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225

主题

合肥

古徽州首府歙县(二)

[复制链接] 查看:9918 | 回复:84
发表于 2023-9-12 15:43 21 只看该作者
北岸镇

北岸村中位于吴氏宗祠西南面的三洞石拱廊桥,名叫风雨廊桥。风雨廊桥横卧于棉溪河上,古朴典雅,玲珑剔透。桥身建于明末,二墩三孔,拱圈均用黄麻条石辅以糯米粥,猕猴藤汁加灰浆交错砌成。桥上建筑则建于18世纪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中叶。

北岸镇

北岸镇

北岸镇

发表于 2023-9-12 15:43 22 只看该作者
北岸镇

廊桥南北两端门洞上方分别有谦庵旧址和乡贤里的匾额

北岸镇

廊桥廊内11间,砖木结构,西侧墙上辟八个风洞窗,按花瓶,满月,桂叶,葫芦等样式开出,另开一叶敞窗,外装"美人靠"。

北岸镇

北岸镇

廊桥中间设有佛龛供奉观音。

发表于 2023-9-12 15:43 23 只看该作者
北岸镇

廊桥东侧墙上辟八个方窗,砖砌龟贝纹,梅花纹。

北岸镇

北岸镇

桥南有放生河楷书石碑,禁止 河内 捕鱼。桥面以茶园石铺设,白墙,青瓦。风雨廊桥当年是附近徽商走出大山的必经之路,今天是 黄山 市最长最美的古廊桥,被列入国保单位。

地址:北岸镇北岸村
北岸的吴氏宗祠和风雨廊桥都是无门票的,吴氏宗祠的钥匙在吴氏宗祠门口北岸村委会的村干部手里,风雨廊桥则全天开放。

发表于 2023-9-12 15:43 24 只看该作者
昌溪乡

昌溪乡 位于 歙县 东部,今天乡政府所在的昌溪村汉代就有人类活动历时,历史记载始于唐代。唐到清属孝女乡,元至清属三十一都,1941年建 昌溪乡 ,后并入北岸,1961年 建昌 溪公社,1983年改 昌溪乡 。明清时代昌溪吴氏茶商和周氏漆商为著名徽商,著名人物有清末女画家吴淑娟,清末民国儒学大师吴承仕,中gong游击队指导员吴若兵、妇产科专家吴葆祯等。景点有昌溪古村落、周邦头周氏宗祠、万二村古村、沧山源古村。有民俗活动中秋舞草龙。

发表于 2023-9-12 15:43 25 只看该作者
昌溪村

随后去 昌溪乡 , 昌溪乡 和北岸镇都和下面的深渡镇接壤。距离北岸镇比较近。
昌溪村原名沧溪,根据文物考古发现,这里早在汉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历史,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村落始建不晚于唐代。从三眼井看南北朝时期应该已经有人定居。唐代时,有姚、叶、朱、方、王五大姓在这里生息,形成了村落沧溪村。南宋高宗 绍兴 丙子年(公元1156年)吴氏七十七世祖吴一之因纳赋京师( 临安 ),舟过 歙县 深渡,登凤凰塔,遥望昌源山水环抱,瑞气萦绕,便探源而入,行至太湖丘,随从灵犬便坐卧于此,良久不起,擅长堪舆(风水)的一之公竟然也流连忘返,认定此为大吉大祥之地,决心定居于此。公元1156年便成了昌溪吴氏的肇基之年。因吴氏居住地位于昌溪的太湖丘,故称太湖吴氏,并尊吴一之为昌溪太湖吴氏一世祖。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吴姓迁入后改称沧溪为昌溪,吴姓便成了这里的主姓。昌溪,是一个生态古村。地名来自于村旁边的昌源河,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花草郁郁葱葱,昌源 河源 远流长,河水清澈见底,河面宽而大,河水清而秀。整个村落建在依山傍水的小盆地中,气候湿润,水源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和人口繁衍发展。

