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7771

主题

苏州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复制链接] 查看:7764 | 回复:7
发表于 2020-5-27 20:43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作者:泥 鳅                          


                  2020.5.26.




天台山属仙霞岭分支,呈西南—东北走向,平均海拔500米以上,主峰华顶山海拔1098
米。
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发源地,也是道教南宗发源地,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闻名,
可谓是佛道双栖的圣山。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天台山景

苏驴前年9月(指2018年)第58站完成了从天封村到国清寺,大约23公里的徒步
这天天气是大雨瓢泊,山路难行,带刺的草割手臂上伤痕累累,蚂蟥叮咬着小腿血痕斑斑,自虐程度正是惨不忍睹,正像爬歌所说的那样:“路線之野,迷路之頻,堪稱外線之最”。

苏驴确定第88站重登故地----石梁镇天封村(海拔566米)。
5月23日,上午7点多钟,14位驴友分别乘坐三辆汽车自驾直奔国清寺。
到国清寺景区大约11点50分左右,在停车场各自拿起背包进入景区内。在碑刻亭进
行午餐。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碑刻亭

当我走到熟悉的老地方,一股故地重游的感觉油然而生,前年的场景记忆犹新地涌
现出来……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故地重游  (前年在此处换衣服)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前年的下午5点多钟  国清寺合影(18.9.23.)
                爬歌、海阔天空、深山樵夫、泥鳅、红烧肉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爬歌、泥鳅、红烧肉、深山樵夫合影 (20.5.23.)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隋 塔

前年来不及看,现在拾阶而上观看隋塔。
隋塔,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故称隋塔。唐武宗会昌法难,隋塔严重受损。南宋建炎二年
重新修葺。距今1400多年。塔身黄褐色,高59.3米,六面九级,空心,砖壁。隋塔建造别致,塔顶上没有塔头,从塔内仰望可见蓝天。外壁塔砖雕有三尊佛像,造型生动传神。塔身
内壁镶嵌有《法华经》石刻碑和线刻佛像石碑。

国清寺,南宋嘉定《赤城志·寺观门二》“景德国清寺”条下称:“在(天台)县北一十里。
旧名天台”,初名天台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为僧智顗建,先是顗修禅于此,梦
定光告曰:“寺若成,国即清”。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位于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
隋代高僧智越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沿历寺,
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
现在我们看到的国清寺是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

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 该寺曾
驻锡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
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

疫情使然,宗教寺庙道观对外不开放,遗憾之至。就在故地国清寺门口来张合影。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国清寺  (18.9.23.)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国清寺  (20.5.23.)

七佛塔,在寒拾亭前,俗称"七支塔",也称迎宾塔,是为纪念“过去七佛”而建,他们
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
因为是祭祀过去七佛,所以建在寺院门前。
建于隋唐时的七佛塔是空心的,且有文字说明,早已不存在。新的是1973年在原址上
重建的,是实心七佛塔,也只有40多年的历史。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七佛塔

国清寺还有塔碑、方丈楼、观音殿、雨花殿、妙法堂等在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接着,在领队乔的带领下,开始从国清寺到国清寺环线徒步,约16公里。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转身再来一张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红烧肉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爬 歌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易 宝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霞客古道起点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前年在左侧(按照片)下山路过,今年在右侧(按照片)下山

走到熟悉的前年中午用餐的石亭子。一下子回忆起当时用完餐后,七个人就分成两组,
一组3人回天封村取车,一组走慢的向国清寺进发。想走捷径,哪知路途坎坷,一边是“悬崖”,一边不知有多深的水田,脚下没路,是脚踏“土墩”跨步式行走,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故地重游 (亲切的感受)

这次吸取教训,不走捷径,从公路边走山坡路下山,路虽长 但不觉得累。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黔之驴  (出口)

徒步出口是在天台宾馆的右侧(按照片),再回到停车场。

三辆车子沿着盘山公路向天封村驶去。小南第一个到村子,荔子第一次黑夜盘山公
路驾驶,爬歌驾车非常谨慎,三位驾驶员都很辛苦。到村子已经晚上9点左右。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晚 餐  (18.9.23.)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晚 餐  (20.5.23.)

