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期,南都“记者帮”获悉,广州市从化区天堂顶等山峰以及沿途的登山步道存在长期遭受垃圾污染问题。有登山组织曾自发在天堂顶及沿途山道进行垃圾清理,并清理出大量难以降解的垃圾。11月28日,南都记者联合“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从化清峰侠对此展开实地走访调查。 上榜理由:天堂顶是广州最高峰。近年来,从化区良口镇道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私家车可直接开到天堂顶北麓,大量游客在节假日涌入天堂顶,一些不文明游客在登山时留下水瓶、包装袋等垃圾。据报料人反映,其自2015年开始在天堂顶山道徒步,“眼看上山的人越来越多,山上出现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良口镇有关部门也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他们基本以每月一次的频率维护辖内山道,近期每次可清理出80多公斤垃圾下山。如何减少乃至杜绝相关的污染,如何更好地保护广州的青山绿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广州第一高峰天堂顶变“垃圾场” 资料显示,天堂顶海拔高度1210米,是广州地区的最高峰,有着广州“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美称。凭借其优美的风景和颇具挑战性的高度,天堂顶近年愈发受到广州登山爱好者的青睐。 记者了解到,目前天堂顶共有三条登山线路,其中有两条在从化境内,分别位于良口镇和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从良口镇上山的步道因交通方便、充满野趣而备受登山者的喜爱。 从化清峰侠的一名成员告诉记者,他们刚于11月中旬对天堂顶进行垃圾清理活动,当日从山顶和树林中清理出数十公斤垃圾,“垃圾散落在山上大家可能不会感受到,但我们把收集的水瓶、饭盒、包装袋等垃圾带下山集中堆放时,场景很吓人。”眼看天堂顶美景渐渐变成“垃圾场”,她表示很痛心。 登山爱好者在山林陡坡间捡拾垃圾。 记者走访: 国家登山步道遭污染,陡坡、平台是“重灾区” 11月28日上午,南都记者跟随几名“从化清峰侠”登山爱好者来到良口镇,从天堂顶北麓的登山步道上山,并对沿途环境进行观察。 记者发现,该处上山入口设有垃圾池,山上没有垃圾箱。登山步道宽约一米,以碎石泥土为路基,开发程度较低,很大程度保持了自然生态。沿路还设有“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标志,上山岔路多、树林密集且不少路段坡度较陡。 山道上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标识。 从海拔一百多米处开始,几乎每30米的路段,“清峰侠”便可从山道两侧陡坡和树林里清出一小堆垃圾。登山爱好者张女士认为:“为了掩盖自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有游客会把垃圾扔到不显眼的草丛中或扔到陡坡之下,既扩大了污染范围,也给捡拾垃圾的人增加难度和危险。” 山道上的小平台,也成为垃圾滞留的“重灾区”。每个平台上,“清峰侠”们几乎都能清理出一堆垃圾,比山道间的垃圾更集中、数量更多。 登山爱好者在山林陡坡间捡拾垃圾。 天堂顶山道的垃圾,以矿泉水瓶为主,其次是塑料食品包装袋,以及登山组织留下的飘带,难以自然降解,长时间留存会对生态造成较大破坏。一些装有水的塑料瓶、玻璃瓶,还会起到凸透镜作用,存在引发山火的风险。 28日当天,走到海拔约700米时,几名“清峰侠”登山爱好者和记者就已清理出约50斤垃圾。下山时,记者感受到,由于山峰海拔高、道路陡峭,无论是捡拾垃圾,还是将大堆垃圾带下山,工作量都不小。 登山爱好者带着3大包垃圾下山 。 受访游客: 多个山峰均有垃圾遗留问题 希望有关部门治理引导 记者了解到,走良口镇上山的登山者在平常周末有一两百人,最多时一日可达400-600人,“虽然有户外团队会要求队员自行带走垃圾,但也有不自觉的人,很难发现并制止。” 除了天堂顶,从化境内还有多处受游客青睐的热门登山地点,例如阿婆六、通天蜡烛、老虎头等。记者在与多位登山游客的交谈中得知,时下正值秋季,大量游客选择在周末、节假日去登山,因此其他山峰也有类似天堂顶山道被垃圾污染的遭遇。一些受访者借此呼吁,希望有关部门能引起重视,针对此类现象进行治理,引导游客文明登山。 塑料瓶会占用大量空间,需要踩扁以方便带下山。 