的一些历史文化吧。

                                                   
绕三灵始于唐代,对此,清代白族学者杨琼曾这样写到:大理有绕三灵会,每年季春下浣,男妇坌集,始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男者犹执巾秉扇相,足踏、口歌或拍霸王鞭。

                                                   
绕三灵,追根溯源是由"祈雨"活动演变而成。相传,过去大理常因干旱无雨而无法栽秧,以水稻农耕为主的白族,在水稻栽种之前,人们必先要向神灵企求风调雨顺、祝愿五谷丰登。于是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栽秧季节到来之前,都要组织大型祈雨活动。而祈雨期间正是人们聚会的好时机,于是就派生出盛大的"农家乐"的绕三灵民俗盛会。

                                                   
每年夏历四月廿三日至廿五日,大理、洱源、宾川、巍山等地的白族民众,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成群结队的来到苍山洱海之间,参加狂欢节日绕三灵。在大理有句俗语:“三日逛北,四日逛南,五日返家园”。

                                                   
在民间,关于绕三灵由来的传说颇多。这个节日也因传说不同而汉译名称各异,有绕山林、绕桑林等等。但是比较普遍的传说是与白族宗教信仰本主有关的故事。当然,还有各种不同的传说,出入很大。但是,绕三灵的产生与大理白族的本主信仰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而且过去它又是群众在栽种前向本主祈祷丰收的仪式。

                                                   
历史上,以水稻农耕为主的白族,在水稻栽种之前,人们必先要向神灵企求风调雨顺、祝愿五谷丰登。另外,这种绕三灵的歌舞活动,实际上也是紧张的水稻栽种之前,人们的一种特殊的游春活动。

                                                   
绕三灵对于白族歌舞除打霸王鞭、唱"花柳曲"和对调子外,还增加了许多传统的白族歌舞表演,形式多样化,使绕三灵更具地方和民族特色。这里就是白族绕三灵活动的时候使用的工具。

发表于 2019-5-23 11:48 13 只看该作者
                                                   
从蒋公祠的大理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出来的古街也是一片清朗,蓝天白云之下的古街道留下更多的是一份清闲与自在。

                                                   
千年古榕树下的大理古街道更有一种清雅与闲情的氛围,慢慢的步行在这里宜人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有身心上的。

                                                   
在大理古街上,每一座楼房都是一道历史文化的记录者,每每走在这样的大街小巷里都会带来不一般的感觉。这样的感觉真的好赞哦!

                                                   
虽然这是一家酒店,但是这样的环境与装修气势是山野君我钟爱的类型。

                                                   
大理的武庙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七年,武庙又称关帝庙,是大理武文化和财富的象征。武庙会是云南城投在大理古城“河赕古道”系列项目中的开篇力作,武庙会是在原武庙的旧址上进行的恢复重建,必将打造成为大理一个新的历史文化景点。

                                                   
纵览全世界不计其数的关帝庙,唯有大理武庙将中原的关帝文化与当地的民族文化融合为一炉。维系世界华人精神寄托的关帝文化与白族本主文化在这里得到同宗传承、绝妙演绎,使之成为世界唯一一座具有两种文化同时出现的武庙。

                                                   
历经数百上千年的古井,就像一位老人在默默的守着这里的一切。

                                                   
大理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居家风水学的研究,因此在这里随时可以看得到与水有染、与空气有关的物件和摆设。这些看似是一些装饰品,实际上都是调理风水学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中国民间观音菩萨是穿越佛家与道家之间的圣者,所以在中国风水学里面以观音菩萨的像作为风水学重要部分的比比皆是。

                                                   
武庙在中国一般都会比较重视。而且早在汉唐时期就很重视护国佑民的宏远。因此在佛教般若部经典里会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的法门,要求统治者按照此经法门来做就可以尽可能的满足护国的宏远了。而在中国本土的道家,采用关公来护国自已而然就明白其用意了。

                                                   
关于关公的民间神话传说很多,有兴趣的可以慢慢的研究一番也是很有意思的呢。

                                                   
同样作为消灾、祈福与祝愿的地方,每一张丝绸都集合了众生的愿望与祝福!

