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522

主题

北京综合

观点||营城岭口:位置该在何处?

[复制链接] 查看:1048 | 回复:4
发表于 2023-10-23 11:33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认为:“《四镇三关志》记载中无黄峪口,《密云县志》也无记载,该县志中冯家峪与黄石崖口之间有营城岭口,从黄峪口口门东500米有石砲沟和营城分析,此黄峪口可能为营城岭口。”

黄峪口就是营城岭口,考古报告的这个观点对吗?

实际上,这个观点经不起推敲。

在《四镇三关志》中,营城岭口西侧有黄崖口关。如果黄峪口是营城岭口,那黄崖口关又在何处?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10-23 11:33 2 只看该作者
不仅仅《四镇三关志》同时记载了黄崖口关与营城岭囗,其他史料也有记载。《密云县志》记载,营城岭口西侧有黄岩口。

《明实录.太祖实录》记载的洪武十五年所设立的二百关口,在营城岭口也有黄崖口。

发表于 2023-10-23 11:33 3 只看该作者
黄崖口、黄岩口、黄峪口,实际上所指都是一处,即今冯家峪西侧的黄峪口。

那么,营城岭口今在何处?

其实,《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还是提到了相关联的一些细节,可惜的是,差之毫厘,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

黄峪口东侧约500米有石砲沟,石砲沟内有城堡。最为重要的是:石砲沟附近,有山梁叫做迎城岭!

石砲沟内的城堡不是一座,而是2座!现代的命名为石砲沟北城堡和石砲南城堡。这条沟向外延伸,与主线长城相连的,还有一道支墙。2021年5月22日行走这段长城的时候,对这段支墙感觉非常奇怪(参见《看长城||错综复杂的口门与支墙,是为何而设?——从黄峪口至冯家峪》):主线长城的内侧,为何还要修建一道支墙?《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称其为条叫南峪口附边。修建这道支墙有何意义?是否劳民伤财?是不是又一段“错长城”?

发表于 2023-10-23 11:33 4 只看该作者
石砲沟北城堡与南峪口支墙之间的山梁上,密集分布着4座墩台,长城遗产网的编号为密云41-44号烽火台。烽火台需要如此密集吗?

经过时间的发酵,终于意识到,久寻不见的营城岭口,很大可能就是迎城岭附近的关口;石砲沟这条沟谷,就是营城岭口所要防御的沟谷。南峪口支墙,与营城口的防御也密切相关。石砲沟北城堡西北侧的4座烽火台,其实并不完全是传递信号的烽火台,而是利用山险构筑的营城岭防线的防御工事,很可能既有烽火台,也有敌台。

黄崖口、黄岩口,是同音的不同书面记录;至于黄峪口,则是现代将山谷统称为峪的转变。

明早中期没有修建连续的边墙以前,防御思路是守口;嘉靖三十年修建连续边墙以后,防御思路转变为守山脊防线。走势连续的边墙选择基本连成一线的山脊修建,有些早期关口无法与山脊连成一线,无法再发挥作用,于是部分防御设施落在了连续边墙之外,如怀柔的慕山峪重边(参阅:《看山看水||百思不得其解的莲花池村北长城,竟然是慕田峪重边》、《深山藏古道,秘境隐长城——慕田峪重边西段》)、早期的枣园寨、石城峪-鹞子峪一线(参阅:《发现||找回失落的枣园寨,解读门家峪重关、石城峪内口、外口与石城峪堡的信息密码》、《二道关西北支墙向莲花山石城峪方向的5段隘口墙》、《发现||石城峪口:久已消失的关口,终于重见天日》等篇);也有些防御设施落在了连续边墙之内,如密云的陈家峪早期关口设施(参见:《“乍儿峪城堡”有玄机,北京圆形敌台已经超过十座——行走陈家峪西台子段长城》)、怀柔的“秦皇旧址”、尖坨防线、磨石口堡西侧墙体,以及本次讨论的营城岭口防御工事等。

南峪口附边、密云41-44号烽火台、石砲沟南北城堡,均应是营城岭口遗落于嘉靖三十年以后的主线长城内侧的早期遗存。自嘉靖三十年以后,这些遗存基本废弃了!

至此,我想,营城岭口的大致位置,已经可以确定了。至于口门的位置,还可以实地探索,大概率在石砲沟北城堡与密云41-44号烽火台一线。

2023-10-10

发表于 2023-10-23 16:35 5 只看该作者
围观学习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