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516

主题

北京综合

看长城||空心敌台的活化石——门头沟沿河城沿河口洪水口长城

[复制链接] 查看:14385 | 回复:40
发表于 2020-9-22 11:24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沿河城一带的空心敌台与沿河城营城,我爱我的小红马已经数次推荐,称是所见过的最为精美的敌楼。这个周六,他特意带上我与美女小S、帅哥小T前往探望。



沿河城一带的长城,从一些长城示意图上看,是一条连续的防线,似乎与外长城没有多大区别。








实则不然。
本次实地观察以后才知道,这儿的长城,是星星点点地分散在这一带诸多的隘口之间,以孤台与短墙为主,就像在莽莽群山之间,撒了一把铁蒺藜,防守看似不经意,却让敌虏寸步难行。
下图红圈内,即是本次行程到达的区域,沿河城与沿河城口(白羊沟)、洪水口一带。





 
明代在沿河城一带的关防,始自洪武年间。洪武六年(1373年)设守御千户所,永乐四年(1406年)设卫所,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升格为守备府。

这儿属于内长城真保镇紫荆关所辖。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9-22 11:24 2 只看该作者
一、沿河口一带敌台
我们先从最精美的楼子开始看。
在沿河口村,即可以看到,有2座雄伟高耸的敌台,夹沟而峙,扼守着二十公里长的沟谷。西侧(图中所见)为伍号台,东侧为肆号台。白羊沟口的村庄原名沟口村,沿河口更名为沿河城后,借用沿河口的村名,现更名为沿河口村。白羊沟又名沿河城沟。




 



沿河口共计3座敌台,分布在下图左侧的沟谷内。









 
(一)沿字肆号台玉宇琼楼一般的建筑
肆号台设1座楼门,位于东侧;两块匾额,位于南侧拔檐砖下及东侧悬门之上。


 
楼体高大,大石条的楼基规整,垛口之下、垛墙正中、券窗之下,各有汉白玉材质的悬眼石,虽然功能并不相同,有火铳孔兼瞭望孔,有通风兼排水孔,却精美绝伦如一。
(距离起点0.33km,当前海拔395m)





 
敌台的水嘴高悬,远远地悬出楼外,用材考究,做工精细,有着宫殿一般的豪华气派。

 
门坎石竟然雕出中缝,设计出排水的沟槽。细节之美,细致入微。

 






发表于 2020-9-22 11:24 3 只看该作者
门框装上木门,竟然还可以使用。即使这个木门已经在后代被更换,也仍然见到了使用中的木门的实物,这在别处已经看不到了。





 
门内侧上方,安装门轴的,竟然还有一道横梁,这也是在别处所没有见到的。极尽精美,极尽奢华。







 
窗子不是平常所见的一方孔洞,而是——上下各有木框,木框上凿有垂直的柱洞,把木板挡在券窗之处,再销上木栓,即可关闭空子,既可于冬季及雨雪天气遮风挡雨,又可敌虏箭矢如蝗时作盾牌之用。







 

廊柱下有小型空间,可以贮存火药等物品。




 

发表于 2020-9-22 11:24 4 只看该作者
上楼蹬道为对称的双梯,蓟镇虽然也有少量这种布置,但不是很普遍。





 
垛口与垛墙上的覆顶砖,依然完好。



 
铺房已经损毁不见。台顶木隔板处,形成天井。



 

外接水嘴的,如同现代下水道的地漏,地漏的用材,也是汉白玉或质地相近的石材。无不用心之至。



 
楼上的一圆一方两方石墩,有老师认为是放炮之用,又有老师认为是配合狗脚木之用,普通驴友,则一般说是旗杆石。





 


发表于 2020-9-22 11:24 5 只看该作者
作为射孔的悬眼,外层有雕花,内层打磨光滑,纹路细腻,圆孔圆润而对称。
不足之处,射孔内外尺寸相同,不利于增加瞭望的角度,不利于增大射击的广度。也就是说,这么精美的楼子,这么精美的构件,其实更多地是装饰,而少了实战的意义。整个就是一座琼楼玉宇。终明一朝,除崇祯时期发生过战事,其他时期少有战事记载。