                                                   
武帝庙的广场就是一座专业的风水建设成的经典之作。

                                                   
大理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居家风水学的研究,因此在这里随时可以看得到与水有染、与空气有关的物件和摆设。这些看似是一些装饰品,实际上都是调理风水学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装饰品,其实是一座风水的调解器呢。

                                                   
在大理古城不像在丽江古城那样高度行业化,而是看到很少数的摊点,都是本地人搞得特色小卖店。

                                                   
扎染布是大理白族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产品,古称绞缬,大理叫它疙瘩花布、疙瘩花。扎染,古称杂花布、又叫绞缬染。它是民间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起源于1000多年前中原地区,如今主要保存在大理市周城和巍山县等地制作。

发表于 2019-5-23 11:50 14 只看该作者
                                                   
大理古玩街,有很多访古的东西可以看看。喜欢的可以买着回去收藏,尽管只是样品。

                                                   
从这里再次的返回到大理古城的南门的沿河街道了,再次的清心寡欲的欣赏这里的美景吧。

                                                   
又见红龙井了。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繁华的河流带来了极佳的人居环境,这样环境也是这里发达的一个自然先决条件了。

                                                   
在返回大理古城南门的时候发现洋人街还有土耳其冰淇淋店铺呢,店里面的土耳其帅哥萌萌的看着来来往往的过客穿梭与古城的东西南北。

                                                   
傍晚的时候,能够看得到大理古城上来自本地的白族人家挑着自家种植的蓝莓到古城街道上售卖。这样的感觉挺有感觉的。一种淳朴的生意人在古街上那种感觉。

                                                   
来大理古城就要带有一种漫无目的的游玩才能有目的获取在古街上的收获呢。连大理古城自己都是这样认为自己应该是被众生漫步游玩的。

                                                   
唐初,印度佛教即传入此地,寺院林立,古有妙香国之称。元·郭松年《大理行记》云︰‘此邦之人,西去天竺为近,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一岁之间,斋戒几半。’足见当时大理佛教之盛。著名佛寺有崇圣寺三塔(又作三塔寺)、宏圣寺、感通寺等。此外,在洱海东岸的鸡足山上,有寺刹五十余座,古代之印度、缅甸僧人常至此礼佛。

                                                   
整个大理古城以文献楼、五华楼、南城楼和北城楼作为四大坐标形成了明显的古城片区的划分。而文献楼始建于清朝年间,但是这里曾经是唐宋时期非常繁华的闹市,因此这里不需要建设城楼作为标志性建筑物了。后来清皇帝康熙为了完整古城的四座城楼,于是令人建设了这座文献楼。加强了古城内的四正方向的对称美与结构层次感。

                                                   
大理古城始建于西汉的公元前109年,距今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同时又是唐、宋时期云南地区甚至整个西南西区的经济、文化、政治、交通与宗教中心。苍老的岁月然这座古城散发了古老而繁华的魅力,走到每个大街小巷的每个景物、景点都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当你在傍晚下徜徉之时,静静的看着这座大理古城的城楼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的历史回味感。

                                                   
大理古城门口即将回家的一家子人其乐融融的打道回府,绽放在孩子脸上的笑容不正是说明了这一切了?

发表于 2019-5-23 11:51 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野幽居2019 于 2019-5-23 11:52 编辑

第2天

崇圣寺景区


还记得在金庸笔下的影视巨片—《天龙八部》吗?这是一部专门描述佛教国度的南诏大理国的真实故事,这是以真实的大理国的历史为基本刚要,添加了赋予神话传说与浪漫动人的故事情节。将整个剧片刻画的有血有肉并且令人难以忘怀。


其中,南诏大理国段氏家族9位皇帝均在一座寺院出家过,而且在金庸的笔下就是叫“天龙寺”。而这座大名鼎鼎的天龙寺就是我们今天的大理的崇圣寺了。

崇圣寺景区又叫崇圣寺三塔,是以三塔作为标志性建筑来命名的一座历史文化底蕴颇为深厚的一处古迹。它始建于南诏初年也就是公元738年,在南诏国历经几百年的历史与佛教文化的积淀已经成为当时大理国最重要的国寺。因此,崇圣寺在大理又叫作护国寺。

