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15

主题

石家庄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复制链接] 查看:28639 | 回复:245
发表于 2020-2-3 12:33 1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20 10:37 编辑

  由仲宣楼向西走不远,南城墙上有一门,此门看起来挺高大,最起码比大北门高大多了,而且也有点沧桑感,然而遍查资料此门不在襄阳六门之数内,没有任何记载,看起来此门是近几十年为方便市民通行新开的一座便门,穿出此门可由城内来到城外的护城河边。护城河边是带状绿地,修有健身步道,是襄阳人休闲娱乐、散步健身,河边亲水的好地方。走河边可以避开枯燥的马路,何乐而不为?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2:33 1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20 10:38 编辑

襄阳南护城河风光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2:33 1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20 10:38 编辑

宽阔的水面,河道宽200米以上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2:33 1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20 10:48 编辑

   沿城墙根下的小路没走多远,前边的城墙又有一处死拐弯,此弯虽不如新城弯的拐弯大,也是个直角弯,为方便行人, 老地图显示,襄阳城原来还有座奎星楼,位置在仲宣楼各南门之间,也是个角楼,既然是角楼,应该在城墙拐角处,不知是不是这个位置。无资料可查。

  拐弯处的城墙也有一城门,应该也是新修的“便门”,穿过此门就回到了是城内的内环路上。我没有进城,城内是大马路,不说车水马龙,也是人来人往,哪有继续走河边的小路有意思?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2:33 1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19 09:40 编辑

  这个城墙拐弯离南城门已不远。

  南城门大名文昌门,古时候这里有座文昌祠,因为主宰文运,所以历代崇祀不绝。和旁边的魁星楼,仲宣楼、文庙构成襄阳读书士子的敬拜庙祠,受到学子们的推崇。每到求学,考试之际这里总是人山人海汇集了各路学子。如今南门城楼虽早被拆除,但文昌门的称呼却一直喊到现在。

  南城门两侧城墙紧贴水边,供人行走的路只是架于水面之上的木栈道。我想,这段邻近城门的城墙之所以要紧贴着水边建,除了地形的原因,主要原因应该是为了更有利于防守吧,襄阳城的护城河很宽,最宽处足有200米,几个城门不但重兵把守,还设有吊桥,敌人要想攻城,最可能的地方就是攻击城门两侧,用船渡河。城墙修到水边,进攻方即使攻到城下,在晃晃悠悠的小船上怎么架云梯?怎么登城墙?几乎是不可能。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进攻难度。襄阳城的设计者,用心真是良苦。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2:33 156 只看该作者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2:45 1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16 12:32 编辑

   襄阳南门早已不存。南门被毁不是50年代的大拆城墙时代,是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军对襄阳二城(襄城、樊城)进行过轰炸,为便于城内官民疏散,将襄阳西门南侧和南门西侧城墙连同城门、城楼瓮城全部拆除。1948年夏,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驻守襄阳时,为防御解放军的进攻,只草草修复了1939年拆除的西门城墙和南门城墙,并没恢复城楼和瓮城

  解放后,1974年,因当时的市政需要,南门两侧约860米的墙体被拆除。今天 ,当我漫步南门处,已经看不到南门及两侧城墙了,稍远处虽有修复的城墙,但也不是原来意义的城墙,是新式的“山寨”建筑。我在南门没有停留,直接沿南街向“襄阳城”里走去。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2:45 1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20 11:09 编辑

  南街是襄阳城最主要的街道之一,在古代,它是由襄阳走旱路去往荆州、江陵及南方诸地的唯 一通道。在现在,它成了车水马龙的商业街和勾通襄阳老城内外的唯一的一条南北向交通干道。解放后,这条千年古街经历过多次扩宽,现在已经没有一丁点古街的痕迹了。

  由传说中的南门向北走300米,南大街西侧,立着一座古代城楼式建筑物,这就是有名的古谯楼。谯楼又称"滴漏台",位于襄阳城 南街中段。系古代用来观望天象、计时报更的更楼。在我国古代,每一个城市都有谯楼或类似的机构。襄阳的谯楼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知府何源所建,清雍正五年(1727年)于旧址复建,后经多次修缮。古谯楼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4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通高16米。整体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气势恢弘,其下层基座为砖石秘筑,基座南北长40米,东西宽16米,6.4米,中间嵌“谯楼”二字,两边设两石砌券门。谯楼于台基上,面阔5间,进深3间,高9.6米,为2层重檐硬山式木结构楼房,一层前后檐下用隔扇,二层前后檐下开窗。楼的南侧设一日圭。明嘉靖时,内置铜壶滴漏,以计时报更。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2:45 1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20 11:01 编辑

   谯楼在襄阳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据相关资料记载,南宋时期,1267年,襄阳保卫战开始,元军围城数年,始终未能攻克。1273年正月,元军以新到中亚工匠制作的巨炮,即力量很大的投石机,先是进攻樊城,很快就崩塌了城墙,一举拿下该城。接着,元军移炮以向襄阳城。元军造炮师亦思马因在襄阳城东南角安置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第一炮就射中了襄阳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者"。宋军主将吕文焕自知不敌,遂纳城归顺了元军。相持数年之久的襄阳保卫战,就这样在投石机的轰鸣声中结束了。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2:45 16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20 11:01 编辑

  进入现代,古谯楼的作用虽然已逐渐被机械钟等所代替,谯楼却保留了下来。解放前,这里设立了一所小学校。新中国成立后,该楼被重加修葺。1949-2008年为襄阳市博物馆,现在是襄阳美术馆、书画院所在。2002年11月,襄阳谯楼成为湖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想进谯楼一游,但人家不公开开放,只能做罢。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