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08

主题

合肥

歙县王村、森村、绍濂乡游记

[复制链接] 查看:7229 | 回复:41
发表于 2023-9-27 13:38 11 只看该作者

歙县

这是兴农桥,兴农桥是明正统(英宗)年间官封御史册的方贵文(正统六年进士)所建,后来烟村出了潘、洪、方、汪四大巨贾,为图吉祥,曾将“兴农桥”改为“ 兴隆 桥”;

歙县

歙县

榜登桥:始建于明代前期,为方贵文早时所建,方贵文为纪念荣登进士金榜提名而建桥铭记。
之前从网上知道烟村有六座这样的没有桥栏杆只有桥板的板凳桥,烟村这里环境还不好,卫生状况不佳,空气中还有猪圈里和化肥发出的气味,实地一看发现几座桥相距距离不近,而且没什么看点,就只去了其中两座石桥,然后也没去找烟村的石窟,匆匆离开。

发表于 2023-9-27 13:38 12 只看该作者
森村乡森村乡位于 歙县 中南 部,据 歙县 县城32公里,周边分别于王村镇、绍濂乡、长陔乡、小川乡、深渡镇、坑口乡、雄村乡相邻。唐至清属 长寿 乡,元至清属二十九都。乡政府所在地森村文献记载较少,森村最早是江氏家族和余氏家族聚居的村落,江氏家族迁入森村的时间比余氏早,这里的江氏家族是萧何的后裔,萧江家族。唐朝末年萧氏家族后裔萧祯避乱迁居 徽州 ,为了躲避追杀改姓为江。森村的萧江家族是在晚明的16世纪晚期从 江西 婺源 迁来的森村。1941年设黄景乡1952年8月,分设立满田、黄备、绍村、渔岸、皋径等乡。1955年12月,合并设立森村乡。1958年10月,撤销森村乡隶属王村公社。1959年2月,设立森村管理区。1961年1月,设立森村公社。1962年2月,从森村公社分设黄备公社。1983年,撤销公社设森村乡。1992年2月,黄备乡并入森村乡。森村乡的旅游资源有黄备古村、渔岸古村、皋径村瀑布群、鸡川土楼群等。历代名人有明代礼部侍郎张一桂、清初优秀地方官, 邓州 知州张光祁,清代父子学者张节和张廷诤、张廷诰等。

渔岸村离开烟村,去了森村乡境内的渔岸村。渔岸村也被列入了 中国 传统村落名录,从古村四周当地农民家庭盖的小楼看,这里平地不多,但也应该是 歙县 比较 富裕 的村庄。村庄的人居环境也经过了整整,环境比较优美。村庄的古民居主要在公路下面的一条小路两旁。

歙县

渔岸村建村于北宋仁宗时期,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遂安(现属 淳安 县,已淹没在千岛湖内)余姓迁徙定居此地,村名为余岸。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王姓迁入,以做豆腐卖豆腐为业,逐渐兴盛,势力强过余姓,余岸变更为渔岸。因“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故两姓均能接受村名变更。

歙县

歙县

发表于 2023-9-27 13:38 13 只看该作者

歙县

歙县

歙县

歙县

渔岸说是古村落,实际上村内留下的老房子也不多,只有七八栋民国到解放初期建的徽派民居,民居的砖雕门罩无一保留。古村花几分钟拍几张照片就可以逛完。

发表于 2023-9-27 13:38 14 只看该作者
黄备村下一站是森村乡的黄备村,黄备村周围的山就比渔岸周围的要高大一些,不过这里也算是 歙县 比较 富裕 的村落。
黄备村位于石耳山下,两条山溪从村中流过,是以张氏家族为主的古村落。建村于唐朝末年。村名之所以得名黄备有两种说法,说法一是黄氏家族在唐朝末年为了躲避黄巢之乱迁居这里,备作避难所,所以得名第二种说法是唐朝末年 歙县 县令张正则的孙子张保望和儿子张彻为了躲避黄巢之乱来到这里,建别墅避难,因为黄巢起义军不杀不掠带黄字之村,取名黄备,躲避黄巢准备的避难所之意。第二种说法较为可靠。张氏家族从唐朝末年迁居这里以后,到了北宋时期就兴旺起来,宗族就有经商致富的富豪。今天 歙县 县城内建于1119年的长庆寺塔就是当时黄备富商张应周捐建的。明清以来入仕的人很多,明朝贡生张辰官刑部郎中,张真官 邻水 知县。明朝晚期的张一桂官至礼部侍郎,在村内建张氏统祠。张一桂死后被追封为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别称天官,他在黄备的故居称为天官第,过去是黄备一景,现在去村内询问村民已经毁了,上面盖了新房子。清代顺治年间张一桂的后代张光祁担任 邓州 知州,招民开垦无主荒田,允许治下农民用草鞋鸡蛋缴纳赋税,舒民困完国课,又招抚感化境内的反清武装和土 匪,被顺治帝列为卓异,升员外郎,临行时遇到黄河决口(应该还有第二个任职地),上堤治河,猝死,顺治皇帝赐匾“天下治行第一”表彰。黄备村的民间非遗活动有舞狮。我有个朋友兼同事就是黄备张氏家族的后裔,老家在黄备村的邻村公园村。