崇圣寺以崇圣寺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西方三圣佛祖金像以及“佛都”牌匾为五大镇寺法宝,而且此五大法宝也是让崇圣寺闻名于世最为重要的条件。所以,带着对于佛法的认知与寺院的解读来游玩崇圣寺的话,收获肯定是非常的不小的哦。

崇圣寺在历史长河里经战乱以及帝王变动使得部分的建筑物以及佛像等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在大理文物部门的建议下将这些文物以及古建筑通过“以旧复旧”的方式基本上恢复了原有的面貌。所以,来这里欣赏崇圣寺历史的文化的成本或多或少增加了很多。因此,这座崇圣寺是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维护费以及管理费用的,并非是寺院收费。这一点千万可不能误会了崇圣寺的佛教本质哦。

整个崇圣寺景区规模较大,是中国最大的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园林,对于喜欢佛法的旅行者建议在里面多玩一些时间。山野君也比较喜欢佛法以及其他国学类文化,所以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游玩了一下崇圣寺。崇圣寺最为壮观的一面就是登上雨铜观音殿或南诏大钟就可以欣赏到整个沧海与洱海的景观,非常的令人激动任性。在天气好的情况下,真的令人惊叹不已!

关于崇圣寺景区的攻略简单罗列如下:
1、关于门票:
大理崇圣寺景区门票为121元,网上售价95元。

2、古城开放时间:
从早上的8点开始到晚上的19:30结束,门票在下午的16:30就停止发售了。

3、建议游玩时间:
崇圣寺景区可玩的点还是不少的,建议慢慢的游玩。如果是喜欢佛教文化与历史的游客建议游玩一整天较好。

4、最佳游玩时间:
大理是一年四季如春的地方,所以一年四季来这里旅游都很合适的了。不过,在农历的三月份大理古城有很多热闹的活动与文化节开展,而且气候与温度最适宜了。因此,山野君推荐农历的三月份来大理游玩为最佳了。

5、关于就餐问题:
崇圣寺景区外面的的小吃店、餐厅多如牛毛。而且每家餐厅价格都相对比较公道的,口味也是比较不错的。所以,在大理崇圣寺可以不用为就餐问题而发愁。

6、关于住宿:
与就餐一样,崇圣寺就在大理古城附近的,其境内包括酒店、宾馆、客栈以及特色民宿都是很多。价格适中,尤其是在旅行淡季价格都是非常的实惠的。所以呢,来到大理古城的崇圣寺景区同样不需要为住宿而烦恼了。

7、周边景区推荐:
大理的景区、景点与古城都是比较集中的。周边比较值得推荐的景区、景点如下:
①、苍山大索道,可以乘坐亚洲第一大跨山索道观赏神奇的苍山尽管,令人折服不已。
②、洱海景区,洱海的景区很大,靠近最近的洱海可以同时欣赏到苍山与洱海之间的神奇美观景象。
③、大理古城作为来大理的第一站不得不来看看了。尤其是跟崇圣寺靠的非常的近。

8、交通出行:
①、大理火车站出发可以乘坐8路或三塔旅游专线崇圣寺景区;
②、大理汽车站可以乘坐8路、4路三塔景区旅游专线直达古城景区或崇圣寺;
③、大理机场可以乘坐机场大巴直达景区门口附近即可。



还记得在金庸笔下的影视巨片—《天龙八部》吗?这是一部专门描述佛教国度的南诏大理国的真实故事,这是以真实的大理国的历史为基本刚要,添加了赋予神话传说与浪漫动人的故事情节。将整个剧片刻画的有血有肉并且令人难以忘怀。其中,南诏大理国段氏家族9位皇帝均在一座寺院出家过,而且在金庸的笔下就是叫“天龙寺”。而这座大名鼎鼎的天龙寺就是我们今天的大理的崇圣寺了。


崇圣寺景区又叫崇圣寺三塔,是以三塔作为标志性建筑来命名的一座历史文化底蕴颇为深厚的一处古迹。它始建于南诏初年也就是公元738年,在南诏国历经几百年的历史与佛教文化的积淀已经成为当时大理国最重要的国寺。因此,崇圣寺在大理又叫作护国寺。


崇圣寺以崇圣寺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西方三圣佛祖金像以及“佛都”牌匾为五大镇寺法宝,而且此五大法宝也是让崇圣寺闻名于世最为重要的条件。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先建了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6层。稍后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都是10级。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


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古籍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


站在三塔脚下即可见到塔外的极为壮观的景象。


充满了历史痕迹的挡风墙,此墙是三塔的风水保护墙。相当于风水理论里面的屏风。


斑驳的瓦片与砖块的累积在一起更加深刻的表现了浓厚的历史积淀与韵味!


