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6624

主题

春见.走马塘

[复制链接] 查看:833 | 回复:14
发表于 2020-7-16 09:4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春末,再次来到这个千年古村。


来这里原因有二,一则距离近,自家开车仅一刻钟;二来,虽然是千年古村,但却不是景区,百姓仍然生活期间,怡然自得。


这里,就是走马塘,距甬城19公里,傍依奉化江支流东江,山明水秀,碧水绕村的一座古村。


走马塘之名称始于唐。


唐时,两浙兵马钤辖张仁皓骑从往来于此,走马塘,因此得名。在千余年之前,走马塘已是田肥水丰的古村落。北宋,姑苏陈矜中进士后,封官于此,其病逝后,其子陈轩为父守孝而迁居茅山之阳走马塘,此后陈氏子孙繁衍,耕读传家,渐成鄞南望族。


自北宋至明清,陈氏族中进士76名,任职地方官吏161人。宋徽宗敕封走马塘为“忠孝里”,宋理宗赐额家庙“遗忠堂”。“一清二正勋名振朝纲,四靖三清德望闻乡里”,陈氏走马塘在鄞南平原上的往昔,比如今更为耀眼。


春末,万物升华,红绿黄白,各色植物在青砖灰瓦梅园石的缝隙中竞相生长,新生和历史造成的视觉和时间的对比,有一种和谐且错乱的美。头顶的屋檐下,乳燕喳喳;弄堂里,老人们在坐在嘎吱嘎吱的竹椅子上聊天,偶尔嘬一口茶,猫咪安静地在老人脚下,悄悄地听着过去时光。


古宅的门都没锁,且相互连通,或许,一直一来都是这样,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让原住民们性格里多了几份看淡。


静静地穿过雨巷,走过天井,闻过一院花香,看过几座石窗,走马塘的时光,就这样被脚步丈量。君子桥的栏杆上,几句从清朝就存在模糊的诗文依稀可见:


茅山山色翠嵯峨,


千古文章炯不磨。


柏府清阴铺锦里,


柳桥流水绕忠河。



发表于 2020-7-16 09:48 3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7-16 09:48 4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7-16 09:48 5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7-16 09:48 6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7-16 09:48 7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7-16 09:48 8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7-16 09:48 9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7-16 09:48 10 只看该作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