管理部门: 每月上山清理一次,每次清理垃圾上百斤 12月2日,良口镇社会事务管理科李主任在采访中告诉南都记者,天堂顶周边以山顶为界,一部分归广州从化区管理,一部分是惠州龙门县的地界。“从2017年开始,我们就每月定期组织人手上山清理一次垃圾。如果遇到下雨等坏天气,就延长到一个半月。”李主任说,“上山人数十人以上,采取人工捡拾方式,要在山上待七八个小时,每次带下山的垃圾都有80多公斤。” 南都记者从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处了解到,目前公园内部通往天堂顶的道路尚未对外开放,并设有专人在山下劝返登山的游客。 登山者建议: 可否设奖鼓励游客主动携垃圾下山 对于如何解决登山垃圾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及登山者也都有着自己的建议。 登山爱好者张女士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制定方案,鼓励登山游客主动携带一定数量垃圾下山,并给予他们带有天堂顶特色的小奖励。良口镇社会事务管理科李主任也表示,良口镇也曾在北麓登山步道入口设置宣传招牌和垃圾收集池,“山上路很陡,挑垃圾下山很辛苦。希望登山的游客能自觉把产生的垃圾带下山。” 有一部分受访者则认为,山道上应设置垃圾箱集中收取垃圾,定时清理,“总比漫山遍野的扔要好。”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设垃圾箱会鼓励游客在山上制造垃圾,垃圾在山上集中点堆放,如果不能及时清理,也是一种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据媒体报道,2014年尼泊尔曾发布规定,要求登珠峰者必须携带8公斤垃圾下山。国内暂无此类举措,但已有一些地方出台针对山岭环境保护的条例,从法律法规层面保障山岭自然环境。如《珠穆朗玛峰登山垃圾管理暂行办法》《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均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协调区域内管理机构,开展山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记者浏览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发现,广州市近年出台有《广州市流溪河流域保护条例》,但与山岭环境保护相关的仅有《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 此外,不少网友在谈及户外登山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时,都会倡导“LNT原则”,即是Leave No Trace(无痕山林)原则,号召登山者“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南都点评:天堂顶等从化境内的山峰属于广州境内珍贵的自然旅游资源,仍有很大开发空间。垃圾丛生现象将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形成不良影响,破坏从化绿水青山的整体形象,应当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从化多座山峰遭垃圾污染,也易对从化区委区政府制定的“打造大湾区最美乡村”、“创建精品特色小镇”等政策定位形成不良影响。南都记者已将相关走访线索转至从化区人民检察院相关部门,该院拟启动核查程序。南都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发力,支援良口镇,从软件、硬件、宣传等多方面着手,解决持续污染问题。 |
不要讲自觉啊,倡导啊,能约束的只有法律。人多了一定就会有垃圾,人多了一定就会有粪便,小屎桶。法定的户外步道线路,最好还是收费,收你几个钱你穷不死,不收你也发不了财。收了钱,像景区一样,有专职清理环境卫生,遇到小屎桶小碧池扔垃圾就罚款。有人管什么都好办,每个人不都是被管着?被管着社会就井井有条,公司就按部就班,一切以法律条文来约束。 有人会说,我就是不喜欢这种地方。行啊,你去人少的地方,别人去不了的地方。类似和尚说的这些地方才是绝大多数户外爱好者常去的地方,收费管理强制约束,规矩形成了什么都正常了。逼逼收费你爱去不去,既然来就得按规矩办。小碧池小屎桶们其实平常都是被人管着,逼逼几句还得老老实实照办。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