根据里面的指引牌几乎可以自行完成崇圣寺的观光旅行。
发表于 2019-5-23 11:53 16 只看该作者

崇圣寺三塔的文物几乎与佛教有关,佛教徒或喜欢佛法的可以到这里观赏一下出土的文物吧。


崇圣寺三塔的文物几乎与佛教有关,佛教徒或喜欢佛法的可以到这里观赏一下出土的文物。


这里展示的是一幅来自天人的绘画,描述了天人力的政权、斗争与烦恼。


这镀金的三塔是最早的三塔的模型,原来的三塔就是这样子的。


佛教里天龙八部之一的神众的头像之一,狰狞的面部表情让人生具恐惧心理。


这里展示的是涅槃境界的佛境的绘画图。


一下出土的一些珍稀的诸菩萨、佛像等等就不一一赘述了。慢慢的看看了吧!


这里展示的是三世佛。这三世佛分为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华严三圣和时空三圣。
西方三圣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东方三圣是:药师佛、月光菩萨和日光菩萨;
华严三圣是: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时空三圣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和药师佛。


中国多用观世音来称这位大菩萨,主要是因为《法华经普门品》的盛行,中国通行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普门品的盛行,最早是五胡乱华时代的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害了一场大病,正在群医束手,百药罔效之际,来自印度的昙无谶,劝他诚诵普门品。沮渠蒙逊遵照指示去做,真的使他不药而愈。因此国主在国内广弘普门品。《普门品》宣说,如果众生在受苦之时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就能让其得到解脱。所以,在全世界供奉观音菩萨并修持观音普门品的人居多。


观世音菩萨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达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境地。佛教认为,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所以生起烦恼并促成恶业,从而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而观察分析世间音声的虚妄不实,能不受所动,达到“如如不动”大解脱境。《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自述了得名的原因,他说自己正是因为达到了“观世音”的修行境界,被当时的如来所赞叹并赐名“观世音”。


杨枝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也是民间供奉较多的观音,其画像与塑像随处可见。唐代译出的《干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末尾提到其名号。杨枝观音是以手执杨柳枝为其特征的观音像。杨枝观音可能起源于西域,据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讲,西域习俗,每月以杨枝细条剔齿,熟嚼枝头以净牙,称为齿木。当地礼节,向贵客赠齿木及净水,以祝人健康,也有恳请之意。故而迎佛、菩萨,也用杨枝、净水。由此逐渐演化为观音菩萨手中的法器。此外,古代印度也认为杨枝可以消灾除病,如不空三藏所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中,讲到千手观音的四十二臂中的一手执杨枝时说,身患种种疾病者,应当手执杨枝诵念真言,认为杨枝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杨枝喻佛法的兴旺发展。民间流行的杨枝观音像,通常的一手托净瓶,一手持杨枝的仕女形象,表示观音以杨枝沾取瓶中甘露水,拂洒人间,肖除众生的烦恼污浊。浙江普陀山现存明代杨枝观音碑,系根据唐阎立本所绘像镌刻,所刻观音面庞圆润丰满,端正妙丽,左手托净瓶,袒胸跣足,身披锦袍,作者巧妙动用了阳刻、阴雕相结合的技法,线条柔和流畅,疏密有致,刚柔相济,成功再现原作的神韵。


大日如来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代表着佛祖的真实法性遍一切虚空界。而大日如来与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完成了佛果经典《华严经》。


宋朝大理国时期的佛像,在这里显得很是弥足珍贵了。


这里展示的是般若部经典里最具有破除一切不实的法门的《金刚经》,这是一部释迦牟尼与须菩提从般若性空谈到非空与非非空之间的法相的般若真理。《金刚经》是一部出自佛教但是不约束佛教的真理经典。它可以囊括一切宗教、超越一切宗教的真实法门。因此,无论是是否信佛,甚至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读读《金刚经》都是很有大智慧的功德的。何况信仰之下的去解读它呢?