歙县

黄备村内有一座1960年代中后期破坏的明朝末年建的牌坊太史巍坊,是明朝天启年间所建(1621-1627年)为纪念曾经担任翰林院编修和礼部侍郎的张一桂而建,从修复残存的部分看原先也是 徽州 地区较大、雕工较精美的牌坊。这可惜毁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的破坏,现在找到的残件很难修复了。

歙县

歙县

歙县

发表于 2023-9-27 13:38 15 只看该作者

歙县

歙县

黄备村张氏统祠,位于黄备小学的院落围墙内,是明朝礼部侍郎张一桂回乡主持修建的,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到万历三十年(1603年)才建成。建国后曾经是黄备小学的学堂,2007年祠堂因年久失修倒塌,2021年重建。过去的张氏统祠是黄备张氏家族的总祠堂,规模形制很大,号称歙南第一祠。

歙县

歙县

歙县

黄备村和公园村共用一个水口,水口的小溪上有建于明朝万历己酉年(1609年)的石拱桥 永昌 桥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3-9-27 13:38 16 只看该作者

歙县

歙县

问公园村的村民过去张一桂和张光祁居住的天官第怎么走,村民告诉我天官第已经毁了。

歙县

歙县

黄备村中纸巾保存着几栋徽派老宅,进了其中一处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民居参观。房主态度友善,对我的闯入参观表现得很随 和平 淡。我过去在一些徽派古村落参观一小部分民居遇到过参观找人要钱的,房主就没有,说明黄备村的民风还保持着过去的淳朴

发表于 2023-9-27 13:38 17 只看该作者

歙县

二层楼阁和内部的木雕保存十分完整

歙县

雕刻细致

歙县

过去徽派古民居的院落的屋顶设置成斜向院落内部,水从屋顶流向天井内的四水归堂的天井设计,雨水在古 徽州 代表着财气,讲究屋檐的水不外流,收在院落内部经过地漏下地,可以聚财。

发表于 2023-9-27 13:38 18 只看该作者

歙县

歙县

歙县

公园村的水口, 徽州 古村的水口是指水流的入口或出口。古人认为水流会影响气场和财运、水口的风水好可以保佑村庄兴旺发达,人丁兴旺,财源广进,躲避灾厄。 徽州 的水口附近除了建一些建筑改善村庄风水的建筑外,总会栽种一些树木,水口林的树有保佑村庄人丁兴旺,兴旺发达的风水含义,一般禁止村庄的人和外部的人破坏,所以古 徽州 的古树大部分都是过去水口林中的树木。

发表于 2023-9-27 13:38 19 只看该作者
绍濂乡绍濂乡位于 歙县 南部,周边分别与王村镇、森村乡、石门乡、长陔乡相邻,距 歙县 县城38公里。唐至清属 长寿 乡、 仁爱 乡,元至清属二十六都。绍濂乡政府所在的绍濂村是千年古村,传说西晋末年孔子24代孙孔愉曾在这里隐居,村庄得孔灵村。绍濂村是以程氏家族为主的村落,这里的程氏家族是东晋初年 新安郡 太守程元谭的后裔,到了北宋时期,这里文风昌盛,因为尊奉同一家族的理学家程颐、程颢的老师北宋大儒周敦颐,而以周敦颐的号濂溪先生,命名这里的一条河为濂溪,绍的意思是继承之意,取村名为绍濂。绍濂村因为是清代探花程昌期的故里,所以又有了探花故里的美称。1941年,隶属桂濂乡。1944年8月,并入王川镇。1949年5月,恢复桂濂乡,隶属王村区。1952年8月,分设 和平 、朱陈、岭口、小溪、清溪、古祝等乡。1955年12月, 和平 、朱陈、岭口3乡合并为绍濂乡,清溪、古祝2乡并入小溪乡。1956年11月,小溪乡并入绍濂乡。1958年10月,隶属王村公社。1959年2月,设立绍濂管理区。1961年1月,设立绍濂公社,隶属王村区。1983年3月,撤销公社设乡,分设绍濂乡、小溪乡。1992年2月,小溪乡并入绍濂乡。绍濂乡的历代名人有五代十国儒学学者项绍、南宋文学家项牧、清代清官项蕙、清代大盐商项景元,清代探花程昌期,程昌期之子,清代 徽州 朴学著名学者程恩泽、清代数学家项明达、收藏家项升士等,还是 共和 国前财政部长项怀诚的祖籍地。绍濂乡境内的旅游资源有小溪古村落、丛林寺、 和平 村、青山古道、黄毛瀑布、黄毛古道、古祝瀑布、芝岭竹海、石耳山杜鹃、清溪村、龙车桥古树群、岭口村古楼桥等。

和平村离开黄备村到 和平 村游览。 和平 村位于绍濂乡的北部,村民主要姓江,过去的 和平 村分为绍泽和下泽两个村庄。我有个同事老家就是 和平 村的。 和平 村的村容环境经过整治,在古民居的基础上兴建新农村,主打爱情村庄的主题。

歙县

村口的一堵墙

歙县

和平 村里的一座保存完整的废弃砖窑目前被改造为一个展览馆,取名别有洞天。

歙县

发表于 2023-9-27 13:38 20 只看该作者

歙县

歙县

歙县

歙县

村口的水塘被打造成“和池”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