确实霞客古道有着磁性般地吸引,华顶山------铜壶滴漏------石梁飞瀑景色又诱惑着、等
待着我们明天的前来。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住 宿


第二天一早,深山樵夫和前年一样,在灶头上亲自动手给每位队员烧荷包蛋,下面条。
深山樵夫是我们既是后勤部长又是义务讲解员,还是农村的行家里手
吃好早餐,准备行装,领队按着轨迹向着华顶山方向上山。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准备早餐 (18.9.23.)

18年是从天封村出发向南徒步到国清寺,这一次正好反相从天封村出发往北进发经
华顶山-----铜壶滴漏-----石梁飞瀑景区结束。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出 发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徒 步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树荫下凉快些

天封村到华顶山,这一段没有难度,有一定强度,而且还有被蚂蟥叮咬。一直向上攀登
到华顶山(海拔1095米)。我们走到1042米的位置。
到了华顶山后有两条路都可以走,我们从右边(按照片)走的。眼前望去有部队禁区。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华顶书院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华顶寺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树的周长503厘米,树高29米,由四人包住

华顶山,又称拜经台。相传智者大师在此面朝西天竺念颂佛经。呈东北-西南走向,花
岗岩。
华顶山有华顶寺,创建于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年),为高僧德韶大师所建。寺周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满目苍翠,凉气透人,实为避暑胜地。
华顶寺周围的绿树深处,还散布着许多规模较小的寺庵、僧寮。这些寺庵、僧寮多以山中茅草盖顶,以石为墙,别有风姿,人称"六十五茅蓬"。其中以药师庵、必明庵等处更佳。
拜经台:上华顶山拜经台观日出是件赏心悦目的美事。
从拜经台下行数百步,即到"太白读书堂"。这是一座三开间的小院,相传李白曾在这里读过书。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华顶寺              

华顶山,周围群山环抱,状如片片莲瓣,华顶正当花(华)顶。山上古木参天,修竹满坡,药草弥山,神泉自流,是观日、望云、避暑、赏雪的最佳胜地,为历代文人雅士旅居之所。
早在晋朝,王羲之就曾居此练字书经。《洞天福地》有"王右军得笔法于白云先生"之说,天台民间亦有"王羲之得笔华顶山"的故事传说。

华顶寺,华顶讲寺(华顶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风景区的华顶峰下,海拔1098米,后
晋天福元年(936),由禅宗法眼宗二祖德韶法师所建,初名"华顶圆觉道场",宋治平三年(1066)
改名善兴寺,民国以后改华顶讲寺。
每当晴日,立于华顶望海石上。四顾"峰峦重叠,山有八重"。可以东眺溟渤,北望钱塘,西望括苍,南瞻雁荡。八重峰峦,如朵朵莲花,尽来眼底。
徐霞客曾在《游天台山记》中说:"至太白(堂),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南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高寒所勒乎。"华顶上常有云雾升起,并化现各种物相,或滚滚而来,或缥缈而去,这就是令者称奇的"华顶归云"。
李白曾在《天台晓望》诗中写下"天如邻四明,华顶高白越。云垂大鹏翻,波动飞鳌没"的名句。顶巅有拜经台,传说为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遥拜《楞岩经》之地,由是著名,惜已毁于"文革"。
华顶讲寺坐落在华顶峰之下。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由德韶大师所创建,初名"圆觉道场",又名"兴善寺"。德韶,浙江龙泉人,俗姓陈,自幼出家学佛,受戒后遍参高僧大德,深受启发,后得到法眼宗始祖文益禅师的器重和印可,并继承了法眼宗的法统,成为一代宗师。不久,德韶大师进入天台山修禅弘法,常住华顶。这时,吴越国王子钱弘俶正在台州任刺史,因钦慕德韶大师威德,也常来亲近,并在政治上受到很多的启发和教益。德韶曾以钱弘俶"以后继国王,应使佛法兴盛"相托。后来钱弘俶果真做了国王,为信佛教,赐德韶"国师"号。天台山佛教、天台宗也由此而复兴。
北宋治平三年(1065年),兴善寺改名"华顶寺"。明洪武四年(1371年)宗济禅师主持扩建,隆庆年间真空真性法师也曾募缘重修,1928年由兴慈大师重建。
华顶讲寺内有两眼山泉。一曰"智者泉",在寺内的智者大师殿前。另一曰"般若泉",是智者大师修行时,饮用的泉水,是海内天台宗的圣泉。此泉藏于寺内某处,一般秘不示人。两泉涓涓细流,清澈无比,饮之甘甜可口,终年不绝。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站在华顶山上远望山景