般若部的《金刚经》就如同这样的金刚钻能够断一切金刚却不被一切金刚所损坏。真实不虚的法相是能够破一切虚妄却自身完好无损!


《金刚经》里面出现的一些法器在这里拥有着很深厚的意义。


这是大藏经里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智慧经典《金刚经》里第一品 中法界应有分之中描述释迦牟尼托钵行乞的真实历史故事,讲到佛法不是神秘莫测的而是一种过好当下的法门。因此,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众生不要执着于佛法,而是使用佛法这样工具让人生更加完美。这才是佛法!


吉祥天神又称为大吉祥天女。吉祥天女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吉祥女神、幸福女神。有的印度神话说她是在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坐于莲上手持莲花出世,所以又有“乳海之女”的名字。


多闻天王是中国大乘佛教寺庙中“天王殿”中的伽蓝,一般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慧伞左手握持神鼠的吐宝鼠。“毗沙门”梵文译音,翻译为“多闻"。尊王据须弥山天北方世界,尊手持慧伞,用以降伏魔众,护持众生修行资粮。


大黑天在密教里受到重视,原因是他具有四种特性,也就是四种保护众生的功德。其一,相传他有无量鬼神眷属,他们都长于飞行和隐身,能在战争中保护那些祈求的众生,所以他又被奉为战神。其二是厨房神,他能保护众生食物丰足。据唐僧义净《南海寄归传》载,当时东南亚及我国南方百姓厨房和仓廪多供奉其塑像。其三,相传他与他的眷属七母天女,能赐予贫困者福德,所以又有福德神之称。其四,相传他常守护亡人坟墓,故又得名冢间神。由于具备这些功德,他在西藏和蒙古的信徒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云南大黑天信仰十分盛行,至今许多地方仍有供奉大黑天的土主庙。云南大黑天信仰从何处而传来,诸家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应来自印度,也有说源于中原的,还有主张由西藏传入的。


唐宋时期大理国的高僧手抄本的佛经,字体的艺术性与佛经的完好性都令人叹为观止了。

发表于 2019-5-23 11:54 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野幽居2019 于 2019-5-23 11:54 编辑

                                                   
大般若经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全文版,整个经文分600卷,大约130万字左右。是佛教般若部的唯一的全经。

                                                   
关于佛经的文化在中国的唐宋时期发展到了鼎峰,而大理国虽然地处西南远离中原地区,都是佛经的文化交流非常的密切。日行千里有会有人跋山涉水的来互通交流佛经的翻译、解读与辩经等行经活动。

                                                   
佛说长命经也叫长寿经,是研究长寿与业力、睡眠与死亡之间的辩证主义的法门的经典。

                                                   
从出土文物博物馆出来直奔这座南诏建极大钟了。

                                                   
走在哪里,三塔都是标志性的文物矗立在原处。一切都在动,到底是人在动还是地球在动?禅宗一语道破了天机。

                                                   
南诏建极大钟铸于南诏国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徐霞客曾在《滇游日记》中这样写到:“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现存的是后来仿制的,原来的在文革期间被损坏掉了。

                                                   
从南诏建极大钟的里面登入可以上楼上欣赏大钟的佛文化以及观赏整个崇圣寺景区。

                                                   
在这里不仅可以祈福保平安,还能观赏苍山与洱海。感恩佛祖让我有缘到此欣赏这些景物,感恩感谢!

                                                   
登上之后崇圣寺三塔在框架就像一幅画那样的秀美动人。

                                                   
整个三塔景区尽收眼底,视觉效果极为震撼。

                                                   
在这里可以绕塔消灭灾难,还可以欣赏到四周的美景。简直就是身在福中再享福呀!实在是走了大运了。看来山野君还是受到上苍的恩惠。

                                                   
这些大钟上面都是雕刻的是四大天王护法神的法相。

                                                   
目前的大钟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仿造而成的,相似度很高。当作真实的文物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的。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净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相传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 多罗吒,持琵琶住东胜神洲;南方增长天王 毗琉璃,持宝剑,住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 留博叉,持蛇,住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 毗沙门,持宝伞,住北俱卢洲。中国佛教徒认为南方增长天王持剑,司风;东方持国天王拿琵琶,司调;北方多闻天王执伞,司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司顺。组合起来便成了“风调雨顺”。

