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26

主题

西南

2023年藏历四月一个人重装梅里外转山,冰与火的淬炼

[复制链接] 查看:26872 | 回复:32
发表于 2023-7-24 12:1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金山献哈达,摄于5月29日,转山前2天。卡瓦格博神山手捧带状的哈达云献给莅临德钦飞来寺观景台的十一世班禅大师)

(梅里外转山地图来自“步步为迎”)

完成亚丁大转山后,我开车来到德钦,住在弟弟的宿舍,休息调整三天,元气恢复。进山,开启我的第四次梅里外转山。

转山又叫转经,围绕神山、寺庙、佛塔等转一圈或多圈,是一种虔诚的祈福方式。关于转山有个说法,第一次转山为母亲,第二次为父亲,第三次为自己。这第四次卡瓦格博外转山,就为工作生活在神山脚下的弟弟祈福。

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3-7-24 12:10 2 只看该作者

D1: 永久垭口——扎安客栈,火的淬炼。

一大早,弟弟开车送我到徒步的起点——永久垭口。十点,我一个人开始了梅里外转山。

(朝拜支信塘算是取“转山钥匙”)

这条传统的转山线路上有多个为转山人服务的客栈,可以让转山人轻装而行。这次我背负着超过我体重的三分之一的大包,准备走甲应——错给,这条少有人走的山路。

走了十多分钟,我感觉不对劲,打视频电话给永久村的著名向导达瓦茨里(13988781078),其实我和他从未谋面,只加过微信,他给我指了正确的路。

一起步就走错路,这也是没谁了。当时也没想什么,错了就改嘛。走上正确的路后,路迹非常明显,跟着路走即可。



这段路在森林里,没有太阳的直接暴晒,但气温高,衣服裤子减到不能再减,依然大汗淋漓。

(对面山坡上的德贡公路)

(强烈的阳光投下斑驳的光影)


发表于 2023-7-24 12:10 3 只看该作者
13:45到达“荣那”,这是转山的永久线和永芝线的汇合处。前年我一个人走过永芝线,后面的路况有印象。

随着海拔的上升,树木开始稀疏,阳光直射,气温很高,我仿佛走在烤箱里,无处躲藏。大汗淋漓,非常消耗体力,

我开始注意身体不要脱水,不要中暑。今天带的水多,小口小口地不停补水,遇到树荫就站下来休息,如果在阳光下就不停地行走,即使走得慢一点。



(放养的一家五口)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3-7-24 12:10 4 只看该作者
我知道,这次不可能像前年一样,到扎安客栈后还有闲暇时间喝喝茶。今天争取不走夜路,天黑前到达就是完成任务。保持行走,即使慢也不能坐下来休息。

“快到了,就快到了”,看到路旁几处熟悉景致,我给自己打气。扎安客栈有开水、有晚饭、有床铺,我舔舔干裂的嘴唇。



17:45,终于到达扎安客栈。扎安老爷子正在修理房檐,扎安是达瓦茨里的父亲。他昨天上山来,闲置半年的房子需要修缮的地方太多。



(扎安客栈)

老爷子看见我就笑了,他居然还记得我。可能是这两年转山的人不多吧。



吃过老爷子做的晚饭,我到客房休息,十几张床的房子只有我一个人住。这夜睡得很好。


1人点评 收起
  • yezhi_666 去年五一误打误撞走了这段,积雪覆盖的多克拉垭口很难走,走曲那塘二层小房发现来早了山里空无一人 2023-8-17 11:28
发表于 2023-7-24 12:10 5 只看该作者

D2:  翻越多克拉垭口,冰的淬炼。



今天的计划与前年相同,翻越多克拉垭口,到曲那塘营地住宿,路程非常长。



天一亮我就起来,到扎安的堂屋,用保温瓶里的水烧水,煮奶粉黑芝麻糊做早餐。扎安起床,扒了些昨晚煮的米饭给我一起煮,居然很好吃,还耐饿。



装满随身的水杯,我出发了。出门不久就是上坡,不停的上坡。走近多克拉垭口就需要消耗巨大的体能,然后才是最后的陡坡爬升。



(正前方山脊线凹处是多克拉,积雪未化)

发表于 2023-7-24 12:10 6 只看该作者
到达多克拉垭口下方,我傻眼了。大片大片的积雪覆盖了通往垭口的“之”字形山路。我仔细观察雪坡,有的地方光滑发亮,这肯定不能走;有的地方有走过的痕迹。我跟着痕迹,在雪坡上一会儿横切,一会儿直上。雪坡上行走,速度慢,非常消耗体力,偶尔还会跌倒。

花了一、二个小时,前进几百米,终于接近垭口,要翻越了。但垭口下方的积雪看着特别厚,只有浅浅一行脚印,这个雪坡横切我感觉不安全。而且我担心翻过垭口后,山那边的下坡如果被积雪覆盖,就非常危险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3-7-24 12:10 7 只看该作者
我看见传统垭口右侧一百多米处的山脊线上悬挂着鲜艳的经幡,这应该是新挂上去的经幡。经幡是藏人献给神山的祈福之物,也常常是路标。从我站的地方通往新经幡处,虽然山坡陡峭,但没有积雪。