昌溪河历史上曾通航,清代中叶曾开有一条官道,给昌溪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村庄被蜿蜒连绵的群山环抱,树高林密,在军事上利于屯兵。正因如此,历史上朱元璋、太平天国军队曾到此屯兵休整。 昌溪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生态,不仅四周山水生态好,而且村中水口外古树多,有周邦头水坝口的众多古树(有 樟树 、槠树、枫树等)有吴家水口庙坦前的千年龙凤古 樟树 ,古庙屋后的千年银杏树等。 昌溪是一个历史、文化古村。昌溪因为保存丰富的文物历来被称为“歙南第一村”。村内分上村和下村,上村为吴氏古村,下村为周氏古村(又叫周邦头) https://www.mafengwo.cn/i/3012788.html 昌溪周氏宗祠的介绍见这篇游记。

发表于 2023-9-12 15:43 26 只看该作者
昌溪村

昌溪村

昌溪村内的一座建于明代中晚期的茶肆酒楼,徽商吴云铎所建,现在改建为吴茶文化馆。一楼是老建筑,二楼基本上是现代重修的。昌溪吴氏家族曾经是清代民国时期全国著名的茶商家族。创办了很多茶叶铺,最有名的是吴裕泰。 北京 乃至全国茶叶界,说到茶叶人们常提起“吴裕泰”。作为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吴裕泰”茶庄跨越三个世纪,发展成为享誉全国的茶叶专营企业,年销售额达6亿元。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吴裕泰”茶庄的创始者是昌溪人吴锡卿,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清末时,吴锡卿的父亲赴京会考,空闲时将随身带的一些茶叶在城门洞里摆摊出售,很快销售一空。其父见有赚头,便弃仕从商,直接成为茶叶商人了。后来,其子吴锡卿随父进京,并于1887年创办了“吴裕泰”茶栈。

昌溪村

昌溪村

发表于 2023-9-12 15:43 27 只看该作者
昌溪村

昌溪村

昌溪村

发表于 2023-9-12 15:43 28 只看该作者
昌溪村

昌溪村

昌溪村

民国著名的经学大师吴承仕是吴裕泰创始人吴锡卿的重孙。

昌溪村

昌溪村

吴承仕曾经在1907年故宫保和殿举行的新学人才选拔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当时科举虽然已经被废除,但很多人还是称呼吴承仕为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实际上是刘春霖)。

发表于 2023-9-12 15:43 29 只看该作者
昌溪村

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年)的员公支祠,昌溪吴氏的一支吴员的后人为纪念祖先建立的支祠。在村中的地位低于太湖祠,祠堂的木牌坊形制是 江南 独有的。国保单位。

昌溪村

昌溪村

昌溪村

昌溪村

南北朝时期所凿的三眼井,又名思古井,上面的井口看是三口井,实际上下面是连在一起的。

发表于 2023-9-12 15:43 30 只看该作者
昌溪村

昌溪村

太湖 祠。 太湖 祠建成于明代,祠长40米、宽17.5米,总占地面积约为1100平方米,两边建有“议事厅”、“生活区所”、戏台和其它配套建筑。是昌溪吴氏的主祠堂,祠堂内供奉昌溪吴氏始迁祖吴一之,因为吴一之最早的迁居地是昌溪的太湖丘,并且吴氏起源于太湖流域的周代吴国后裔,所以祠堂名叫太湖祠。主厅内的两根楠木大柱柱围达5.1尺,大门枋上有明太祖朱元璋御笔题赐的“第一世家”匾额。祠前有可容七八千人的广场,每逢二月十八、十月十八日(昌溪人祭拜汪公大帝第八子的盛大节日)、春节,广场上搭花戏台演出村人自导自演的节目。宗祠的建筑手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集中反映了建筑布局、形制、工艺、技术等各方面的高超水平,对研究徽派古建筑乃至 中国 建筑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