 
对望西侧,是峭壁之上的沿字伍号台。当年谷口之上,两台之间,当有墙体相连。据说肆号台附近是有墙体的,可能是我们没有留意,没有发现。





 
后来从西侧伍号台附近向东侧肆号台附近的山崖上搜寻,有一带可疑之处,不知是否墙体。




 

发表于 2020-9-22 11:24 6 只看该作者
(二)沿字叁号台:保存基本完整的护墩院
离开肆号台,我们先往叁号台察看。峡谷不过数十米宽,两侧山势高耸,陡崖壁立,如井中观天。





 
造山运动在这一带制造了大量的断裂带,生生地将大地撕裂,扭转,将原来水平的沉积岩的纹理,干脆地竖立在峡谷两侧。


这条沟也是通往黄草梁的徒步步道。









进山约1公里,见到了沿字叁号台。
(距离起点1.48km 当前海拔397m)








 
敌台下方有半圈墙,西北侧有部分残留的垛口,判断此处该是一座小城。城内墙有白灰刷墙。部分墙体借助山险。
垛墙之下,还有一圈保存较好的墙体,与新修的平台与水泥台阶相连。曾有驴友游记说此处是以前拍电影的外景地,这段墙是拍电影所建。如果是,那只能是下方的石墙。

(距离起点1.53km 当前海拔415m)




 

发表于 2020-9-22 11:24 7 只看该作者
被封堵的垛口。


 
叁号台基本保持了原状,规格形制与肆号台相同。

(距离起点1.59km 当前海拔416m)









 
部分垛墙有缺失,墙体不如肆号台规整。门设在东侧,匾额在门上方。





 


发表于 2020-9-22 11:24 8 只看该作者
四角拱顶,为小穹顶,皆有雕花,各不相同。这一点比肆号台保存要好,四号台的小穹顶的雕花全部丢失,皆以普通砖块修补。











上层铺房的隔板应为木板,木板腐朽塌落后形成天井。







 
台顶天井边缘,有对称分布的石柱础;




 

发表于 2020-9-22 11:24 9 只看该作者
连接柱础与隔板之间的,似乎是残存的旧有的粉饰材料墁成的地面,与墙砖及条石的色彩极为相似,极为和谐。





 
水嘴也较平常所见更长,与拔檐砖的排列方式有关。别处拔檐砖往往用三层砖以三角形对外凸出排列,外悬的砖角起到向外淋水的作用,以减轻雨水对墙体的冲刷;这儿的拔檐砖为更加美观的圆角形,本身不利于檐砖处的雨水排泄,但加长了水嘴,排水系统的地漏能够将雨水更及时地导出至水嘴,使滴水远离楼体,从而起到保护楼子的墙体的作用。




 
站在楼顶远眺,沟口上方的那座峰顶,是否一座石质烽火台?叁号台正处于峡谷的拐角,敌台前方的峡谷转了一个弯,视线受阻,看不到前方沟谷内的敌情。是否需要在正对面的沟谷口的高山之巅,设置一座烽火台,传递敌情信号?




 
从楼顶俯视,西侧与山体相连的,分明是墙体。





 


发表于 2020-9-22 11:25 10 只看该作者
悬门通过一道直立的陡墙,借助类似吊桥形式的木板与楼门相通。






 

与下方所见的半圈墙体,正好构成一道基本完整的圈墙(南侧借助山险)。忽然领悟,下方不是孤立的一座城堡,而是这座敌台的护墩院。



 
此处的敌台,由于没有完整的墙体做为防护措施,多以孤楼的形式存在,因而,应均有护墩院。这样的敌台,其瞭望的功能大于实战。
敌台下的基础,也是人工构筑的台地,边缘可以看得出石砌的墙体。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