沿着阶梯上山,远处可望见部队气象站,近处拐弯就见着王羲之的书法石刻,紧接着就下山,坡度很陡。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王羲之书法石刻 (正面)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王羲之书法石刻 (右边,石刻的反面)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别高兴的太早,陡坡(防火道)就在脚下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很 陡   (看似见底了,其实还早着呢)

下到谷底,很累,前面队员等后面的队员,集合了就在水渠边树荫下用餐。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休 息 (用餐处)

继续前行,跨水渠,观“娃娃鱼”,戏水……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灵岩居士 跨水渠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下 山  (陡坡)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防火道 (陡坡)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这样的坡道,滑到不少人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野 路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踏进景区边缘

踏入景区,这段路是并不十分清晰,而且当前面路迹不明时,就要看对面溪边是不是
有路迹,只能在小溪的左右行走,跋山涉水才能走入香保瓶。
过香保瓶,路基本好多了,穿过拉索桥,走过竹林来到铜壶滴漏景区,远处就闻听瀑
布声,但闻其声不见其景。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铜壶瀑布 (第一级)

瀑布所流泻下来的水势啊,是我所看到的最大、最多、也是最为湍急的一次。
整个悬崖分为三级,上面倾斜的瀑布场面看不清晰,下面一段还有20来米几乎是垂直的,所以也是最为壮观的一段,那瀑水的声音之大,那瀑水之雄壮,连飞溅过来的细沫,飘洒到我们身上,有种凄神寒骨的味道,那瀑布之冰凉,淋着水下来,冻得发颤的情形,那瀑布之气场,带着水流下来的风声,夹杂着气流与飞沫,似乎已经没有了我们。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铜壶瀑布 (第三极

就在佟湖村附近,跨过町步,顺小岭曲径西下,就可以看到一个由悬崖壁围成的天然大
石瓮。
    瓮:大肚形状,可盛东西之物。
这个瀑布形状如壶,又因为其小,被称为小铜壶瀑布,瀑水泻落壶中,回旋打转,然后从形似壶嘴的岩隙中喷出,注入深渊,形成一泓碧潭,宛若古代计时工具“铜壶”之滴水,故名“铜壶滴漏”。
从下向上望,瓮高三四丈,突兀壁立,高耸天际,很象一把硕大无比的铜壶。壶口一端裂开一条约2米宽的大口,直裂至半岩处。从上往下看,飞瀑似银龙呼啸而下,窜入瓮内,声如雷炸石崩。顶端有可供驻足观赏的岩石,微微向瓮内倾斜。如要观赏奇景,就得卧伏岩上,但见石瓮里空旷幽深,充满神秘之感。飞瀑入潭,水花四腾,象煮沸了的开水,奔涌、飞溅、翻卷、澎湃,然后从裂口中冲出,形成一枝巨柱,蔚为奇观。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小铜壶滴漏

