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莲候.莲角古村.福清阳下桃洋村徒步(2022年4月3日) 吴航以南卅余里,得一村坞,辖西埔,隶玉田,南承福清,西毗闽候,匿于一麓,唤鸭笼顶,远眺之,似仲夏之荷,故得名曰:莲角。玉田西埔莲角村有“三绝”——“奇石”“秘境”和“异语”,莲角村高峰入云 清澈见底“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实是欲界之仙都。” 沿鸭笼顶西南麓,绕山势而行,转羊肠而上,其间道路多隐于丛,拨草前行,伐竹取道,时而扶树攀岩,时而驻足凝神。远处是重峦耸翠,四下是古木苍天,耳闻皆虫鸣鸟叫,眼观尽山光水色,好一派静谧清幽之景象!时下天朗气清,阳光穿过虬枝盘曲间,倾泻一路,此间良辰美景,令人好不惬意。赏心悦目处,竟可自比当年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了。蜿蜒盘旋近40分钟的山路,对体力是场严峻的考验,眼前却始终不见古村踪迹,不免些许急躁。逾坳直行,惊见一青石板桥,桥身通体暗灰,桥面由青石板铺设而成,爬满青苔,似是有些年岁了,桥边立一石碑,趋步碑前,定睛细看,心中大喜,这就是前往莲角古村的的必经之路“星洲桥”,真可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定足四望,周围五峦紧密相靠,犹如五位者人并肩环坐,环抱着一块盆地,当地村民称之为“五老抱太 极”。桥下小溪清可见底,溪水穿涧而过,“莲角三绝”中的“奇石”——“莲角溪石”即是产于此处。放眼望去,溪中石块或立或卧,形态各异,波光粼粼中,颇有“明月林间照,清泉石上流”之意境。这种溪石由于材质各异、色彩斑斓、形态万千,稍加润色即可成为上佳的观赏石,可作漆画上乘之材,堪比远近闻名的寿山石雕。著名漆画家李国安先生的作品《吴航十二景》,所用材料便是这莲角溪石。自古以来,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少年农夫杨伯雍“种菜籽、得白玉”的轶闻佳话,我想,莲角溪石或许就是传说中“石玉”的原型吧。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穿过石桥,山路愈发难行,几经周转,于一深山石壁后,眼前豁然开朗,莲角古村终于得显真容:山间平原,数十栋清代厅井式古民居错落排开,每栋住屋前皆有宽大的前廊或屋檐,配以小而深的天井,鳞次栉比,古朴迷人。屋顶覆盖以黝黑泥瓦,石灰墙面残破不堪,肆意生长的藤蔓爬过东墙西院,为村庄平添几许神秘,穿行于屋舍间的石子小路像极了村庄的脉络,纵横交错,却井井有条,隐约处依稀可见当年牲畜车辙留下的印记,都是历史的年轮。闲置路边的石磨和不远处荒废的梯田,竟和陶渊明笔下“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诗景相得,不谋而合。 古人建村选址或临于水源、或立于平地、或近于市集,而莲角村却藏身于如此人烟罕至、僻静幽远之处,“莲角三绝”中“秘境”一说,当真是名副其实!古村虽美,却空无一人,看来荒废已久。感慨之余,心中疑窦不减反增。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探听之下,得知始末:莲角村内300余户村民皆为林姓,脉自闽南桃园县(今永春县),因躲避战乱,于清朝嘉庆年间,自故土迁出,一路北上,辗转福清,终迁至玉田。族人慑于鸭笼顶山势险峻、环境清幽,故择之以定居,繁衍生息,至今已有200余年。正因如此,当地村民同时会说永春、福清和长乐三种方言,这使得莲角村成为长乐市绝无仅有的闽南语方言角,“莲角三绝”中“异语”之典故便源于此。此外,莲角“秘境”亦能从中窥出几分缘由。 暮归倒行,途经山脚下的莲角新村,水泥房、柏油路、私家车,村子里到处充斥着现代社会的生活气息。20世纪90年代,因交通不便,莲角村村民开始陆续迁出深山,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着手修建了新村。时至今日,山上的旧村早已荒废;在20世纪40年代,莲角人也为玉田这个第二故乡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联合当地群众共同抵抗日军侵略,谱写保卫家园的英勇乐章。