                                                   
北方多闻尊天王护法,按照仪轨来说,是八地菩萨示现的护法身,也是北方多宝佛的化现,因此是僧宝、出世间护法。在本质上,虽然与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闻天王是一体,但由于示现不同,我们也不能简单将他们混淆为一。因为四大天王属于世间护法,不在皈依境范畴内,而毗沙门护法,则示现为出世间护法,属于皈依境内的皈依对象。

                                                   
西方广目天王普天身像有多种,在《陀罗尼集经》中记,他左手持矟,右手执赤索,其余与持国天王大致相同。在《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中, 广目天身红色,一面二臂,目圆而外凸,头戴龙盔,身穿铠甲,右手捉龙,左手托塔,于诸佛净土坛城中,守护西门之职,主怀爱。因其为金翅鸟所化,能镇伏龙王,故右手捉龙,表风调雨顺。

                                                   
“大梵天”是个仁慈无比“有求必应”的神灵,关于他有求必应的传说在泰国已经有很多不一一累述,这里主要是介绍印度方面关于他有求必应的神话传说,在印度的神话传说中,只要向他许愿无论是“神、魔、人”,他都会应允他们的愿望。

                                                   
增长天王加护须弥山天,身穿甲胄,手握慧剑,为的是护大乘佛法。尊王护持南瞻部洲。尊王可以令善众增长智慧和善根,手中所持慧剑能断诸烦恼,增智慧。是中国大乘佛教三十三天中的尊王之一。

东方持国天王的“持国”为慈悲为怀,保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护持三千大千世界国土,故名东方持国尊天王。据须弥山天东方,中国大乘佛教寺庙中的普天身护法像,通常情况下尊身为白色,穿甲胄,尊手持宝慧琵琶,东尊王揽胜东胜神洲。是中国佛教三十三天中的大尊天王之一。

                                                   
接下来就慢慢的站在这塔上慢慢的欣赏一下这令人震撼的苍山洱海景色吧。

发表于 2019-5-23 11:55 18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的大理崇圣寺,建于唐代南诏时期。寺内的雨铜观音,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一尊观音造像。据明代大理著名文人李元阳《崇圣寺重器可宝者记》:“寺之重器有五:一曰三塔,二曰鸿钟,三曰雨钟观音像,四曰证道歌,佛都匾,五曰三圣金像。”可见雨铜观音在崇圣寺的地位。

                                                   
《南诏野史》云:崇圣寺的雨铜观音像铸成于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9年),为“立像,铜铸而成,高三丈。”是一尊鎏金观音像,头著宝冠,细腰跣足,左臂下垂执甘露瓶,右臂上举,袒胸下裹薄裙。

                                                   
当时,观音殿前廊有大钟,天井南北各有一尊小塔,大殿的漏阁中供有地母神,大殿对面还塑有韦陀菩萨,但占地面积较小。清咸丰年间,雨铜观音殿毁于兵火,铜像之两手及衣角亦有损坏。直至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时任大理提督的蔡标,才将其损坏部分修复。

                                                   
上一世纪50年代初,雨铜观音殿,由超尘、超俗的两位和尚守护。到了十年-期间雨铜观音也未能幸免于难,被作为“破四旧”的对象砸碎回炉。如今的雨铜观音殿,是在原先的旧址上于公元1999年扩大重建而成的。殿高29.99米,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84平方米。

                                                   
关于雨铜观音的来历,民间还有两段神奇的传说:其一是说,雨铜观音铸于南诏中兴二年(唐昭宗光化二年),即公元899年。当时大理崇圣寺有一位高僧曾发誓铸一铜观音像,铸至观音像之肩部时,所准备的铜已用尽,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天上突然降下铜雨,满地都是铜屑,高僧满心欢喜取铜雨铸像,竟然不多不少,为铸造雨铜观音所需之铜。高僧以为冥冥中有神相助,于是取名为“雨铜观音”。其二是说,郑买嗣灭南诏蒙氏政权,自立大长和国之后,铸佛万尊以为他杀南诏王室八百人的忏悔,并“集十六国之铜”铸高一丈六尺的雨铜观音像。