游览完铜壶滴漏,沿着石子路下行,穿过一个山洞,沿着水泥路走到对面的村子——太监府村,村里住着几户人家。要到石梁景区需经过村口,还得翻过一座小山。
不一会儿,往下张望看见一开阔场地,人也聚多,原来期盼的石梁飞瀑就在这儿。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石梁飞瀑

    石梁观瀑,是明代大旅游家徐霞客观赏石梁飞瀑的地方,是远观石梁飞瀑的最佳处。

一座“天生桥”景观,两端与地面连接而中间悬空的桥状地形。两崖对峙,一石如屋梁
横在其间,长约7米,厚达3米,脊面隆起,窄处宽不盈尺。是世界上也是唯一的一座花岗岩天然桥(其它的是石灰岩或砂砾岩)。
梁西端突起一石,称为“蒸饼岩”,梁底空洞高逾2米,金溪自西南而来,与大兴坑水
在瞻风桥下会合,三折穿梁洞而出,从高30多米的峭壁上,直捣湛蓝深沓的惠泽潭,势若
雷霆,色如霜雪,故古人有联“冰雪三千丈,风雷十二时”,名之为“雪瀑”。
我们只是疾步路过,但可以想象:
桥下一挂飞瀑,落差达35米,瀑布冲入潭中,飞波若舞,散沫似珠。
四周山雾漫,如遇阳光斜照,虹霓时现时灭,五光十色,班斓多姿。
人在石梁桥下翘首仰望,只见长空“雷鸣”,水从天落,真有“沧海平翻鳌背上,银河倒泻雀桥东”之势。
平静时“丽日下碧潭,长光透疏竹”,又是另一番景象,桥下游有一座古老石拱桥,名叫“仙筏桥”。
真是立在桥上,石梁飞瀑全景尽映眼中。

宋米芾之题刻“第一奇观”;明地理学家徐霞客六观石梁“几不欲卧”;当代著名学者
侯仁之、朱畅中、汪国瑜击掌惊叹:天下第一、天下唯一、天下独绝;而“月瀑更较雨瀑谧,
千山万水唯一音”(清魏源),更点出了她的多姿多彩。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本山界洪题(日本)

原来宋·米芾题写的“天下第一奇观”,已不复存在。

石桥左侧中方广寺的一副对联细致入微地写出一位禅修者日夜观瀑的独特感受:
倾崖喷壑双龙斗,滚雪惊雷一脊寒。  ——刘操南题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


              古方广寺 (董其昌所题写)

寺不开放,但知道石梁桥西南端,一条幽岭隐在万绿丛中岭下有“古下方广寺”,是
佛教五百罗汉道场,始建于北宋末年。寺内的五百罗汉像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形象生动,雕刻技艺高超。这样的艺术魅力,只有遗憾,以后再见。
沿着山体景观步道,上上下下还有许许多多的石刻和美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也这是
玩了一小部分,真不能尽兴。

    记得前年本人作自由诗一首,今观石梁飞瀑怡然胸中形成一首:
              金溪兴坑汇成瀑,万朵浪花雪珠撤。
              石梁高耸入云霄,此景意境悬空中。

那天斧神功的石梁桥竟是如此地使人们入迷、陶醉、神往。难怪引历代、无数文人墨客游走在这条文化古道上,饮酒作诗,留下了一首首千古传颂的绝美诗篇。不来实在是可惜之至。

                                                     2020.5.26.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5-28 09:03 2 只看该作者
顶帖支持
发表于 2020-5-28 09:03 3 只看该作者
这个地方挺不错的
发表于 2020-5-28 09:38 4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分享
发表于 2020-5-28 11:15 5 只看该作者
苏驴领队 发表于 2020-5-27 20:43 故地新游天台山---石梁飞瀑作者:泥 鳅          ...

古塔、瀑布、美丽,这个周末好开心
发表于 2020-5-28 14:18 6 只看该作者
好贴,支持!
发表于 2020-5-28 15:11 7 只看该作者
顶帖支持。。。。
发表于 2020-5-28 15:53 8 只看该作者
精彩好帖,前来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