至今玉田仍然流传着莲角村民用12支步枪抗击2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寇的佳话;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发展,如今的莲角人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崭新的生活。近年来,村内年轻人大多到外地打工经商,每逢春节,纷纷携妻带子回乡。由于事业足迹遍布全国,莲角媳妇多半是外省人,所以有人戏称:“莲角村讨七省老婆。” 两百年前,林氏一族几经辗转、历尽波折来到玉田。那时候他们的多愁,是对战乱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惘;两百年后,曾经的他乡早已变作故乡,玉田的平和包容让他们忘却了当年的惶恐不安,玉田的祥和富饶让他们在这里落地生根。时至今日,莲角人的乡愁早已化作对这个家园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的殷殷期盼。百年动荡变迁,几代人来人往。莲角人不善言辞、不懂浪漫,却成功捍卫了文化脉络中的美好,恰如玉田这片净土对林氏一族的默默守护,此间情愫,始终如一。 莲角村至今仍是满眼原生态风情。山深林茂, 流水潺潺, 麂鹿 雉鸡出没其间,一派世外桃源风光。长乐的母亲河 上洞江源头就在这里,更增添了她的诗情画意。 莲角村的红色往事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莲角人曾经共同抵抗日军侵略,谱写出保卫家园的英勇乐章。至今玉田仍然流传着莲角村民用12支步枪抗击2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寇的佳话。莲角村民风剽悍,男子汉都有一手 百步穿杨的好 枪法。1941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凌晨三时,200余名日寇在汉奸郑亦喜的带领下进犯莲角村。村民们临难不惧,得到警报后立即将村中老弱病残及重要财物撤离,并组织优秀枪手守卫各个山头,迎击日寇。 日寇一到村口,即遭到猛烈的射击,当场扔下数具**。日寇一时弄不清莲角村有多少人枪,不敢贸然进村。双方相互对射,一直对峙到中午。日酋用迫击炮、 重机枪向莲角村猛攻。在日寇强攻下,猎手林大俤牺牲, 林友祥、林顽顽负重伤。村民们渐渐支不住日寇的攻击,被迫退却。莲角村陷入日寇 魔爪。日寇进村后,进行疯狂的报复。他们放火将全村40余间房屋尽行焚毁。临走时,还掠走了100多头牲畜和无数鸡鸭。当然,日寇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十余具日寇**被蒙上白布抬回了青圃。抗战胜利后, 作恶多端的汉奸郑亦喜被枪决。由于莲角村地处僻壤,致使这段英勇抗击日寇的历史 湮没无闻。直到1989年,才由林庆垒、王仁翔撰文披露了这一抗战史实。莲角村民众 不畏强暴、以血还血、英勇御侮杀敌的英雄气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以上文字部分摘录于网上。 阳下街道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著名侨乡,又是国家级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重要组成部分——洪宽工业村及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园区所在地。 北与闽候、长乐两市县为界,东与南岭镇接壤,西隔可洛溪与音西街道对峙,南与融城市区毗邻。境内三面群山屏立,南口接音西平原,口小腹大,呈畚箕形。北有青炎山脉,西有虎尾山脉,东部有十排山脉,北高南低,呈梯阶式逐渐向南倾斜。省道福长公路、市道清荣大道及洪宽大道、已动建的福厦铁路以及即将动建56米宽的市道清繁大道贯穿全境。 阳下,原名洋下,雅名阳霞;2006年撤镇建街,地处福清城区“北大门”,发源于青炎山、王母山的大北溪和虎尾山的虎溪两大溪流自北向南纵贯全境,交汇注入城区龙江。文字部分摘录于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