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4874

主题

西安

朝圣的路

[复制链接] 查看:3578 | 回复:0
发表于 2022-6-14 15:3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纳西族的文化发源地——白水台


今天是十月四日,多云。


正睡的香,被阿岗叫醒,被告知队伍准备出发。吃过早饭我们顺路去了东巴文化的发源地白水台。几年前来过两次白水台,今天再来这里感觉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门票贵了10元,新修的水泥台阶路一直向上通到华盖台地,门口多了一些叫卖土特产的纳西族妇女。


路旁立了一块绿色的牌子,上面写着“台阶状泉华体宽300米,是我国单体面积最大的泉华台地……不到白地朝圣,不算真东巴。”远看白水台,犹如一片天然的梯田,一层层的台地由高处排列下来,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些积满清澈泉水的台池晶莹璀璨,像是凝滞的瀑布,滟滟泛光,更像盛开的白莲花,皎洁妩媚。


白水台的水源与以前相比,显得越来越干涸,大有断流的危险。几个可爱的纳西孩子围着我们主动要求跳舞给我们看,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好走马观花地绕着白水台转了一圈后匆匆离去。白水台的泉华也许有一天会消失,但是白水台所拥有的文化内涵——“东巴文化的发源地”的称谓却无法消失,并永远地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我站在白水台山脚下,凝视着这座“逐渐张大的花朵”,不由得在想,为什么纳西族人要把这里当作他们精神的寄托场所呢。


转过身,突然发现停车场不知道什么时间来了那么多越野车,所有车身上都贴了醒目的大字“中国——尼泊尔发现之旅,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


离我最近的一辆车后门里面坐着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他正低头记录着什么。我走过去,寻问那位正专心写着什么的先生:“您们是去尼泊尔?”


他客气的点点头,说是。然后问我,你们是哪里来的?我说是西安的。他惊讶的重复:“西安的?”然后激动地走下车来伸出手握住我。说他姓杨,陕西商洛人,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


我知道西北大学历史系很牛,问他口音为何变了。


他笑着说都出来三十多年了,变成南腔北调了。


说起白水台,我说怎么不见有关纳西人文化的东西,游人一般来白水台都看什么?


他笑着回答说,普通人主要是来看眼前这座奇特的山体,游山玩水嘛。


我问他,如果让你来看,你都会看些什么呢?


他把手中的本子卷起来,仰起头想了一下,说这里是产生纳西东巴文化的地方,它的存在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东西,纵观整个中国社会,在近代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击下,有形的东西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白水台表面只是一个自然造物现象,很直观。但是这里存在的东巴文化,却不是一眼能看清的,需要仔细品赏,才会有收获。


喀什叫我,准备出发。


我和杨先生握手告别时,他说很多事情是要亲自去感觉的,要从意念和精神上去认识它。


我坐在车上,想着杨先生的话,努力去理解为什么这里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源地”这个重要命题。要想获得东巴文化的气息,是不是要从情感和心理上去扑捉。好比说人的灵魂,谁能说它存在不存在呢,那完全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意念上和认知上的体验。


其实,对于一种文化的认识,感性的成分会有很多。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