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7771

主题

南京

骑行大环百公里 探访南京外十八

[复制链接] 查看:8683 | 回复:26
发表于 2020-12-8 09:40 21 只看该作者
  




双桥门遗址疑似在双桥门立交桥下,在雨花门、武定门没开之前,这里是城东南的主要通道。

前方是雨花门,为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之一,介于通济门、武定门和中华门之间,因地处附近的雨花台而得名。江宁路南北向穿过城门,经雨花桥过秦淮河。



凤台门(望江矶) 19年08月11日 16:02:08



望江矶石头山位于花神大道与雨花南路交界处,以盛产雨花石著名。此地北望长江,南瞻牛首,因为俯瞰整体形状像一条龙,相传在梁武帝时期称为龙岗。

清末民国时期,凤台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遗址,地名沿用至今,据考证大约位于今共青团路的中兴通讯处,望江矶车站前后。

而古书中对凤台门记载比较详细的是明朝万历年间徐必达领修、施沛等人协纂的《南京都察院志》,书中叙述:凤台门西至大安德门界,东至夹岗门界,共长九百二十丈。城间垛口一百四十八座,东边围墙十一丈,西边围墙十五丈,护门栅栏一座,官厅六间,直房六间,锁房一间,锁钥一副。门里对厅官山一座,上有松树,载于册籍;门外过军桥一座,相视厅一所,沿城水洞五座。



说到望江矶,相传古代一位皇帝的二个儿子争位,兄将弟囚于江北,被押王子之母思念儿子,常在此岗隔江相望,后人遂称此岗为望江矶。望江矶位于凤台门北、南河东岸,系突出于江边的高地。今南河东岸原为长江东岸,古时于此可观“二水中分白鹭洲”景致。清末建有望江居茶社,现在望江矶顶端修建了一个凉亭。


发表于 2020-12-8 09:40 22 只看该作者
  


大安德门 19年08月11日 16:20:12

大安德门,为南京明城墙中外郭城的十八座城门之一,位于今南京市雨花台区,处于明外郭小安德门与凤台门之间。
大安德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
清末民国时期,明外郭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遗址,地名沿用至今,其位置大约位于今小行路警官学院一带。



小安德门 19年08月11日 16:23:34

史载:明洪武年间,初建外城郭时,只有一个安德门,但因皇家在此附近建了皇家琉璃窑,为方便运送烧窑材料与成品,便在皇窑近处又开一门,称为“小安德门”,而原安德门则称为“大安德门”。



明太祖朱元璋敕礼部纂修的《洪武京城图志》上,已经有大小安德门记载。小安德门毁于清末,门址在今华严寺和小门里之间,雨花南路东侧,快到与雨花西路交界的地方;在雨花南路东边,有一个老百姓传说的地名小北门,就是小安德门;在雨花南路东头,还留存一小段土埂,就是明代应天府城的外城土墙遗址。


发表于 2020-12-8 09:40 23 只看该作者
  


大驯象门 19年08月11日 16:32:06

大驯象门,为南京明城墙外郭城的十八座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外郭城西南垣,为区别于小驯象门,又称为大驯象门。



驯象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



清末民国时期,驯象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遗址,位于今兴隆大街西城路一带。



小驯象门 19年08月11日 16:39:00







离开赛虹桥后从银桥市场旁边的长虹路来到应天大街,向西转弯路过拖板桥平价菜场,来到西城路口。这里有一座明代留下来的老桥—拖板桥,据分析小驯象门遗址很可能就在这个地方附近。







所谓拖板桥,是指当时桥面的桥板是可以拖开让桥下的货船通行。明朝的时候,船运是大宗物资的主要运输方式。那个时候,位于城南的南河,是南京城的主要“交通线”,船来船往十分繁忙。官方在此地设有征收实物税的瓦屑坝竹木抽分局和征收船料钞的驯象门水关。船只经过这里,只有照章纳税后,税官才将桥板拖走,放船只继续前行。现在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就是沿用了这种古老的收税方式。







毛公渡是古代南京城西南战略要地和重要的渡口之一。当地民间传说,因有毛姓老人在此摆渡而得名。南宋《景定建康志?江宁县之图》有毛公渡,为夹江(今南河)古渡,西为白鹭洲。元代浚夹江为运粮河道,毛公渡在其北端。《洪武京城图志》标为茅翁渡。明代置有毛公渡厢。明周晖《续金陵琐事》载:“毛公渡旁关庙,殿宇甚卑隘,神极灵。”旧有毛公渡桥,今已不存。


发表于 2020-12-8 09:40 24 只看该作者
  



多次徒步走过南京明城墙内十三城门,全程大约35km左右,大部分城门得以保存或修复。徒步形成的轨迹类似于朱元璋的头像。
今天终于利用一天的时间,走马观花探寻了南京外十八城门,行程大约百公里,形成的轨迹图案类似一个菱形。只可惜,没有一座城门得以保留,哪怕是遗址的留存或者是名称的保留。
内十三也好,外十八也罢。当初的目的都是用于军事防御,以巩固大明王朝的统治。
再坚固的城门(墙)也不如民心所向。历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向前迈进。
用脚步丈量城市,用车轮转动年轮,用心灵穿越时空,去感受这座十朝古都的沧桑巨变。
我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我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
(有关外十八城门的史料摘自网络,特此说明)



发表于 2020-12-8 13:37 25 只看该作者
抢沙发,支持楼主发帖
发表于 2020-12-8 14:15 26 只看该作者
欣赏围观,好贴分享
发表于 2020-12-8 16:46 27 只看该作者
精彩好帖必须顶一下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