是选择横切雪坡从传统垭口翻越多克拉,还是选择从新经幡处翻越多克拉,我陷入两难的纠结。



山路是多年来人与山交流的结果。所以,我从来都是跟着山路走,从不另辟蹊径,这样才是最省力最安全的。



我又想到,第二次外转山的向导仁青曾拉着一根大绳子跑下多克拉垭口,他说这条绳子是雪大的时候用的,说明垭口那边容易积雪。



我决定,今天不走原垭口,另辟蹊径走新经幡处。我想好了退路,如果爬上去,看见山那边是雪坡,就原路退回来,再走原垭口。



我向着那个鲜艳的经幡爬过去,陡峭的山坡没有一点路的痕迹,偶尔会有几个脚印。终于爬上悬挂新经幡的山脊,往山那边一看,先是一惊,后是一喜。惊的是,下山的山坡太陡了,几近垂直。喜的是,没有积雪,是碎石坡。



(终于爬到顶)

发表于 2023-7-24 12:10 8 只看该作者
开始下陡坡,脚一踩上去,碎石带着人,像滑坡一样下滑,好在速度不快,放低身体重心,微微后倾,再迈一脚,继续下滑,稳得住。就这样边下滑,边迈步地下坡。



走了一小段,我开始警觉,观察正下方,远远的下方似乎是一处断崖。

传统线路在我左侧,正确的方向应该是向左侧靠过去。我观察左边有无路迹。果然,左下方似乎有人走过的痕迹,下到痕迹处开始往左边横切。再沿第二道滑石坡往下滑走,然后在可以横切的地方再往左,跟着那似有似无的前人的痕迹。



不知什么时候,右脚鞋里进了一粒小石子,硌脚。但陡坡上停不下来,只能继续下行。

中途跌倒几次,都是看前方路时迈步,重心不稳跌倒,我就势屁股坐地,没有太大危险,就是打乱身体的节奏和气息,让人疲惫。



终于下了最陡峭的这段山坡,走上原来的“之”字形山路,可以坐下来,抖掉鞋里的小石子。可以轻松一些,不用再高度集中注意力。



忽然,前方有一个碗口大的石头滚落,我停下观察,石头来自上方融雪处,石头沿山坡越滚越快,直落谷底。又观察一阵,并无其它落石,快速通过,沿山路继续下山。



前方又有大片的积雪覆盖了山路,雪坡上并无脚印,我不敢走上雪坡。离开山路,走在雪坡与草地的边缘,走“M”字形,绕过雪坡,好在这片草地好走。



终于下完多克拉垭口下的陡坡,来到谷底,后面的路就平缓了。

在前年休息的大石块旁,放下大包,休息、喝水、吃东西。回望多克拉垭口,离得太远,垭口附近有多少积雪,看不清楚。

(在这里休息)

(回望多克拉垭口)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3-7-24 12:10 9 只看该作者
看看表,时间不早了,翻越多克拉垭口花费太多时间,今晚赶不到曲那塘,不能住曲那塘的二层水泥楼房了。好在我重装背着全套露营装备,走到哪儿都可以住宿。



出发继续沿山路下行,一开始这段路没有树林遮蔽,太阳时不时从云层中钻出来炙烤我。

终于随着海拔的下降,山路进入森林,后面这段路植被好、风景美,一路有欢唱的溪流相伴,针叶林阔叶林混杂,深绿嫩绿都生机勃勃,山路上铺着厚厚的黄叶。



走在这样的山路,让人放松,让人思绪飞扬、胡思乱想。十一年前我第一次梅里外转山是金秋时节,就在这段山路的某个拐弯处,漫天飞舞落下的金黄的叶子,让我看到落叶之美,让我领悟到一点人生的禅思。



时间流逝,一路走得笃定。到章切路已是17:30,心安理得地不走了,就地扎营。无人营业的章切路的房子都紧锁着,院子非常好,避风,有长凳,旁边就是清澈的溪流。



在院子里搭帐篷、烧水、煮方便米线,有条不紊地做事,天未黑就钻进帐篷休息。这夜睡得很好。


发表于 2023-7-24 12:10 10 只看该作者

D3: 章切路——察瓦龙,继续火的淬炼



六点,天一亮就起来,按部就班地做该做的事。

七点半出发,一路爬升,两个多小时后爬上卢阿森拉。卢阿森拉是转山线路上,不多的几个能看见卡瓦格博神山的地方。这里有许多的经幡,有大量信众献给神山的器物,手镯、手串、碗、衣服、糌粑。



(接近卢阿森拉)

(仰望,卡瓦格博藏在云里)

(摄于2012年金秋第一次梅里外转山)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