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16

主题

黄山

史上祁门|溶口有座老庵堂,种着一百棵桂花树

[复制链接] 查看:2051 | 回复:7
发表于 2023-5-18 14:4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前天下午瞧瞧天气还不错,跨上摩托车溜出门。出了门竟不知去哪里,干脆顺阊江一路南下。

骑行二十多公里到达溶口乡,我很喜欢溶口的老码头,昔日阊江六大码头之一。站在老铁路桥上,远望阊江水光潋滟,碧波万顷。这里是阊江与溶溪河的交汇口,一条青石铺就的百年水街,尚存数百米。

发动摩托车继续前行,不到百米瞥见右边山坡上有个木头亭子,匆匆掠过没看清楚。我想这是什么亭子,以前怎么没看到过。果断掉头,停车去看究竟。

这一看,不期而遇祁门历史上的千年老庵堂——百桂庵。

去往百桂庵的水泥台阶,紧连平芦公路,站在公路上能清楚看到亭子,距离不过十米。

走上台阶,亭子正面有“百桂庵祠”四个大字。亭子东边是我刚上来的平芦公路,西侧则是皖赣铁路。原来庵堂夹在铁路与公路之间极厄狭之坡上,可谓夹缝生存也。

亭子四柱乃水泥浇筑,高约两米,柱上架以木梁,梁上构简易屋架,盖本地小黑瓦遮风避雨。

亭子之下不得了,居然竖着三块石碑。两块青石,一块红麻石,皆阴刻。东边那块青石大碑,“乐输碑记”四字清晰可辨,下面小字模糊不清。西边青石碑,基本看不到字迹。倒是南边红麻石碑,可见不少人名及捐输银两数目。三碑勒石之年月已难考证。
过亭而上,一简朴之山门,上书“百桂庵”,旁边有庵堂联系人手机号码。山门内一段平缓水泥小径,不足二十米,小径尽头一佛龛,一米多高,砖砌盖瓦,觕朴而不失精巧。里面供奉三尊瓷佛像,正中寿星,左右土地公、土地奶。
拾级而上,数步可至百桂庵。
庵堂落成不久,一大间平房,宽数米。正面刷醒目黄色,墨书“百桂庵堂”。
正中大门上锁,无法得见庵堂内部情形。门前有对联:佳年顺景富贵来,新春大地鸿运开。
转身向东,厢房西墙上有《溶口街百桂庵简介》。字体洒脱,洋洋四百余言,道尽百桂庵之沧桑。其云百桂庵始建于唐代,原名普陀庵,后更名百桂庵。民国期间修筑宁赣铁路遭毁坏,庵堂被一劈两半。落款人洪辉星,时间己亥年六月初九。
此时我已明白,老百桂庵,因修筑铁路劈开一半山体不复存在,眼前之百桂庵,在剩下一半旧址之上勉强重建,怪不得如此逼仄。

站在百桂庵前,视野倒是极好,可远眺溶口老街依偎在阊江之畔。倘若春水初涌或晨光熹微,那是大美之景,也是一张不可多得的大片。天下名山仙家多,实不虚妄。
第一次遇见百桂庵,之前从没听说过。看来我这户外达人,仍属孤陋寡闻之辈。
回家翻书补课,找来清同治《祁门县志》,确有百桂庵之记载:普陀庵在鳙口(今溶口乡),唐初建庵。有萝石,名小青萝。万历间,僧道铉植百桂,曰:百桂庵。后僧明节重修。
原来百桂庵真是千年老庵堂,其改名已过四百年,如今得以重建,幸哉。
如今百桂庵仅有亭子一翼,平房数楹,然遍植桂花,早已绿意盎然。
多想在秋日午后,踏着细碎暖阳,拾阶缓缓而上。让山风轻抚我脸庞,站在百桂庵前,沁润在无边之桂香里,梦回大唐。

清同治祁门县志百桂庵之简介
百桂庵进山之亭右边皖赣铁路亭边,三块石碑乐输碑记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5-18 14:48 2 只看该作者
红麻石碑山门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3-5-18 14:48 3 只看该作者
百桂庵内种了不少桂花树佛龛
发表于 2023-5-18 14:48 4 只看该作者
百桂庵溶口街百桂庵简介离开百桂庵恰逢和谐号火车轰隆而过
千年古刹与钢铁长龙
默默相视 岁月静好



发表于 2023-5-18 16:01 5 只看该作者
默默相视 岁月静好
发表于 2023-5-18 16:19 6 只看该作者
黄色真鲜艳
发表于 2023-5-19 00:33 7 只看该作者
人杰地灵                       
发表于 2023-5-19 05:44 8 只看该作者
祁心 发表于 2023-5-18 14:48 红麻石碑

佛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