                                                   
雨铜观音殿其神态庄严静美,慈祥妩媚的女性脸颊,结实挺拔的男性身材,左手持净瓶,右手食指似正在点甘露水救化众生,具有大理早期观音的特点。有人说这就是南诏中、晚期大理地区男性观音向女性观音过渡时期的特征。雨铜观音的离奇传说和坎坷经历,使她成了倍受游人们关注的对象。如今,重修的雨铜观音殿前,终日香烟缭绕,善男信女们不绝于途。

                                                   
古代的大理地区,在南诏、大理国时期,统治者都信奉佛教,以致大理百姓都兴吃斋念佛,崇圣寺三塔就建于南诏时期,大小寺院又在大理国时期有所兴建。大理国时期有多位皇帝避位为僧,可见佛教对大理的影响。从南诏、大理国时期地方政权的版图来看,南亚、东南亚一些诸国都属南诏、大理国的地方政权统治,伴随着经济贸易的往来,必然带动文化的交流,因此南亚、东南亚诸国都前往崇圣寺三塔习经拜佛,场面甚是宏大。

                                                   
所以大理有佛都的别称就这样自然而然的来了。

                                                   
崇圣寺佛像以《宋时大理国画工张胜温画倦梵像》等为蓝本按大理多元文化、佛教禅宗密宗兼容的特色布局雕塑五百九十八尊件佛像法器,均用青铜烧铸而成,除禅宗元祖和九位出国为僧的皇帝系凡人不贴金外,其馀五百七十四尊都贴金彩绘,建筑群落采用细白麻石和青草石进行墙地面铺贴和台阶踏步的支砌,柱础佛台均用大理石汉白玉,整个群落石料整齐划一恢弘大气,体现大理石文化特色。

                                                   
建筑主体钢混结构为主,斗拱门窗及细部装饰全用上好红椿木精雕细刻,中轴线建筑采用最高规格的金龙金凤荷喜彩,两次轴线建筑采用庄重典雅的玄紫彩,廊阁内院采用活泼诙谐的苏式彩。

发表于 2019-5-23 11:56 19 只看该作者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尊塑像,因此而得名。

                                                   
天王殿最初多见于净土宗寺院,中国禅宗本不供弥勒,但两宋之后中国佛教出现禅净双修的局面,所以天王殿开始出现在大部分中国寺院里。

                                                   
整个崇圣寺的建筑也是严格的执行了中国传统的寺院风水建筑学基本理论了。融入了大理特色的装修风格,从视觉上看更加的富贵、繁华与大气!

                                                   
在中国,寺院都能这样美丽动人的估计为数不多了吧?在大理崇圣寺随处可见这样的景色。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思是“慈氏”。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无能胜”。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崇圣寺任何一个宫殿都是那么的美丽,令人心生欢喜之心。

                                                   
寺院之内最大的放生池,基本上以鱼儿和乌龟为主。

                        

                        

                        

                        

                                                   
轻轻的拿起小乌龟,居然不害怕我。大概是它们觉得我不会伤害它们,所以就不会害怕吧?

                                                   
这只小乌龟久久的不愿离去,看来真的是万生万物皆有灵性的啊。

发表于 2019-5-23 11:57 20 只看该作者
                        

                        

                        

                        

                        

                        

                        

                        

                        
罗汉堂内供五百罗汉与二个明王,五百罗汉像平均高1.8米,为铜铸贴金。

                                                   
500罗汉在罗汉堂都是很齐全的被瞻仰到。

                                                   
大雄宝殿为仿北京故宫太和殿,清代重檐九开间,有三层台基,殿面阔51.7米,高26米。《张胜温画卷》被雕刻成高1.8米,长117米的木雕长卷,安装于大雄宝殿内墙四壁的高2.03米,长119米的巨型佛龛内。

                                                   
在大雄宝殿把“佛本身故事”的如来佛祖从诞生、出家、成佛、创立佛教、广传弟子、普及佛教、敬为佛祖、圆寂的故事绘成18幅图案,雕刻成大雄宝殿的十八扇格子门。大雄宝殿,是崇圣寺等级最高,处于寺院中心位置的建筑。

                        

                        

                        

                        

                        

                                                   
这些都是大雄宝殿将佛祖的生平的神奇本领篆刻成木雕画来供大家瞻仰、学习。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