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lEXRain 于 2021-3-28 20:40 编辑 妥乐古银杏风景区位于贵州省盘州市妥乐村,是国家AAAA级景区,这里流水潺潺,小桥流水,风景秀丽,古树绵绵,小桥映虹,奇峰傍寺。全妥乐村拥有古银杏1200余株,胸径一般在50一150cm,最大220cm。一般树龄在300年以上,最长者为1500年,树干高达几十米。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据考证,妥乐村600多年前为彝族聚居地,因明初西南屯军而变为彝汉杂居。随着历史发展,妥乐村居民虽有所演化,但“人树相依”的文化却亘古未变。西南林业大学专家研究认为,这种文化有个性鲜明的特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树文化之魅力村寨。 银杏树是3000万年前地球遗留下来的古植物,人称植物“活化石”。问起村子历史,村中的老人都是谈历史不离银杏树。500年前,正是明将傅友德的军队在盘县境内屯戍,化军为民,开始代代繁衍的时期。村民多为南京籍,自称是傅友德那批军人(即明初朱元璋调北征南的军人)的后裔。古银杏树是妥乐村民的老祖先所种。 为何这些曾是军人的老祖宗对银杏情有独钟?银杏树干挺拔端直,威风凛凛,颇有军人风范;银杏的果实叫白果,因其形似又叫“佛指”,当那批军人放下武器和杀戮,化干戈为玉帛时,难免有皈依佛门的心态。妥乐所在的石桥镇,曾隶属乐民区,这是盘县在明清之际佛教香火最盛、寺庙最多的区域之一;那批军人来自以南京为省会的江苏,传统种植银杏历史悠久,南京籍的军人当初种下的银杏树,象征思乡怀乡之情。 银杏树枝从小径、田埂、屋基下、石阶上,向四面八方伸展出来,把整个妥乐村托在了树根之上。夏日里层层叠叠的绿叶全变成了金黄色,落叶铺满了石板小径、黑瓦的房屋、收获后的稻田……就连村中清澈透明的小溪、溪上的小石桥,也被扇形的银杏叶装点成了金色。 一个偌大的村庄,被一棵接一棵的古树密实地掩盖得只露出一鳞半爪;巨大的树干把树的丫枝送入半空之中;浓密而又金黄的叶子像是漫天泼洒。“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此时妥乐村的美绝对称得上倾国又倾城。 山寨依山傍水,金色的秋叶给它镀了一层梦幻的色彩。我们沿着村里的小路走下去。树根铺在路上,如同古稀老人手背上暴露的青筋,还有不少孩子就在树根上玩耍。树与树相依相偎,根与根紧紧相连。树下是房屋,房屋的墙脚边是树根,整个妥乐村就是托在树根上的村庄。据介绍,妥乐村有上千株古银杏树,最小的有300多岁,年长的500多岁。专家认为,如此集中连片且与村寨融为一体的古银杏群落,在世界上十分罕见。 千年银杏树是妥乐村人对长寿和家族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银杏树可以遮阳避暑,叶可制茶提神,皮可入药补体,果可剥食充饥,其形神俱美的品质孕育成了妥乐人世代崇拜和爱树的美好风范。他们认为,雌树如母,儿多母苦,授粉挂果应顺其自然,不可刻意为之;树中有我,我中有树,人树合一,不可分离。寨里规定,毁树者以不敬神灵祖宗论处,“轻则罚跪,重则棒捶”。逢年过节要杀猪宰羊,举行隆重的祭树活动,包括念祭文、唱山歌、跳板凳舞等。随着文化的传播,佛教也走进了这片青山绿水。明弘治年间村寨北面兴建西来寺,清乾隆年间重修,妥乐一度成为古代盘州香火圣地。在村民的精心呵护下,银杏树自由生长,“姊妹树”、 “夫妻树”、“瀑布树”蔚为壮观。村民房屋均为清瓦木墙,呈线形伫立于树荫下,人间胜境浑然天成。更为叫绝的是,居然有树根穿过石拱桥,与六百年古驿道、盘州古民居和清澈见底的小溪,构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优美画卷。 秋色处处有,为何妥乐村的秋色那么古色古香?古老的银杏树、古老的村落,古银杏群落和古村落如此紧密地融为一体,不能不让人称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